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谁说女郎不能算谋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桃撞满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上啊!小强,你别倒下!你快上啊!” “这只肯定能赢!” “不不不,说不定贺世子的那只更厉害!” “哈哈哈哈哈,你别搞笑了!”有人大声嘲笑起来,“贺世子的蟋蟀什么时候赢过?” “对啊对啊,他什么时候赢过?” 在集市中的一个角落里,许多人围成了一个紧密的圈。 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中间那个小小的罐子上。 罐子里,两只蟋蟀正张牙舞爪,它们的触须不停地摆动,发出阵阵清脆的鸣叫声。 随着战斗的进行,一只蟋蟀逐渐占据了上风,它气势汹汹地扑向对手。 “啊小强!你坚持住啊小强!本世子就靠你了啊!”贺元熹急得直跺脚,他恨不得自己能跳进罐子里,帮自己的蟋蟀一把。 最终,那只强势的蟋蟀还是胜了。 贺元熹正垂头丧气地戳着那只打了败仗的蟋蟀,嘴里嘟囔着:“臭强,你真没用!” 而那只打了胜仗的蟋蟀的主人则趾高气扬,得意地看着贺元熹,高声嚷道:“诶,贺世子,蟋蟀菜就多练!” 贺元熹的脸色更加难看,随后他摆烂似的一甩袖子,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说吧,要本世子做什么?” 那人嘿嘿一笑,脸上露出狡黠的神情,他快步走上前,勾着贺元熹的肩膀,那动作显得很是亲昵,却又带着几分不怀好意。 他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凑到贺元熹耳边小声说:“你敢不敢把你爹的汗血宝马骑出来?” 贺元熹一下子犹豫了,他爹的汗血宝马奔霄那可是他爹的心头肉,平日里他爹对这匹马比对他这个儿子还要宝贝,他怎么敢轻易把它骑出来啊? 那人见贺元熹犹豫不决,便使出了激将法,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贺世子,该不会是不敢吧?” 身后的人见状,也纷纷跟着附和:“就是!不会不敢吧?” 贺元熹被这些话激得气血上涌,理智被冲得七零八落,挺直了胸膛,“怎么会!本世子敢!明日还是这个时辰,郊外见!” 很快,他就后悔了。 呜呜,他刚刚到底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啊! 他明明不敢的! 非要争那一口气! 现在冷静下来想想,这简直就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唉~ 完了完了! 屁股不保了! 贺元熹刚想转身偷偷地溜回去,可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他的双眼陡然瞪大,瞳孔急剧收缩。 因为他看到了他老爹——贺国公,正一脸阴沉地站在那里看着他。 “爹?”贺元熹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贺国公眉头紧锁,大步跨过来,猛地揪住贺元熹的耳朵。 “贺元熹!这个时间你不是应该在书院读书吗?你竟敢逃学!”贺国公怒吼道。 “诶诶诶,疼疼疼,爹爹爹,我错了!”贺元熹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他一边求饶,一边在心里暗暗叫苦。 现在又加上逃学这一档子事,对他来说,无疑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了。 他在被揪走的瞬间,还不忘拿走刚刚赢得的一束桃花。 回去送给他阿娘,他阿娘最爱桃花了。 “这贺世子又被贺国公爷抓回去了?” “哈哈哈,这贺家可谓是满门忠烈,如今只剩下独子是个纨绔子弟啊?整日不是逃学斗蟋蟀就是去斗鸡!” “这哪里还像个国公府的世子啊?这能不能提起长枪打仗还另说呢!” “哈哈哈哈哈!” …… 贺元熹,贺国公府世子。 不爱读书,整日满脑子都想着怎么出去鬼混。 心思在任何地方,就是不在书院。 一个月的银钱就那点,刚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和那群狐朋狗友厮混在一起,聚在酒楼里,山珍海味摆满一桌。 这一顿饭吃下来,竟把一个月的银钱都给挥霍光了。 剩下的日子没钱了,就只能身无分文地和那些狐朋狗友在集市上瞎混,只能眼巴巴地过过眼瘾。 虽说贺元熹是名门子弟,但青楼那种烟花之地和鱼龙混杂的赌坊他是不会踏足的。 但不妨碍他精于掷骰子、押宝等,所赌之物并非银钱,而是“敢不敢”,众人嘻嘻哈哈,互相挑衅。 你敢不敢在集市中央大喊三声“我有病!”? 你敢不敢今夜回去偷走你爹的尿壶? 你敢不敢爬上那棵最高的槐树,把鸟巢里的蛋取下来? 这样荒诞的赌注一个接着一个。 身后传来的嘲笑声让贺元熹双颊发烫,燥热之感涌上心头。 他都已经十八岁了啊,再过两年就要举行及冠之礼了。 可他爹却老是把他当作三岁孩童,稍有不顺心就伸手揪他耳朵,或者直接把他按在那儿打屁股。 贺元熹叛逆地升起了反抗之心,趁着贺国公一个不注意,使出力气猛地一挣,从贺国公的手中挣脱了出来,接着转身就朝后面狂奔而去。 他跑得实在太快了,眼睛只盯着后面,根本无暇顾及前方的状况,结果毫无防备地和迎面走来的人撞了个满怀。 “诶呀!”贺元熹发出一声惊呼,“本世子的桃花——” 被撞之后的赵清浔很快稳住了自己的身体。 她微微蹙起眉头,目光落于地上那一片狼藉的桃花之上,继而抬首望向贺元熹,疑惑地问道:“你的桃花?” 贺元熹看着地上的桃花,心疼不已,他梗着脖子,大声说道:“就是本世子的桃花!” 赵清浔身后的官差樊文义一路小跑着急忙赶了上来,喘着粗气,急切地问道:“赵大人,您没事吧?” 赵清浔微微摇了摇头。 她在搜寻死者连芳的屋子时,发现了一支格外显眼的上等金钗,钗身精致细腻,一眼便知绝非俗物。 按理说,连芳这般生活困窘之人,断不该拥有如此奢华之物。 赵清浔亲执金钗,遍访京城中声名远扬的打金铺,却一无所获,金钗的出处成了谜团。 从金钗的样式推断,它大概是几百年前的款式,如今早已绝迹。 此事愈发显得扑朔迷离,连芳究竟从何处得此金钗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