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楚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0章 威震天下关云长,世之毒士贾文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关羽斩了于禁,立即分兵直取昆阳和叶县。 昆阳有荀攸固守未能攻下,叶县则被吕岱和朱治拿下。 关羽又连遣信使,将斩杀于禁的消息分别送往宛城的刘备、定颍的关平和汝阳的陆逊处。 见昆阳难攻,关羽又留吕岱和朱治守叶县,亲引兵马攻打定颍后方的郾县。 郾县守军不及防备,压根没想到关羽会从后方杀来,忙遣人向定颍的满宠求救。 满宠听得惊惧。 关羽出现在后方,就意味着于禁已经战败了。 有了这个判断后,满宠压根不敢派出援兵,只令众将士在城中固守。 没有援军的郾县城池,不到半日就破了。 定颍也彻底成了孤城! 关羽没有去打定颍,而是分兵一半直取?强。 ?强距离许都不到百里,忽然出现的关羽大军以及高悬的于禁头颅和牙旗,吓得?强守将弃城而逃。 关羽又让骑士带着檄文在许都以南招降本地的士族豪强,又许了屯田民自由民户籍。 一时之间。 许都南面的叶县、郾县、?强,响应关羽的,此起彼伏。 消息传到许都,百官震动! 正在宴请宾客的曹操,得到消息后,“啊”的一声痛呼,昏倒在地。 等众宾客皆散,曹操这才“悠悠醒来”。 只是醒来后的曹操,怒气已经到了临界值了:“关羽一介匹夫,他哪里来的如此胆识,竟敢直捣许都!” “于禁在干什么?孤让他去抵挡关羽,为何让关羽的兵马都推进到了?强?” 郭嘉面有惊骇。 虽然曹操在质问,但在场的都不傻。 能让关羽的兵马推进到?强,基本宣告于禁兵败了! 就在曹操暴怒间。 荀彧匆匆而来,顾不得擦拭汗水,急声道:“明公,公达送来急报!” 曹操心中一咯噔,沉声喝道:“念!” 荀彧颤抖的打开战报,当念到“关羽遥见禁麾盖,单骑策马刺禁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诸将莫能挡。”时,曹操和郭嘉皆是惊骇难掩。 曹操厉声喝问:“于禁不是好勇斗狠的人,麾盖周围必有亲卫将校,关羽单骑而来,岂能斩杀于禁?” “这真是荀公达写的战报?” 荀彧点头:“明公,是公达的笔迹。我看了战报中的部署,不论是公达还是于禁,在战术部署上都没问题。” “关羽的后军辎重,也的确兵少,只是公达和于禁都未能料到,关羽竟然骁勇如厮!” 曹操一把抢过战报,仔细的看了战报中描写的细节。 良久。 曹操颓然坐下。 “怎么会如此!” “怎么会如此!” “一个吕布就已经够骁勇了,关羽竟然能骁勇到如此地步。” “万军从中斩杀孤的大将于禁,如此武勇,闻所未闻!” “难道这关羽,是项羽转世不成?” 关羽和项羽,都有个羽。 项羽又是秦末有名的天下第一骁将。 关羽如今又万军从中斩杀了于禁。 如今的关羽,又在楚地当扬州牧。 这让曹操下意识的想到了项羽。 喃喃间,曹操又道:“关羽斩了于禁,众军受挫,难以为敌,不如迁都以避其锋芒。” 曹操的大将几乎都派出去了。 留在许都的将校也没人会是关羽对手,这让曹操生出了退缩之心。 见曹操被关羽吓住,荀彧忙道:“明公万万不可!” “于禁虽然被斩,但汝阳、定颍和昆阳尚在。” “倘若三城守军听闻明公迁都,必无战心,这三城若是丢了,宛城和南乡也守不住。” “陈留、东郡和魏郡,如今也在受到吕布、陈宫和周瑜的兵威威胁。” “听闻明公迁都,三郡必慌啊。” “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是危急的时候,明公越不能轻动,请明公三思!” 郭嘉也急劝道:“明公,我附议文若的分析。” “关羽未出时,我方跟刘标的几路大军都是均衡之势。” “如今关羽斩了于禁,已经打破了这个均衡。” “当务之急,是要抵挡住关羽的兵锋,让其无法支援其他几路兵马。” “否则明公一动,南阳、汝南、颍川、陈国、陈留、东郡、魏军,皆不属于明公了。” “明公又能退往何处?” “难道要效仿昔日董卓,偏安关中吗?” “若如此,跟求死又有何区别?” 荀彧和郭嘉的话,让曹操心中的惊惧情绪渐渐平稳。 关羽这次斩于禁,可跟原本时空擒于禁是不同的。 这次斩于禁,关羽是有刘备、吕布、刘标、周瑜、高干以及幽州六郡突骑配合的。 一旦曹操真的迁都,曹操部署在各路的兵马,立马会变成散沙,孤军作战! 没了以许都为中枢的核心指挥,又如何能挡得住刘标各路大军的配合攻势? “文若,奉孝,如今于禁新败,孤又当如何抵挡关羽?”曹操一时之间也没了注意。 荀彧和郭嘉虽然劝曹操不要迁都,但那是情急之语,并非深思熟虑。 现在被曹操一问,荀彧和郭嘉也陷入了沉默。 不知沉默了多久,郭嘉徐徐开口:“明公何不召贾文和一问。” 曹操翻然醒悟。 既然荀彧和郭嘉想不出良策,那就再加个贾诩一起想。 曹操当即给许褚下令:“仲康,立即去请贾文和来见孤,再将贾文和的家小都控制起来。” 荀彧惊道:“明公,这是为何?” 曹操眼神阴沉:“文若勿忧,唯有如此,孤才能让贾文和真正的替孤出谋划策。” 曹操如今也摸清贾诩的习惯了。 除非火烧眉毛了,否则贾诩都不会挪被窝。 过了许久。 许褚才带着贾诩到来。 “为何去得如此久?”曹操心有不满。 贾诩的住处距离此地也不远,按理说早就该来了。 许褚小声道:“我去的时候,贾先生正准备出城垂钓。” “嗯?”曹操蹙眉:“文和的家小可在城中?” 许褚点头:“在,我已经派人将贾先生家都围起来了。” 曹操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贾诩没想着带家小逃就行。 看着一脸淡然,若无其事的贾诩,曹操让荀彧将战报递给贾诩,问道:“文和,如今关羽兵锋正盛,孤应当如何抵御?” 贾诩仔细揣摩了战报的内容,又问了郭嘉现在的一些情报。 最后才徐徐开口:“我有三策,请明公静听。” 曹操眉头下意识的一蹙:“这三策,是上策还是下策?” 贾诩沉默。 老夫什么时候,有过上策? 郭嘉连忙道:“明公,且先听文和先生是哪三策。” 曹操嘴角抽了抽,示意贾诩继续。 贾诩低垂着眼皮,拱手道:“下策,可由明公引许都百官,前往睢阳,迎楚王刘标,登基为帝。” 曹操惊愕:“你让孤,迎伪帝刘标,登基称帝?” 贾诩摇头:“明公,不是伪帝刘标,是楚王刘标!” 贾诩在楚王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曹操拍案而起:“不论是伪帝刘标还是楚王刘标,孤都不可能迎他称帝!” 曹操气得嘴都有些歪了。 没想到贾诩第一策,就是让曹操投降,然后率百官迎接刘标称帝。 如此一来。 即便刘标再想杀曹操,都会留着曹操。 就如昔日光武帝发洛水之誓留着杀兄仇人一样。 而刘标也由自立为帝,变为顺位继承。 这在贾诩看来,是两全其美的最好方式。 哪怕刘标想单开族谱,也必然受不了曹操直接投降这个诱惑。 然而。 曹操是不可能投降的。 更不可能投降后还带着文武百官去睢阳迎刘标称帝,也不会接受今后就当个安乐侯在家养老。 曹操此时如同暴怒的狮子,荀彧和郭嘉大气都不敢出,也就贾诩还气定神闲的立在原地。 有恃无恐。 “说出你的第二策!”曹操强忍着拔刀砍了贾诩的冲动。 贾诩面不改色:“第二策,乃下下策。” 听到“下下策”三个字,曹操的怒火又飙升了几分,右手死死的按住了佩剑剑柄。 郭嘉则下意识的远离了贾诩一步,生怕被贾诩波及。 贾诩无视了曹操按住剑柄的动作,自顾自地道:“刘标这次讨伐明公,是趁着明公兵力分散在各地,刻意营造出均衡之势。” “又以关羽为尖刀,打破这个均衡,正合了兵法中"擒敌擒王"的道理。” “一旦明公败了,其余各路兵马,都会迸裂瓦解。” “要破此局,唯有存人弃地。” “可立即号令各路兵马,回防许都,聚兵一处。” “刘标若是继续分兵各处,明公就可攻打睢阳,反擒王!” “刘标若是合兵许都,明公就可跟刘标来一场生死决战。” “一战定乾坤!” “明公若胜,丢的城池都能回来;明公若败,还能再撤往关中。” 曹操低头细思。 比起下策,贾诩的下下策显然更凶险。 且不提撤回各路兵马途中是否会遭到拦截,最终会有多少兵马能撤回。 即便撤回了,也未必能赢。 只是相对下策直接投降,下下策好歹还有胜利的机会。 “再说第三策!”曹操沉着脸,没有立即作出抉择。 贾诩犹豫了片刻,道:“明公,这第三策,其实也可以不用听的。” 一般说三策的,基本都是一策太急一策太缓,折中取中策。 贾诩的下策、下下策、下下下策,同样如此。 曹操加重了语气:“说!” 贾诩暗暗叹了口气,凝声道:“第三策,请君入瓮,火烧许都。” “此策需要同时执行前两策,且向刘标发洛水之誓,更以百官和满城百姓为诱饵。” “此策若用,刘标必死,百官和满城百姓也会为之陪葬。” “天下也将再无礼法。” “故而,此策为,下下下策,非不得已时,切不可滥用。” 曹操瞪大了眼睛。 哪怕曹操觉得自己够没道德了,跟贾诩比起来,曹操觉得自己怎么也还是有点道德的。 若执行贾诩的下下下策,洛水之誓两百年来的权威一朝而破,为曹操担保的世家名仕也得为此蒙羞。 更重要的是:百官和满城百姓,也得葬身火海! 那今后这天下,就真会如贾诩说的一样“天下也将再无礼法”。 “明公,贾诩第三策,断不可取!我宁可自刎此地死谏,也绝不容许此等毒计实施!”荀彧厉声高呼。 这许县是什么地方? 颍川世家的大本营啊! 百官中,颍川士人的占比是很高的。 为了杀刘标,让颍川世家集体陪葬? 既然是百官,那么肯定除了荀彧等少数人外,其余人都是要瞒住的。 如此施为。 即便计策不是荀彧想的,颍川世界也是荀彧一手灭的! 郭嘉也是吓得不清。 原本郭嘉以为,贾诩会想类似于决堤放水之类的毒计。 如今雨季还未结束,颍川又多河流,来个水淹关羽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水计会坏了许都大量的田宅,这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式。 郭嘉没想到。 贾诩直接跳出常规思维,来了场杀敌八百自损一万的狠辣毒计! 竟然要坏了洛水之誓两百年权威,还要让百官和几十万百姓为刘标陪葬。 需要这么狠的吗? 西凉人都是这般薄情寡义的吗? “文和先生,你这下下下策,就不能温和点吗?”郭嘉弱弱问道。 瞧你将文若都吓成什么了? 一向稳如泰山,当年在兖州那般危急时都不曾慌乱的荀文若,都被你吓得要自刎死谏了。 贾诩却是不慌不忙,道:“奉孝,我方才就说了,这第三策,其实也可以不用听的。” 郭嘉理了理心绪,向曹操拱手谏道:“明公,文和先生三策,一策太狠,一策太善,不如取第二策,存人弃地,决战许都。” 荀彧也道:“明公,我也赞成取第二策,存人弃地,决战许都。” “许都城高水深,粮草足备,再有各路大军返回,足以跟刘标拖上数年。” “昔日燕国乐毅破齐七十余城,齐田单以残破两地少量军民也能坚守,最终觅得机会反败为胜。” “如今明公尚未达到田单的窘境,又何惧与刘标一战?” 其实有那么一瞬间,曹操是想采用贾诩的第三策的。 毕竟。 只要刘标死了,曹操就不怕刘备和吕布。 没了刘标,就刘标内部的几个派系阵营自己就得先打起来。 当初董卓火烧洛阳,就是这样的打算。 只不过董卓没想到,关东群雄相互间还没打残,董卓自个儿就先被诛杀了。 然而。 荀彧的决然死谏也吓坏了曹操。 若真执行这个计策,死谏都是轻的,曹操可能都得被人绑了去送给刘标请赏。 以曹操对贾诩的了解,一旦真执行这个计策且又逼死了荀彧,贾诩必然会叛变。 毕竟。 荀彧死了,计策就不一定能成功了。 那么献策的贾诩就会受到生命威胁,叛曹投刘是最佳上策。 只是向曹操献一计弄死了荀彧,贾诩去了刘标处还能封侯。 “文若放心,孤又岂会用此等毒计!”曹操先是安抚了荀彧,然后又道:“既然文若和奉孝都赞成用第二策,就依此计商讨具体的战术部署。” “如何撤军,何时撤军,又如何部署兵力,都需要仔细讨论。” 荀彧暗暗松了一口气。 方才荀彧是真怕曹操采纳贾诩的毒计来个火烧许都。 真要如此。 整个荀氏都得被钉上耻辱柱,世代不能翻身了。 如今有了明确的方向。 荀彧的思维也发散开来。 在荀彧、郭嘉和贾诩的商讨下,曹操以许都为中心的“决战部署”也逐渐有了框架。 又经过半日的商讨。 曹操先是向兖州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送信,让两兄弟在兖州守住能让魏军的荀衍和壶口关的李典乐进退兵的路线。 至于被调去跟牵招田豫打的张燕,则直接被曹操当成了弃子。 反正都是招降的黄巾贼,曹操也不在意张燕的生死。 与此同时。 曹操又派人去宛城和南乡,将曹仁和徐晃调回。 部署在阳夏的曹洪一部,也得到了撤兵的命令。 而远在关中的钟繇,则是继续镇守在长安,避免在跟刘标决战时,西凉军又生乱子。 在这期间。 关羽斩杀于禁的战报,也传到了睢阳刘标的手中。 刘标兴奋得拍案而起。 “好!好!好!” “朕的二叔,果然天下无敌!” “万军中斩杀于禁,定让曹操丧胆了。” “陈应,你立即去汝南传朕圣旨,加封二叔为汉寿亭侯,再赠其青龙盔甲、青龙战袍和青龙偃月刀!” “其余诸将吏功劳,皆按法令记功升迁。” 汉寿亭侯也是列侯的一种,虽然只是亭侯,但这只是记的关羽斩杀于禁的功劳。 不等于今后不会再论功升迁为县侯。 这也是刘标的一种怀念。 至于青龙盔甲、青龙战袍和青龙偃月刀,同样是刘标的怀念。 不穿戴青龙盔甲和青龙战袍,不用青龙偃月刀的关羽,终究缺了点韵味。 至于关羽是否用得惯偃月刀,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是刘标亲自为关羽督造的青龙套装! 睢阳到汝南本就不远,当汉寿亭侯的印绶和刘标督造的青龙套装送到关羽大营后。 关羽的笑声,在帅帐中久久不能停。 “孟临知关某心啊!” “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