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楚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2章 称帝,第一个祖宗法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诸葛亮和庞统对上尊号称帝的提议,刘标在返回彭城的途中也有考虑。 尊号肯定是得上的。 需要考虑的是,应该何时上尊号最为妥当。 对此。 诸葛亮和庞统,都表示越快越好。 迟则生变! 刘标从来都不是个优柔寡断的。 既然连诸葛亮和庞统都认为上尊号应该越快越好,那就不能有迟疑。 刘标果断定下称帝事宜:“既如此,就定于六月己未日,我在彭城称帝。以"汉"为国号,摒弃曹操这个假皇帝的"王摄"年号,改元章武。” “尊神农,定炎汉,炎汉以农为立国根本,供奉天地农君,万民农为根,君亲师在后。” 章字五行属火,意为延续汉的火德。 章又有彰显之意,章武即彰显武力。 六月己未日为旧日光武帝称帝之日,寓意为将如光武帝一般扫荡群贼,中兴汉室。 而最后一句“尊神农,定炎汉,炎汉以农为立国根本,供奉天地农君,万民农为根,君亲师在后。”吓了诸葛亮和庞统一跳。 天地君亲师,是儒家祭祀的对象。 设天地君亲师牌位或条幅供奉于中堂,寓意为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 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两汉颇为流行。 《太平经》中亦有“天地君父师”的理论。 这个思想其实很适合封建君主专制,故而也得到了众多君主的推崇。 毕竟。 有了这个思想,君主才是真正可以高呼那句“天大地大我最大,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 天地是死的,君主是活的。 不过。 刘标是个异类。 少数人得服从多数人。 多数人是谁? 在这个时代,多数人是农。 天大地大,农最大。 民以食为天,农为事之重。 农,是可以排在天地之后,君亲师之前的。 刘标自知改变不了时代的局限性,也懂人性。 即便在民间经历过民生疾苦、开创孝宣中兴的刘病已,在后期也养成了乞灵鬼神、重用宦官外戚、奢侈享乐、拒谏饰非等昏君习惯。 后世评价其:论其功则为中兴之君,论其罪则为基祸之主。 刘标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是否会由屠龙者变成恶龙。 同样不知道嫡子刘乾,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刘奭。 故而。 刘标要开历史之先河,趁着有徐州两百余万忠实农民粉的支持时,趁着有名震天下的“稷子”之名,以及大量的“稷门学子”时。 用“祖宗法制”,立下“天地农君”的规矩。 这也相当于是:要从法理上,承认农家的地位! 王莽改制为什么失败? 因为王莽的“利民令”,传不到农民耳中,最终变成了“祸民令”。 历朝历代的政策是会变的。 没有永恒的皇朝,也不会有代代的明君贤君。 唯一不会变的,是“祖宗法制”! 只要有“祖宗法制”,就会有支持刘标思想的继承者,以“祖宗法制”来辩经。 今后辩经的时候。 稷门学子就能以“祖宗法制”“想当年武皇帝就是以农事立业,就万民于水火”“民以食为天,农为事之重,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农都不尊,如何称得上圣君明君贤君”等等。 大儒可以辩经。 稷门学子,亦可辩经! 这经,还是农家稷子、炎汉武皇帝留下的! 妥妥的正统! 儒生不能教君王怎么当皇帝。 武皇帝可以教君王怎么当皇帝。 刘标理解诸葛亮和庞统的担忧,也理解“尊神农,定炎汉,炎汉以农为立国根本,供奉天地农君位,万民农为根,君亲师在后。”会招来多少的敌人。 然而。 如果刘标都办不到。 今后的继任者就更办不到了。 “我曾听过一句话,叫"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倘若众人皆言我有罪,那我就当一个有罪的皇帝,至少我的继承者,能坐享功劳。” “我尊农二十余年,推广农术十余年,只在徐州就有两百余万的农民支持我、理解我,又有过万的稷门学子记录和推广我的稷门思想。” “倘若我登上了帝位,依旧要用儒家那套忠君思想,那是对农民的背叛,也是对稷门学子的背叛。” “更是对我这二十余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背叛!” “后来人不知前人苦,若不能立下祖宗法制,我都怕我的子孙今后,会喊出“何不食肉糜”这等无知蠢言。” “试想那姬叔旦,本是周朝人,千余年了,其思想依旧能被汉朝人尊崇。” “这世间没有万世皇朝,今后即便这君王不姓刘,改朝换代了,我也希望我的思想能被新朝代的人尊崇。” “岂不快哉?” “士元兄,孔明,我知道你们有担忧,怕我这样做,会让新立的炎汉走不过二世。” “甚至于让曹操有了拉拢幽青徐扬荆士人的机会。” “可有不服我的士人叛乱又如何?” “我的军中将校大部分都是我一手提拔的,又大多懂得民生疾苦;我还能在徐州拉出五十万的农民青壮,用理解我的少壮派去击败因循守旧的老顽固们。” “支持我的众兄弟,是我改革的底气!” “再者。” “我今年才二十七,哪怕英年早逝,怎么都能再活个二十年。” “二十年的时间,足够我击败或熬死任何反对"农为君上"的守旧派。” “即便二十年后我年老昏聩,有二十年的时间去推广也足够培养出敢言敢谏的忠臣直臣良臣。” “如此堪比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既然想到了,又岂能因为怕有反对的声音,就不去做?” “我刘标,又岂能不如秦孝公?” 刘标的话,让诸葛亮和庞统都陷入了沉思。 诚然。 刘标很狂妄。 竟然要动两汉四百年间被独尊的儒术! 以及在士人中根深蒂固的尊君思想,还要将农列在君前。 可仔细一想。 刘标能在徐州立足建基业,不正是万千受苦的农民支持才立足的吗? 倘若刘标当了皇帝,就将农民抛之脑后,那这十余年在徐州宣传的农术,岂不是成了笑话? 稷门学子自刘标处整理的言论思想,岂不是也成了笑话? 当一个人背叛了阶级。 抬得有多高的时候,跌得就有多狠! 真正支持刘标的,不是士族,不是豪强,而是万千农民。 这才是刘标的基本盘! 刘标能立业的根本! 一旦抛弃了根本,刘标也就没了任何的优势! 良久。 庞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淡然一笑:“孟临,你这是在考验我的用兵能力,不仅要攘外,还得让我安内啊。” 诸葛亮亦是笑道:“士元兄只是用兵,我还得理政。治天下可比打天下难多了,孟临兄长还真是瞧得起我。” 刘标大笑:“你们可是龙凤之才,若没点挑战性,如何能千古流芳,万世留名啊。” “好兄弟,当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苦同吃,有骂名也同担了。” 得了诸葛亮和庞统的支持,刘标再无顾忌。 庞统又提议让稷门学子在徐州造势,借天地鬼神之力,传出“谶语”。 刘标认同了庞统的提议。 在这个普遍文盲的时代,“天地鬼神之力”,更容易流传。 数日后。 疏通睢阳渠的民工,在淤泥中挖出一樽石人像。 有人认出,这石人像正是神农像。 神农像上,又刻了一行字“地泽万物,神农不死,天地农君,稷门当兴。” 众民工心中骇然,忙往上报。 很快就有桃源军亲自来搬运神农像。 刘标又于南郊祭祀天地,尊神农法旨,向众士民首次提出了“天地农君”的概念。 一时之间。 万余稷门学子,疯狂的在徐州宣传“神农谶语”和刘标对“天地农君”的注解。 力求让这谶语和注解,传到徐州每个角落。 按诸葛亮的想法,在称帝前就要将这些谶语和注解尽可能的宣传,避免徐州的农民被小人蛊惑。 与此同时。 刘标的称帝准备,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徐州的动静。 没有瞒过曹操部署的探子。 “又是神农石人像,又是谶语,又是祥瑞,刘标小儿,这是想要上尊号称帝了!” “汉逆之贼,竟敢如此!” 曹操心下恼火。 孤还没拥立新帝,你就开始称帝了? 虽然早知道刘标会称帝,但真听到刘标为称帝做准备时,曹操的心中还是很不爽。 甚至有些嫉妒。 毕竟。 曹操只能让儒生搜肠刮肚的辩经,最终也只得了个“摄政”,号称“假皇帝”,也只是“暂行皇帝权”,名义上最终是要还政的。 哪像刘标。 就因为姓刘,直接就上尊号称帝了。 郭嘉则是仔细的琢磨徐州传来的谶语,眉头紧蹙:“奇怪。刘标怎会用这等谶语?” 曹操见郭嘉在那蹙眉低语,问道:“奉孝,你在想什么?” 郭嘉凝神道:“刘标擅长农术,又被称为稷子,追随刘标的士子也自称稷门学子。” “谶语中,稷门当兴,对应的意思,便是刘标当立,是神农认可的皇帝。” “用谶语本就是为了给称帝找一个法理依据,不管是神农还是天命,都是一个意思。” “我奇怪的是,天地农君,四个字。” “刘标竟然,让农在君前?” “而且刘标还祭祀南郊,注解了天地农君,大意则是"民以食为先,故而农民的地位应该高于君王;君王见了农民,都得问礼"。” “这是要称帝的人,能想出来的谶语?” 曹操听得也有些懵。 农民的地位高于君王? 君王见了农民,还得问礼? 这是要倒翻天罡? 曹操冷哼:“织席贩履之子,孤看他是农夫当久了,把称帝视为儿戏了。” “不管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敢用这样的谶语,还敢在祭祀南郊的时候注解谶语,都是在自取死路。” “正好。” “原本荆州和扬州,还有些士族豪强在当墙头草,现在他们可以做出选择了。” “刘标要在六月己未日称帝,那就告诉他们,都在六月己未日那天,举起反刘标!” “孤会派兵接应!” ..... 江陵。 刘备看着手中的密信,不由苦笑。 “孟临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在考验我这个荆州牧,当得有没有水平。” 诸葛亮走后。 法正就留在了刘备身边参谋军政。 见到密信内容,法正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注解谶语,荆州的那群儒士,这还不得闹起来啊!” “右将军,荆州恐怕要生乱子,曹操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的。” “得速速传密令给亲信诸将,严防小人生乱。” “若是疏忽了,曹操在兖州的旧事,就得在荆州上演了。” 刘备也意识到了荆州的危机。 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内乱,让曹操寻得机会。 在此期间。 又有四封密信,分别送到了零陵太守韩当和长沙太守程普手中。 信的内容中提到了刘标在辽西杀了近十万乌桓人。 韩当是辽西人,程普是右北平人。 两人少时都曾受到乌桓人的祸害,也知道乌桓人是多么难缠。 同样知道历任幽州刺史对乌桓人的态度。 令两人没想到的是。 一向以“仁义”得名的刘标,竟然会在讨伐乌桓时,如此的“好杀!” 这要换个人,最多是杀了踏顿,然后将乌桓人编入骑兵征战沙场。 刘标直接是一个降卒不留,还将柳城乌桓势力杀了个空。 在得到密信后。 韩当就私见了程普。 刘标的用意很简单:支持我,边境无忧;没有我,谁能杀胡? 去岁荆南的蛮人反叛,韩当和程普多多少少都知道些内情,只是韩当和程普因为是降将又有些摆烂的态度,只是击溃了蛮人就没追究。 而现在。 也是需要韩当和程普表态的时候了。 “杀胡之恩,不能不报;若能回到右北平,亦是我今生之愿。”程普眼中闪过凶光。 韩当也道:“若非楚王,辽西郡六七万民,都会沦为乌桓人的奴隶。世家贵子根本没将他们当民看。” “若零陵有人敢趁着楚王称帝时生事,我韩当的枪,也不是杀不得人!” 程普又道:“我去通知徐琨,你去知会黄盖。即便他们不协助,也不可阻止你我。” ...... 寿春。 陆议忙得焦头烂额。 相较于荆州,扬州的任务更难。 不仅有刘标回彭城前下达的“检豭顷亩及户口年纪,考实二干石长吏阿枉不平者”,还有刘标最新的谶语注解。 这让扬州无形中又多了许多的敌人。 刘标这是在让扬州众士表态。 是支持刘标的天地农君,还是坚决维护儒门独尊起兵反叛,还是闭门不出不参与争议。 简而言之。 你可以不支持可以不认同,绝不可以生事端。 谁生事端就收拾谁。 忙碌间,陆议询问顾雍:“顾别驾,你认为义兄的天地农君,是否有理?” 顾雍一脸正气:“儒学亦有爱民尊农之说,伯言莫非以为,我是那些只知道皓首穷经寻章摘句的腐儒吗?” “自古百家学说,大抵都有尊君之意,只为能让君王采纳学说,让学说得以推广。” “楚王本可推行"天地君农",让农排在君后;偏偏楚王却要推行"天地农君",这其实是在告诉天下士人:连君王都甘愿排在农后,你们这些士人难道还想排在农前?”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楚王以身作则,我又岂会反对?” “自古以来,皇朝衰落皆是因为民生疾苦,农民活不下去了;而导致这一切的,又大抵是君王加重赋税以及地方士族兼并土地造成。” “如今,楚王力推"天地农君",是在给君王上一道枷锁,也是在给地方士族上一道枷锁。” “给了天下的农民,一个在法理上的"帝训"!” “农民造反,首错不在农,而在君!” “有此枷锁在,后世君王才能更重农事。” “这是利千秋之举!我料今后不会有任何一个皇帝有楚王这般气魄,敢加枷锁于己身。我辈义士,应当摒弃门户之见,以力促成。” 陆议拜服:“顾别驾高风亮节,在下佩服。” 对刘标“天地农君”注解不满的人有,如顾雍一般想法的同样有。 学说之争,本就不可能声音相同。 更何况。 人的性格,也不会相同。 只有真正想利用“天地农君”注解的野心之辈,才会借此来煽动民乱。 而刘标。 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这群不安分的! “天地农君”,既是刘标称帝的第一个祖宗法制,也是刘标称帝后抛出的第一个“诱敌之计”。 任何帝王在上尊号后,都会立威。 而这立威的对象,可以是曹操,也可以是内部反对者。 显然。 内部的反对者,更容易剿灭。 207年,六月己未日。 刘标在彭城祭祀天地,正式上尊号,登基称帝。 又立吕玲绮为皇后,刘乾为太子,刘坤为燕王,刘兰芝为楼桑公主。 以吕布为大将军,刘备为车骑将军,赵云为卫将军。 又论诸将功劳。 有功者赏。 改元章武,声讨曹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