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伐清174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押粮官许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胡先生摇了摇头,白准泰的老脸轻微晃动几下,随后抓着桌上的“文书”,动了几下后开口: “许氏不跪,怕是难搞!!” “李之南这乌龟的嘴也是够严,怕是也难以弄到点什么。” “难不成我来此地,就是为了走个过场!!” 白准泰说到这,气息不定,眼神越发狠辣: “若是许氏不从,自然有人办他!!” 胡先生眼神跳动,赶忙上前: “许氏乃安庆大户,其子又乃李之南义子,又与城内诸多士绅交往甚密,若是随意寻罪,怕是难以服众,反而于后续剿匪不利。” 胡先生顿了顿后,重音道: “大事未定,不可妄杀啊!!” 白准泰捏了捏手中的文书,眼神闪烁,低声道: “若是不行此道,怕是这盐业,真的和历代巡抚一样,大头都被本地人吃了,所谓千里求官只为财,我此来,却也是为了给族中子弟,寻条新路。” “京城开销大,每年孝敬何止万余,光靠家中产业,以是苦苦支撑,许氏之盐业,夺定了!!” 胡先生听后,赶忙伸手抓住白准泰的胳膊: “剿匪之事,料定朝中诸公以知,大人私调两江大营旗勇,本是逾越,上面不谈,正乃看后效尔----” 白准泰的脸上露出“冷汗”,抓着文书的左手微微颤抖。 眼见白准泰被说通,胡先生靠近低声继续道: “许家之事,何须暗罪,自有明罪来罚,到时其不愿献盐,也得献出!!” “何为明暗----” 白准泰眼神闪动。 “暗者,栽赃诬陷之罪,此罪虽好,却是容易引来口舌,丧失人心,伤此地士绅豪强之心,故君子所不为----” 顿了顿后又道: “明者,掌代君牧民之权,赏罚分明,道义俱在,施大义于百姓,显威德在地方,驱大势而展宏图----” “大人,如今正在筹措粮饷,料定第一批就要启程了,城中兵丁缺稀,沿途多山路,恐遭盗匪,若是---” 白准泰大手用力一抓,不似老年模样: “先生此言,真天醒我也!!” 白准泰“意气风发”伸了伸手: “召李之南前来议事!!” “何事??” 胡先生嘴角含笑,明知故问。 白准泰被逗的“哈哈大笑”,随后正色道: “为君分忧,为民解难,为大军计,为安庆计!!” ----- 许氏船厂的工地上,许浩带着弗朗克走在到处都是沙石的江滩上。 “这真是一条超越多瑙河的神奇河流,我都不敢想象,在这条大河上,到底蕴藏着多么可怕的财富!!” “怕是整个法兰西都难以比肩---” 弗朗克望着还在修建的船厂,尤其是在看到“滚滚向东”的长江后,双眼都在放光,不自觉的将长江和整个欧洲的大江大河都类比起来, 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江是此时整个世界上,最繁荣的河道,虽然这个结果很难让弗朗克接受,但好在这个时期的欧洲人,还没有养成百十年后那种“白人至上”心态,对于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鞑靼赛里斯”,还是从心底有一种畏惧的。 这种畏惧是来自于文明本身,而非所谓的恐惧。 “弗朗克,长江最伟大之处就是,它是属于这片大陆,属于这个国家的,你懂我的意思吧??” 许浩的话让弗朗克连连点头,跟着回答: “我明白你的意思,这就是欧洲和你们最大的区别,我们都是一群小国,河流,山脉,都是被切割的,今天属于法兰西,明天属于西班牙,还是什么德意志邦国,这些都是欧洲发展最大的障碍,而你们没有这个缺点----” 弗朗克随后指着还在弄的船厂地基: “许,我不认为你们自己造是一件好事,你如果想要战舰,完全可以拿钱去东印度买,那里有一大堆退伍的老家伙,可比你自己造划算多了。” “弗朗克,这里是大清,如果我一口气弄来那么多带有“炮台架”的武装商船,别人会怀疑的。” 许浩嘴角闪笑: “但是如果我用造船的名义把这些烂船改修,那么便没有问题了!!” 弗朗克脸皮扯了扯,随后继续开口: “许,荷兰人那边可以淘到不少废弃火枪,你可以---” “弗朗克,战船我可以翻修,但是枪,不行!!” “可是---” 许浩毫无波动的摇头拒绝了弗朗克“造不如买”的建议。 后者愣了愣,好似真的犯了难: “许,第一批工匠不可能太多,我的人脉只有那么点,能为你弄到几个火器工匠,便已经是极限了,你不能---” 许浩伸手打断弗朗克推脱的话: “东印度不行就印度,实在不行就去葡萄牙人那,再不行就去马尼拉,不管如何,人我是一定要看到的!!” 弗朗克还想说什么,许浩再次伸手: “我已经让人去筹措瓷器了,景德镇好货,先来一批看看,不够我再帮你弄点生丝,甚至是茶叶---” “你要知道茶叶这玩意,要的多了,可是需要茶引。” 许浩脸上带着“不容易”的表情,让弗朗克再也说不出话来。 “少爷,衙门又来人了!!” 许浩转过头看到慌慌张张跑来的护卫“陈安”,眉头微皱: “可是知府衙门??” “是巡抚衙门,是巡抚大人派人来了----” 许浩的脸色瞬间变了。 弗朗克看了许浩一眼,还未开口,后者就转过身对其道: “弗朗克,这就是我需要的理由。” 弗朗克眼神呆住,张了张嘴: “许,我记得在马尼拉有一批火炮好久已经很久没人用了,以我的身份,应该能弄到。” “当然,如果有现成的武器更好,不是吗??” 许浩嘴角带笑,随后一言未发的转身离开。 弗朗克望着许浩骑马飞奔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胸口的“银十字”,嘴里喃喃: “仁慈的主啊,请保佑他向勇士一样传奇般归来----” ----- “来者留步---” “吁----” 打头的一匹大马停在了距离石狮子还有七八米的位置。 许浩翻身下马: “李府台义子许浩。” 领头的衙役打量了许浩几下后向后招收: “进去吧,莫乱跑乱看。” “谢过官爷---” 许浩从袖口掏出“五两银锭”塞进了对方手里,后者掂量几下,满意的看着许浩: “巡抚大人在前堂议事,进去时,脚步轻些,莫要叨扰。” “谢官爷赐教!!” 许浩谢过后迈步踏入“高门槛”,正式踏入安庆府,乃至整个安徽行省最大的“地方”。 刚一进去,就看到了几个匆匆忙忙抱着算盘路过的账房先生。 许浩眼神闪动几下,继续向前。 一路上经过诸如“池塘”“柴屋”之类的小地方,一直到了一个挂着“警示”的屋子前,这才停下。 “可是许少爷??” 屋前来了两人,打量着许浩。 许浩微微欠身: “许家长子许浩,见过二位大人。” “大人,我们算不上什么大人,只不过是个奴才罢了。” 两人中胖的那个发出“嘿嘿”的笑容,不动声色的表达了自己等人的身份。 许浩低头未言,两人互相看了几眼,随后便将之带了进去。 刚一进前堂,就听到一声: “两万两军需,太少了,还要多增派才行!!” 许浩心头一颤,随后站在外面候着。 等待的过程中不时还能听到李之南和那位新巡抚“打太极”的声音。 当一阵“传许浩”的声音传来后,许浩吐了口气,正了正衣服,大步而进,丝毫没有进巡抚衙门的慌张。 刚一入堂,许浩就跪在地上: “草民许浩,拜见抚台大人----” 一旁的李之南望着地上的许浩,眼神中似有“不忍”,但很快又压下来了。 “你就是许浩,真是生的相貌堂堂,嗯,真乃少年才俊!!” 台上坐在太师椅上的白准泰喝着茶,不断“划拉”茶碗盖。 胡先生跟着开口: “许少爷乃是李大人义子,还不快赐坐!!” 一旁立马有人请许浩坐在右手位,对面正是李之南和他的幕僚林师爷。 等许浩坐下来后,又有人送上茶点,一副“招待”的模样。 “许浩,既然你是李大人义子,那我就喊你一声贤侄。” “星南何敢,大人叫名即可!!” 许浩连忙推脱。 白准泰脸上带笑,伸手让人送来账册。 “可知这乃何物??” 许浩眼神闪烁,拱手回答: “正是义父大人让草民督办之事,此账册内共计两万一千二百三十五两纹银,一两不多,一两不少!!” “不错,年轻人记性就是好---” “不像我老了,记性越来越不行了。” 白准泰每说一句,就打量了一下许浩,后者低着头,一副训示的恭顺模样,让白准泰稍稍宽心。 “贤侄啊---” “草民不敢---” 许浩连忙推脱。 白准泰脸上笑容越发浓郁,伸手指了指一直未作声的李之南: “前段时间安庆大军进潜山之时,我曾问你义父,安庆可有贤明者,可代官府筹措军资,刚开始你义父还不说,后来才知道是你。” “现在看来,真是选对了!!” 白准泰说到这,没有再废话,干脆将手中账册扔给“猝不及防”的许浩,接住后说道: “此时安庆城内除了些许衙役,已是无人,而大军粮饷却是拖不得,我知你许家乃是盐帮兴家,也有百十号人手,此事却是合该你家来做!!” “而许家如今名望最重者,正是贤侄你啊!!” 白准泰突然大喝一声: “许浩,许押官,还不速请上任,更待何时!!” 白准泰眉头竖起,眼神犀利看着许浩。 许浩没有任何犹豫,乃至辩解,甚至连表情都很平淡,好似知道会这样一样,站起来拱手俯身: “谢抚台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