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8 第十八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自新帝登基以后,短短一月,燕都中便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新帝兄长周王同寿昌伯因勾结戎狄被流放,如今已经出关,不知死活;其二,会试皇榜,居然头一次出现人名抄写错误的情况,特意更换。 不论哪件事,都会变成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但和明慕的预想不同,这次燕都的大部分观念是偏向于支持新帝—— 寿昌伯的跋扈人人可见,燕都百姓深受其害,如今新帝干脆利落地除去这个祸害,自然人人称赞;后者虽然一开始有人提出舞弊可能,但新帝手腕干脆,在殿试后立刻推出了全新的会试批名方式,又有朝廷及国子监的数位大员写文支持,那些负面声音自然被压下去了。 之所以百姓之间的赞同率如此之高,还有一个原因。 新帝将“调查报告”写得清楚明了,特意张贴,燕都百姓识字的多,“调查报告”又写得简单明了,时间日期等一应俱全,作为初次接触这些的古代百姓,瞬间心中有了偏向:若真是舞弊,何必特意向他们解释?! 而后,小皇帝的次次决策都会张贴。虽然朝廷自有邸报发送公文,但那大多直接下放至官员,百姓往往一无所知,更有甚者,地方知县故意将邸报拖个几月,或者掩藏些内容,也发现不了他们的手脚。 这次的决策内容很简单,只一项:基层扫盲班。 挤在后面的人高声喊:“这次讲了啥?” “别挤!别挤!叫孙秀才来看!” 孙秀才好不容易挤到布告栏的正前方,快速略过一眼,大声说出上面的内容:“陛下说了,叫一些翰林文官和宫内宦官离开燕都,前往各地乡中教学。不拘束四书五经,只教人识字、数数,不限年龄,不要钱!” 原文和他说的大差不差,只是在附录中加了本次要去的地点,下放……啊不是,授课的人员名单等,并设定了初步的完成时间。 一时间,百姓赞不绝口:谁家在没有一个在乡子里的亲戚呢?就算只教几个大字,识得几个数字,也能在镇上找个跑腿的活,不至于一年到头埋头在地里。 乡中乡学少,学子需要跋山涉水去念书,此外,束脩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往往需要好几家、好几辈才能供养一个读书人,许多人大字不识一个。现下小皇帝叫那些都官去乡中教书,直接能省了束脩,少了路程颠簸。 由于是“第一期基层扫盲班计划”,所以拨下来的预算不多,试点也不多,囊括北疆、西宁府等。 燕都中增设了不少告示栏,围观的百姓不少,多为欢呼一片。 小皇帝在马车内,悄悄掀开车窗,听到外面的欢呼,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 阚英看不到他的神情,反而真心替小皇帝高兴:“陛下,您做得极好,百姓都在夸呢。” “只是燕都。”明慕关了窗户,眸子平静,外面的声音也一同关在车外,“不知道地方如何。” 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出宫自由,但出燕都不自由,须得和内阁商量,才能出行,想要了解不同地区的百姓动向,只能听当地官员润色无数回的汇报。 想到那些长篇累牍的奏疏,明慕就头大。 见小皇帝又动了离开燕都的心思,阚英立即提心吊胆,上次是让棉甲吸引了陛下的注意,上上次是罚了一群给翰林院递奏疏的宦官,叫他们一起当扫盲班教师,这次又要用什么理由? “算了,先回宫吧。”明慕很快把自己哄好了,“还有很多事要做。” 诸如兵部和工部尚书知道棉甲的存在后,每日都要来宫中畅谈,经榕大人为了收减预算也掺合一脚;“扫盲班”的教材还未制定完全,新科进士的琼林宴还未举办;卜祯大人又提出让他近日可恢复早朝…… 这些活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让明慕有种996加身的疲惫。 还有,澜哥自上次来信后,再没了消息。 这是明慕两世来,第一次谈恋爱,要不是因为知道古代通信不方便,他都要以为对方正在冷暴力然后分手! 临西王上疏说,愿意让任君澜去了世子头衔,直接入宫。由于看奏疏的时间不巧,他那时在和卜祯大人辩(吵)论(架),后面又头疼会试,顺便将会试流程整顿一遍。 等到再次空闲下来,重新捡起这封奏疏时,已经隔了许多天。 明慕急急忙忙提笔回了奏疏,又叫人快马送回西宁府,算算时间,一来一回肯定够了。 澜哥难道没有信要送给他吗?难道奏疏上的内容只是临西王的一厢情愿,其实他本人不愿意? 明慕难得陷入患得患失中,心情也不大好,只是他很小心地掩藏起来,不叫别人发现。 其实、其实不愿意也挺好的,他回头去封信就好了,反正奏疏只是私下沟通,也没闹得人尽皆知……澜哥那样的人,更适合在战场上,而不是后宫里。 想通之后,明慕缓缓地吐出一口气,放下了心中压积许久的重担,转头问道:“阚大伴,如今到哪了?” “快要路过翰林院了。”阚英立即回答。 他从马车中找出茶具,浅浅地倒了一杯,捧给小皇帝,声音倒是勉强保持着平稳:“陛下可要去瞧瞧?” 小皇帝的道行在阚英面前实在不够看,他极力想掩饰的情绪,在不经意间泄露得干干净净。阚英急速思考过近日发生的事,没想出烦扰的根源,倒是找出了帮助转移注意的方法。 明慕随手接过,一口闷了下去:“那就去,真奇怪,编两本蒙学,为何要这么久?” 开蒙读物无非是三百千,数算启蒙可能难些,但也有《算学启蒙》一类的书籍,只教简单的数字和加减乘除,若有兴趣可继续深入学习。明慕翻过如今的算术著作,更深入些甚至有一元高次方程或者四元高次方程等,让明慕来看,和现代高中的区别就是少了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似乎是西方那边传过来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启蒙基础,以后说不定还能让人去欧洲绑几个数学家思想家过来。 明慕的思绪越飘越远。 阚英只敲了敲车窗,外面驾驶的宦官立刻叫马减缓了速度,不多时,哒哒的马蹄声逐渐停止,马车也减缓速度。 小小的车门被开启,明慕从车厢内跳下来,之前的厚重大氅换成一件比较轻薄的,花纹细腻。而被金玉锦绣裹着的少年,在多日的权势熏陶下,竟也显出一股无比的气势。 此时翰林院的人数不多,自有小宦官进去例行通报,明慕则是直接走进去。 走进去的时候,明慕还在想自己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是不是有点不尊重别人隐私——看来当了皇帝就很容易没有边界感。 “大胆!住嘴!” “臣就是要说!昔秦始皇焚书坑儒,以一二数欲至万世,而陛下循亡秦之轨,无尊师敬道之德……!” 明慕:??? 好好好,你们在这说我坏话! 他正欲生气,阚英立即如利剑一般飞出去,直接踹开大门,精准无误地找到刚才吵嚷的翰林,上前直接将人摁在桌上,简直怒火灼烧:“好大的胆子,凭你也敢私议陛下?!” “等等……” “呵,若陛下心中无愧,又何怕别人议论?!”那翰林还挺不服,哪怕感觉胳臂都快被扭断了,嘴上依旧不停,“叫我们堂堂进士,教那些黔首读书,难道不是一种侮辱!” “等等?” 明慕本想叫阚大伴先松手,但听到这句话,危险地眯了眯眼睛,语气也变得严肃:“阚大伴,你先松开。” 阚英刚才是怒急攻心,才将人制服,此时收到陛下的命令,便松了手,重新回到小皇帝身侧,直勾勾地盯着这大言不惭的翰林,不让他碰到明慕一丝一毫。 “见过陛下。” 翰林不卑不亢地整了整官服,下跪行礼。 “先起身吧。”明慕微微抬头,下巴的弧度稍显尖锐,眸中也不见平时的柔软可亲,反而透出一股极端的冷漠,“朕能否以为,你才疏学浅,无法胜任翰林这个职位?” “陛下?” 那名翰林正要反驳,却被明慕打断:“不是你说,若心中无愧,又何怕别人议论?” 盛朝的天子缓缓走近,分明只是少年人的身材,却感到一阵难言的压力,那名翰林逐渐满头大汗,头眼昏花,忽然闻见了飘来的浅淡花香气息。 “既如此,朕罢免你的官职,叫你和你的家人去当庶人。” 说到这里,翰林似乎听到小皇帝发出一声轻笑,似在嘲讽他刚才的口出悖言。 “切记,莫要将你等的一身才学显露于外,莫叫百姓污了你的清高气。” 翰林越听,越是脸色苍白。 ——陛下这是叫他与他的后辈,都不许科考了! 明慕其实不介意别人说几句,谁当皇帝没被当面讽谏过?二凤都被魏征气得跳脚呢。 但是这种,又要骂人彰显自己,又要贬低别人的神经,明慕才不想惯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