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刚送嬴政回咸阳,你说这是西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收获戮仙思缘由,斩断国祚回秦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获得先天灵宝戮仙剑】 伴随着面板一道信息的浮现,姜凡的意识也是彻底回转了过来。 先前陷入魔道的他,虽然无法控制自己的身躯,但是周围的情况与话语还是被他听了进去。 换而言之。 他很清楚自己此次遇险的原因。 “所以,这就是修士不参与凡俗战争的原因吗?但是从这柄戮仙剑来看,此方世界的西游应该是属于封神之战的延续。” “为何封神可以参与,到了如今却会被煞气缠身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不过不得不说,这一次的行动属实鲁莽了,本以为只要不亲自动手去击杀那些凡人,就可以避免沾染上因果,不曾想,哪怕是引水淹城也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不过好在自从因祸得福,获得了那柄大名鼎鼎的戮仙剑。” 念及于此,姜凡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泥丸宫当中的戮仙剑之上。 只见一柄血红长剑,周身萦绕着一缕缕血色煞气,道道血光从其身上散发而出,让人见之不免心生畏惧。 姜凡本想尝试着调动使用一番,不曾想,他的指令宛若石沉于海一般,戮仙剑没有丝毫反应。 “看来许是我修为太低,完全驱动不了此剑。” 心中念头闪过过后,姜凡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本身上。 此时的他,大体与之前无一二样,唯一不同的则是,他的眉心之处,多出了一道血色剑印。 此印形状外貌大体与戮仙剑相同,但是却少了那一股铺天盖地的煞气。 因此,本就俊朗的姜凡,因为多了这一道印记,显得更为神异了几分。 “不过,为何这戮仙剑会不明不明白的出现在这?并且还极其凑巧的帮助了我呢?” 姜凡思索之下,得到了两个可能。 一是戮仙剑本就在附近,因为他体内的煞气被他吸引而来,从而被他所掌控。 而另一种可能,则是有大能在暗中帮助他。 “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毕竟倘若先天灵宝这么好获得的话,哪还轮得到我?” “换而言之,现在最大的可能,就是后一种。” “倘若这个世界真是封神世界的延续的话,那么拥有戮仙剑的,就只有那一位了。” 姜凡开始脑补。 一名看不清面貌的男子,背负四柄长剑,他将手一引,诛仙大阵便成。 随后,万仙陨落,神佛寂灭。 “只是,那一位为何会无缘无故的帮助于我呢?” “在我相熟的人当中,似乎唯有师父才能与对方对上号,所以,师父其实是通天教主?” 就在姜凡暗自疑惑之际,广智与孙悟空的身形走到了跟前。 “师弟,你怎么样了?” 两人关切的问道。 闻言,姜凡将自己的思绪收了回来。 他微微笑了笑:“多谢两位兄长关心,我的状态已经恢复正常了。” 虽然情况基本明了,但如今得到姜凡的肯定过后,两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师弟,将来你可不能再用法术大范围的击杀凡人了,毕竟下一次恐怕就没这么好运了。” 听着广智那充满关切的话语,姜凡微微点了点头,心里确实有着几分后怕。 这一次倘若没有这突然出现的戮仙剑,恐怕他的修行之路便会自此断绝。 “师兄放心,今后我会注意的。” 说完这话之后,他又将目光转移到孙悟空的身上。 “猴哥,如今大梁城已破,还请你召集诸将前去接收一下城池。 半日过后。 魏国王都大梁已然彻底的易了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水灾并未造成大范围的死亡,唯有那些驻守在城墙附近的魏国士兵损失惨重了一些,城中的百姓除了财物有些损失外,倒还算是安稳。 而安嫠王也在那次昏迷当中永远的沉睡了过去。 这也意味着,国祚绵延数百年的大魏自此宣告了灭亡。 又一月。 在留下一部分士兵驻守关键城池过后,姜凡便率领余下士兵班师回朝。 咸阳城外。 提前得知消息的嬴政,早早的率领着一众文臣武将来到城外迎接。 很快,姜凡率领的兵马便出现在了嬴政等人的视角范围之内。 刚一出现,随行的礼官便吹响了来自远古的号角。 “呜——” 一道接一道的号角随即出现。 紧随其后的,则是闻讯而来的百姓那欢呼之声。 在秦国那特定的军功进爵制的影响之下,秦国百姓并不厌倦战争,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十分的渴望战争。 原因很简单,哪怕那些本身不参军的百姓,在自身亲人参军立功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够获得极大的利益。 而这一次将魏国国祚斩断,也意味着将会有数量众多的新贵产生。 因此,哪怕没有嬴政召集,他们也自发的来到了城外迎接。 “恭迎国师大人得胜归朝!” 待到姜凡率领一众士兵来到跟前过后,百官们纷纷朝着姜凡一拜。 紧随其后的,则是在侍卫簇拥下不急不缓朝着姜凡走来的嬴政。 “政儿拜谢师父!” 这一幕,彻底的将在场的气氛点燃。 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齐齐高声呼唤。 “恭迎国师大人回朝!” “恭迎国师大人回朝!” 声音绵延不断,经久不绝。 而远处的史官,在瞧见这一幕之后,也是快速的利用毛笔,在竹简上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政元年,国师率军东进伐魏,三月后克敌斩祚,回朝之日,王躬身而拜,万民喜迎。) 咸阳宫。 一番论功行赏过后,姜凡与嬴政单独面坐。 “政儿,此番伐魏,我军虽无太大牺牲,但军民将士均有疲惫之心,因此,短期内,切莫再起纷争。” “政儿知晓了,师父放心,接下来我会好生发展民力的。” 听到这话,姜凡微微笑了笑。 “如此再好不过。” 随后,他话锋一转:“政儿,你可知晓韩国有一人,名为郑国?” “郑国?” 嬴政思索了片刻,随后便道:“政儿不知。” “此人当有大才,若是政儿将其收入囊中,定可奠下登顶之基。” 听着姜凡这郑重其事的话语,嬴政明白了过来。 “师父放心,我立刻派人去韩国将这郑国给请回来。” 嬴政说这话的时候颇有底气。 要知道在如今的六国当中,唯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也就只有大江流域的楚国罢了。 至于韩国? 不过是些许弹丸之地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