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制霸大航海: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好姑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细雨朦胧。 什锦巷的街头,赵盼儿背着个背篓,撑着柄油纸伞,俏丽的鹅蛋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接过卖熟食的摊主递给她的猪头肉,眉眼宛如新月,笑颜如花。 “你这是......买菜?”宋之墨脸上的笑容不减。 “是呀!”赵盼儿娇憨地点了下头,然后抖了抖身后背着的背篓,脆生生地说道:“买了些早生的萝卜还有新鲜的竹笋,我阿爹想吃笋子炒的猪肉,萝卜就拿来炖猪骨了。” “你会做饭?啊,不对......”这话一出口宋之墨就觉得自己是个白痴。 赵盼儿打小跟着自己父母经营早食摊子,而且这样的人家,作为女儿的哪有不会做饭的道理,问出这样的话实在跟傻子没区别。 看着想要解释的宋之墨,赵盼儿轻轻笑道:“我自然是会做饭的,宋舍儿要去尝尝不?” “吃,必须吃!”宋之墨想到没想,直接点头应道。 赵盼儿看着宋之墨愣了一下,随即俏脸微红。 她没有想到随口一问,人家就答应下来了,但赵盼儿的心里头是高兴的,家里一直想要感谢宋之墨,想请他吃顿饭,只是没有机会。 今日偶遇,能把宋之墨请回家里吃个酒,赵盼儿当即笑逐颜开。 看着笑起来就像花儿绽放开来一般美丽的姑娘,宋之墨的眼睛都差点直了。 “嗯!”赵盼儿红着脸点了下头,“那你跟我走吧!”说着,赵盼儿迈开大长腿,朝着什锦巷靠里头的家走去。 宋之墨赶紧跟上,看了眼赵盼儿背的背篓,“盼儿姑娘要不我帮你背?” “不用!”赵盼儿轻轻抖了下背篓,笑着说道:“又不重!” “没事!”宋之墨道:“我正好体验一下背背篓的感觉,我还没有背过了!” “啊?”赵盼儿惊讶的看着宋之墨,随即想想也是,人家贵公子来着,哪会做这些粗活。 “那,那我让给你背?”赵盼儿善良的看着宋之墨,语气多少还有些不确定。 “诶!”宋之墨笑着点点头。 赵盼儿见此也不矫情了,便放下背篓,让宋之墨背上。 “盼、盼儿姑娘,这个小的给您提!” 旁的李二倒是有些眼力见儿,眼见自家少爷连背篓都背上了,他一个小厮只是撑个伞实在不像话,干脆伸出手,要接过赵盼儿手中拧着的油纸包的猪头肉。 “行!”赵盼儿很爽快的把手中的油纸包递给了李二。 “宋舍儿怎的来了什锦巷?如今这时辰当是上课之时,可是有事?”回去的路上赵盼儿忽然问道。 昨日的时候,宋之墨在他们家吃鸭血肠汤,吃完了急急忙忙要去"坐监",现在这个点却突然出现在什锦巷,赵盼儿有些好奇。 “后面几天休沐!”宋之墨答道:“恰巧有些事情想要找赵叔,所以就来了!” “赵叔?”赵盼儿停下身,疑惑地看着宋之墨:“是我爹吗?” “嗯!”宋之墨点了下头,也不藏着掖着,说道:“我跟几个朋友,在三山桥那边盘了一间酒楼,就想来问问赵叔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若是有,想请赵叔去酒楼帮厨。放心,工钱定是不会比支早食摊子差。” “咯咯!”赵盼儿听了掩嘴笑道:“这事你得问我爹。倒是宋舍儿,你是怎么知道我爹烧得一手好菜?” 这话倒把宋之墨问得愣了一下,他的想法很简单,鸭血肠汤、烧饼、包子等赵有为都做得那般好吃,想来烧几个菜当是不在话下。 “看出来的!”宋之墨脱口而出,他总不能说自己是猜的吧。 “哦!”赵盼儿不再多问,领着宋之墨、李二主仆俩脚步轻快的往家走,路上遇到相熟的,赵盼儿嘴甜得叔伯婶娘的叫着,亲切得很。 “啰,就这儿了,到了!进屋坐!” 赵盼儿说着摸出身上的钥匙,开了锁,推门请宋之墨主仆进去。 门内是个不大不小的院子,中间搭了个葡萄架,葡萄架下还有张石桌,正对着是一座瓦屋,一个厅堂外加两间房,紧挨着是做饭的灶房,边上还有一口井,赵家平日里用水就是从井里头现打上来的。 右手是一栋两层的小楼,一道门正对着院子,屋里头似乎还摆了不少的布匹,穿过摆了布匹的屋子前头还有道门,这会儿落了锁,那道门正对着大街,是赵家的门脸房。 “咦!你们家还卖布啊?”宋之墨好奇地问道,之前这个可没人给他说。 “嗯!”赵盼儿应道:“当初我爹典下这房子的时候就是看中了房子还有门脸。我跟我娘早上出摊回来闲暇之余就会养点蚕,织些布匹来卖。” “还真是勤劳!”宋之墨打心眼里赞了一句。 如今丝织的布匹行情价不少,李氏和赵盼儿母女俩无事的时候织的这些真要是卖出去,多了不好说,一月下来剩个二三两银子当是没有问题。 赵家的日子在普通人中过得富裕,靠的就是勤劳的双手还有多种经营。 “来,把背篓给我,我来洗菜!这位小哥,能麻烦你把猪头肉先放到厨房吗?”赵盼儿先从宋之墨身上把背篓接了放到了水井边,然后看向李二轻声问道。 “您叫我李二就好,我这就拿去放好!”李二拧着油纸包快步走向了厨房。 水井那里因着紧挨灶房也搭了个棚子,还开了道门,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太阳,打水的时候既不会被雨淋到也不会被晒到。 “咦,怎么不见赵叔、赵婶还有小武呢?”宋之墨笑问道。 “爹、娘晌午的时候就出门了,说是去收些桑叶回来,想来也快到家了。小武去了学堂,离着放学还有一个时辰了!”说着,赵盼儿嫣然一笑。 “小武在哪儿上学?”宋之墨问道。 “应天府学那边!”赵盼儿答道:“几个老贡生开设的学堂,周围的人家,好些跟小武一般大小的都在那里读。” “那不远,能读书是好事!”宋之墨说道。 什锦巷到应天府学就隔了三四条街,半大小孩儿跑得快,盏茶功夫就能到。 “可不嘛!”赵盼儿从井里把水提上来,用勺舀到旁边的盆里,把萝卜扔进去,说道:“我爹常说,也不希望小武中啥进士,能考个秀才,也算是为我赵家争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