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都日月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79章 吐蕃遣唐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皇帝李世民看着面前的三位皇子。 什么三龙夺嫡啊? 兄弟打架啊? 各怀鬼胎啊? 李世民不在乎。 大唐帝国疆域很辽阔,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 事情有轻重缓急,人有祸兮旦福。 再强大的国家,也有自己的破事。 自己还没有到见高祖李渊的时候,皇帝李世民觉得,这些事,先放放。 皇帝李世民想了一下,说道: “今天朕召见你们三兄弟,是有一件烦心的事情,暂且没有考虑清楚。 朕已经很久没有给你们三兄弟考试,就拿这件事作为考题!” “儿臣谨遵父皇圣命!” 李泰三人前后回道。 本来还想撒娇在皇帝李世民面前折腾李泰一把的李治。 被皇帝李世民瞪了一眼后,他知道父皇自从出了乐游原的事情后,已经对自己有了一定的戒心。 不会因为自己的年纪只有九岁,就小看自己了。 李治很明白父皇李世民是什么人,绝对是聪明的狠人,否则做不了雄主。 他今天只能偃旗息鼓。 皇帝李世民说道: “飞鹰卫都指挥使长孙无忌,今天传来消息。 吐蕃松赞干布,已经接受大唐公主下嫁吐蕃需筹备时间的提议,开始结束寇边。 派出遣唐使,半个月之后抵达长安。 对方的来意,非常明确。 确定我大唐公主下嫁的人选和具体时间。 此为国家大事,作为今天考核题目,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谨遵父皇圣命!”李泰三位皇子立即答道。 说完,三人如同矗立的雕像一般,再无其它。 皇帝李世民看着在御阶下站着的三位皇子,非常有耐心等候回答。 坐在龙椅上面的他,不累。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最终过去了两刻钟。 李泰想到: 吐蕃松赞干布,想要大唐公主,无非借助大唐帝国鼎盛威望,证明其在西域十六国,最强首领的地位。 在这个时代,师出有名,是国与国之间攻伐重要的条件之一。 也是对民众一个说法,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是正义之师,是维护他们利益的战争,这样才会让他们为了统治者卖命。 当年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之时,用的也是“清君侧,保国家!”的名义。 可以说,吐蕃在松赞干布上台之后,多年来一直骚扰大唐西域边境的行为。 获取大唐“天可汗”李世民的公主,抬高自己和吐蕃的身份国家地位,再行一统西域之事。 是松赞干布的重要战略规划。 你大唐不给我公主,没问题,我年年打你! 你派大军? 我躲回高原地区的吐蕃。 你大军走,我就进攻。 如此反复,就像牛皮癣一般可恶。 在大唐帝国的高层中,都是公开的秘密了。 大唐帝国虽然国力强盛,全面进攻不行,自保有余。 主要原因,还有北方突厥这个势均力敌的敌人。 为了保持社稷,皇帝李世民和突厥阿史那汗王,斩白马,制定了渭水之盟。 本来想腾出手,解决西域,特别是吐蕃松赞干布的问题。 奈何,皇帝李世民想法是好的,贞观十年,耗费了大唐帝国无数资源,牺牲了许多战士的性命,都无法做到。 北方的突厥还时不时制造小摩擦,这让大唐帝国无法全力去解决西域问题。 局面,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突厥这么搞,整个大唐帝国的高层都知道,这是给大唐添堵。 就等着大唐忍不住瞎搞西域之后,打入中原! 再来一次五胡乱华!获取更多的利益! 妥妥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北方突厥这种游牧民族,生存的本质就是掠夺,不事生产。 和西域十六国这种半生产,半游牧的民族,表面差不多,却有极大差异。 李泰灵魂,来自后世的现代世界。 那些历史记载中,已经证明了北方突厥这种游牧民族,生存就是掠夺的本质,他们根本就不建设固定的大型城池。 人到哪掠夺到哪!如同蝗虫一般! 突厥无论是骑兵,还是普通人,因为有很多战马的关系,机动能力极高。 战斗力远超西域十六国那种还有大型城池的,半游牧、半生产的民族。 现在的大唐帝国实力,解决不了北方突厥的问题。 哪怕只是西域十六国,这种半游牧、半生产民族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吐蕃的松赞干布称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面,敢持续寇边大唐,就是看到这些问题。 李泰看着御阶龙椅上面的皇帝李世民,知道这些事情,哪怕是他,也只能忍着! 皇帝心里非常不舒服,是必然的! 自己要想夺嫡成功,看来,这件事和后续的事情,将来也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果然,过了两刻钟的李世民,看到三个皇子都没有吭声。 他不耐烦了,决定开始点名考核回答。 “太子乾!你先来说!”皇帝李世民点名。 李承乾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第一个上,谁叫他是大唐帝国的东宫太子呢? 李承乾拱手恭敬回道: “父皇! 吐蕃蛮夷松赞干布,觊觎大唐盛世良久。 我大唐前虽无和亲,却有边境开放通商。 松赞吐蕃忘却圣恩,贞观朝来每年肆虐。 儿臣望父皇下决心,十六卫大军镇乾坤。 拒绝吐蕃松赞干布,将遣唐使驱逐出境。” 皇帝李世民听完,没有任何表示。 而是,继续问道: “青雀,你如何看?” 李泰听到便宜老爹考自己,这些事情,上次也说过。 不过今天在太子李承乾和幼弟李治,这三龙夺嫡的直接竞争对手面前,还是决定好好表现。 李泰朗声回道: “西域吐蕃松赞干布,战略目的就是获取大唐公主,得至高名分,再攻伐其余西域十五国。 战术上,必定为远交近攻,拉拢分化。 松赞干布之心,路人皆知。 所谋不止整个西域,而是我大唐帝国中原之繁华。 想赶父皇下皇位,自己做皇帝!” 李泰的话出口,立政殿里面的气氛突然一冷。 他在大唐帝国如此鼎盛的贞观年代,敢这么说。 还是在皇帝面前直接说这件事。 这是李世民心中都无法解决的恨事。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都觉得李泰的话太狂! 太子李承乾立即驳斥道: “李泰!你目无君父! 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父皇,魏王泰亵渎龙威! 将大唐贞观十年盛世所具实力,说得一文不值! 好似我们大唐怕了吐蕃蛮夷松赞干布之流! 儿臣叩请父皇! 将魏王泰治大不敬之罪!” 太子李承乾说完,直接跪倒叩拜! 静候父皇裁决。 李泰看着这个做事不行,坑人也不行的太子大哥李承乾,心中叹道: “怪不得旁边的幼弟李治,在历史中可以将我们两个毒酒鸠杀啊! 太子大哥,你看看我们这三弟,哪里像你这么冲动。 这么急于表现自己? 压根屁都没放!” 心里这么想,嘴巴却不是这么说: “父皇,儿臣所言句句肺腑! 古人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西域吐蕃蛮夷,松赞干布! 寇边大唐,已十数载! 此痛此恨!非一日之事! 儿臣认为父皇需居安思危! 先执行宗室之女册封公主之事,缓兵之计,争取时间。 再继续册封宗室外戚之女为另外十五个公主。 天可汗吗?拥有天下! 公主多点,也很正常! 分批次,花时间,将这十五名新册封的大唐公主。 批发给西域十五国的国主,远交近压,却不真打! 分而治之后,积蓄力量后,第一个就灭掉吐蕃和松赞干布! 西域其余十五国,受松赞干布压迫已久,定不会全力帮助。 特别好似控弦十几万的楼兰王国,与吐蕃松赞干布乃世仇! 我大唐可派出唐使,利用此次批发公主的事件和时间,挑拨十六国的关系,各个击破! 最终,吞下西域这个大肥肉!” 李泰说完,傲然挺立在立政殿中。 他高大的身影,让已经匍匐跪地的太子李承乾,心中非常愤怒! 李泰的表现太好了,真没有想到,他之前吃酒斗狗,流连花丛的二世祖形象,都是装的! 原来他为了夺嫡,做了这么多的功课。 而自己,每天就是宠幸男伶,祸害良家! 这差距,让太子李承乾心中一阵愤怒! 恨死了李泰! 李泰看着跪倒在旁边的太子李承乾,知道他心中愤怒很正常。 人,是很难让自己接受自己是错的。 但容易让自己认为别人是错的。 这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本性所致。 太子李承乾空有嘴巴,不懂人性本质的真谛。 如此随意的考核回答,在皇帝李世民的心中,必然是不及格的。 皇帝李世民的城府很深,他还是没有任何表示。 不回答太子李承乾惩罚李泰所请,也不表示对李泰回答的看法。 而是,说道: “皇子李治,你怎么看?!” 只有九岁的李治,年幼的声音,在立政殿里面回荡: “太子大哥所言,并非不堪。 我大唐帝国,在父皇神武圣治之下,贞观盛世,国力鼎盛! 西域吐蕃蛮夷,松赞干布之流。 寇边扰我大唐十余载,已成我大唐心腹大患! 太子大哥主张兴兵剿灭宵小,并无错误! 然, 皇兄二哥李泰,所言册封公主缓兵之计。 实为我大唐在北方突厥压力下,最好的怀柔换取时间准备的手段。 其最终战略目的,依旧是灭西域,为我大唐开疆拓土。 亦无错! 儿臣治认为,太子大哥久居东宫,不解国事。 此事解决,应让皇兄二哥李泰,挟魏王目前鼎盛之身份,双正三品宰相和统兵十万实权威势! 统鸿胪寺,接见吐蕃遣唐使团,扬我大唐国威! 未雨绸缪灭西域,为我大唐开疆拓土之盛事! 皇儿治,对此事乃如此看法。 且因治目前仅有九岁,无法代表大唐圣君父皇陛下,无法代表大唐帝国的万万子民。 皇儿治,叩请父皇,以儿臣之谏,将此事交给皇兄二哥泰处理!” 说完,李治匍匐跪倒在地,静候皇帝李世民裁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