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都日月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52章 皇帝秘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泰和赵无极跑去西市德盛行,让东主李容妃安排了一顿好酒。 一夜未睡,有些劳累的两人。 酒后精神旺盛! 两个时辰后,李泰在赵无极和几名绣衣卫的护送下。 回到了魏王府。 带着忐忑的心,李泰打开了寝殿的大门。 里面没人? 一问侍女,才知道王妃阎婉带着北海兰珠,在绣衣卫的保护下,进宫去了。 李泰觉得王妃阎婉真的很优秀,只是听自己说了一些长安十二时辰的事情,估计着时间,就把事情办了。 最让李泰意外的事情,泷泽清雅带着佐佐木平次那些忍者手下,就在府中住了下来。 说这是王妃阎婉的意思,她们被追杀通缉,也没地方去。 泷泽清雅看来,魏王府,对于她们,自然是长安城里最安全的地方。 李泰脸上一黑,自然知道这家伙是为了监视自己,尽快处理好被李治吞掉三千万两黄金的事情。 无奈等阎婉回来再加询问。 自此,北海兰珠失踪的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李泰知道没有完。 正当李泰烦恼之时,宫中来人转话,皇帝让魏王殿下入宫觐见。 长安,太极宫,立政殿。 见过北海兰珠之后。 让魏王妃回府,北兰海珠在京大内休息压惊。 稍后,派人将东tu厥遣唐使团护送出境。 李世民非常清楚,大唐帝国江山稳固,最终要的是什么。 不是贞观之治的繁盛。 自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暴政,整个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崩溃。 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建立强大的军队,才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石。 而强大的军队,需要无数的银两维护。 说白了,就是依靠经济的繁荣,维护强大的军队。 这其实,在有些时候,是一种悖论。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高祖李渊在隋末做太原留守的时候,那点家底,占山为王,称旗开兵的事情,可以说非常非常高难度。 没有那个实力? 不是。 是没钱! 大唐帝国创业的阶段,只有几万普通士兵。 骑兵数量不过两千。 在古代,维护骑兵的费用,远超养上百名普通士兵的费用。 光是战马,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其它盔甲、长矛之类的就不提了。 没钱怎么办? 高祖李渊非常厉害,他是真正的混世魔王! 李渊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让时任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给东yu厥的始毕可汗。 内容极度谄媚,低下,称臣。 刘文静当时都觉得主子李渊的态度太低了,甚至冒死劝谏过。 高祖李渊否定了。 想到这里: 皇帝李世民闭上了眼睛,思绪回到了那天和父亲李渊力争的时候。 “父亲!大隋完了! 各地烽烟四起! 窦建德,王世充之流,群雄逐鹿,已占中原大半! 我们再不骑兵,恐危矣!”秦王李世民说道。 李渊摇摇头,说道: “世民!为父身为太原留守,名义上拥兵二十万! 能打的步兵,不过两万多。 骑兵更是只有两千余。 装备器械,更是无从谈起! 窦建德,王世充之流,如西汉末年黄巾之辈,靠烧杀抢掠聚集力量。 我李家,要想正统得天下,此事万不可做!” ps:李世民没有表字,他只有鲜卑小字而无表字。鲜卑小字又多是动物名,留之不雅,所以就不载了。 到高宗李治这一代才有表字。 李世民很聪明,他当然知道父亲李渊的话很对。 如今的情况,容不得他们这样等待! 他心下一横,说道: “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实乃口舌善辫之辈,有诸葛孔明之资。 父亲可派其出使东tu厥,找到阿史那吉世,始毕可汗。 许以重利,割地都在所不惜! 问始毕可汗借兵马,借粮草!” 高祖李渊转头看向李世民,厉声道: “世民!你疯了?! tu厥自五代十国,到大隋,再到如今,一直都是北方草原非常强大的游牧民族! 他们依靠掠夺而生! 我中原地区,饱受其扰! 今大隋末年,基业动荡,帝国倾覆,就在朝夕。 为父认为,东tu厥始毕可汗,出兵掠夺中原,不会太久。 我们会是敌人! 怎么可能问敌人借兵马!借粮草?! 你荒谬!” 李世民看着焦急的父亲,非常沉稳的回道: “父亲说得不错!但父亲忘记了,” 东tu厥人虽然强大,却不事农耕!更不会守地! 掠夺是他们骨子里面的东西,筑城守业,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父亲言辞恳切,低调称臣,许以重利!让其渔翁! 派出能言善辩的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 儿子料定,此事可成!” 《论唐高祖称臣于tu厥事》中提到李渊向tu厥称臣。 李渊起义之初,向tu厥称臣。 李世民是此事的谋主,并非虚构。 这事在史书中有记载,不过史书没有提“称臣”二字,只说唐高祖以tu厥为援。 高祖起义太原,遣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聘于始毕,引以为援。 始毕遣其特勒康稍利等献马千匹,会于绛郡。 又遣二千骑助军,从平京城。 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 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 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 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 tu厥遣其柱国康鞘利等送马千匹诣李渊为互市,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 丁酉,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 tu厥在隋朝时期是向隋朝称臣的。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 tu厥已经于公园582年,隋开皇二年,在李世民岳父长孙晟(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父亲)的谋划下,离间计成功! 分裂成东、西tu突厥。 这个功绩,也是长孙家在大唐帝国成为第一权贵的核心! 后世,隋炀帝杨广被东tu厥始毕可汗,率领大军围困在雁门,自此东t厥开始轻视中原。 隋末天下大乱,中原陷入混战。 东tu厥趁机强大起来,控制了整个北方草原。 同时开始压制西tu厥,并轻视中原政权: 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 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 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皆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 使者往来,相望于道也。 隋末,陇西的薛举、河北的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马邑的刘武周、朔方的梁师都、河西的李轨、北平的高开道等起义军及割据势力,皆是臣服于东tu厥,接受东tu厥可汗的号令。 李世民想到这些大唐皇室秘辛,大唐帝国之所以有贞观盛世,正是自己当时对父亲李渊的谏言。 强大的兵力,才是经济稳定的基础。 经济稳定,才能维护强大的兵力。 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那时,称臣东tu厥,只是权宜之计! 他看到被御前总管王德带过来的李泰,面部表情柔和了很多。 李泰看到便宜老爹李世民心情不错,不知道爱妻阎婉说了什么,绕是这样,自己一会还是得小心一点。 言多必失。 伴君如伴虎! 李泰走到立政殿白玉堆砌的御阶下,匍匐跪地,恭敬道: “儿臣青雀,叩见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继续保持跪地姿势,动也不动。 皇帝李世民看着非常知道君臣规矩的李泰,点点头,说道: “平身! 王德! 赐座!” “遵旨!”御前总管王德说完,立即搬了一张金丝楠木太师椅给李泰坐下。 坐在冬暖夏凉的金丝楠木太师椅上面的李泰,心中感慨万千。 其实不止他,御前总管王德的心里,也是一样。 在大唐帝国的权利中心,太极宫立政殿里面。 除了皇帝的椅子,只有这把金丝楠木制作的太师椅。 为宰相魏征准备的,除了宰相魏征和文德长孙皇后,没有人有资格坐在皇帝李世民面前。 包括李泰的舅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魁首,长孙无忌都不行! 这是对帝国真正宰相的尊重! 李泰当然知道这个传说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椅子。 他现在受宠若惊。 表现似乎有点局促。 这也不怪他,如今这个李泰身体里的灵魂,从现代世界里面穿越来到这个大唐帝国,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很多的事情,说李泰能马上适应,那是不可能的! 他又不是现代世界中,什么动画片里面的位面之子,有什么金手指! 他丫一外卖员出身的家伙罢了。 “青雀!坐! 不用担心,是朕赐你坐这张椅子的资格。 这次的事情,你处理得很好! 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 你要知道,如今东tu厥控弦百万! 实力强大! 我大唐帝国虽不惧,但因北海兰珠意外死于长安,引起的两国之战! 生灵涂炭,贞观盛世,必将动荡! 功劳很大! 说吧,想要什么?!” 李泰急忙起身,正想跪下回话。 皇帝李世民的话,很快从白玉御阶上传来: “青雀,今天朕许你坐着和朕说话!” 李泰急忙回道: “谢父皇!” 御前总管王德,心中澎湃万千。 魏王李泰,成为了在大唐贞观时期,除了他母后文德长孙皇后,和宰相魏征之外,第三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在皇帝李世民的面前坐着说话的皇子。 魏王泰要横空出世! 王德想到。 另外一边。 李泰想了想,恭敬说道: “父皇!我想开个公司?!” “开公司?!公司是什么东西?!”皇帝李世民非常惊讶。 这话这称呼,李世民第一次听说。 他的面容,立即紧索。 皇帝刚才还很高兴,如今变脸速度,让李泰同样很惊讶! 李泰心中一凉,说错话,很容易引起多疑的皇帝乱想。 他马上改口道: “是柜坊,公私合营的柜坊!” 这次皇帝李世民听明白了,面色缓和了一些。 他还是皱着眉头说道: “青雀,我大唐柜坊,私人财物,皇家财物,国家财物。 公就是公,私就是私。 公私合营,岂不乱套?!” 李泰现在知道,自己已经越描越黑了。 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父皇,请听儿臣细细道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