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伐清174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潜山赵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山间穿堂而过的寒风吹动了田野上的“稻梗”,已经有些枯竭的水田内,几头套着鼻环的乌黑水牛正在低头吃着有些老,但也算可口的存留根茎。 而在水田附近的大树下,几个牧童正在玩着你抓我,我抓你的游戏。 牧童的嬉笑声传遍了整个水田,惹的那些水牛不时抬头张望,最后又低下头,睁着硕大乌黑的牛眼在水田里探寻那隐藏在暗处的“嫩叶”。 水田上方是块隆起的山地,山地之上种了些入霜青菜,这些青菜在如今这个时节,正是城里人所“宝贝”的玩意。 但在农业还算健全,气候还算适宜的南方,这样的蔬菜简直随处可见,只不过“菜”吃多了,肉吃少了,难免有些菜色。 而在山地的不远处,则是一处类似于小镇的地方,说是小镇,但其实也不算小,光是周长便过了二里,还不算外围的那些看哨的竹楼。 一般情况下,这种建筑基本都是当地大户所建,为的便是防贼。 至于防的“民贼”还是“官贼”,那就不得而知了,或是说,两者皆有。 小镇城门上刻着一个牌子,牌子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岁月,字迹都有些模糊,但大抵还能看见几个熟字: “赵家镇。” ----- “今天鞭炮怎么放了这么长时间。” “快过年了,主家要分钱了,今个便是良辰吉日。” “分钱,分多少??” “你,你一个偏支,能分几个---” 看着眼前这个“黑汉”,负责巡逻的赵安西不屑的笑了笑,随后对周围的人招了招手: “各位,主家分钱,今晚有的吃,各位回去拿上大碗,好好吃他一顿!!” 周围立即响起一片欢呼,随后各回各家,一番寻找,恨不得把家里的锅都端来。 而在赵家主府内,此刻却也是一片红火,堂屋内不断喊着人名,以及所分数目。 “赵福通,分银五十七两----” “赵万安,分银七十八两四钱----” “赵福泰,分银一百五十二两---” 每报一个人的名字,就有分钱之人开始往盆里扔银子,银子的“哗啦”声配合着报账声,将整个主府弄成了热闹非凡的“分赃大会”。 坐在主座上的八十五岁赵老太爷看着眼前的热闹的场景,老迈的双眼中充满了“喜悦”,嘴里念叨着: “祖宗福泽,遗传万年!!” 而在一旁的赵家当代主事之人,赵太爷的二儿子赵福年跟着开口: “爹,儿子今早已经让人给祖宗坟上放过炮了,祖宗知道了,也会夸咱的!!” 赵老太爷微微点头,随后伸手,丫鬟立马将茶水送入了口中。 “记住,顺天应人,守义保乡,洪福万年,累世不息,这是祖宗定下的字辈,不能断,不能断----” “儿子知道了,儿子一定记住---” 赵福年跟着答应,随后招呼丫鬟: “老太爷累了,送回去休息。” 看着被抬回去的老太爷,赵福年转身对着周围还在数钱的同族严肃的开口: “刚才老太爷的话,都听到了??” “听到了---” “听到了---” 周遭立即响起附和声,只不过手上数银子的速度依旧不慢。 赵福年心里长叹一声,随后继续开口: “潜山前阵刚遭匪患,虽有许大人保护,扫平了山匪,但难保没有漏网之鱼,我赵家镇在潜山立足二百零五年有余,这么多年虽有灾祸,但却无碍,靠的便是同姓同族,联姻之亲同休共荣----” “如今世道不算太太平,分钱之事还是莫要声张,老实为好,老实为好啊!!” “我等敬遵主家之命----” 周围的钻钱眼的人,此刻也不得不装作“顺从”模样,答应了赵福年所要求的事情。 眼见于此,赵福年大手一挥: “今晚开宴,提前贺一贺新年!!” “也贺我潜山赵氏之福,绵长无忧----” “贺喜,贺喜---” 堂内堂外,到处都是一片贺喜声,好似这赵家真的能兴旺千年万年一样。 ----- “老爷,老爷----” 刚回内堂,赵福年就被叫住: “何事??” “老爷,官府的人来了。” “好几个骑大马的。” 通报的管家手舞足蹈的比划了一下几个人的长相。 “大马,官府---” 赵福年眼神微眯,随后开口: “更衣,将贵客送至后堂好生伺候。” “是,老爷----” 待管家走后,赵福年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不断的来回晃动,随后一言不发的走了进去。 后堂之内,杨立仁手里抓着瓜子,嘴里不断的吐壳,一旁的中年文客则是喝着茶,只不过还没喝几口就小声开口: “赵氏乃是地方豪强,山王爷成事之时,尚不敢小觑,若是他们不愿意,又该如何??” “储先生糊涂了,我主星南公岂能和蔡宇一介匹夫论处。” “更何况,我们还要后手,不怕其不愿!!” 杨立仁的话让储先生有些不痛快,但心里却是认同了之前那句话,毕竟这段时日相处下来发现,许浩无论学识,气度,还是用人做事之能,都远胜于那位山王爷。 尤其是在做事的气度上,可以比作“真龙”与“山蛇”。 其中差距,一目了然啊!! 又过了些许时刻,后堂内突然来了动静,未见人先闻声: “各位大人,恕罪,恕罪啊!!” 后堂内钻出来一个身着“翠色棉服”,戴着镶玉绒帽的老头,老头刚一出来,就对着杨立仁一拜: “典史大人当面,小老儿有礼了----” 杨立仁虚空托了托,随后笑着开口: “赵主爷好个精神,年过甲子了,腿脚还如此轻便,真是福气啊!!” “啊,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赵福年紧跟着对着伺候的丫鬟喊道: “没规矩,典史大人当面,怎么连饭菜都不准备,还不滚出去弄桌宴席。” “下人没有规矩,还望大人宽恕。” 随后又对着杨立仁拱手告罪。 杨立仁随后伸手对赵福年道: “这是新来的钱粮师爷,许县丞向县令大人举荐的,颇有能耐。” 储诚杰微微拱手,随后便坐回了原位,一副孤傲姿态。 赵福年心里琢磨一阵后上前拱手: “师爷大名,还望告知,日后也好有个称谓。” “姓陈---” 储诚杰冷声一句,让赵福年热脸贴了冷屁股。 赵福年最后只能看向一旁的杨立仁: “典史大人此来何故,若是有劳,自当效力。” 对面的杨立仁却是端起盖碗茶,轻描淡写的拨弄着碗盖,发出让人“慌张”的声响。 “若是衙门有事,我赵氏亦可了表心意。” 赵福年被弄的无奈,只能再次开口询问,重复刚刚的话题。 而这个时候一旁的储诚杰却突然开口: “县丞大人乃潜山英杰,如今却只有一妻,何其荒谬,我等来此,正乃求妾,以正县丞大人惧内谣言。” “啊----” 赵福年此刻真的傻眼了,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会是这么一回事,要知道他刚才都已经打算出血了,谁知道这两个人来他们赵家,就是为了给那个许大人求一个小妾?? 这,何其荒谬啊!! 而在对面的杨立仁此刻也跟着开口: “赵氏乃潜山大族,历经二百载而不败,何等天福之家,许县丞乃是安庆大户许氏之长子,若能结缘,岂非天作之合??” 赵福年慌慌张张的跟着追问: “此事是县丞大人的意思,还是二位的意思??” “自然是我等私下决定,许县丞何其光明磊落,怎么可能会做这等自降身份的事情。” 储诚杰冷声开口,随后站起身看向已经有些慌乱的赵福年: “赵主爷,你们赵家可不要忘了,没有许县丞,没准山匪攻破县城之后,就会来灭了赵家。” “这---” 赵福年慌慌张张的朝杨立仁那边看去,后者也跟着道: “许县丞乃是世之英雄,不可以偏房之女糊弄,赵主爷这次若真想结好,还望慎重!!” “可是----” “可是我如今以是耋耄之年,家中之女早在几十年前就嫁出去了,总不能让我孙女辈给许县丞做妾吧,这不是平白矮了辈分。” 赵福年嘴上说着“辈分”,其实表达的意思很清楚,我赵家主女身份尊贵,只能做妻,不能做妾。 杨立仁回头看了储诚杰一眼,后者马上开口: “赵氏乃是大族,虽为妾,但享妻族待遇。” “当真??” 赵福年摸着胡须,眼神充满了“别骗我”的神情。 “我等也只能回去尽量说服县丞爷了。” 储诚杰叹息一声,随后继续开口: “若要许县丞答应,还需要在陪嫁上做做文章。” “陪嫁,多少??” 此刻的赵福年心里微微颤动,好似有不祥的预感。 杨立仁此刻伸出两根手指,赵福年见到后试探性的开口: “两千两??” “哈哈---” 一旁的储诚杰直接笑出了声,赵福年赶忙开口: “两万两??” 杨立仁依旧竖着二指,一言不发,只是看着对面的赵福年,看的对方都有些发毛,忍着惊惧继续开口试探: “总不能是二十万两吧??” 杨立仁和储诚杰都笑了,对面的本来就试探的赵福年直接摆手: “算了。这亲事我们赵家高攀不起,还请另找他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