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位温度已经到达了300度,氧气存量还剩余的也不多了。”
楚子航转身,看着自己身后的二人说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很有可能坚持不到解决白王…所以你们有没有什么好一点的意见?”
面对着楚子航的疑问,路明非和凯撒二人都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同时看向了窗外的方向。
好奇的楚子航同样转头看去,但下一秒,他心情便只剩下震撼。
他居然看见了一座塔!一座巨塔!
它矗立在地裂旁的缓坡上,岩浆的潮汐就在它不远处环绕,黝黑的塔身被火红色的岩浆映照,塔身仿佛即将融化的铁胎,带着一丝赤金色的光芒。
那座高塔好像已经在这里矗立了几百万年,像神一样巍峨又像神一样孤独,看到就让人想要膜拜。
“天哪!这…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迹!我居然在8500米的深海中见到了一座巨塔!难不成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真的存在,这里就是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路明非感慨的说道。
“这应该不是人类的城市…而是…龙族的。”
凯撒同样一脸震撼的说道,说话的声音中带着微微颤抖。
此刻,迪里雅斯特号还在自动的朝着前方不断驶去,伴随着他们不断靠近那座巨塔,一座威严的城市蓦然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以无上神国的姿态!
以高塔为中心的威严城市浮现在视野的尽头,以神国的姿态!
一座巨大的城池!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哪怕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比不上它的十分之一!
赤红色的岩浆河流如同赤色的彩链一般围绕着整座巨大的城市,矗立在他们面前的高塔宛如通天一般带着远古的蛮荒气息,无数血色的痕迹带着数千年甚至是数万年的历史不朽,象征着这座城市曾经所拥有的荣光。
如同山脉一般的建筑群上铺着黑铁色鎏金的瓦片,刻满了象征着地位和力量的雷电与异兽,长达数千米的金属铁链挂在建筑的四个房檐,各种各样颜色的风铃在铁链的带领下,如同波浪一般伴随着周围的海水不断的进行摇摆,宛如一片彩色的森林。
尽管这些建筑中的一半已经倒塌在了废墟之中,但从那些建筑商传出的阵阵威压,让人感觉这里依旧生活着神明,驾驶室中的所有人都被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气势压得有些透不过气,哪怕这个世界上见识最广的旅行家也说不出能够比肩这座城市的建筑,但那些早已经灭绝的文明之中又可以发现类似于此的一鳞半爪。
它的庄严与雄伟甚至超越了瓦尔哈拉宫。
毕竟英灵殿只是一所建筑,而九点钟方向的这座遗迹,却是一个庞大的城市。
它毗邻海床,却玄之又玄地避开了岩浆裂口,最中央的金属高塔足有二百米,被岩浆反衬成红色,令人不禁想到传说中的“如意金箍棒”。
“这里是尼伯龙根吗?就像三峡那次?”路明非低声问。
“不是,我们和须弥座的通讯没有中断。”
楚子航看着操作台上的信号,喘息着说道。
“这…应该就是…蛇岐八家记载中的神葬所。”
看到眼前震撼的一幕,哪怕是自认为见过世面的凯撒都感觉曾经见到的都是什么玩意。
楚子航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没错的话,就是这里了…”说着,只见他快速的调动着迪里雅斯特号上的设施快速拍照,将自己看到的这一切全部记录下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是第一批见到神葬所的人类。
“这座城市应该是以那座巨大的圆形广场为中心,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皇道是主要的通道,这也说明了这座城市之前应该是建造在陆地上的才对,后来才被沉入了深海之中…这么说来,这座城市有点像是霓虹神话中的高天原。”
“高天原?”路明非挑了挑眉毛。
“没错,高天原。”
楚子航点了点头,说道“霓虹神话《古事记》中记载的一座神国,是天照大神统治的天神们所居住的场所,与地上人类居住的苇原中国和地下的黄泉国共同组成樱花神话的三大领域,据说是云端的上的神国,海面之上的城市。”
“现在看来,《古事记》中记载的高天原应该就是这座龙族的城市。”
“而那巨大的中心广场以及巨塔说明这些龙族有着大型的祭祀活动,或者是庆典。”源稚生伸手指了指巨城正中心的那座宛如斗兽场一般的建筑物,这时,路明非却开口问道“龙族也会有信仰一类的东西吗?他们存在的时候,上帝还没有诞生吧…他们信仰什么?神龙教?黑王尼德霍格?总不会是圣火喵喵教吧?”
“谁知道,我们对那个时代并不了解,只是通过流传下来的残卷知道的而已,不过应该不是黑王,毕竟白王都准备造反了,怎么可能会将黑王当做自己的信仰呢?”
楚子航猜测道,毕竟几千上万年的历史,谁知道当初到底发生了怎么事呢?
“所以龙族为什么要建造那么高的塔?”
“据记载,龙族有把战争记录以及功勋刻在铜柱之上的习惯,所以那个高塔应该是类似于冰海铜柱那样记载着历史和胜利的物品,也是彰显着他们权威的手段。”
楚子航简单的解释道,这时路明非又问道“冰海铜柱?看来这些龙族还是一群喜欢炫耀的家伙…不过他们在史书上弄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尖刺干什么?难不成是用来保护史书的?”
看着巨塔上方那些长达数十米,不断闪烁着鲜红色光泽的尖刺,楚子航沉默了下去,因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突然恺撒开口打断了两人的话,诧异地看向两人,“话说你们都不感觉到热的吗?”
楚子航和路明非同时一愣,这才感应到了舱内的高温。
“外部水温224度。”楚子航转身看向仪表盘。沉声说,“虽然外部有隔热层,但如果继续靠近岩浆表面的话,我们恐怕也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