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海战的失败带去了巨大的损失,但是要说谁是雅典海战的最大受害者,那答案肯定不是希腊,而是多瑙河畔的内陆国塞尔维亚,
希腊损失的只是一支舰队,而塞尔维亚即将面临的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当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总理加拉沙宁得知希腊海军主力舰队覆灭时,加拉沙宁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希腊人参战的计划泡汤了!
即使是加拉沙宁也知道海军对希腊的重要性,失去了海军的希腊是不会挑起和奥斯曼的战争的,哪怕是在塞尔维亚打到了伊堡城下的情况。
而当得知希腊海军主力舰队被歼灭的原因是被奥斯曼联合舰队偷袭后,加拉沙宁控制不住的骂道:“希腊海军的将军都是猪吗?怎么会被奥斯曼的联合舰队偷袭?难道他们连在打仗的时候保持警惕的能力都没有吗?”
周围一圈的塞尔维亚官员和将军们在加拉沙宁的怒火下瑟瑟发抖。
前不久,因为塞尔维亚国防部长蒙丹的叛逃,加拉沙宁枪毙了不少塞尔维亚皇家军队中由蒙丹提拔的军官。
现在整个塞尔维亚都处于加拉沙宁的铁碗手段控制当中。
发泄完自己的怒火,加拉沙宁也逐渐冷静下来分析眼下的情况,不出意外希腊是不会参战了。
希腊是加拉沙宁战略的重要一环,没有了希腊在南方牵制奥斯曼军队,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联军至少要多面对十万数量的奥斯曼军队。
这使得出现在北线战场的奥斯曼军队将会远远超过了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联军能够承受的范围。
而加拉沙宁能够想到的破局办法就是旁边的瓦拉几亚,只要瓦拉几亚参战一切都会好起来。
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联军会多出十几万人的援军,不说反推奥斯曼军队,但是至少可以保证塞尔维亚的本土不被奥斯曼军队入侵。
说起塞尔维亚本土,加拉沙宁立马想到贝尔格莱德旁的奥斯曼棱堡。
加拉沙宁眼神不善的扫过身前的塞尔维亚将军们,质问道:“奥斯曼在贝尔格莱德城外的堡垒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拿下?”
加拉沙宁看自己手下的这群将军们的眼神就像在看猪一样,从开战到现在,三万塞尔维亚军队只拿下两座小一点的奥斯曼堡垒。
那座驻军最多的堡垒依旧还在奥斯曼人的控制之中,以至于开战以来,每天都有奥斯曼军队的炮弹落到贝尔格莱德城区。
就连塞尔维亚大公的王宫都遭到了三枚炮弹的攻击,得亏是堡垒内的奥斯曼军队留手了,等着用炮弹延缓塞尔维亚军队对堡垒的围攻,不然贝尔格莱德就可以提前做战后重建了。
但是即使是在奥斯曼军队保留的情况下,奥斯曼军队对贝尔格莱德的炮击依旧对贝尔格莱德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房屋的损坏倒还只是其次,人口的流失才是大问题。
贝尔格莱德的居民不仅向塞尔维亚的乡村地区逃跑,而且还向奥地利逃亡。
没有了人口,贝尔格莱德城内的许多工厂都临近停摆,唯有那些军工厂内的工人,在塞尔维亚军队的逼迫之下,不得已才继续在工厂里面工作。
加拉沙宁感叹自己遭遇的不公,明明奥斯曼帝国就是一个虚弱不堪的病人,自己只用轻轻推一下,他就会倒地不起,但是塞尔维亚陆军的蠢货和希腊海军的蠢货搞砸了一切。
加拉沙宁身前的塞尔维亚将军门相互对视,然后把担任贝尔格莱德城防司令的米罗什推了出来。
“总理,贝尔格莱德城外那是奥斯曼人经营了数十年的堡垒,我们要拿下它还需要时间。”米罗什硬着头皮说道。
说完,米罗什就做好了迎接加拉沙宁劈头盖脸谩骂的准备了。
“时间?”加拉沙宁的谩骂如约而至:“奥斯曼人可不会给你们足够的时间!你指挥的是三万头蠢猪,而你就是这三万头蠢猪的头领,带着它们二十多天也没有拿下来城外的那座只有不到三千人驻守的堡垒!”
米罗什深吸了一口气,回道:“总理先生,您不能如此的侮辱前线的士兵!”
“那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这头蠢猪!”加拉沙宁把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现场陷入沉默,过了好半天加拉沙宁才重新开口:“再给你三天的时间,你只有三天的时间拿下城外的堡垒,如果不能完成任务,你就是在战场上吧!”
随后,加拉沙宁不再理会将军们的反应,转头叫到外交次长的名字:“赫里斯蒂奇。”
赫里斯蒂奇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加拉沙宁继续吩咐说道:“赫里斯蒂奇,你立刻前往瓦拉几亚,一定要让瓦拉几亚人向奥斯曼帝国宣战,无论他们需要什么,我的回答都是同意。”
“是,总理。”赫里斯蒂奇回答。
......
雅典海战在塞尔维亚政府引起的这场地震,奥斯曼方面对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驻扎在贝尔格莱德城外棱堡内奥斯曼军队。
塞尔维亚军队的攻势比起之前更加猛烈,作为要塞司令的亚维尔已经写好了遗书,准备与要塞共存亡。
而在奥斯曼境内的索菲亚城,占领该城的保加利亚叛军正在经历与贝尔格莱德城外要塞的奥斯曼守军相同的经历。
围困索菲亚的奥斯曼军队已经对城内炮击了不下三万余次,整座索菲亚城已经找不出一座完整的房子了。
本来围困索菲亚的奥斯曼军队可以在一个星期前就拿下索菲亚城,但是一则从伊堡拍来的电报改变了奥斯曼军队的计划。
穆拉德临时改变主意,奥斯曼军队的目标从拿下索菲亚城变成了摧毁索菲亚城。
穆拉德准备杀鸡给猴看,索菲亚就是那只鸡,胆敢对抗帝国的下场就是如索菲亚一样被夷为平地。
为此,亲自指挥索菲亚围城战的弗里德里希帕夏命令奥斯曼军队只包围和炮击索菲亚城,绝对不主动进攻和接受城内叛军和平民的投降。
如此一来,索菲亚城内的叛军和平民只能忍受饥饿、寒冷以及疾病。
直到索菲亚城内彻底没有了生机,弗里德里希才下达了入城了命令。
此刻,索菲亚城内已经是一片残垣破壁,倒塌的房屋下面压着死去的保加利亚人尸体。
看到城内的惨状,亲手造成这一切的奥斯曼士兵也忍不住心里发麻。
而弗里德里希看完后,只是淡淡的下达善后命令:“让士兵清理城内的尸体,集中起来烧毁以免发生疫病。”
“是,帕夏。”弗里德里希身旁的一名军官回道:“如果还有存活的人...?”
弗里德里希语气依旧平常:“索菲亚城内不可能还有存活的人。”
军官立马了解了弗里德里希的意思:“明白。”
随后,入城的奥斯曼军队组织起了清理工作,同时在城外开挖了一口大坑。
密密麻麻的尸体被奥斯曼士兵从索菲亚城内运出来,然后丢进刚刚挖好的大坑之中。
土坑被填满以后,士兵们把助燃物堆积在了土坑上面点燃,大火烧红了一片天。
异味从土坑的火堆中传出,同时隐隐伴随着一些哀嚎的声音,但是很快就停止了。
火焰熄灭,弗里德里希又命令士兵用泥土回填然后压实。
做完一切地面又恢复原样,只是那新平整的土地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焦糊味在说明这里之前发生过一次悲剧。
奥斯曼帝国重新控制了索菲亚城,虽然她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但是穆拉德的战略目的依旧达到了。
此后,索菲亚周围的保加利亚叛军又准备了几次反攻,准备夺回索菲亚城,可惜他们这次面对的准备充足的奥斯曼军队,保加利亚叛军的几次反攻全部被弗里德里希指挥的军队击退。
本来因为索菲亚陷落而士气高涨的保加利亚叛军顿时熄了火。
索菲亚的陷落带来的影响不止局限于保加利亚叛军中,瓦拉几亚方面在得知索菲亚陷落后,当即与塞尔维亚划清界限。
同时访问瓦拉几亚的塞尔维亚外交次长赫里斯蒂奇被瓦拉几亚扭送至伊堡,并且瓦拉几亚还派出其外交部长访问伊堡,为前段时间发生在奥斯曼-瓦拉几亚边境的冲突做出解释、道歉以及赔偿。
瓦拉几亚人展现出了意大利人的外交天赋,果断的放弃了即将失败的塞尔维亚一方,选择了奥斯曼帝国。
穆拉德对瓦拉几亚人的态度很满意,知错能改是好事,重点是瓦拉几亚人赔钱了,而且还是非常懂事的一份赔给了身为苏丹的穆拉德,一份赔给了奥斯曼政府。
看在钱的份上,穆拉德索性原谅了瓦拉几亚人的此前的不臣之心。
这次暂且放过瓦拉几亚人,等收拾完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以后轮到瓦拉几亚人!
随着希腊和瓦拉几亚先后退出,这场巴尔干半岛的危机也即将迎来尾声,仅凭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人无法阻挡高歌猛进的奥斯曼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