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楚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将计就计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古人诚不欺我!” “刘备丢了下邳,就再无粮草能运来!” “报仇的机会来了!” 对寨。 得知“吕布入城、张飞败走”,吴景兴奋大喊。 被刘备连胜两阵的苦闷,也一扫而空。 有兵力优势还能被刘备连胜两阵,这对吴景而言是耻辱! 耻辱就得用血来洗! “舅父,今夜可遣细作渡河,在刘备军中散布流言。” “待刘备军心紊乱,兵无战心,定可一击而胜!” 帐前一将,面如冠玉、姿颜俊美,正是孙坚长子孙策。 去年。 孙策在江东势如破竹,又击破刘繇。 担心孙策不受掌控的袁术,将周尚调回寿春,改任堂弟袁胤为丹阳太守。 从九江到庐江,从庐江到丹阳。 孙策打下一郡,袁术就抢走一郡。 美名其曰: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伯符你放心大胆的往前走,我会一直在你身后。 孙策受不了这气,直接摆烂了。 若不是袁术忽然任命吴景为广陵太守,非得让吴景去打徐州,孙策都只想待在家中造小人儿。 自家舅父不能不管。 孙策只能带上亲信旧部来助吴景一臂之力。 本以为刘备是跟江东的豪强一样,是个好欺负的。 不曾想刘备比预料中更骁勇善战。 交战八次,四胜四败。 最后两次,竟然连败! 这让孙策颇为不服气! 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对袁术阵营的人而言,刘备就是个无名小辈。 若非陶谦病死,徐州人推举刘备为徐州牧,谁知道刘备这个人啊? 孙策的流言计,得到了众将的一致好评。 程普更是盛赞道:“世人皆知伯符骁勇,却不知伯符多谋!” 孙策大笑:“我尚且年少,当不起德谋盛赞!” 吴景轻抚短髯。 孙策越优秀,吴景就越自豪:“刘备初战便败,如今却连胜两阵。我料刘备必定心骄气傲,其营中防备较之往日定会松懈不少。伯符可依计而行!” 孙策慨然领命。 回到本部,孙策召来了猛士蒋钦和周泰,又挑选了二十个善水猛士。 趁着夜色。 蒋钦和周泰各引十人,悄悄潜入了刘备的营寨。 【如将军所料,刘备连胜两阵,防备比往日松懈多了。】 蒋钦和周泰对视一眼,各自欣喜。 流言如同星星之火。 星火多了亦可燎原! 翌日一早。 一吏士急见刘备。 “使君,军中流言四起。” “或言吕布勾结曹豹,夺取了下邳;或言臧霸勾结曹豹,夺取了下邳。” “众兵吏皆是惶惶不安。” 听到吏士的急报,刘备不忧反喜:“流言止于智者,不必理会!” 吏士惊呆了。 这军中兵卒,基本都是目不识丁。 如何能称得上智者? 流言容易煽动军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通的兵卒不读书不识字不明理,容易盲从。 流言止于智者? 这对兵卒的要求也太高了! 吏士欲言又止。 最终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由于刘备对忽然出现的流言不闻不问,流言不受约束,仅一日就传遍了整个军营。 人云亦云,三人成虎。 到了晚上,流言变成了【吕布勾结曹豹和臧霸杀了张飞,正引兵往淮阴杀来,刘备准备弃军而逃。】 “奇怪,刘备竟然任由流言在军中散布?” 蒋钦搞不明白刘备的用意,忙遣人回对岸告知孙策。 孙策也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 流言猛如虎,若不及时制止,军心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军心若是乱了,十成气力用不出一成。 故而,善用兵的主将不一定是最有勇力的,一定是最懂得稳定军心的。 “事出反常,必有缘故。舅父,不如我亲自去趟刘备的营寨。”孙策跃跃欲试。 若不能亲眼所见,孙策很难相信刘备会对军中的流言不闻不问。 吴景想也不想,直接拒绝:“伯符,你如今已为将,为将者岂能事事冲在最前?” 孙策振振有词:“舅父,将是兵的胆!我若不冲在最前,众猛士又岂会为我死战?” 吴景再次拒绝:“不可冲动。再等等!” 不论孙策如何请命,吴景始终不允。 孙坚号称江东猛虎,也因轻敌冒进而死于矢石之下。 战场,不是逞个人武勇的地方。 担心孙策会违令冒进,吴景又令黄盖日夜盯着孙策。 孙策无奈,只能让蒋钦和周泰继续打探。 对寨。 刘备召集了军中吏士,宣布了近日会引兵去海西的决定。 众吏士纷纷变色。 “使君,下邳城真的丢了?”一吏士问出了众人心中的疑问。 刘备摇头:“都是流言,不可信。” 吏士又问:“那我们为何要去海西?” 刘备半真半假地道:“下邳丢城是假,臧霸勾结曹豹攻打下邳是真,吕布是去助吾守城的。” “虽然下邳守住了,但粮仓被曹豹烧了。若不去海西,吾等皆会饿死此地。” “尔等也不用心慌,吾在昨日就让糜子仲去东海运粮了;以军中目前的存粮,足够抵达海西。” 众吏士面面相觑,依旧存疑。 “使君,如今营中流言如虎,即便我等信了,也未必能让兵卒相信。”一吏士开口。 刘备闻言长叹:“吴景连败两阵,如今又用流言计坏吾军心,用心险恶!” “吾不欲辟谣,是相信流言止于智者;不曾想不仅兵卒信了,竟然连尔等吏士也信了。” “吾,惭愧啊!” 听到刘备这一声“惭愧”,众吏士皆有羞惭之意。 尤其是今早听到刘备那句“流言止于智者,不必理会”的吏士,更是羞愧不已。 陈登顺势补腔:“倘若下邳真的被吕布夺了,使君又岂会任由流言在军中散布?破除流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信谣,不传谣!” “使君信任尔等,尔等却不信任使君,以至于如今营中流言如虎,尔等该当何罪?” 在刘备和陈登一唱一和下,众吏士心中更是羞惭。 一吏士更是跪倒在刘备面前,哭泣道:“使君,请治我渎职之罪!” “今日一早,使君就言"流言止于智者,不必理会",我却对使君不信任,未将使君的当回事。” “如今想来,是我辜负了使君的信任,请使君责罚!” 刘备赶忙扶起吏士:“吾为军中主将,要治罪也应该是治吾失察之罪,岂能因此而怪罪于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