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伐清174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潜山巴图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新年刚过,可能是气候转暖的缘故,本来这个时节还有些寒冷,但此时却能够明显的感受到阵阵春意。 而对于那些“山中黔首”来说,这个时候正是下地干活翻土的时候,年前翻过一次,这个时候再去翻,地里的虫子,差不多都被冻死了,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咔嚓----” 锄头落地的声响在每个田野上响起,身上还穿着破旧冬衣的百姓嘴里互相谈论着年中走亲戚时,发生的笑话。 偶尔谈到哪家生的好看的妇人,还会出口调戏几番,直到有人骂出了声,这才停下。 田埂上,农妇们坐在树下用木锥顶着厚实的鞋底,嘴里谈论着家长里短的小事,突然某个谈论起“私事”,都能引起一阵嘻嘻哈哈的议论。 其中谈的最多的便是“体格”,毕竟在这山里干活,人前人后没得一副好身体,可不行。 毕竟乡下的风气最是开放,夫子老爷的那些“纲常伦理”可管不了他们,惹出事来,多半都是要出人命的。 而对于地里干活的男人来说,这个时候如果能来袋旱烟,那可就真是赛过活神仙了。 田埂之上,总是游荡着一群“有花有白有黑”的田园犬,这些不管颜色,统称大黄。 大黄们不断在田野间穿梭,这里撒泡尿,那里拉个屎,不断的滋润着周围的植物。 偶尔遇到几个可疑的生人路过,还会跟近吠叫,吠叫的时长完全取决于对方离开的速度有多快。 只不过总有一些人不受欢迎,老远就被大黄们拦住,一个个的龇牙咧嘴,恨不得咬上几口。 而这些人大多数都用戏虐的眼神看着这些“家畜”,偶尔还会和上前查看的主人家笑上一句: “按斤收,还是按个??” 主人家这个时候只是用警惕的眼神随便应付了几句,随后便用警告似的目送对方离开,然后回到田野上告知各家看好狗,莫要让这群“狗贼”夜里偷了去。 山野里的生活是枯燥的,也是贫苦的,日复一日的田野劳作,上山打猎采山货,攒在一起送到城里换些银钱,或是用来交衙门的“田税”,或是拿来为家里购置些必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偶尔买一些花布,找村头的某个“世袭裁缝”,用些大米,鸡鸭,蔬菜,换身新衣。 对于山野里的普通大清百姓来说,他们一生当中快乐的时光,简直屈指可数,结婚,生子,攒钱建新瓦房,然后子孙后代来回往复。 可能也只有城里下乡的戏班子来了,他们才会在八九点钟的深夜,借着月光和油灯微弱的灯光,高高兴兴熬个“早夜”,然后和从小到大,甚至到死的老朋友,发小们,谈论着小时候那些“贫瘠”的玩笑事。 最后在哈哈大笑中,各回各家,倒在土炕上,蒙头大睡,一觉睡到天亮,然后扛着锄头,走上那片祖祖辈辈都不曾放弃的田野,耕种那从秦汉时代一直种到现在的稻麦。 这些人就是史书上都不想过多描写,但又多次出现在路人甲阵营中的“黔首”,他们如同蒲公英一样飞舞,又好像没人在乎的,不见了。 史书上随便一个姓名都比他们高贵,毕竟他们可是有了名字,记载于万世,这些山野黔首呢,名字都没有,仿佛就像一场游戏。 只有写进历史的人,才算玩家,其他的,统称: “NPC!!” ----- 新修好的官道,可能是修的太好的缘故,路过的人大多都会感叹一句: “好一条快路!!” 这不,现在就一辆马车正在沿着官道狂飙,速度之快,堪比后世的“二十多马”,这对于原来一个时辰只能行驶“十几二十里”路的马车来说,不亚于上了高速公路。 马车上某个戴着顶戴官帽,顶上有“砗磲”的七品京官正在一边享受“飙车”带来的快感,一边张望着周围的春意盎然的山色。 “真是好地方啊,有山有水,此地虽不是正儿八经的江南,但也差不多了。” “可惜就是穷了点---” 京官嘴里念叨着,心里却在思索下午到了潜山县衙,该如何让那个“土包子”,多给点人事。 对于他这样的京官来说,出差最大的好处就是用京里所谓的“关系”“秘辛”,以及所谓的大人物吓唬这些地方上的蠢货。 大部分情况下,除了少数日后再难进取的傻子,大多数人这个时候都会诚惶诚恐的表示: “一点心意,大人莫要见怪----” 而这个时候,他们这些京官就会露出一副难为情的表情,然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拿走本来就属于他们的孝敬。 “城中杀气震,我主扫六合---” 嘴里唱着自创的官话戏曲,这位七品芝麻小京官陈大人,已经准备用这个绿豆大一样的钦差职位,朝那个乾隆爷口中的“地方好儿郎”要一份实心实意的饭食了。 毕竟跑了快一个半月,一路颠簸,就是为了此刻能够“满载而归”。 至于这位“好儿郎”会不会给,按照陈大人的估计,应该是会的,毕竟这位来时路上就听说是个“聪明人”,还是什么“许神通”。 这种人应该不会做傻事吧?? 一边想着,这位陈大人就对着前头的车夫喊了一声: “跑起来,这么好的路,你得飙起来啊!!” 车夫一甩马鞭,两匹好马立马加速,一下子将速度从二十马升级到了三十五马。 马车上的陈大人躺在车内,看着窗外滑动的风景,嘴里继续唱道: “小贼百万,爷爷我七进七出啊----” “哗啦”的马车声在官道上不断响起,如果这个时代有测速,这个时候就要有一个骑着大马的潜山捕快,给马车来一个“许氏截停”了。 没准马车里的这位陈大人还要喊一句: “爷爷可是汉军旗!!” ----- 潜山县衙,一座门前不放石狮子,只放两条大黑狼狗看门的“奇葩衙门”,用许槟的话说就是: “狗有时候比人靠谱,石头做的,谁信??” 而这位许县尉最喜欢的刑法就是“放狗”,每有重犯抓到,先带到关押后堂,锁烤捆住,桀笑一声: “来福,旺财,升堂!!” 而府内类似于刑名定罪的活,则是由杨立仁这个典史来做。 至于府内开支,以及收缴乡县赋税,目前则是由那位“陈师爷”代劳。 【储诚杰化名。】 而作为如今真正的潜山之主,县丞许浩干的事情就多了,除了要去各地视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监察”。 毕竟那位同样以“龙蛇之变”的开国皇帝就曾说过,真正的大人物,从来都不是自己干的,用人才是最大的本事。 而从谏如流,但又习惯性吸取教训的许浩从来都不是某个人的模仿者,虽然背地里有人称呼他为“小刘备”“真曹操”。 但他其实从未想过成其中的哪一个,甚至他的仁义,有时候也是出自本心的,并不是所谓的“虚伪”。 唯独相似的,可能是因为都喜欢“美女”吧。 不过这是人之常情,算不得什么。 许浩真正的形象,可能连他自己都觉得模糊,唯一看懂一半的林师爷私下就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过: “有容人之量,有治国之才,亦有枭雄阴狠之心,此人若真成,天下有的折腾!!” “夫君,吃些吧,莫要再批改了,一会饭都凉了。” 许浩看着放在案前的几盘肉菜,放下手中的“羽毛笔”,转过头看着挺着大肚子的章云若,温柔的说道: “夫人不去养胎,来这做什么。” “些许饭食,下人自会送来,何须劳烦夫人你。” 边说,边扶着章云若往回走,后者摇了摇头: “大夫来看过了,说胎儿稳定,些许波动,无碍的---” “无碍,这种事怎么能说无碍呢,须知如今我许家在潜山和安庆已有如此家业,干的事暴露出去,就是死罪---” 许浩眼神复杂的摸着还能感受到抖动的小腹,语气压抑的继续开口: “自古以来,欲图大业者,无不以人为本,以人为先,我如今名为县丞,实乃潜山之主,治下数十万军民,名为清统,实为吾有,你肚子里的,可是所有人的希望啊!!” “夫君---” 章云若语气颤颤,抓住了许浩的大手: “夫君就这么笃定我肚子里的是男孩,若是女孩---” 章云若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抓着许浩的手都用上了力,攥的更紧了。 许浩此时伸手搂住对方,轻吻额头,小声靠在耳边说道: “储先生算了一卦,是个好卦,他说有就有!!” “他??” 章云若根本不相信一个“败军”能有什么本事,只当是许浩的宽慰之言。 “夫君往后还是多去春红那,她身子好,日后没准也能为许氏添丁进口,延续香火。” 章云若只字不提某个“赵氏”,许浩也只能老实的点头。 “大人,大人----” 就在两人准备一同用饭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只见储诚杰踉踉跄跄的跑了进来,走上前附耳对许浩说道: “外面来了京官,说要给您去年秋天协助官军剿匪的赏赐。” 许浩眼神突然凌厉,摸了摸章云若不施粉黛的小脸,小声的叮嘱: “我去去就来,潜山上下,皆听我命,莫忧!!” 看着风风火火走出去的两人,章云若抓着挂在脖子上的“玉菩萨”,嘴里祷告着“保佑”“吉祥”的词汇。 ----- “怎么还没来啊,这茶次了啊!!” “黄山就在这附近,就没好茶叶??” 许浩刚一出来,就听到了外面带着京腔的“嘲讽声”,跟在身后的储诚杰小声开口: “府内尚有几份上次纳妾,赵氏送来的龙井茶,要不给他送去。” 许浩脸色冷冷,随后一言不发的点了点头。 储诚杰心里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这位许帅这段时间做惯了“大人物”,把原来做小人物的日子都忘了。 许浩走出来时,这位陈大人装作没有看见,只是一个劲的叫喊: “送些好茶来!!” “这位大人,潜山小县,前阵子刚被山匪洗劫,能把县城和官道修缮好,已是欠下诸多人情外债,实在贫苦,还望见谅。” “这样,我自己那还有友人所赠的几两雨前龙井,刚才已经让人去沏上一壶,至于剩下的,也让人包好,送给大人回去慢慢品尝。” “反正我这张嘴淡的很,尝不出好坏,大人乃是从京城重地而来,定是见识广博,比我这等人强多了---” 许浩短短三句话就让这位陈大人满意的坐在了位子上。 坐下后打量着没有坐在首座,而是坐在对面的许浩,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随后开口: “本官姓陈,名林意,汉军旗人士,目前添为礼部七品属官---” “原来是陈侍郎当面,下官拜见陈侍郎---” 许浩拱手下拜,对面的陈林意结结实实受了一拜后疾呼: “莫要放肆,我一个七品,怎能以侍郎相称,岂不是乱了纲纪!!” 话虽如此,但是陈林意心里可是得意极了,反而指着许浩说道: “我此来乃是替圣上来嘉奖你的!!” “许浩,还不领旨!!” 陈林意从怀里掏出一份不算太厚的“小圣旨”,对面的许浩立马跪在了地上,双手向上摊开,做“服帖状”,口呼: “吾皇万岁---” 陈林意看着对面地上恭顺的许浩,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摊开圣旨: “兹尔许浩,安庆府人,虽才童生,却能鞍前马后,为国剿锄贼匪,实乃忠勇之士,特许嘉奖忠勇巴图鲁,以正天下忠勇之心---” 许浩听着所谓的“圣旨”,心里不断翻涌,倒不是这份圣旨,或者说这份“口谕”有什么问题,毕竟所谓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都是后世影视剧胡搞,真实情况是,这种开头,都是祭典,或是大事才会用,他这种小人物,还到不了那个级别。 这种“半文半白”的,一看就是十全即兴写的,礼部的人连润色都没有润,就送来了,而且如果猜的没错,这玩意可能还是最近两个月写的。 或者说那位所谓的“盛世帝君”,没准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翻到有关他的消息,刚好来了兴致,就大方的赏了他一个“带号巴图鲁”。 【入关以后都加前号,满汉都授予过,早就没有当初那么值钱了,甚至一个八品武官都拿过这玩意。】 “许浩,还不接旨---” 陈林意收起所谓的圣旨,高傲的看着还跪在地上的许浩。 许浩双手向上托起: “潜山县丞许浩接旨,万岁爷洪福安康---” 陈林意听着这个“地方土狗”换着花样拽着“恭词”,心里虽然不屑,手上却把圣旨给了对方,还不忘叮嘱: “万岁所赐,不能轻损。” “是是是,日后一定每日焚香祭拜,祝陛下万年长青!!” 许浩接过圣旨后起身,轻轻的靠近对方,小声开口: “大人舟车劳顿,何其辛苦,晚上下官来安排,一定让大人满意。” 陈林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同样小声开口: “此城中可有美人??” 许浩心思转动,面色露出为难,最后无奈开口: “潜山小县,百姓疾苦,生男如添力,且多在山上,您想想,山窝窝,能有个啥美人!!” 陈林意的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随后生硬的说了句: “既然无美人,自当在人事上多加些。” 许浩“恍然大悟”,随后抓住对方的手: “大人放心,小县虽穷,但到底几百两银子还是可以挤出来的,这样,我个人再添一些,凑出八百两给大人回去装点个房子啥的,大人意下如何。” “啥,八百两??” “你在开什么玩笑,我颠簸月半,就为了八百两??” 陈林意被许浩这句话弄的有些傻眼,到了最后指着许浩的鼻子: “你这等乡野匹夫,不过是童生之辈,侥幸杀了几个草匪,方才有今日之荣,安敢如此藐视与我!!” 许浩“吓”的赶忙拱手赔罪: “大人,真没钱啊,是真没钱,这样,我去借,豁出去,再借二百两,凑出个整数,大人,是真的没有了---” 看着眼前这个“叫苦连天”,连一千两都要借钱来凑的“忠勇巴图鲁”,陈意林第一次觉得这个鬼地方已经不是穷不穷的问题了。 而是坑啊,大坑啊!! 毕竟千里做官只为财,要是他处于许浩这个位置,那真是比杀了他还要难受,简直堪比“每日凌迟”啊!! 而许浩却能在这个地方一直待下去,想到这里,陈林意看向许浩的目光中都带有了一丝怜悯和同情。 毕竟这位才是正儿八经的大清官场“吊车尾”,真正的“差生”啊!! 而对面的许浩这个时候反而满足的说了句: “大人出在京城,不知地方苦,不过我这人早就学会苦中作乐了,不碍事的---” 陈林意看着许浩脸上“坚强”的笑容,主动抓住对方的手,热切的宽慰: “巴图鲁辛苦了,千两就千两,我这个人大方着呢!!” 许浩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实则心里已经把对方骂成“猪狗”了。 毕竟都表演到这个份上,竟然还要让他去借那二百两,真是个畜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