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热乎的二等功!!(二合一大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短跑最注重冲刺的速度,长跑最注重节奏的控制,用最适合最正确的节奏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侦察营的两名选手很强,保持节奏跑完剩下的路程,时间肯定会比巴特尔短。 陈军比侦察营的选手更强,同样只要保持做自己的节奏,到最后五百米冲刺,拿下负重十公里轻轻松松。 这是硬实力差距! 然而陈军为了成就巴特尔,将欠下的人情给还掉,不按常理出牌提前冲刺,把师侦察营的选手带偏了,必定会让他们最后没有余力冲刺。 这些师侦察营的选手其实都懂,就是被嘲讽刺激失去了理智。 跑出去之后,更不可能幡然醒悟。 因为陈军持续跑在他们前面,就会对他们进行持续的刺激,只会让他们心中的愤怒越来越强,大脑越来越迷糊。 这就导致比赛来到最后1000米,陈军和侦察营的两名选手,体能消耗过度没法再保持速度,跑得越来越慢了。 而一直保持节奏的巴特尔,他的速度却依旧很稳健。 逐渐的从后面追了上来。 当比赛进入最后的五百米时,陈军等人已经出现在观赛众人的视野中,让观赛区的氛围再度灼热。 都期待这跑在前面的三人,开始冲刺角逐最后这五百米。 然而他们你的想法注定落空,并没有看到陈军三人加速不说,反而看到他们三人的速度越来越慢。 好像是已经没电了的车一般,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慢。 反而是跑在后面的巴特尔,进入到了冲刺的阶段,速度逐渐提了上来,并追上了前面的陈军三人。 在超过陈军身边的时候,已经明白陈军良苦用心的巴特尔,给了陈军一个满是感激的眼神。 他知道这是陈军为他铺的路,他必须给予足够的尊敬和感激。 既然陈军已经把路给他铺好了,前面就是一条毫无障碍的康庄大道,巴特尔不能辜负陈军,更不能辜负自己的梦想。 开始压榨细胞中的每一分力量,朝着自己的梦想舞台冲击。 “怎么回事?” 侦察营的高手没有冲刺就算了,已经豪取九连胜的新任比武霸主陈军,同样没有加速追上,都被陌生的巴特尔给超了,把看台上的人全都看懵圈了。 尤其是侦察营的营长,看到自家两名选手表现失常,整个人都不好了,眉头皱得能挤死一只苍蝇。 唯独只有熟悉陈军的作风,在团比武中见过类似的高城和王团长。 他们俩对视一眼,瞬间就明白了。 从此刻对陈军再度有了新的认知,在个人实力之外,对陈军的人品和性格,认可度比之前更提升了一步。 对陈军更爱了! 而当巴特尔在这样的氛围下,拼尽全力冲过了终点线,完成了他的人生目标,军旅生涯再无遗憾时。 实在是难掩心中的那一份兴奋,情不自禁仰天大喊了足足三秒。 计时表上55分12秒的成绩,尽管没有打破师纪录,不像陈军每场那样,每场都破记录带来震撼。 可是对于巴特尔而言。 这个成绩他已经非常满意,必将视为自己一生的荣耀。 随着巴特尔大步冲过终点线,代表着师比武就是正式结束,更代表着一年一度的大比武就此圆满落幕。 毫无意外。 比赛的赢家是702团。 最大的赢家是钢七连。 陈军和伍六一为首的钢七连代表队,以十四个项目十胜的豪华战绩,强势夺取了师比武的连级第一。 同时也用这个华丽的成绩,帮助702团以十一胜夺取了团级第一。 702团的战绩实在是太过夸张,完全支配了这一场师大比武,让第二名的侦察营都被人给遗忘。 所有人都只记得两个名字—— 陈军和702团! 辛勤的耕耘持续了三天半时间,在这个第四天比武的下午,已经成为了702团独角戏的颁奖典礼,正式拉开了帷幕。 笑得红光满面的702团王团长,第一次代表702团站在了领奖台上。 他很高兴。 以及无限骄傲。 立挺得如铁板的笔直胸膛,伸出刚劲有力的双手,从师长的手中接过了“四铁模范单位”的荣誉证书。 还有那一面被折叠的方方正正,放在红色盒子里的锦旗。 从接过这份荣誉的那一刻开始,702团正式成为了T师最强主力团,名正言顺不带一点其他的那种。 随后更有一份意外之喜。 因为702团此次比武非常出色,把两个第一全都打包了,并且还破了全军记录、大量的师纪录等等。 师部为了表彰702团的出色表现,特意授予了702团二等功荣誉一个。 尽管这个二等功是属于团单位的,可是对作为团长的王庆瑞来说,等于是给他的意思一样。 有了这个二等功加四铁模范单位,王团长已经拿到了更进一步的门票。 也许用不了多久。 现在的王团长同志,就是王副师长了。 团里面此次比武收获非常丰厚,贡献了最大力量的钢七连,更是让颁奖典礼的氛围直冲云霄。 象征着T师最强连的称号——T师胜利连锦旗,由政委亲自交到了高城手中。 有了这一面锦旗在手。 “师里威,团里横,全师八十五个连我老大”,这句高城挂嘴边的话,从今天开始将彻底取代从“团里威,营里横,全团十六个连我老大”。 这是用实力硬生生打出来的,高城有绝对的资格来说。 这份荣誉还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随后钢七连因为表现足够出色,连队被授予了一个三等功,由作连长的高城上台接受了证书。 高城和王团长是差不多的,都是陪着选手过来走一走,最后抱得各种荣誉归。 面对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还有各种投过来的羡慕和眼神,高城笑得更开心,前所未有的高兴。 就像是一只斗胜了的公鸡一样,挺着脖子仰着头,傲娇拉满。 此刻的高城,有资格傲娇。 单位的比武奖励发完了,接下来就是选手个人的奖励。 巴特尔代表的二队基本没啥表现,可是靠着钢七连的变态表现,啥也没干就拿了个团级第一。 且队长巴特尔最后发挥不错,拿了仅有的一个单项第一。 让巴特尔所代表的七零二团二队,获得了记集体三等功一次,选手们相当于白捡了一份功。 蹭了下光的二队都有集体三等功,钢七连代表的一队自然更牛X。 起手第一份荣誉就是集体二等功。 三等功和二等功就一字之差,可他们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钢七连参加比武的选手中,除了陈军一个是干部之外,其他的都是老兵和士官,以及成才这个新兵。 对于老兵和士官甚至新兵来,集体二等功作用比个人三等功还大。 别说是转士官,提干都能做门槛。 而成才作为一个新兵蛋子,他有读高中的文化水平,在团里拿过三等功,加上这一个集体二等功。 成才转士官已经是板上钉钉,甚至提干都已经踏进去一只脚。 只要后续能够做一年班长骨干,在年度评级考核上能够达标,不要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 成才肯定做不满一级士官,就会进入到提干的程序中去。 而现在已经是二期志愿兵(二级士官)的伍六一,他的表现更加出色,提干进度必然比成才还要快。 大概率在未来两年之内,伍班副就会变成伍排长。 钢七连比武队的收获都如此丰厚,作为比武队队长、获得了十个单项第一、创立了九连胜记录、打破了五项师纪录、还打破了全军纪录的陈军。 他的表现不能用厉害来形容,只能用完美和不可匹敌来形容。 拥有战无不胜碾压级绝对实力,陈军轻松的征服了师长政委在内的一众师领导,被隆重授予了个人二等功一次。 并且还被师长亲自题词,授予“全能比武尖兵”的师嘉奖表彰证书。 全能和尖兵这四个字,还真匹配陈军。 而能够得到师长的亲自提词,让这个师嘉奖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价值甚至可能比二等功还要高。 因为二等功只是荣誉的表现,可师长的亲自提词代表他的认可。 能够被师长认可。 那就等于未来的军旅之路,陈军也是一个有背景有靠山的人了,起码从连走到师已经通了大半。 从台下数百人羡慕的目光中,就可以看出这一份师嘉奖的分量。 在双手接过二等功荣誉证书,看着佩戴在左胸上的二等功勋章时,陈军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拿到了这一个二等功,加上团里面拿的三等功,还有集体二等功和三等功。 陈军几乎把能拿的,全部拿了个遍。 来比武之前制定的计划,妥妥的超标准完成了。 三年内成为副连长,已经不成问题。 甚至已经能展望连长! 高城可是妥妥的军二代,他能在没有任何大军功的情况下,只做了短短一年排长就直接升连长,中间的副连长都能跳过去的牛逼存在。 现在又在这一次师大比武中,豪取了如此多的荣誉。 他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肯定能够升到营里面去,起步都是个副营长,直接做营长也不是不可能。 高城离开后空下来的连长位置,纵观钢七连唯有陈军能胜任。 高城也会主动交付给陈军。 想到等自己成了钢七连的连长,和升上去的营长高城携手,在团长王庆瑞的帮助下打造合成营。 陈军就干劲十足。 已经迫不及待返回钢七连,轰轰烈烈拉开他的合成改造计划。 在这种迫不及待的强烈情绪下,陈军在晚上师比武的结束聚餐中,哪怕被一众师团首长围绕,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满脑子都是钢七连怎么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合成改造,并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 直到回到团里由团长亲自主持,召开的盛大庆功宴上,陈军才猛然回过神来。 趁着现在比武大胜而归,王团长兴致非常的高,心情非常的好,岂不是提出合成改造的最佳时机? 想到这…… 陈军立马就来了精神头,找机会和团长热情的交谈。 王团长此时此刻对陈军非常喜爱,本来就爱才的他,已经在脑子里构思,怎么培养陈军这个优秀的年轻中尉。 702团需要优秀的后起之秀,而陈军无疑是优秀的最佳代表。 因此对于陈军主动上来交谈,王团长心里非常的乐意,正好也趁着这个机会,和陈军聊一聊更深入的。 想看一下陈军对军队的理解,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员。 自身军事技能技术强固然重要,可是对于一名军官来说,更重要的是军事指挥领导方面的才能。 而王团长到目前为止,并不了解陈军对领导指挥的理解。 所以他需要接着聊天,用话题引导来探个底。 期间王团长提出来一个话题,希望钢七连不仅能在比武上大放异彩,在连队建设上也能同样优秀。 目的是想通过这个话题,看看陈军对连队建设的想法。 这对陈军来说。 简直就是瞌睡碰上了枕头。 王团长主动把话题送上来,陈军顺势就插入自己的想法,将钢七连的合成化改造端到了明面上。 “团长,通过科威特战争可以看到,未来的战争形态已经变了,为了跟进我军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步伐,我觉得钢七连也是时候做些改变,我有一个不错的想法,不知道团长你有没有兴趣听?” 陈军短短几句话下来,从国际形势引入到了改革大势,并最后引出自己的想法,整个调理清晰非常明确。 被陈军的个人实力折服的团长,已经认可陈军是一个优秀的新秀干部。 军队改革大势所趋不可动,王团长其实自己早就已经知道,只不过他个人并没有很好的方法。 如今陈军这个新秀干部站出来,主动提及现代化改革的想法。 王团长的兴趣,立马被抓住。 单独把陈军叫到了食堂外面,避开里面聚餐的吵闹杂音。 颇有兴致的问道:“陈排长,关于你提到的这些,师里早就已经开始了,我也一直在研究。 不过,我还没有成熟的思路,大家都在摸索中,你是军校出来的,基础理论知识肯定很扎实,对国际时事也更了解。 我很有兴趣听听你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