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楚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8章 先下手为强,楚国要打立国之战,刘备开启襄樊副本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江陵。 楚王府侍中陈应,携楚王诰命到来。 刘备引众将吏迎陈应入城。 到衙署礼毕。 张飞最是迫不及待:“元逊,孟临是如何封赏俺的?” 陈应取出张飞的诰命印绶:“五虎上将军之首!” 张飞大笑:“哈哈!俺没白疼孟临。这五虎上将军都有哪五虎?” 陈应笑道:“除张将军外,有赵云将军,张辽将军,黄忠将军和太史慈将军。” 张飞又笑:“子龙、文远、汉升、子义,皆是骁勇善战之人,与俺同列,可也。” “元逊,俺的两位兄长如何封的?” 陈应答道:“玄德公如今为左将军领荆州牧,云长公为右将军领扬州牧。” 张飞顿觉不对劲:“这前将军和后将军又是谁?” 陈应迟疑了片刻,道:“前将军为温侯,兼领徐州牧;后将军乃是周瑜周公瑾,兼领青州牧。” 张飞闻言大怒:“弟以兄为尊,两位兄长位尊于俺,可也;奉先为孟临岳父,位尊于俺,亦可。” “周瑜是何等人,竟也能位尊于俺?” 本以为五虎上将军之首,地位尊贵。 没想到这五虎上将军之上,竟然还冒出来个周瑜。 这让张飞难以接受。 哪怕这个后将军是陈登,张飞都认可。 毕竟。 陈登举下邳陈氏全族归附了刘备父子,这功劳也不小。 刘备已经看懂了刘标的用意,轻斥道:“翼德,不得无礼。” 张飞怒气不减:“兄长,俺不是无礼!” “俺不明白,周瑜凭什么能当后将军?” “俺白疼孟临了,哼哼。” 见张飞在这生闷气,刘备又给了法正一个眼神。 法正会意大笑:“张将军往日里最敬贤士,今日怎忽然变得小器了?” 张飞刚想喝问是哪个不长眼的在这阴阳自己,见是法正开口,这火气又消了大半。 只是这语气又有几分幽怨和委屈:“法孝直,俺一向敬你,你怎么胳膊肘往周瑜拐。” 法正笑道:“张将军误会了。” “将军亦读史书,定然知晓昔日萧何、曹参与高祖同举大事,最为亲近。” “而韩信原本是项羽麾下逃跑的执戟郎,然而高祖却以韩信为王,位在萧何、曹参之上,未曾听闻萧何、曹参因此生怨。” “如今楚王虽然以周公瑾为后将军,但每每必称将军为三叔,又以侄礼相待。” “将军与楚王间的叔至情义,又岂是周公瑾能比的?” “楚王想要匡汉室,就要施恩天下俊彦,不能任人唯亲令天下俊彦心寒。” “将军乃楚王三叔,自当与楚王同休戚、同福祸,不宜计较官号的高下。” “还请将军三思!” 刘备暗暗捻髯。 法正虽然来的时间最晚,但对楚国上下的了解不弱于前人,亦能看懂刘标以周瑜为后将军的用意。 经法正这一解惑,张飞这才大悟。 只是张飞又拉不下面,哼哼道:“这只是孝直你的猜测,除非有孟临的亲笔书信。” 法正又看向陈应。 陈应笑了笑,取出刘标给张飞的书信:“张将军跟楚王,不是亲叔侄胜似亲叔侄啊。” 张飞连忙抢过手一看。 熟悉的刘标式行文:《赠五虎上将军之首书》 书中将刘标从小到大受到张飞的照顾和保护,一一述说。 有的事甚至连张飞一时半会儿都没想起来。 而信中却记载得清清楚楚。 看完书信,张飞大喜:“方才俺只是戏言!周公瑾世代名家,俺一向尊敬。” “更何况俺在南郡,也无暇去青州;有周公瑾在青州,定可让袁尚小儿不敢南下一步。” 众人都知道张飞的性子,也不点破。 陈应又看向诸葛亮,取来诰命印绶:“楚王有诰命,以诸葛军师为尚书令,总楚国政事。” 诸葛亮身子一颤,惊道:“比我政绩更高且更善于政事的俊彦不少,以我为尚书令,恐难当其任,也难以服众。” 陈应笑道:“诸葛军师不可妄自菲薄。” “昔日曹操攻徐州时,若非诸葛军师定计奇袭陈国斩了韩浩,楚王在彭城也难退曹操兵马。” “诸葛军师有卧龙之才,又是楚王义弟,论功绩论名望论地位论亲疏,都是尚书令的不二人选。” 诸葛亮没有接印绶,而是看向了刘备。 刘备则是将印绶端起,送到诸葛亮手中:“举贤不避亲。” “孔明之才,唯有尚书令方能一展所长;若只负责荆州的政事,反显得孟临不能识人。” 张飞等人也劝。 在众人相劝下,诸葛亮郑重的领了印绶。 其余将吏,陈应也按刘标的吩咐,一一取了诰命印绶。 待将诰命印绶授赠结束,陈应又取出一道王命,令刘备出兵取上庸和襄樊。 对此。 不论是刘备还是众将吏,都有激动之意。 刘标称王,本就有决裂之意。 跟曹操的战事迟早都得发生。 因此。 在吕布来信联名上表助刘标称王时,刘备就已经在暗中调拨粮草军器。 只等时机到了,就出兵上庸和襄樊。 法正献策道:“曹操听闻称王一事,定会猜到我军要取上庸和襄樊的想法。” “若我是曹操,除了在上庸和襄樊增调重兵外,必会向刘璋许以重利述以利害,让刘璋来牵制左将军。” “左将军要夺上庸,也需要先得到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 “如今五县驻兵不多,不如先下手为强,趁着刘璋在白帝城兵马不及反应,强夺五县。” “然后扼守险关,分兵取上庸。” 徐庶也道:“我认同法孝直的想法。” “使君可分兵两路,一路取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兵入上庸。” “一路走汉水入襄樊,切断襄阳和樊城,再以少量兵围住襄阳,强兵攻打樊城。” “樊城若破,襄阳便是孤城。” 众将吏纷纷出言,各抒己见。 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大体方向都是一致:主力取襄樊,偏军夺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和上庸。 刘备当即拍案表态。 以张飞、法正、孟达、廖化、王甫、赵累等将吏,引步骑五千夺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进图上庸。 又以黄忠、文聘为汉水先锋,引江夏五千水军入襄樊,切断襄阳和樊城的联系。 以魏延、傅肜、邓芝、宗预四将为先锋,引步骑五千走陆路围襄阳。 留诸葛亮、霍峻守江陵。 刘备亲引徐庶、马良、伊籍、冯习、张南、辅匡、向宠、赵融、杜路、刘宁等将吏引步骑两万押运粮草水路并进入前往襄樊。 同时。 刘备又传令武陵、零陵、长沙和桂阳四郡,严加戒备,提防四郡余寇、蛮夷及交州兵趁机袭扰荆州南部。 ...... 与此同时。 侍中庞林也来到了寿春,向关羽奉上了右将军和扬州牧的诰命印绶。 刘标的前后左右四将和五虎上将军的封赏,关羽是认可的。 唯一有争议的周瑜,还是关羽亲自请出的。 见关羽痛快的接受了封赏,庞林又取出王命,道:“楚王已令侍中陈应前往江陵宣读王命,左将军不日将起兵攻伐襄樊。” “扬州军政可暂时委任给会稽太守顾雍,右将军则亲自出兵汝南牵制曹操,助左将军夺取襄樊。” 关羽仔细看了一眼王命,道:“会稽太守顾雍,可是楚王信任之人?” 庞林道:“楚王有言,会稽太守顾雍,乃大儒蔡伯喈的弟子,公正无私,且有丞相之才,足可信任。” 关羽收起王命,道:“既如此,关某会应王命,出兵汝南。” 顿了顿。 关羽又问:“伯言何时返回寿春?” 庞林道:“我离开彭城时,陆军师刚到彭城,想必晚几日就会到。” 关羽点头,让关平安排庞林去休憩。 在仔细考虑了扬州的具体情况后,关羽又传令征调庐陵太守孙贲和会稽太守顾雍入寿春,又以虞翻暂代会稽太守。 同时又征调纪灵、孙暠、孙瑜、孙河、蒋钦、董袭等将入寿春。 合水路步骑两万,进讨汝南。 ...... 而在青州。 捕虏将军魏续,也将后将军和青州牧的诰命印绶送到了平原城的周瑜手中。 任青州牧,这是刘标一早就许诺过的。 可这后将军一职,还是让周瑜吃惊不小:“魏将军,这前左右将军都是谁?” 魏续道:“前将军是楚王岳丈,左将军是楚王之父,右将军是楚王二叔。” 周瑜更是心惊:“翼德将军和子龙将军,是何职位?” 魏续道:“楚王在前后左右四将军之下,又增设了五虎上将军,由张飞、赵云、张辽、黄忠和太史慈出任。” 周瑜感觉手有些麻。 竟然连张飞赵云都只是五虎上将军! 而这后将军位,却给了自己。 周瑜不敢受命,推辞道:“还请魏将军将后将军的诰命印绶带回彭城,我只当这青州牧就可以了。” 魏续摇头:“这可不行。楚王王命,又岂能朝令夕改?” 周瑜道:“可我虽然有些功劳,但不足以位尊翼德将军和子龙将军之上。” 魏续笑道:“后将军不必担忧。” “楚王说了:你镇守青州要独自面对袁尚,若是身份太低微了,不仅会令袁尚耻笑,还会令众将看不到前程希望。” “张翼德和赵子龙,乃是楚王的三叔和四叔,即便两人只是白身也没人敢小觑。” “更何况,前将军、左将军和右将军都是楚王的亲族,若后将军是张翼德或赵子龙,也会令楚国文武误以为楚王任人唯亲。” “此乃为政大忌。” 周瑜依旧在犹豫。 一旁的鲁肃近前劝道:“公瑾,楚王之意,是要以此来收四州将吏之心。” “也唯有公瑾你当了这后将军,四州将吏才会相信楚王不会任人唯亲,才会相信楚王不会如灵帝时一般卖官鬻爵。” “原本朝廷选材,重在举孝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后因朝廷腐败,卖官鬻爵之风盛行,令各州有识之士不能入仕展志。” “如今楚王志在拨乱反正,欲以公瑾为马骨收买天下人心,此乃利国利民的善政。” “公瑾无需介怀,坦然受了就可以了。” 在魏续和鲁肃的劝说下,周瑜最终受了后将军的诰命印绶。 吕蒙、潘璋、丁奉等小将,也根据军功大小一一受了封赏。 魏续又取出王命,道:“楚王已经决定出兵攻打上庸和襄樊。” “庞军师预料,曹操定会与袁尚罢兵言和许以重利,诱袁尚出兵攻打青州。” “要取上庸,必会先取巫夷五县,刘璋定也会配合曹操攻打荆州。” “有袁尚和刘璋相助,曹操就有多余的兵马奇袭彭城。” “故而,除了琅琊国臧霸一部,楚王不会再给青州一兵一卒。” “能不能挡住袁尚,就只能看后将军的本事了。” 吕蒙听的心惊:“后将军虽然接收了袁谭留下的万余步骑且又招募了些青壮,但加上我等从扬州带来的兵马也堪堪两万步骑。” “这两万步骑看着兵多,但军纪不整也难堪大用。” “袁尚在渤海有六万步骑,皆是从邺城撤离时带走的精锐。” “以两万乌合之兵去对抗袁尚的六万精锐,楚王又只增派臧霸一部,如何能守得住青州?” 周瑜蹙眉轻喝:“子明,不可胡言。” 吕蒙再欲开口时,又被鲁肃给拉住,鲁肃低喝:“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周瑜向魏续拱了拱手,笑道:“子明虽然有些统兵的天赋,但历练尚浅,让魏将军见笑了。” “请魏将军回去告诉楚王:若曹操和袁尚联手来打青州,我只能守住青州;可若只有袁尚引兵来打青州,我会割下袁尚的首级献给楚王。” 魏续面容一凛:“后将军气度弘雅,胆气无双,令人钦佩。” “我尚有要务在身,就不在此地逗留了;青州诸事,有有劳诸位了。” 待得魏续离开,吕蒙再也忍不住:“后将军,我没胡言。若有两万精锐之兵,抵挡袁尚不难。” “可如今这两万兵马的情况,后将军你又不是不清楚,别说割下袁尚的首级了,守都未必守得住。” “若是败了,后将军岂不是平白受责罚?” 周瑜摇头一叹:“子明,你要我怎么说你好呢?” “你啊,这将才是有的,可这眼界始终都看不长远。” “你以为你说的这些问题,楚王他不知道吗?” “庞士元又是天下奇才,既然能预料曹操会许诺袁尚重利诱袁尚攻打青州,又岂会不知道青州的兵马现状?” “楚王不肯接受许都天子的册封,而选择以群臣共举的方式称王,就必须要打一场立国之战。” “曹操不想让楚王达成所愿,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守住上庸和襄樊,以及在其他战场上击败楚王。” “这一战,关乎楚国命运。” “若是胜了,楚王就可以真正不受许都天子的制约,上尊号登基称帝,再现光武之举。” “若是败了,责罚都只是小事,楚国命运才是大事。” “我若直言守不住青州,楚王会毫不犹豫的委派新的大将来守青州,尔等今后,也再无前程可言。” 吕蒙哑口无言,顿感羞惭。 潘璋、丁奉等将,亦是低头。 方才这些将校,或多或许都有跟吕蒙同样的想法。 周瑜扫了一眼众将校,道:“诸位也不必担心。” “袁尚虽然兵多将广,但他不是袁绍;袁绍我尚且不惧,又何惧一袁尚?”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要胜袁尚,不一定非得兵多。” 安抚了众将后,周瑜又吩咐鲁肃:“子敬,我与你三千兵马,你引兵去安抚海滨一带。” “一个月内,我要看到公孙度在东莱诸县所置的营州刺史柳毅的人头,可能办到。” 鲁肃豪言领命:“若不能取柳毅人头,就留我人头。” 周瑜又召来北海人孙邵。 孙邵原为北海相孔融的功曹,表字长绪,曾被孔融称赞为“廊庙才也”,后随刘繇到达江东,继而辅佐孙权。 孙权被流放后,孙邵就一直留在吴郡。 周瑜在答应刘标留任青州后,就派人去江东请孙邵北上,辟为青州功曹。 “长绪,你是北海人,可有在辽东相熟的故友名仕?”周瑜直言想问。 孙邵想了想道:“若说相熟的故友名仕,我不能确定是否在辽东。” “若使君想问有谁在辽东可以引为助力,北海管宁、邴原及平原人王烈,或可相助。” 周瑜点头:“有劳长绪派人去联络在辽东的青州义士。” “就言青州如今已归楚王治理,不出三年,青州将会变得殷富。” “奈何袁尚贼子,欲起兵祸乱青州;若众义士能唆使公孙度出兵侵扰袁尚后方,来日返回青州,楚王必以上宾之礼相待。” 孙邵微微一愣:“我听闻公孙度的营州刺史柳毅就在东莱,何不直接跟柳毅谈?” 周瑜冷笑:“谈?侵我州郡,有何资格跟我谈?我已派鲁子敬引兵去攻打柳毅。” “记住我的用词:是唆使公孙度出兵,不是请公孙度出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