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61拯救奥斯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奥荷和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欧洲地区的奥斯曼舰队几乎复刻了奥斯曼远征舰队在巴达维亚的行动,趁着夜色的掩护,奥斯曼舰队袭击了停靠在港口内的荷兰本土舰队。 承平已久的荷兰本土也没有料到会有人来袭击自己的港口,所以这才让奥斯曼舰队得手。 不过,荷兰本土舰队在袭击中的损失比巴达维亚的荷兰舰队损失小了很多。 奥斯曼舰队对岸防炮的畏惧导致的袭击时间较短和荷兰本土舰队靠港军舰严格执行卸下弹药的命令,使得这次奥斯曼舰队的袭击战果有限,只击沉了三艘荷兰本土舰队的军舰。 而奥斯曼舰队对荷兰港口的袭击,立刻在整个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奥斯曼帝国自带的"邪恶"属性,事件一经宣发,欧洲各国的舆论纷纷站在荷兰的立场上谴责奥斯曼帝国挑起战争的行为。 其中尤以英国和法国的舆论跳的最欢。 法国的世界箴言报如是评论道:“从野蛮迈入文明的奥斯曼人再一次回归野蛮,在文明的土地上主动挑起了一场野蛮的战争——奥斯曼舰队袭击了荷兰人的港口。” “法兰西第二帝国作为欧洲大陆上的强国,有责任和义务阻止战争在欧洲的土地上蔓延,希望帝国政府和立法团能够终止这场奥斯曼人发起的不义的野蛮的战争。” 面对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各国社会舆论上的劣势,奥斯曼外交部立刻展开行动,用穆拉德给予的舆论资金资助欧洲各国的报社媒体。 钱一到位,欧洲各国的社会舆论瞬间反转。 法国的世界箴言报再一次评论道:“我们理解奥斯曼人想要向荷兰人复仇的决心——荷兰人无耻的在东南亚袭击了奥斯曼人的军队,但是战争应该得到限制。” “法兰西第二帝国应该担负起她作为欧洲大国的责任,敦促荷兰赔偿奥斯曼人的损失,以此来结束这场奥斯曼人的正义的复仇的战争。” 法国人的态度转变的太快了,以至于荷兰政府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发现怎么被偷袭的自己成为了舆论谴责的对象。 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法国队友在何时会举起他的双手。 紧随法国之后,英国国内的舆论也发生了反转,各大媒体统一调转枪头站在了奥斯曼人的一方。 舆论风向变化的太快,搞得欧洲的民众们都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方了。 当然,欧洲的民众们搞不清楚情况,荷兰政府现在也是一头雾水。 “先生,我需要知道现在的具体情况,奥斯曼人为什么要袭击我们的港口?”荷兰首相朱利叶斯在部长会议上朝荷兰政府的大臣们问道。 部长会议上的大臣们一阵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内政部大臣海姆斯凯尔特举手说道:“我可能知道是为什么。” 朱利叶斯见有人能够回答,赶忙催促道:“快说。” 海姆斯凯尔特回答:“我从法国《世界箴言报》上看到的,他们把这场战争称呼为奥斯曼人的复仇战争,上面说我们在东南亚袭击了奥斯曼人的军队,所以奥斯曼人才会在欧洲袭击我们的本土舰队。” 朱利叶斯对此感到诧异:“为什么我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约翰内斯!” 约翰内斯是荷兰政府的殖民部大臣。 听到朱利叶斯点名自己,约翰内斯擦了把额头上不存在的汗珠,回道:“首相先生,我没有收到任何有关荷属东印度袭击奥斯曼军队的消息。” “那为什么法国人的报纸上会这样写?”朱利叶斯反问道。 约翰内斯找补道:“也许,也许这是奥斯曼人和法国人同流合污对我们的诬陷,目的是让奥斯曼人获得正当的理由,博取欧洲人的同情。” “不,我觉得法国人说的很可能是对的。”朱利叶斯并不认同约翰内斯的理由:“荷属东印度一定与奥斯曼人爆发的军事冲突,不然我找不到奥斯曼人袭击我们港口的原因。” 部长会议上的荷兰大臣们默认了朱利叶斯的说法。 朱利叶斯看着一众沉默的大臣,再次说道:“现在战争已经爆发,再追寻奥斯曼人发动战争的原因已经无意义了。” “昨天国王陛下召见了我,国王陛下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战争,接下来我们要想法让战争停止。你们有什么建议?” 朱利叶斯的话说完,会议上的众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战争部大臣范登博斯身上。 范登博斯意识到众人的视线聚集在自己的身上,急忙说道:“我们的军队是无法战胜奥斯曼人的,想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除非我们有强大的盟友。” 可惜荷兰现在没有盟友,这也就意味着在战场上荷兰是无法战胜奥斯曼人的,荷兰政府只能在外交上寻找机会。 兼任外交部大臣的范登博斯开口道:“我会寻找欧洲大国的支援,让列强们来调停这场战争!” 这场荷兰政府的部长会议到此结束,荷兰政府选择了用外交来结束这场战争。 虽然决定使用外交来结束战争,但是荷兰政府也没有放弃使用武力来保卫自己。 在部长会议结束以后,荷兰政府在荷兰本土颁布动员令,同时还分别向法国和普鲁士采购岸防炮和步枪来武装自己。 与此同时,荷兰在各国首都的外交官们开始行动起来,但是收效甚微。 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普鲁士、奥地利都对调停战争显得不那么起兴。 唯一例外就是俄国人,俄国人几乎一口答应了荷兰人的调停请求。 只是这次俄国人学乖了,在欧洲其他国家没有表态之前,俄国只愿意为荷兰提供外交支持,也就是在口头上声援荷兰。 当然,实际上英国和法国是在意这场战争的,只是在荷兰人面前表现的部那么在意。 暗地里,英国和法国的大使已经和奥斯曼政府戳谈了好几轮。 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外交部大楼。 奥斯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塞维尔第三次和英国公使亨利和法国公使布雷讨论荷兰问题。 “想要结束战争,就必须满足奥斯曼帝国的条件,荷属东印度只允许保留爪哇岛本岛,其余领土全部移交给奥斯曼帝国。同时,荷兰王国还需要承认挑起战争的罪行。” 穆罕默德·塞维尔再一次向亨利和布雷强调奥斯曼帝国的底线。 亨利不以为意的说道:“穆罕默德·塞维尔帕夏,您的这个条件对于荷兰人来说太过于苛刻了。” “不如这样,荷兰将苏门答腊岛及其附属岛屿移交给奥斯曼帝国,加里曼丹岛由英法奥三国共同监管,荷属东印度的其余土地继续由荷属东印度保有。” 布雷在一旁附和道:“穆罕默德·塞维尔帕夏,亨利公使的建议是最公平的。法国和英国会共同监督荷兰在战后履行承诺,补偿奥斯曼帝国的损失。” 短短几句话,亨利和布雷把英国和法国的野心暴露出来。 保护荷兰人?列强们那里会这么好心。 亨利和布雷出现在奥斯曼外交部大楼的会议室内,只是想从荷兰身上咬下一块肉,顺便才是调停战争。 英国和法国这次明确的站在李一起,穆罕默德·塞维尔不得不重新进行审视。 “苏威拉西岛也要移交给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塞维尔最后做出让步。 看到穆罕默德·塞维尔终于在领土问题上让步,亨利露出笑容,随即更进一步: “穆罕默德·塞维尔帕夏,苏威拉西岛可以交给奥斯曼帝国,但是奥斯曼帝国需要与英国和法国签订一份条约,用来保证英法奥三国在东南亚殖民地的利益。” “可以。”穆罕默德·塞维尔没有拒绝。 签订这份条约对奥斯曼帝国来说也并不全是坏处,虽然这会让奥斯曼帝国失去在东南亚扩张的土地,但是也能够让奥斯曼帝国从荷兰人手中夺取的殖民地得到英国和法国的承认。 况且奥斯曼帝国一口气吃下了这么大一块土地,暂时是不会在东南亚继续扩张了。 见穆罕默德·塞维尔答应,亨利站起身来,"衷心"的说道:“穆罕默德·塞维尔帕夏,我们再一次捍卫了欧洲的和平。” “和平万岁。”穆罕默德·塞维尔言不由心的回道。 一场没有荷兰人参加的讨论荷兰人和平的会议就此结束,奥斯曼、英国、法国吃的满嘴流油。 至于荷兰人?谁会去管他们呢! 说没人去管荷兰人也不对,因为到要荷兰政府签署条约时,英法奥三国不约而同的找上门来。 朱利叶斯看着递交给自己的和谈协议: 1.荷兰政府承认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是由荷兰政府挑起的。 2.荷兰政府赔偿奥斯曼帝国三百二十万英镑。 3.荷兰政府向奥斯曼帝国割让苏门答腊岛、苏威拉西岛及其附属岛屿,奥斯曼帝国补偿荷兰政府三百万英镑。 4.荷兰政府移交加里曼丹岛的土地,加里曼丹岛由英法奥三国共管。 ... 这是一份彻彻底底的卖国条约,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没有要求荷兰政府承认战败。 朱利叶斯不想在这份和谈协议上签字,但是面对达成一致的英法奥,孤立无援的荷兰政府无力反抗,朱利叶斯只能在三国的强压之下于和约协议上签字,结束了这场荒诞的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