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制霸大航海: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水寇之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明朝立国以来,东南海疆包括南海在内,时常被倭寇骚扰,其中不乏因为犯了事逃到海上的犯人。 为了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嘉靖以前,朝廷在沿海设立了六个备倭都司,南直隶属扬州备倭都司。 嘉靖中期以后,扬州备倭都司裁撤,改由苏松兵备道、新江营共同承担南直隶海疆的安全。 这会儿听秦彦说起太湖上的水寇可能逃亡海上成为海贼,宋之墨想到了历史上嘉靖三十一年后搅得东南不宁的"嘉靖大倭寇"。 后世有人把大明朝东南海疆的倭寇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是嘉靖三十一年之前,那会儿的倭寇多还是由日本浪人组成,在东南沿海劫掠。 中期在嘉靖三十一年以后,因为对朝廷海禁政策的不满,沿海居民多逃亡海上,勾连日本浪人,成为祸乱东南沿海的主力。 后期是在倭乱平定以后出现的小规模骚扰事件。 “这些人本就是杀人不眨眼的贼寇,若是逃到了海上,一旦成了气候,那才是对东南海疆的威胁!”宋之墨看了眼地图,心中却也无奈。 这种事,只有发生了,朝廷才会重视。 自己说再多都没用。 “抓不完啊!”秦彦听了,拿起西瓜啃了一口道:“今岁开年以后,南直隶、山东好些府州县遭了旱灾,江北如扬州、淮安、凤阳三府最是严重。” “听说有不少百姓要么出海,要么跑到了洪泽湖做了水寇,也有拖家带口渡过长江跑到镇江的。地方上设了不少粥棚,但是那么多人,哪里够。” “好些人就跑到了太湖做了水寇。” “唉!”说到这秦彦重重叹了口气,“韩相公参赞机务以后,曾在守备厅会议上要求京营确保南直隶稳定,调兵剿过一次,还向朝廷上书说,水寇尽灭。” “可这也只是暂时的,那么多受灾的百姓没有吃的,不好处置。” “那么严重?”宋之墨这些日子一直在南京城里忙着各种花银子,只觉得城里头的叫花子比以前多了些,却没有想到是江北那边遭了灾。 “这还是韩相公提议剿过一次,不然怕还要乱!”秦彦摇了摇头。 看得出,他也是有良心的官,知道怜悯百姓,奈何人微言轻,根本做不了什么。 大明朝莫看入了嘉靖朝,好似商品发达了,南直隶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长江两岸欣欣向荣,其实好些地方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 嘉靖十八年,皇帝南巡承天,路上遇到百姓拦路告状,更有吃不饱饭的百姓跪在大路两旁,好些地方白骨连连,易子而食。 皇帝为此还拨了些银子赈灾,却也是杯水车薪。 宋之墨抿了抿嘴,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两岸光秃秃的山,心情更是沉重。 他也不算是那种悲天悯人的人,只是身处其中,听到这些事,心里头总是感觉不舒服。 这世道就这样,王孙公子锦衣玉食,贫民百姓食不果腹,这天下没有大乱,只能说大明朝的百姓好养活。 若非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不会有人想着揭竿而起。 历代王朝的宿命,谁又能逃得过了? “之墨!”唐骏似乎看出了宋之墨的悲悯,站起身走到宋之墨跟前,轻轻拍了拍宋之墨的肩膀道:“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还是把当下的事做好!” “嗯!”宋之墨点了下头道:“晌午过后,由运河南下,从阳湖入太湖。” 他想亲自看看太湖的情况。 “是!”秦彦应道。 “少爷!”这个时候李二从外头走了进来,朝宋之墨几人拱手道:“午食已经备好了!” “走,吃点饭!”宋之墨深吸一口气,收拾了下心情,大步出了房间。 这艘船除了底仓,还有两层客房,拢共有二十余间房,住他们一行人完全足够。 吃完晌午,阴沉的天空中飘起了小雨。 船在江上航行倒也不受影响。 到了晚些时候,宋之墨一行所乘的船,入了太湖,沿着离岸较近的水道,向着吴江方向驶去。 因着下雨,天色看着比往常要暗一些,好在今日的雨一直不大。 宋之墨唤上李二,撑着雨伞来到了船头。 微风吹拂,波涛荡漾,大船稳稳当当地行驶在湖面上。 望着太湖畔,好些地方芦苇丛生,这种地方最适合藏匿贼寇。 茂密的芦苇丛,一眼看不到边,人划着小船往里一躲,来再多人也难以在里头找到藏匿之人的踪迹。 太湖水寇之所以猖獗,除了太湖广阔,容易藏人也是重要的原因。 望着两岸的芦苇丛,宋之墨双眼微微眯了起来。 太湖水寇,可能有不少是为了生计铤而走险的百姓,多数怕还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 这种人为了金银珠宝毫无人性可言。 但是太湖太大了,要想彻底剿灭水寇,除了地理原因,还有更为重要的治理上的原因,就目前这世道,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困难重重。 “回屋!” 在船头上站了一阵,宋之墨转身走进了船舱。 当务之急还是先找到劫了白糖的那伙水寇。 白糖他倒是没有想着还能找回来,但是这帮子水寇是一定要解决的。 若是不能把这帮子水寇找出来,彻底铲除,自家日后往来太湖上的船只很有可能被他们盯上。 到时候不说是白糖了,就是其他的商品闹不好也会被劫,为了自己也为了太湖水道的安全,怎么着都得上个心。 夜色笼罩了大地。 宋之墨等人所乘的大船,借着太湖上引航的灯火,一路朝着吴江县城外码头驶去。 这会儿的码头上不像往常那般冷清,反而是能点灯火的地方都燃着灯火。 唐迁还有唐虞叔侄俩撑着雨伞,领着十几号唐家的家仆,打着灯笼在码头上等候。 算算时辰,宋之墨一行所乘的船,也该是到了。 “四叔,快看,船到了!”唐虞指着湖面上若隐若现的灯火。 “应该是了!”唐迁原本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笑容来。 湖上不太平,虽然知道宋之墨前来,自家那妹夫肯定会有万全准备,但没有看到人安全抵达总是会担心,现在看到船来了,他悬着的心才算是落下了。 大船缓缓向着码头靠来。 几条粗大的缆绳从大船上放下来,唐虞赶紧指挥着码头的家仆将缆绳绑在了码头畔的石墩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