返回

1861拯救奥斯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炮击贝尔格莱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塞尔维亚皇家军队,总人数大约在九万人左右,于1861年成立。 负责整编以及训练这支军队的人是现任塞尔维亚国防部部长蒙丹,一位来自法国的军人。 塞尔维亚公国全国总人口也就一百多万,但是却硬生生拉出来了快十万人的军队,可以说把巴尔干半岛的武德充沛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是塞尔维亚,旁边的瓦拉几亚和摩罗多瓦组建的联合公国也拥有十几万人的军队。 南方的希腊王国的陆军人数与塞尔维亚旗鼓相当,而且陆军还不是希腊王国的重心。 希腊王国的重心放在海军上,其海军的目标就是对齐奥斯曼帝国。 正因为如此,穆拉德和伊堡方面才对塞尔维亚等国的联合感到紧张。 即使不算上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保加利亚叛军,光是塞尔维亚、联合公国以及希腊三个国家就可以拉出四十万人的常备军以及一支与奥斯曼海军齐平的海军。 要是再进行战争动员,扩张军队到一百万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加拉沙宁听完将军的汇报,吩咐道:“明天早上六点,命令军队对土耳其人占领的堡垒发起进攻。” “是!总理先生。” ...... 被塞尔维亚皇家军队七个步兵团保卫的奥斯曼堡垒,是一座建立于拿破仑时期的棱堡,其中驻扎着大约一千六百名奥斯曼士兵以及五百多名平民。 棱堡内的每一人无一例外都是穆斯林。 “咚咚咚。” 棱堡驻军司令官亚维尔帕夏的办公室门被推开。 “请进来。”亚维尔儒雅的声音传出办公室。 敲门的军官推门而入,便见一名身材偏东亚人的亚维尔坐在房间内。 “瑞德万,这么晚了,来找我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亚维尔不急不慢的对推门而入的军官瑞德万问道。 不同于亚维尔的淡定,瑞德万的态度就急切了多:“帕夏,我有重要的军情要向您汇报,塞尔维亚人正在预谋对我们的战争,他们的进攻会在明天的清晨发动。” 亚维尔听完汇报吓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惊问道:“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法国人那里,他说是塞尔维亚的国防部长蒙丹派他来通知我们的。”瑞德万如实回复。 亚维尔连忙追问:“通知你的那个法国人现在在哪里?” 瑞德万:“那个法国人在把消息告诉我后,就急忙离开了棱堡。” “不过。”瑞德万从怀里掏出一份地图递给亚维尔:“那个法国人在离开之前,把这份地图交给了我,他说这是塞尔维亚军队在贝尔格莱德的布防图。” 亚维尔摊开这份贝尔格莱德兵力布防图,同时拿出存放在自己办公室的兵力布防图,将两份地图进行对比。 在对两份地图的对比过程中,亚维尔的背后被冒出的虚汗打湿。 不知不觉里,塞尔维亚皇家军队把七个步兵团摆在了自己的周围,而亚维尔却丝毫没有察觉。 亚维尔不敢想象如果今天没有收到这份地图,自己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召集棱堡内的所有军队,还有棱堡内的平民,注意动作要小!”亚维尔淌着冷汗发布命令道。 “是,帕夏!”瑞德万朝亚维尔敬礼,然后跑出亚维尔的办公室。 瑞德万走后,亚维尔把法国人提供的地图收起,随后穿戴整齐走出办公室,前往棱堡内的指挥室。 当亚维尔来到指挥室时,房间内已经坐满了棱堡内的奥斯曼军官。 亚维尔扫视一眼房间内的军官,接着亲自把地图挂在了指挥室内的墙壁上。 “这、这、这...还有这里,塞尔维亚的七支部队包围了我们。”亚维尔在地图上指出塞尔维亚的军队驻地。 此举立刻在指挥室内引起了一番骚动。 亚维尔无视军官们的骚动,继续说道:“根据我得到的消息,塞尔维亚人会在明天对我们发起进攻。” 这下指挥室内军官的反应更大了,他们也像亚维尔一样,对塞尔维亚即将发起进攻的消息感到不可思议和恐惧。 “帕夏,我们要立即向伊堡求援。”一名参会的军官说道。 亚维尔回道:“我已经派人向伊堡送去了求援信,但是我们不用对伊堡的援军抱有希望,塞尔维亚的军队包围了我们,我们的求援信难以送到伊堡。就算送到了伊堡,等援军赶来的时间最早也是在半个月以后。” 指挥室内充满着一阵沮丧的气氛。 半响,又一名军官对亚维尔说道:“帕夏,您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吧!” 亚维尔随即坚定的说道:“塞尔维亚军队明天会对我们发动进攻,我们在人数上是劣势,所以战场的主动权不能让给塞尔维亚人,因此在今天我们就要提前对塞尔维亚发起攻击!” 为了打消军官们的不安,亚维尔在话后加了一句:“因此造成的后果,全部由我一个人承担。” 亚维尔想的很清楚,主动挑起战争的罪名与自己的部队被全歼不值一提,如果能够挫败塞尔维亚的阴谋,就算事后自己受到追责也值得。 亚维尔大胆的计划在指挥室内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是亚维尔的计划又得到了军官们的一致同意。 虽然有少部分军官提出疑虑,怀疑一切都是亚维尔自导自演的,但是在亚维尔拿出的贝尔格莱德精确兵力布防图的证据下,一切反对的声音都化为乌有。 1863年3月3日21时,贝尔格莱德,奥斯曼棱堡。 一群奥斯曼炮兵趁着夜色攀上了棱堡的城墙。 “动作慢点,不要点灯,把炮都给我拉出来!”指挥这群炮兵的军官命令道。 “是。”士兵们压低着声音回复军官。 随后,士兵们靠着平时训练的记忆,以及微弱的月光把隐藏起来的火炮部署到战斗位置。 亚维尔驻守的这座棱堡作为奥斯曼帝国在贝尔格莱德周围最大的棱堡,配备了足足一百二十门火炮,其中三分之一的火炮口径在四十磅以上,更有一门三百八十磅口径的要塞炮。 棱堡装备的大量火炮和仓库里堆积的炮弹就是亚维尔敢先发制人的底气。 别看奥斯曼政府极其腐败,但是在军事上花钱决不手软。 这样即使一部分军费被贪污,但依旧有充足的军费去武装前线的军队。 所有的火炮进入战斗序列,包括那一门三百八十磅口径的要塞炮。 “调整参数,瞄准目标!”指挥的军官下达命令。 士兵们这才点燃煤油灯,棱堡城墙上和城墙内顿时明亮起来,炮兵们紧张的手忙脚乱调整射击角度。 “一号位准备就绪!” “二号位准备就绪!” . . . 准备就绪的炮长一个接一个的向军官汇报情况。 所有的炮长汇报完,军官随即下令:“发射!” "轰轰轰。" 一百多门火炮齐鸣,震耳欲聋的炮声回响在棱堡内。 棱堡发射出去的炮弹精准的落在了塞尔维亚的军营内,从远处看去,塞尔维亚军营是一片火光冲天。 聚集在一起的塞尔维亚士兵,在奥斯曼棱堡火炮密集的炮击下死伤惨重。 “啊啊!我的腿!” “我受伤了!医生!医生!” “别待在军营里,你们这群蠢猪,快离开!都散开!” 塞尔维亚的军营内乱做一团,受伤士兵的哀嚎声和军官的叫卖声连成一片。 紧接着,第二次炮击接踵而至,接着三次。 三次炮击结束,被炮击的塞尔维亚军营安静多了,现场没有伤者,只有死者。 这座塞尔维亚军营的炮击结束了,但是另一座塞尔维亚军营的炮击却开始了。 在一个小时内,奥斯曼棱堡的炮兵把包围自己的七个塞尔维亚军营照顾了个遍。 炮击完七座军营,棱堡内的炮兵又对贝尔格莱德城的居民区进行了一次无差别轰炸,贝尔格莱德的市民重新回忆起了被战争支配的恐惧。 “外面为什么会有炮声?军队怎么提前发起进攻了?”贝尔格莱德王宫内的加拉沙宁对身旁的将军接连发出两个质问。 此时,加拉沙宁还以为是塞尔维亚军队提前发起了进攻,根本没有意识到亚维尔先发制人了。 加拉沙宁身边的塞尔维亚将军隐约察觉到了不对,因为塞尔维亚的军队配备的火炮和炮弹数量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炮击。 塞尔维亚的将军没敢说出自己的猜想:“总理先生,我需要时间去弄明白事情。” “那就快去搞清楚情况。”加拉沙宁不满的说道:“查出是谁提前发起的进攻,等到战斗结束后我要把这个不遵守命令的军官开除。” “是。” 塞尔维亚将军走出指挥室,但是没过多久又回来了,同时给加拉沙宁带了真实得到消息:“总理先生,开炮的人不是我们,而是棱堡内的奥斯曼军队,他们炮击了我们军营,还有贝尔格莱德城的居民区。” “什么!”加拉沙宁的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为什么奥斯曼人会在今晚炮击我们?为什么奥斯曼人清楚我们的兵力布防图?一定是有人走露了消息!” “是谁?”加拉沙宁在现场的扫视周围一圈的人。 塞尔维亚方面知道明天早晨会进攻奥斯曼棱堡的人都在王宫里,保密严格到就连前线负责进攻的七个步兵团都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任务。 唯二的例外,一个是北狩奥地利帝国的奥布雷诺维奇三世,还有一个就是... 加拉沙宁突然想到了什么,大声问道:“蒙丹部长呢?” 没有人回复加拉沙宁的话,但是加拉沙宁知道了是谁走露了消息。 找出了走露消息的人,而加拉沙宁内心没有半点喜悦,因为法国就是塞尔维亚背后的最大支持者。 蒙丹就是法国在塞尔维亚的利益代表,如果蒙丹向奥斯曼军队提供了塞尔维亚的军事消息,这就意味着法国人放弃了塞尔维亚,站在了奥斯曼帝国的一方。 事情一下子就清楚明了了,只是王宫内此时有些沉默,而外面传来的炮声有显得格外的刺耳。 半响,加拉沙宁开口道:“无耻的法国人出卖了我们,但是战争已经开始,我们没有退路,通知军队让他们准备强攻奥斯曼人的堡垒。” “是。”那名来汇报具体情况的将军领命离开。 贝尔格莱德王宫内的塞尔维亚高官们也从加拉沙宁身边散去,战争才刚刚开始,悲观的情绪就已经笼罩了塞尔维亚政府的高层。 ...... 亚维尔棱堡内的一名骑兵突破了塞尔维亚军队的封锁,成功抵达多瑙河省的一座受奥斯曼政府控制的城市。 随后,塞尔维亚宣战的消息被传达到普罗夫迪夫,接着又通过普罗夫迪夫的有线电报送往了伊堡。 穆拉德得知塞尔维亚宣战的消息后,随即召集伊堡的军政大员们前来商议应对措施。 “在3月3日,塞尔维亚人对帝国不宣而战,眼下帝国该如何应对塞尔维亚人的战争?”穆拉德说道。 福阿德从外交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应对塞尔维亚人的战争,我们应该拉拢奥地利人,在打击塞尔维亚人的问题上,我们和奥地利人有着相同的目标。” 奥地利境内也有着数量不少的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公国做大也不是奥地利人希望看到的。 在以往处理塞尔维亚公国的问题上,奥地利人比奥斯曼人还要上心,甚至奥地利人比奥斯曼人还要希望塞尔维亚公国是奥斯曼人的省份。 穆拉德点头认同福阿德的提议,拉拢奥地利人确实是一个好选择。 伊尔马兹也建议道:“多瑙河省的保加利亚叛匪的剿灭任务适当延后,当地的军队可以派往塞尔维亚,优先解决塞尔维亚的问题。” 会议上,大臣们各抒己见,不过大部分都是提出派兵增援或者拉拢其他国家的建议。 倒是海军司令阿特什帕夏的提议让穆拉德耳目一新:“苏丹陛下,我建议立即向希腊人开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