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楚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都说打狗要看主人,这打曹操也要看天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贤侄,你已经是彭城国的农都尉,这身份有什么不合时宜?” 吕布在装傻。 只要不提玲绮,我们还是好伯侄。 刘标眨了眨眼睛,也不点破。 “温侯,农都尉只管农田小事,不管军政大事。” “贤侄是嫌弃农都尉官小?那本侯就征辟贤侄为豫州别驾如何?” “温侯说笑了。小侄尚未及冠,更何况温侯现在还不是豫州牧。” “本侯离开下邳时,玄德就以陈登为使者前往洛阳觐见天子,表奏本侯为豫州牧;本侯也附了表,表奏玄德为徐州牧。” “洛阳易主,陈元龙去了又能如何?温侯当真以为曹操会同意吗?” “.....” 吕布沉默。 刘标的话回回都能直指关键,这让吕布又是郁气横生又是心力憔悴。 “本侯可以不计较今日城门之事。” 吕布松了口。 跟刘标相处久了,吕布对刘标的性格也多了了解。 这就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若是不给好处,刘标能一直藏着掖着,一直到实在藏不住掖不住了或者会波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 曹豹有异心不是一天两天,吕布有野心也不是一天两天。 刘标很早就看清了徐州的局势,偏偏对徐州的局势不闻不问,一心扑在田间琢磨农术。 直到袁术犯境波及到了刘标的切身利益,刘标才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一般。 忽然自田间归来,游走于各方势力,替刘备排忧解难。 而今日。 刘标同样也看清了局势又偏偏藏着掖着,只抛出了令人不安的危言、反驳不恰当的应对策略,就是不提恰当的应对策略。 “温侯,小侄住在刘和的王府,你不反对吧?”刘标笑容真诚。 吕布轻轻抚了抚胸口,言简意赅:“不反对。” “温侯,小侄想跟伯母和玲绮围桌饮食,你不反对吧?”刘标又问。 吕布闭上眼睛:“不反对。” “温侯,小侄想偶尔给玲绮介绍这王府的花鸟草木、池荷蛙鱼,你不反对吧?”刘标笑得更欢。 吕布握紧了拳头:“不反对。” 人生最基本的三个欲望,是吃、住、行。 刘标这三个要求,吕布都不反对。 不是吕布不想反对,而是吕布反对不了。 将刘标撵出去,严夫人和吕玲绮不会同意;被刘标撵出去,吕布不会同意。 打不过就加入。 改变不了环境,那就适应环境。 至少眼皮子底下盯着,总比女儿被刘标偷偷带去军营同帐而眠的强。 吕布睁开双目、面含微笑:“贤侄,现在你可以说你的良策了。” 极限拉扯了吕布的郁气,刘标斟酌了几个呼吸,没有再提出更多的要求。 不想青蛙跳出锅,就得用温水煮、小火烹。 刘标徐徐开口:“温侯可曾听过一句俗语,这打狗也得看主人?” 打狗? 吕布眯眼:“谁是狗?谁是主人?” 刘标指了指洛阳的方向:“狗者,曹操也;主人者,天子也。” “这要打曹操,也得看天子是否同意。只有天子同意,才能去打曹操。” “若天子不同意,哪怕曹操冲着温侯汪汪叫,温侯也得丢上二两肉喂给曹操。” 吕布眉头一蹙:“贤侄这意思,本侯不能向曹操索要好处,得给曹操好处?” 刘标轻笑:“狗仗人势,若不给狗好处,如何能让人有脸面?” “天子自登基以来,先受董卓欺凌,后受李傕郭汜霸凌,好不容易到了洛阳,又遇到了曹操这头笑面凶犬。” “虽然我们都觉得曹操可恶,但曹操现在没有向天子龇牙咧嘴,天子可是将曹操当忠犬的。” “这个时候,不能仅仅凭个人好恶,就去痛斥曹操为凶犬奸犬恶犬逆犬。” “得夸!” “把曹操夸好了,天子就有脸面了;天子有脸面了,温侯这官位爵位就有了。” “这村头的恶霸伸手,都不会去打笑脸的人;夸好了曹操,曹操又怎好意思派兵?” “天子有脸面了,又岂会视温侯为恶人?” “这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吕布眉头蹙得更紧了:“就这么简单?” 刘标点头:“就这么简单!” 吕布近前一步,用那铁塔般的身躯给刘标施压:“那你刚才还在那危言耸听?” 刘标笑容不改:“温侯,小侄刚才说的是事实,不是危言;只因有小侄出谋划策,所以温侯才觉得简单。” “温侯一言九鼎,欺上而不瞒下,想必不会对小侄言而无信吧?” 本侯就知道! 只要这孟浪子在慢悠悠的谈条件时,就不会真的有危险;真要有危险,压根就不会谈条件。 吕布下意识的想到了刘标在纪灵退兵第二日就来了彭城,甚至没有因为没带走吕玲绮就耽误半刻。 想到这里,吕布忽然悟了。 【今后不能断定轻重缓急时、不能断定贤侄是否在危言耸听时,就看贤侄是否心在玲绮。】 吕布猛地一拍掌,不由呵呵“憨”笑起来。 刘标“怪异”的看了一眼吕布。 这是,犯傻了? “咳咳。” 吕布轻咳两声掩饰尴尬。 “贤侄,本侯文采不好,你替本侯代笔,撰封信给曹操送去。” “务必要将曹操给夸好了,夸痛快了,也让天子给本侯封官加爵。” “本侯要求不高。既然曹操都能假节钺、董承伏完之流都能封列侯,那本侯要个假节、升个将军、领个徐州也很合理的吧!” 刘标点头:“这很合理!家父既然表奏温侯为豫州牧,那就要一个"使持节平东将军领豫州牧温侯"。” 吕布蹙眉:“就一个平东将军?也太小了吧!袁术都是左将军,本侯怎么也得要个前将军。” 刘标轻轻摆手:“温侯,这官要高了,那就不是在给天子脸面,那是在打天子的脸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高官厚禄,天子虽然可以给,但温侯不能恃强索要。” “这是,人臣进退之道。” “只要天子还是天子,我们就得遵循这个规则。” 虽然心有不爽,但吕布最终接受了刘标的应对策略。 刘标提笔研磨。 从曹操年少举孝廉建立名誉、到济南相除残去秽;从谯县筑精舍冬春射猎、到典军校尉讨贼立功;从董卓之难兴举义兵、到领兖州牧破降黄巾;从聚拢流民许县屯田、到兵入洛阳觐见天子。 更在最后附上了曹操的乐府名篇《度关山》。 通篇褒义词,坏事是一个字不写,好事是一件事不落,就连十几年前曹操被罢官闲居在谯县所创的《度关山》都添了上去。 这封《赠司隶校尉书》,看得吕布是眼皮子直跳。 这是曹操? 这是什么志怪论? 这都快将曹操夸成圣人了! “贤侄,你对曹操的褒赞,是否夸得太过了。” 吕布目光怪异。 方才还凶犬奸犬恶犬逆犬,现在又夸曹操仁爱兼让? 刘标轻咳两声,丝毫没有因为这一篇“极尽赞美”之词而有半点儿的脸红。 “温侯,这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立场。” “评价一个人也不能只揪着对方的错,就好比温侯你。” “以前的温侯"寡恩少义,反复无常;若见重利,必生歹心"。” “曹操也一样。这以前的曹操也是心怀报国之心,有治世之能才。” “想让世界充满爱,就不能只提错,不提对。” 吕布刚听的时候,还觉得挺有道理的。 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立场。 只是这越听越不对劲。 本侯寡恩少义? 本侯反复无常? 本侯若见重利、必生歹心? 本侯会是这种人? “贤侄,你对本侯有误解!”吕布凶着脸,不认可刘标的固有印象。 刘标摆了摆手:“温侯你别气,都说了那是以前!小侄知道,温侯现在变了!” “变好了!” “现在的温侯,轻小家而重君威,轻胆怯而重无畏,轻生死而重民心,轻财帛而重性命,轻骄矜而重恭敬,轻盲动而重谋略,轻妄言而重承诺。” “是同时具备"忠勇义仁礼智信"七德的大德之士。” 吕布嘴抽了抽。 刚才是明嘲,现在又暗讽。 本侯有那么不堪吗? “贤侄伶牙俐齿,死人听了都得踹棺材板,本侯不跟你争。” “不管那曹操是仁爱兼让还是凶奸恶逆,本侯只想要加官进爵,守住彭城和小沛。” “这封信,你找个人送去许县,本侯看得眼烦。” 吕布不想问了。 问来问去,竟成了“寡恩少义,反复无常;若见重利,必生歹心”? 本侯改了! 早改了! 吕布哼哼入内,不再跟刘标商量“机密军务”。 看着手中《赠司隶校尉书》,刘标又在署名上署上了“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北中郎将卢植门生、假徐州牧涿郡刘备。” 信,是给吕布看的。 署名,得署刘备的名。 倒不是刘标想坑吕布,而是吕布在刘协心中早有了“忠臣”的印象。 刘备不同。 虽然刘备被推举成了徐州牧,但这天下人知道刘备的可不多。 袁术那句“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虽然是嘲讽,但也是残酷的现实。 刘协,就更不知道刘备是谁了。 连刘备是谁都不知道,更遑论会对刘备有个好印象了。 曹操若来一句“刘备是反贼”,刘协都不会将刘备当回事,直接就降诏讨伐刘备了。 趁着曹操刚刚奉迎天子,跟刘协还算君臣融洽的时候,用一篇盛赞曹操的《赠司隶校尉书》,来让刘协记住刘备的名字。 以及刘备那一长串“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北中郎将卢植门生、假徐州牧”的身份。 这是值得的! 盛赞了曹操,以曹操的个性,必然会将这信呈递给刘协和群臣看。 尤其是那篇《度关山》,就差给曹操贴上“大汉死忠”的标签了。 至于刘备会不会被贴上“曹贼鹰犬”的标签,刘标不在乎。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一群朽木禽兽,又有什么资格来给刘备贴标签? 翌日。 刘标召来了跟着吕布一同来到小沛的陈大和张丑,仔细交代后,遂让两人速去许县。 又过了几日。 苟四自陈国返回,带来了陈相骆俊的回书。 骆俊慷慨,不仅借了十万石谷给袁涣,还让袁涣将运粮的役夫暂时安顿在彭城。 陈国到彭城水路交错千余里,往返不易。 骆俊体恤民众,不想借粮给袁涣又让役夫饿死在途中,这才想了个折中的策略。 彭城如今多田宅少人口,骆俊又出粮又出人,袁涣又岂会不答应? 虽然百姓更想安于故土不愿离开,但如今这世道求存才是最先要考虑的。 除此外。 盱眙、淮陵等地想要来彭城的饥民也来了不少。 纪灵倒也不蠢,竟真的拿了粮米赈济了盱眙、淮陵等地的饥民。 虽然这些粮米本来就是袁术强征强抢来的,但对于想要活命的饥民而言:谁抢的已经不重要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十月。 徐州各郡也到了秋收季。 有了新粮补充,刘备和吕布也勉强有了存粮。 虽然境内的饥民依旧不少,但整体上有了稳定的趋向。 军争就是如此的残酷。 一旦涉及到了本土作战,不论是否击退了强敌,对本土的士民而言都是输。 另一边。 一路风尘仆仆的陈登抵达了许县。 原本陈登是直接去洛阳的,中途又听闻天子移驾到了许县,陈登遂改道来到来许县。 陈大和张丑虽然出发的时间比陈登晚,但跑得比陈登快,也在许县追上了陈登。 刘标给了陈大和张丑好几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追上陈登后就将信交给陈登。 在看到《赠司隶校尉书》时,陈登整个人的反应跟吕布差不多。 “幸好这信没让刘使君看到,否则刘使君都得效仿张飞套麻袋了。” 陈登不由打了个寒颤。 刘标没怎么夸刘备,夸曹操却是洋洋洒洒千余字。 这胳膊肘又在往外拐! 最离谱的是,署名竟然是刘备。 陈登难以想象。若真的是刘备,会以什么样的心情来提笔写这千余字的夸赞语。 太志怪了! 想到这次的重托,陈登来到曹操的大将军府,送上了名帖。 府内。 身材虽矮但眉宇中有凶狠之意的曹操,正披着布衣,撰写讨平杨奉的奏表。 护送刘协东行且对曹操有威胁的势力,几乎都在这几个月被清除。 曹操也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曹操又挺会拉拢分化,杀了一批朝臣,又表奏刘协封赏了一批朝臣,将野心深藏于心。 深受刘协信任! 唯一让曹操不安的是:袁绍有怨言! 曹操表奏了袁绍为太尉、封邺侯,使者却被袁绍给撵了回来,原因很直白: 太尉地位在大将军之下,袁绍觉得曹操是故意来羞辱恶心的。 不仅上表不受封拜,还骂曹操忘恩负义,隐隐有出兵许县的迹象。 “趁着讨平杨奉的机会,就上表请陛下,改封曹某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这大将军,还是让给本初吧。” 曹操落笔轻叹。 虽然心中很不情愿,但形势比人强。 南边得罪了袁术,北边再跟袁绍交恶,曹操即便有天子在手也很难求存。 叹息间。 人报徐州有使者到来。 “徐州?” 曹操眼神一沉,脸色也变得不愉。 徐州。 那是曹操的痛! 打袁术被陶谦偷袭兖州,打陶谦被吕布偷袭兖州,好不容易打败了陶谦和吕布,忽然又冒出来个刘备领了徐州牧。 打了两年,什么好处没捞着,反让刘备轻易的摘了徐州的果实。 “陈登。” “哼!” 曹操将名帖丢到一旁,不太想见这个徐州的使者。 片刻后。 曹操又将名帖拿回,仔细看了看,又吩咐内侍准备酒席。 不多时。 陈登到来。 见陈登举止有礼又隐有豪迈之气,曹操不由眼有些直了。 真贤士也! 初看陈登顺眼,曹操对陈登的态度也热情了不少,不仅有美酒美食款待,更有舞女歌姬歌舞助兴。 “元龙乃徐州名仕,这忽然来许县寻孤,所为何事啊?”曹操明知故问。 陈登不卑不亢:“禀大将军,昔日陶使君病逝,徐州无主,徐州人遂推举原豫州刺史刘备为新的徐州牧。” “只因天子远在长安,袁术又引兵犯境,刘使君未能及时遣使觐见。” “如今刘使君击退了袁术,又听闻天子归来,遂派我来向天子问礼。” 曹操暗暗冷笑。 问礼? 怕是来要官的吧! 袁术这个废物,枉为汝南袁氏之后,竟然连个刘备都打不过! 曹操不动声色:“既然是来觐见天子的,为何又来寻孤?” 陈登又自怀中取出《赠司隶校尉书》:“刘使君曾言,昔日在洛阳求官的时候跟大将军有些交情。” “后来董卓废帝,刘使君又跟着大将军一同逃出了洛阳,也算是同舟共济。” “时过境迁,这世事也让人嗟叹。” “刘使君触景生情,写了一篇《赠司隶校尉书》,虽然文采不足,但也足见真心。” “请大将军过目!” 《赠司隶校尉书》? 刘备写的? 曹操眼皮一跳,将信将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