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拜入古墓派,成为杨过关门弟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临别赠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什么故事?” 方洛尘眉头微蹙,记忆被酒意遮掩,模糊不清。 “你说,重阳宫中,受伤的大侠杨过携手其毒入膏肓的夫人,力抗蒙古群雄,英勇无双。” “你还说,他们不顾全真教道士的阻挠,挟持清静散人孙不二,在数百全真弟子瞩目之下,在那王重阳祖师画像前,拜堂成亲,正式完婚。” 杨瑶琴说到这里,眼中竟泛起点点泪光,声音也带了几分哽咽, “你又说,那一刻,杨过和小龙女的感情得到最完美的诠释,超越了世俗成为了重阳宫中永恒的记忆。纵算现在重阳宫只剩断墙残瓦,也仍在诉说着这古老的传说。” 方洛尘闻言心头一震,暗自叫苦,这等言论实乃大逆不道,竟敢在众人面前直呼杨过、小龙女之名,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师父他……没有动怒吧?” 杨瑶琴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回忆: “应该未曾,而且我恍惚间,似乎瞧见他悄悄转头拭去了眼角的泪珠。” 方洛尘闻言,不禁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虚汗,心中暗自庆幸,却又对昨晚的失控感到几分后怕与懊悔。 杨瑶琴却捂嘴笑起来: “你以为你就说了这个故事么?” 方洛尘汗流不止: “我还干嘛了呢?” “你说你见不得大家这般伤感,想要让大家开心开心,于是唱了个曲子。” 方洛尘缓了口气: “那应该还好吧,大概是什么归去来吧。” 这个曲子他倒是多次唱给杨瑶琴听过,觉得若是这般,倒也没啥。 “你听好了,你大概是这么唱的。” 杨瑶琴清了清嗓子, “Yo,听我说段古老传说,江湖风起云涌多波折, 杨过小子,骨骼惊奇,自小流浪心却未冷却。 全真教里把武艺学,却为情字把头别, 遇见小龙女,叫了声姑姑,两人一眼定情结” 方洛尘顿感社死,没想到自己酒后还会喊麦了。 干脆直接把脑袋埋在被子里,但是杨瑶琴那魔力的曲调还穿透进来。 “…… Solistenclose,这不仅是武侠的秀, 更是爱的歌,勇敢与坚持的奏。 侠侣与大雕,故事流芳百世久, 哪怕桑海沧田,仍有人在说着不朽。” 也是难为她了,里面夹着几个英文单词都能记得清楚,换在后世必定是个学霸无疑。 正尴尬间,门扉轻启,郭念步入屋内。 她平日里脾性都不好,今天却难得温和的说: “洛尘,里长让你在出发前去见一下他。” “我洗把脸就去。” 方洛尘连忙从床榻上一跃而下。 他一边匆匆向水盆走去,一边关切地对杨瑶琴来, “杨师姐昨夜照顾我,一定累坏了,赶紧休息一下去吧。” 杨瑶琴目光流转,先望向他,复又转向母亲,最终,以一种近乎呢喃的声调轻声道: “我我,我想等下送你下山。” 说罢,眼波中流露出不舍与温情。 方洛尘心头涌上一股暖流,这小丫头,果真舍不得我。 洗漱已毕,他心怀忐忑,步履却坚定,向那悬崖边行去。 幸而,映入眼帘的是杨过那含笑的面容,宛如春风拂面,令人心安。 “醒来啦,你可感到头疼?不妨先去熬些粥吃,解解酒意再来。” 杨过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关怀。 方洛尘摇摇头: “不疼,就是社死了感觉。” 他口中的“社死”,杨过虽不知其详,却也未加追问,只心中暗想,这徒儿时常语出惊人,或许是自己久离俗世,已难解年轻人的意思。 岁月悠悠,他已步入暮年,也没心思去探索这个世界新奇事物。 “呵呵,昨夜你倒是好文采。” 方洛尘连忙躬身行礼道:“弟子酒后胡言乱语,还请师父责罚。” 杨过摆摆手: “这有什么,为师听了还是蛮开心。此次找你,是见你要下山,为师有些话需嘱咐你。” “师父请赐教。” “为师知你心系复仇,欲寻谢逊一决高下。虽说他与为师有些渊源,但谁是谁非为师心中有数,绝不会阻你前行。只是,你目前尚非其敌手,凡事需量力而行。你正值青春年少,未来可期,待到过些年,你定能将其击败,无需急于一时。” 方洛尘连连点头: “师父所言极是,弟子定当谨慎行事,绝不会轻易以身犯险。弟子这条命,还需留着驱逐蒙古鞑子,为汉家百姓夺回江山,岂能轻易舍弃,辜负了师父多年的教诲。” 杨过听后,心中甚感欣慰: “你能如此想,为师便放心了。此番你要先往峨眉一行,为师正好有件事要交托于你。” “师父请讲,上刀山下火海,徒儿定会完成。” “没那么夸张,为师只是想知道,当年风陵生下的那个孩子现在在何方。毕竟终究是为师的孙子,破天的血脉。破天大概是不在人世了,我总不能让他的孩子也遭遇不测。” 杨过说着撇过头去,看着远处的云山云海。 不过方洛尘还是瞧见他眼角的泪花,在这一刻,杨过不是那盖世豪侠,而只是个普通的父亲。 “弟子一定会打听清楚。” “还有,若是能知道破天他……唉,为师还是想知道他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弟子明白。” 方洛尘神色黯然,心中有无尽话语,却不知如何启齿,他真担心那结局沉重得压垮杨过。 “嗯,还有一件事。昔日,杨惊天与郭念于江湖中布下天罗地网,那些看似平凡的悦来客栈,实则是我古墓派在世俗中的耳目,暗中搜集情报。日后,你若遇困境,只需寻得最近的一家悦来客栈,提及杨惊天与郭念之名,他们自会以飞鸽传书,速报古墓。为师即便拼尽这把老骨头,亦要下山助你一臂之力。” 方洛尘这才明白,怪不得一路上碰到过那么多悦来客栈,也明白为什么杨过身在深山,却能掌握江湖上的一手信息。 他连忙摆手道: “承蒙师父厚爱,师父您当保重身体,待弟子归来,我们再共饮千杯,不醉不归。” “哦,对了,尚有一事还得与你说。” 杨过似乎是因为上了年纪,总有些絮絮叨叨。 方洛尘非但未显不耐,反而心中祈愿,愿师父能多言几句。 因他深知,此去一别,下次再见不知是何时,心中是万般不舍。 杨过拍拍他的肩膀: “洛尘,你是我最为骄傲的弟子,但为师不愿成为你前行路上的绊脚石。下山之后,若局势所需,你尽可投身他派,再拜高师,为师绝不介意,亦无需报备。 这便是我让他们称我为里长、村长,而非掌门之故。为师早已无所谓门派之见,余生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想为汉家百姓再尽一份力罢了。只可惜,为师年岁已高,恐难亲眼见证你率军踏破元大都城门之日。” 方洛尘闻言,泪水不禁盈眶,声音哽咽: “师父,您休要胡言,您且在村中安然等候,待那一天,我定遣千军万马,以八抬大轿,恭迎您入大都!” “嗯,徒儿啊,你有此等凌云之志,师父心中甚感欣慰。去吧,去告诉江湖你来了……哦,还有一事,你昨夜唱的那首歌真不错,能为师父再唱一遍再走么?” 杨过言罢,竟不自觉地转过身去,似是不愿让徒儿看见自己眼中的不舍。 方洛尘闻言,亦缓缓转身,泪珠悄然滑落,打湿了衣襟。 “…… 那次是你不经意的离开, 成为我这许久不变的悲哀, 于是淡漠了繁华只为你开怀, 要陪你远离寂寞自由自在。” 杨过闭目聆听,歌声如缕,穿透了岁月的尘埃,他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过去,那个身着白衣,宛如仙子般的女子,以及年少时的自己,跪在她的面前,一声声唤着“姑姑”。 那些画面,如同昨日,清晰而又遥远。 细细一想,那竟已过去近百年光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