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玄幻世界开宝箱成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一窝蜂,刀道奇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翌日清晨。 阳光普照大地。 王蝉早早起床,只感觉心情无比舒畅,然后习惯性念头一动,唤出面板看了看背包栏。 “二十一年武技推演卡,赤阳血气丹,赤火獾皮,锈迹斑斑的短剑,淬毒袖箭,金花玉露,还有迷情丹,都还在...嘻嘻。” 这是每天他不为人知的小快乐。 “呼——” 吐出一口快乐的气息,他从床上一个鲤鱼打挺起身,洗漱好后,换上一身胸口绣着金蝉的劲装,就出门吃饭。 而就在路上,王蝉便看到一个身材健壮,其貌不扬的骑士,策马从前方不远的路上飞驰而来,正是常空。 “驭。” 常空勒马停住,笑着道: “今天天气不错,特意赶回来钓鱼,你待会先帮我打个窝。” “是,师父。” 王蝉抱拳行礼。 常空一句话交代完,很快便抖动缰绳,策马离去,在路上卷起一阵烟尘。 继续迈步向堂口走去,王蝉发现一路上有不少弟子三五成群地低声议论。 “你们听说了么?这次进山猎妖的一共死了四个炼皮境高手。” “听说上次在妖境死了一个炼皮境高手,已经是四年前了吧,损失可真不小啊,丁护法连夜进山找人,凌晨已经把其他人都带回来了。” “我昨夜听师父说,以后可能不会准许炼皮武者再进山了,要么我们这些养气境去,要么炼肉境以上的去。” “很可能会,毕竟一个不值钱,一个基本没危险。” “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炼肉境会去山里的师兄没几个,也看不上一阶妖兽,就算在山里碰到也不用...嗯...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狩猎范围更大了。” “我知道。” ... 吃过早饭,王蝉回住处取了鱼竿和钢刀,再次来到溪边,然后又如昨日那样把刀拔出来,插在一旁的空地上,便做起钓鱼的准备。 约莫半个时辰后。 随着一道脚步声从后面靠近,常空熟悉的话语声忽然从身后传来: “这次进山肯定一无所获吧?” “师父。” 王蝉称呼一声,摇头说道: “弟子收获了许多经验。” 想了想,他又好奇问道:“师父这次去城里是有什么要紧事?” “确实是要紧的事。” 常空心烦地轻叹了一口气,朝王蝉问道: “一窝蜂这个名头你应该听说过吧?” “听过。” 王蝉点了点头。 他在长乐赌坊时听过,这是一波在晋安郡恶名昭彰的山匪,据说已经存在了至少二三十年,还没被官府剿灭,其中不乏作恶多端,落草为寇的武者,号称来去如风,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随即,他略作寻思,便开口问道: “我听说他们一直在晋安西面的永福县和侯官县的山区活动,怎么会突然跑到靠南面的永安来?难道还和我们起了冲突?” “肯定是有人请来的,不是归云帮,就是林家...估计是他们要给李家施压吧!” 常空微微摇头叹息了一下,停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一窝蜂带人打劫了城外东南边一个名叫小石村的村子,不仅抢走了许多秋后新收的药材和烟草,还杀了十几个村民,欺辱了不少女人,后面又陆续劫掠了山虎堂几个运送烟草和药材的队伍。 “主要他们还让小石村的村民向外散布消息说,我们猛虎帮的人杀了他们的弟兄,哪个村庄往后再敢跟猛虎帮有合作,小石村的下场仅仅是一个开始。” 王蝉问道:“小石村离我们这好像也不太远...帮中准备怎么处理?” 据他所知,烟草和药材都是猛虎帮重要的收入来源,想必绝不会善罢甘休。 “那小石村所住的村民,大多是李家的旁支族人,李家堡在前两天得知此事后,已经派出了族中的"护卫队"前往山中搜寻一窝蜂踪迹。” 常空想了想道: “我回来前已从黑虎堂和白虎堂抽调好手支援山虎堂各个档口,至于什么时候调动我们讲武堂的弟子还要看四长老他们安排...不说这些糟心的事了。” 话说到这里,他摆了摆手,便朝王蝉问道: “你帮我把窝子打在哪了?” “那。” 王蝉用手指了指自己身边不远的位置。 “你拿把刀插在那里做什么?” 这时,常空目光扫过一圈,很快转移话题,笑呵呵调侃道: “时间这么早,看你脸不红气不喘,应该没练吧?想骗师父夸赞你可以,别把自己也骗了。” 王蝉一脸老实道: “回师父,弟子是想着发奋图强,每钓十条鱼,就去练半个时辰刀,然后再钓鱼,算是奖励自己。这样一天下来,钓鱼练刀两不误。” “你说的很有道理!总是比不练强。” 常空一笑,也不再多话,在王蝉边上不远放下板凳,就钓起鱼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人相继都有收获。 “中。” 当王蝉又上了一尾两指宽的小鲫鱼,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常空忽然道: “我刚刚可是一直给你数着,我来之前的没算,都已经是第十条了,你该不会说这条太小不算数吧?” “师父说笑了,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子。” 王蝉不缓不慢地解好鱼,洗好手,就起身朝插刀的空地走去。 常空也是饶有兴趣地转头朝空地上看来。 之前他已经数次提出想看看王蝉的刀法,但都被王蝉以各种理由拒绝。 而王蝉越是拒绝,他心里莫名就越是想看,此时已经本能在心里酝酿起一番告诫的话。 毕竟养气境还能光靠吃涨气血,但练刀没有捷径,在他看来像王蝉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练好刀法的。 “嘶——呼。” 与此同时,王蝉深呼吸一口气,摆出虎啸刀法起手式刀架,步伐向前一跨,手臂猛然一甩,“唰”地挥出第一刀。 金色的阳光,将他的身影在地面拉得很长。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看清影子一举一动的轨迹,但黑色的影子渐渐的开始乱做一团,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却又有种行云流水,赏心悦目的美感。 与之相应的是,空地上一道接一道的刀风,变得连绵不绝起来,让人几乎从中听不出间隙。 此时此刻,王蝉展现出的是熟练度达到“大成87%”的刀法水平。 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虽然放眼各行各业,无论是入门多简单的技艺,想要练习到大成的绝对难上加难,但这点放在武道上并不适用。 因为习武之人随着境界提高,气血不断加强,对身体的掌控能力要远超过普通人。 虎啸刀法只是粗浅的一阶武学,对身体掌控力超凡脱俗的习武之人而言,练到大成,乃至圆满,都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这一点其实从讲武堂选拔弟子,要求都是大成起步,就能看出一二。 而更为关键的是,他担心自己隐藏刀法的手法,在常空这个资深炼骨境眼底下藏不住,万一被看出点端倪,反而得不偿失,倒不如全力以赴。 “这......” 看着全神贯注演练刀法的王蝉,常空脸上的表情则在迅速变幻,从最初带点笑意,变成诧异,然后叹为观止地从板凳上站起了身来。 在他眼中,这无疑是炉火纯青境界的刀法,招式虽然粗浅,可几乎用肉眼挑不出任何瑕疵来。 可以说单论这虎啸刀法,王蝉的造诣丝毫不在他之下。 更主要是,他可是清楚记得,张元才在营地时曾说过,王蝉是从今年二月份才开始习武练刀的。 这等进境,着实让他有些匪夷所思。 而当王蝉以杀招"伏虎听风"收尾,停下动作,常空便下意识问道: “你这虎啸刀法平日到底是找谁指点的?” 他会这样想也是理所当然。 武道极其看重资源。 这资源,却不止是功法、武技、补药、典籍,一个好师父更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否则即便是天纵之才,弯路走多了就难免蹉跎光阴,泯然众人也是注定的结果。 却见王蝉微微摇头,拱手行礼道: “全拜师父教得好。” 常空气笑道:“那你倒是说说,我教你什么了?” 自从严开跟他打招呼让他收王蝉做记名弟子,王蝉就从没跟他请教过一招半式,搞得他心里都虚得很,感觉手里的钱拿着不踏实。 王蝉一本正经道: “师父教我的,并非是刀法上的一招一式,而是钓鱼时一言一行之间的做人道理,但在弟子看来练刀和做人其实一般无二,都需专注与耐心,自律与坚持,持续磨砺,不断进步,灵活应变,勇于挑战。 注意了一下常空的神色,他继续道: “弟子也正是将这些道理,运用到练刀的过程中,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话虽如此......” 常空面露思索,皱了皱眉头,又忽然神色释然地微微摇头,笑着道: “不管怎么样,虽然你根骨不佳,但专注力和悟性看来的确如我之前所言超乎常人,是一块练武的好材料。” 武道上的资质不只有根骨,还有悟性。 悟性看不见摸不着,并非单纯指聪明,或愚笨,亦或是在武学上的领悟能力,而且还有后天顿悟一说。 比如江湖之中从不乏有人在某个瓶颈卡了几年,甚至数十年,却因为与武道看似毫不相干的一时一地一景,灵光一动就突破了瓶颈,根本说不清道不明。 也正是因此,王蝉所说的这番话,尽管他一听就知道根本不是解释,而是如平时那般和自己打趣,活跃气氛,可他却也无从辩驳。 实际上也无须辩驳,接近圆满的刀法摆在眼前,天资过人就已是唯一的解释。 “那师父觉得我的刀法还有哪些疏漏?” 王蝉一脸谦逊地问道。 “就算有,我也看不出来。” 常空摇头一笑,但很快收敛笑容道: “不过,你这刀法平日在旁人面前,能藏就藏着点吧......” 王蝉把刀插重新插在地上,边走回钓位,边随口问道: “但若是弟子在冬至考核时将刀法展现于他人眼前,弟子不就能技惊四座,也是帮派中前途无量的天才了么...就像左师兄那般。” 常空微笑说道: “你的刀练得太快了,如果势头能保持下去,算得上是刀道奇才,无论是左玄壁,还是谢振冰,许江鸟他们拍马也赶不上你...但那也会打乱很多人的安排,让很多人不顺心。” 话说到这里,他回过头,边给鱼钩挂上一块新的鸭肝,边平淡说道: “在帮派里混,除非你的后台够硬,不然你再叼也没用,哪些位置将来是谁的,早就定好的。 “若是不让人顺心,你就算今天是光鲜亮丽的天才,明天也可以是乌龙江里喂鱼的鱼料,因为猛虎帮不需要真正的天才。” “多谢师父提点。” 王蝉先是深以为然地感谢一句,然后又试探性问道: “难道严堂主还不够硬?” “炼骨境不够,你们严堂主前些年之所以能在"白一水"引咎退隐后,担任堂主之位,主要还是借了你们严夫人在永福县王家的势,但也明里暗里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一切低调行事。” 常空摇了摇头。 王蝉想了想,又语气随意道: “师父,这虎啸刀法我练的了无生趣,要不你抽时间教我一门高阶的武学吧?” “你想学自然是可以,刚好也让我见识见识你的悟性。” 常空痛快回应了一句,又微微一笑道: “而且你这名也不是记来跟我钓鱼的,严堂主已经帮你交过学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