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楚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生死相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汝南待不下去的陈到,只能被迫放弃祖业远走他乡。 陈到本想北上投奔袁绍,谋个立身的家业。 到了下邳时,陈到意外的救了遇刺的孙乾。 孙乾见陈到有忠义之心又知书礼大义,又将陈到引见给张飞。 张飞见陈到忠厚有义又骁勇果敢,当即就存了招揽的心思。 又恰巧遇上了“吕布入城”,陈到又仗义相助。 甘夫人见陈到仗义,又将号令府中护卫的佩剑给了陈到。 刘标闻知此事,不仅对陈到嘘寒问暖,还对陈到的父母妻儿关怀有加,更是将求援的重任托付给陈到,丝毫不怀疑陈到有可能是袁术的细作。 此时此刻。 刘备的真诚,又深深的触动了陈到的内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从孙乾、张飞,到甘夫人、刘标,再到刘备。 陈到看到的都是:真诚! 士,为知己者死! 陈到强忍内心的激动,纳头就拜: “陈某生年以来,只知天下有袁氏,不知四海有英杰。” “若不嫌陈某鄙贱,陈某愿为使君牵马执蹬,生死相随!” 刘备又惊又喜。 陈到这般说,等于是在认刘备为恩主了。 虎躯一震,名仕猛将纳头就拜。 对任何人,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叔至快快请起!” “吾又岂会让叔至牵马执蹬?” “吾只知: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若苟富贵,当勿相忘!” 刘备扶起陈到,言语更是真挚。 孙乾闻声回头,向刘备抱拳贺喜:“恭喜使君,又得一骁勇义士。” “叔至昔日在下邳城外仗义救我,又在官宅内仗义保护甘夫人,如今又跟使君道合志同,实乃幸事啊!” 刘备惊道:“叔至救了公祐和夫人?” 孙乾点头,遂将下邳事言简意赅的陈述。 听到陈到义救孙乾、又在官宅仗义保护甘夫人,关羽近前一步,郑重行礼:“叔至仗义,请受关某一拜!” 陈到连忙回礼:“关将军折煞陈某了。” 刘备得了陈到追随,又听闻陈到过往义举,心中更是高兴。 挽起陈到的手臂往内而走,刘备更是开怀大笑:“今得叔至,大慰平生啊!” 帐中。 刘备给陈到准备了饮食,又仔细询问了下邳城的近况。 在得知刘标跟魏续关系亲近,一个钱袋就让魏续开了城门后,刘备、陈登等人皆是默然。 这是装都不想装了啊! 尤其是孙乾。 想到之前出城的时候对魏续的承诺,以及魏续跟走卒的一唱一和,孙乾更是以袖遮面。 学业不精,丢人啊! “公祐先生,等回了下邳,吾定让吾儿向你赔礼。”刘备龇了龇牙。 简雍捻髯而笑:“玄德,只是赔礼也太便宜了。” “我偶然得知,长公子去年酿了几坛好酒埋在了后院,等回了下邳,我去悄悄挖出来。” “见者有份,与诸君共饮!” 虽然刘标的目的是应对下邳之劫,但众人被刘标骗得太惨,不向刘标拿点好处这心不甘。 众人相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唯有关羽欲言又止。 关羽很想说:刘标埋的那几坛酒是以刘备的名义埋的,又称其为“女儿红”,得等刘备嫁女才能挖出来。 埋酒的坑还是关羽挖的! 美名其曰:叔挖坑,兄埋酒,去了夫家受欺负,挖坑埋婿情长久。 只是看众人兴奋的表情,关羽最终又忍住了。 关羽抬头望天,不忍直视。 大兄,哎——,侄儿,很精的! 大笑之余。 刘备又跟众人商讨: “纪灵沿着泗水行军,粮草辎重都在船上,较之吾等行军更快。” “吾本欲催军速行,早日抵达下邳城;吾儿却令叔至带话,让吾不可急躁行军。” “诸位以为,应当如何?” 众人低头沉吟。 片刻。 糜竺扫了一眼依旧在低头沉思的众人,抢了个先:“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今正值雨季,倘若途中不幸遇上大雨,必定道路泥泞、粮车难行。” “若前军将士跑得太快,中军粮草却又跟不上,将士无粮,军心难安。” “不如让改日行五十里为日行三十里,且让粮草走在前,前军和中军相据不得超过十里。” “如此一来,即便不幸遇上了大雨,将士亦不会因缺粮而军心不稳。” 简雍闻言,不以为意:“子仲此言差矣。” “曲阳距离下邳两百余里,若日行三十里,得近十日才能抵达下邳。” “袁术有泗水行军的便利,日行军不会低于五十里,且又比我等先行一日。” “粗略一算,我们至少会晚到四日;若有大雨,至少会晚到半月。” “晚到四日,长公子或可安抚民心;晚到半月,城内必定流言四起。” “我以为:可继续保持日行五十里的行军速度,避免跟纪灵抵达下邳的时间相差太远。” “若不幸遇上大雨,可冒雨前往下邳,以壮下邳士民守城决心。” 孙乾思考了一阵,放弃了商讨:“使君,我不善此道,就不妄言了。” 刘备又看向陈登。 帐中诸人,陈登最有计略。 陈登斟酌道:“行军作战,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若无大雨,我是赞同宪和的想法,保持日行五十里的行军速度,既不会太急也不会太晚。” “若有大雨,且不说大雨中无法行军,单单是雨后的道路,都会变得泥泞难行!” “别说日行五十里,连日行十里都未必能办到。” “我方才仔细测算了天时,这近日有大雨的可能性很大,子仲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不如挑选军中精锐五千人,携带三日干粮饮水,改日行五十里为日行百里,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下邳城。” “下邳城不缺这五千人的粮食,有了这五千人守城,足以稳定下邳民心。” 关羽轻笑摇头。 陈登疑道:“关将军笑什么?” 关羽拱了拱手:“子仲考虑的是粮草,宪和考虑的是民心,元龙虽然兼顾了二者但劳累了士卒。” “关某并非有嘲讽之意,而是三位对纪灵这个人,不太了解。” 陈登、糜竺和简雍互视一眼,纷纷向关羽拱手。 “愿闻其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