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带合成器,我卷一点怎么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高考采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周时光匆匆而过,韩源的护肤品在班里悄然掀起一小阵风暴。 使用过的同学脸上呈现出惊人的变化,这些神奇的效果如同涟漪般,从高三(3)班扩散到其他班级,引起了不少青春痘困扰学生的关注。 这些外班学生委托韩源的同学代购,韩源周末精心准备的护肤品,不到三天就被售罄了。 面对如此不错的反响,韩源宣布高考后再次开售,目前专注备考。 现在,口碑已经传出去了,开始发酵,就等着高考后收割了。 因此,韩源也不急着一时销售。 在销售的同时,韩源不忘将自己的QQ号码留给这些顾客,为未来的生意搭建自己的销售网络。 随着销量的攀升,韩源的财富达到了12万元。 值提一提的是,他卖三无产品是有风险的,如果有人举报并被调查处罚,要处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 产品是好的,倒不担心形成构成犯罪性质。 高考后,这件事还是得认真解决。 话说回来,他的【合成器】的数据也清晰地反映着韩源的财富成长: (当前时间:2009.5.28) 等级:1 能量(单位:源):15.5 个人财富:120110元 荣誉值:0 可合成物品: 非指定物品:护肤品 指定物品:未选择 …… 凝视着这些数字,韩源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他去探索。 而更高等级的合成器,必定蕴藏着更多惊喜。 至于指定物品的选择,他已有一些构想,但决定暂时按下不表,待高考后再做定夺。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6月3日下午。 青中作为考点,要布置考点,将在6月4日至6日放假三天,而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几天前放假离校了。 这段时间,考生可以选择离校或留在宿舍复习,但不能进教学区域。 这三天对某些考生来说尤为关键,稍有懈怠,很可能影响高考成绩。 韩源决定待在咖啡馆里,一边喝茶一边复习。 对别人来说,三天时间,成绩不太可能有提升了。 但他不一样,强悍的记忆力,还有提升的可能,也许能多考两三分呢。 提高一分,干死千人! 在高分数段,一分斩千人不可能,但十几个很正常。 下午放学后, 韩源请郑德华吃顿牛排。 人情往来,并不是说华仔家有钱就不用还人情。 郑德华知道韩源卖护肤品赚钱了,也不再客气了。 吃饭时,德华问道:“老韩,你自选模块打算选什么?” “可能英语、数学和化学吧。”韩源回道。 今年是江浙省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总分为810分,含自选模块60分。 另外750分与其他省份一样,即语数外各150分+理综300分。 而自选模块是从9个学科的18个自主选修模块,每个模块为10分,学生任选6个模块。 比如数学的两个模块是“复数与导数”和“计数原理与概率”。 英语的两个模块是阅读理解和短文填空,化学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 这三科是韩源最有把握拿高手的。 对偏科学生来说,更容易拉开分数。 每科都平庸,那自选模块分数就低了。 郑德华略显苦恼地叹了口气:“哎,我就随缘了,每科都差不多。” 韩源安慰道:“你就无所谓了,考不好就出国,继承家业,怕啥。” “那不行的,”郑德华坚定地说,“我要证明自己,靠自己的努力!” “呵呵!”韩源忍不住笑了。 结果呢,被社会毒打多年,最终还不是老老实实出国。 有个有钱的爸,强势的妈,漂亮的老婆,还有搞笑的他。 好像指的哪个富二代了。 俗话说,最怕富二代想证明自己,想创业。 不知有多少富二代把亿万家业给败光了。 所以说,人要贵有自知之明。 若不然,泼天的财富都接不住啊。 当然,那种拿小钱锻炼刷经商经验,也是值得的,反正败得起。 两人吃过西餐,在餐厅里继续看了一个小时书,才返回学校。 郑德华不打算回家了,决定留宿三天。 次日, 他和韩源来到伯爵咖啡馆,两人点上一杯饮料和点心,就开始看书了。 三天时间,匆匆流逝。 6月7日, 高考开始。 上午9:00到11:30,考语文。 试卷发下来后,韩源先填写名字等信息。 随后先看古诗文填空,5选3。 …… (2)__,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论语》) …… 瞄了一眼,幸好都会,而且能写出来,6分到手。 作文题目是“绿叶”“绿叶对根的情意”,满分60分。 很好写,直接写游子爱国情就行。 可以动笔后,韩源先写填空题。 这种做题方法习惯了,就怕突然想不出来。 接着从头开始写,阅读理解真的难答。 一共66分,所以语文这门很难拿高分。 离结束还有十几分钟时,当笔尖划过最后一个字,韩源终于松了一口气。 要是阅读理解写得慢,作文时间就不够。 韩源迅速检查了两遍试卷,见还有几分钟才结束,便收拾好文具,起身交卷离开教室。 他打算到校外的江西饭店点两个小菜犒劳自己。 然而,刚到学校大门口,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无数家长聚集在校门外,等候为考生送饭。 青中作为考点,不仅本校学生,其他学校的考生也在这里参加高考。 韩源身着青中校服,刚跨过大门时,一位中年门卫笑呵呵地打招呼:“小伙子,考得不错吧,出来这么快。” “明天跟你一起站岗!”韩源调侃道,引得周围家长哄堂大笑,就连不远处的民警也被逗乐了。 当然,大家都知道青中学生成绩优秀,不太可能去当门卫,但韩源的幽默让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韩源刚走几步,县电视台的记者迎面而来:“同学,你好,作为第一个出来的考生,有什么感觉?” 韩源瞥了眼这位年轻女记者,淡定地回答:“明年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说不定你还能采访到我哦。” 考得好,采访也无所谓了。 况且,好处多多,他并不抗拒。 他这番话,又引起周围一阵笑声。 女记者感觉这男生阳光、上镜,个子也高。 但她更想不到,对方这么幽默、机智,还不怯采访,这可是好新闻啊。 所以,她决定多采访: “哈哈,是吗? 感觉语文考得怎么样?” “今年的题目啊,肯定阻挡不了我去工地搬砖的步伐。”韩源摇头叹息道,“咱们桦夏的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后,就有点懵了,尤其是古文部分。 我觉得出题的老师…… 哦,对了,这个能说吗? 如果不能,能不能掐掉,可不能播啊!” 这番机智又幽默的回答,可把记者和周围家长都逗笑了。 对记者来说,这是意想不到的采访亮点。 肯定不能掐啊。 每一个回答都是抓眼球的热点。 “看来,是挺难的啊。” “不是难不难的问题,难不难都不会。” “有什么跟学弟学妹们讲吗?” “高中三年打基础,高四985。”韩源说完后,双手合十,趁着考生大军涌出之际迅速溜走。 记者只好转而采访其他考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