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刘琨,东晋天命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关公月下斩貂蝉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昨晚,刘遵和韩荃打谱到夜深了才回望楼。今天直到天亮多时,刘遵才被学童的念书声吵醒。 “一大早就教小孩子念情诗,也不害臊。” 刘遵有点起床气,他一个鲤鱼打挺起了身,从望楼窗口往下看:一群学童在书塾里摇头晃脑,念得十分投入。 韩荃见是刘遵,还隔空打了个招呼。 刘遵略略略地做了个鬼脸,回头一看,靳月光早就不知去了哪里。他一边换衣服一边想: 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不行,我得教导他们正确的恋爱观念。 想到这里,刘遵下了望楼,朝韩荃走去…… 而靳月光自然是去了收集情报。 她得知刘粲受二女的枕边风日夜唆使,终于把刘姓王爷都杀了个遍。靳准一看毒计得逞,于是图穷匕见,把刘粲杀了。 她爹杀心大起,又把京城的刘氏皇族全斩了,连刘渊和刘聪的墓都掘了,祖庙也焚了。 靳准自称“汉天王”,置百官。他派遣使者到流民帅李矩处请求归顺东晋,还说要把之前从西晋处夺得的传国玉玺,及二帝梓宫一并归还。李矩立刻上表朝廷。 而刘曜和石勒两路大军,此时正日夜兼程,杀向平阳。 还有两个细节是,刘曜在路上称帝了;而靳准在诛杀刘氏皇族时,把刘曜的母亲和亲哥也一并杀了。 靳月光心中既惊又喜。惊的是她爹不留后路,将这班宗室统统杀掉;喜的是如此一来,她爹就不太可能投降刘曜。 只要撑到石勒到了,石勒或许真的会遵守承诺,保全靳家人性命。 回坞路上,靳月光又想到刘遵。 对于刘遵,靳月光现在的心态很拧巴: 一方面,刘遵的相貌和才华令她很满意,身材嘛,也算过得去。 但在这个乱世之中,无权无势,手上也没有兵马,光靠嘴上功夫如何能成大事呢? 其实靳准利用军权之便,为她安排了两千兵马,由心腹带领,早在附近城镇待命。 这份嫁妆,也是靳月光忸怩的原因之一。 靳月光叹了口气。终归是当过皇后的人,有时候连自己也过不了自己那关。 我的好刘郎,你要加把劲哦~ 靳月光回到韩山坞。刚下马进坞,就看到刘遵坐在一座角楼上,手上拿着一个圆柱形的物体(那是刘遵自制的简易声音放大器),对着坞堡内正讲得兴高采烈。 角楼下围满了坞堡群众,有刚做完农活的壮汉,有头发已白的老妪,也有几个儒生打扮的中年人。那群学童似懂非懂地听着,还听得挺入神。 韩荃手拿玉佩,在一旁一副落得清闲的模样。 “且说关羽自从收下貂蝉的定情信物之后,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一方面,能得此佳人,他岂能不动心。 “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是曹贼的奸计。如果他关羽自此沉迷于温柔乡中,那光复汉室的大业,又如何完成?” “正是"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想得关羽头也大了。” 靳月光看刘遵在说书,这内容明显是在隐喻刘遵自己此刻的处境。 “不知刘郎会怎么看待自己呢?”靳月光起了兴趣,于是走到人群边缘。 貂蝉是民间说书人杜撰出来的美女,在这个时空,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故事已开始在民间流传。 一个儒生说:“红颜祸水,以关云长之忠义,怎能因女色而误了大业。” 另一边的壮汉立刻反驳说:“你家里那位长这么丑,你肯定这么说呐。"升官发财死家中妻,乃人生大幸",说的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 刘遵也不往下说,他看向一个学童:“小朋友,若然是你的话,你该如何是好?” 学童用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我会和貂蝉约法三章,以三年为期。三年后上门娶她为妻。” 学童说完之后,大伙哄堂大笑,刘遵也摇了摇头。 这世道莫说是三年,三个月之后保不保得住小命,谁也不知道。而且三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三年之后,若然大业未成,你要人家貂蝉一直等下去吗? 刘遵继续往下讲: “再说关羽这晚借着月色护送貂蝉,准备送到城外暂住。貂蝉虽然换上了兵卒衣服,也难掩其美貌。 “忽然身后马蹄声起,原来是张飞一路追来。 “关羽大惊,以为是张飞要杀死貂蝉,于是二话不说将貂蝉护在身后。 “貂蝉也花容失色,见张飞前来,便以为难逃此劫。 “她和关羽诉说衷肠,拔出刀就要自刎——” 刘遵骤然停住,原来他环视一圈,扫到了在人群边缘的靳月光。 韩荃在旁边捋着胡子,心想:关羽向曹操请求,要娶秦宜禄的原妻杜氏为妻,这事他是知道的,后来曹操却见杜夫人美貌,于是强留下来做了自己的妾。民间将此故事改编,不知刘遵会说出一番什么新意。 “张飞大叫一声"刀下留人!",关羽也及时抢去貂蝉手中刀。 “原来张飞担心的是关羽为了忠义,怒斩美人,所以前来相救。 “本是一场误会,眼看就要大团圆收尾,不料青龙偃月刀在月光下嗡嗡作响,竟腾空而起!” 进入高潮情节了,刘遵绘声绘色,手舞足蹈。 “如此奇景连猛张飞也不知所措,关公却知偃月刀心意。 “他挡在貂蝉身前,大喊道:"貂蝉答应王允连环计,是为报恩;委身董卓是为救万民舍生取义,况且吕布待貂蝉不薄。如此忠义之士,岂可因是女流便不分忠与奸!" “"你跟随我多年,若是连此等道理也不明白,那先过了我这关罢。"” 不少坞民听到这,估计刘遵说得差不多了,开始一边讨论一边四散开来。 靳月光却感觉刘遵不会这么老实,决定继续等着。 “关羽说罢,自以为偃月刀肯定会给他个面子。 “谁知道偃月刀那刀锋渐渐闪起青光,一条青龙咆哮而出! “青龙直接从关羽身体穿过,却未伤害关羽半分。貂蝉也不闪躲,只听一声闷哼,绝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 刘遵故意看着靳月光,说: “关张二人叹息良久,道"此乃天意也",于是将貂蝉好好安葬,便再次上路。” 剩余坞民似乎对这个结局不甚满意,等刘遵说完便一哄而散。 靳月光等刘遵下地了,走过去幽幽地说:“刘公子,为何不让关羽斩了貂蝉,偏要偃月刀代劳?” 刘遵闷哼一声,说:“让关二哥斩了,岂不是让其心中愧疚?能办成事,又能背下骂名,此方为好刀。” 两人一路回望楼,谁也没有开口。刘遵本来想一等靳月光回来,就和靳月光说,是韩荃要他和学童们说说蓟州风光,他只好吹了一首《胡笳五弄》,结果引来了坞民围观。 他一时冲动,才讲起关羽和貂蝉的故事。再解释一番爱国情操得从小培养,如此云云。 结果等靳月光过来,他心中无名火起,觉得自己礼貌对待过头,都变得窝囊了。于是给了靳月光脸色看。 两人来到房间内,靳月光把情报分享给了刘遵。刘遵也回了几句冷言冷语,什么靳准投降石勒的话,那靳家就有救了,你可以去一家团聚,不用来管我了之类。 靳月光叹了口气,说:“刘郎,月光知道是自己不对。” 刘遵怨气未消。他清楚现在自己手上无牌可用,甚至还要暂时指望靳月光,有时说话难免没有底气。 但想当天命人的话,不就是要有“大丈夫当如是也”的霸气吗?连一个前皇后都搞不定,那还怎么和石勒斗,怎么和东晋那群“只为门户私计”的渣滓斗,不如回家种番薯算了。 噢,这个年代还没有引进番薯。 这上皇后就是石勒下的战书,他不能不应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