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不请自来的李建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秒记住【。3。】, “有的时候,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可能是清晨醒来,看到心爱的人睡在身旁;或许是在忙碌了一天后,推开家门,扑鼻而来的是熟悉的饭菜香;亦或是和老友相聚,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姜睿手里搂着李秀宁缓缓说道。 “是啊,只是不知道那种日子什么时候能到来啊?”李秀宁憧憬的说道。 宋莲儿又被宋老生给叫走了,所以当院内只留下李秀宁和姜睿二人时,李秀宁那隐藏已久绵绵情意,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瞬间便化作了浓浓的痴缠之意。 虽然说李秀宁要比宋莲儿大两岁,但在姜睿眼中,她可比宋莲儿难哄多了,尤其是二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李秀宁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似得,非常的“不讲道理”。 此时此刻,李秀宁像一只慵懒的小猫一般,轻轻地卧在姜睿的肩头,将头靠得紧紧的,耳朵贴在姜睿的胸膛之上,静静地聆听着那一下下沉稳有力的心跳声。 她微微闭着双眼,脸上洋溢着的尽是沉醉与满足。 可惜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月莹的到来打断了李秀宁的幸福时光。 “不是告诉你,谁来了都不见么?夫君刚刚回京,一路舟车劳顿,今天要好好休息休息。”李秀宁怒道。 “郡主,是世子殿下带着夫人过来了。”月莹小心翼翼的回道。 “啊,是大哥过来了么?我们现在就过去。”她赶忙直起身子,也顾不上整理有些凌乱的发丝了,紧紧拉住姜睿的手臂,便去了前厅。 “哎呀,秀宁,你慢点走,不急在一会。”姜睿低声劝道。 “我和大哥可是有一年多没见面了,能不想么?” 到了前厅门口,李秀宁这才突然回过神来,她擦了擦眼泪,然后狠狠地瞪了姜睿一眼道:“都怨你?” 方才缓缓进入前厅。 姜睿摊了摊手,表示自己很无辜,但想着现在李秀宁还是在孕期,只好无奈的苦笑一声,生生咽下这个苦果。 “秀宁…”李建成话音刚落,李秀宁便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似得,眼眶瞬间又红了。 她顾不上周围还有旁人在场,朝着李建成飞奔而去,一把扑到了他的怀里。 眼前的这一幕让姜睿也是大跌眼镜,他万万没想到,李秀宁和李建成的感情竟然这么好。 李建成宠溺的说道:“多大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 “大哥,这一年我过得好苦啊…既要逃生,还要打仗,每天都不得歇…”说着说着,李秀宁的眼泪便再也忍不住了。 “好了,秀宁,都怨大哥,当时大哥去太原的时候,就该叫上你,要不然你也不会受这么多委屈…” 李建成哄了半天,方才把李秀宁哄开心。 李秀宁这时方才看见旁边的大嫂,连忙行礼道:“见过大嫂,让您见笑了。” 李建成的夫人是郑家嫡女,名叫郑观音,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才女,虽然对刚才小姑子的那一番作为略感惊讶,但她心中并无丝毫责怪之意,因为她也很怜惜李秀宁。 这时姜睿方才慢慢走过来道:“见过大兄,见过夫人。” “小睿啊,我就这么一个嫡亲妹妹,你要是对她不好,我可饶不了你。”也许是受刚才妹妹的感染,李建成没给姜睿好脸色。 “大兄放心,我姜睿定会护秀宁一世安宁的,若让秀宁受一点委屈,姜睿将百死难赎。”姜睿一脸郑重的回道。 听了这番话,李建成的脸色方才缓和下来。 “大哥,他对妹妹很好,您可不能欺负他。”李秀宁也在旁附和道。 李建成苦笑一声道:“真是女大不中留啊,你嫂子听说你怀孕了,从家里拉过来了许多东西,你收下吧。”一秒记住【。3。】, “多谢嫂嫂了。”李秀宁抱着郑观音的肩膀撒娇道。 接着李建成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圣旨递给李秀宁道:“这是阿爹特意从陛下那里求来的赐婚旨意,有了这封圣旨,那些个闲言碎语、无端非议,便都能被堵住了。 你们俩呀,从此刻起,也算是夫妻了,往后的日子可得好好过,相互扶持着,可莫要辜负了阿爹的一番苦心呐。” “真的么?”李秀宁喜出望外道。 “那还能骗你不成?” 听到这番话,姜睿也有点懵,自己连婚礼都没办呢,就奉旨成婚了。 李建成好像看出了姜睿的疑惑,低声解释道:“现在局势微妙,那些前隋老臣也是贼心不死,阿爹的意思是你们的婚礼以后再补上,不必急于这一时。” “外舅大人的一片苦心,姜睿明白。” “大哥、嫂嫂,你们还没吃饭吧?” 郑观音笑道:“还没吃呢,你大哥听说你回来了,下了朝就直奔你府上来了,哪有时间吃饭啊?” “那正好,我家可是有几道拿手菜,也让哥哥嫂嫂尝尝鲜…” 看着李秀宁忙里忙外的模样,李建成轻叹一声道:“真是好久没有见到秀宁这么开心了?” “大兄,这还不是因为你来了啊?” “对了还有件事,我得提前给你通个气啊?”李建成低声说道。 “何事啊?” “阿爹为了安抚苏威,所以把你的爵位降成了安德郡公,你可千万不要心怀怨言啊。” “放心吧,大兄,水满则亏,月盈则食的道理,小弟还是明白的。”姜睿毫不在意的回道。 李建成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荣辱不惊,阿爹没看错你。” “对了,大兄,我听说二兄又去了潼关,难不成是潼关的战事不顺么?” “哎,可别提了,屈突通这老贼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孝恭他们已经把潼关围的水泄不通,这老家伙就是不降,而潼关地势险要,打也不好打。 无奈之下,阿爹只好派二郎和唐俭二人,带着朝中诸位老臣的亲笔信,去了潼关劝降。”李建成苦笑一声道。 “大兄,小弟倒是有一计,可迅速安定关中人心。”姜睿微微拱手回道。 “派人去和太上皇谈判,拿回传国玉玺,太上皇现在已是独木难撑,要是再晚一些,恐怕玉玺就要落入贼子之手了,我大唐既然奉隋为正统,拿回玉玺那便是外舅大人的责任了。” “你的意思是说,若没有传国玉玺,大唐开国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乱世之中么,最后还是靠实力来说话的,但是对于那些士族门阀来说,他们就信这个东西啊,若能提前拿回传国玉玺,那咱们以后的路,也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阻力。” “是这个道理?那不知逸贤你有合适的出使人选么?此去可是九死一生。” “我倒还真有一个?” “是谁?” “宋老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