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都日月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81章 宗正卿力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另外一边,已经开启勿扰模式的皇帝李世民。 已经让御前总管王德,让人撤去了深黄丝绸构成的屏风。 随后吩咐王德,在李泰进入大殿后。 让他自己,包括史官在内的全部人,都离开立政殿。 御前总管王德领命,躬身退下。 李泰被皇帝要求,坐在御阶里面另外一张凳子上。 为什么说是另外一张凳子呢? 御阶下有两张凳子。 坐下空位的李泰,看到了之前自己猜测的对象。 一名身穿普通灰色亚麻布,农民摸样的银发老者,在他眼前闭目养神。 这是谁?李泰不认识。 他努力的思维自己本主的身体里面。 对这个人,没有什么记忆? 这种情况,非常非常少见。 皇帝李世民今天的态度,显然这名老者不是普通人! 随后,在李泰的疑惑中,立政殿的各大宫门紧闭。 皇帝李世民在御阶上面,看着已经在深黄丝绸屏风撤下后,出现一个坐在八仙金丝楠木凳子上面农民模样老者。 说道: “宗正卿李孝恭!” 李孝恭听到,立即起身,恭敬躬身行礼,并未叩拜。 这是皇帝李世民特许的特权。 旁边的李泰,心中顿时非常惊讶! 这名农民模样的老者,竟然是本主身体大伯李孝恭?! 大唐贞观帝国时期的宗正卿,李孝恭! 这家伙不是闲云野鹤吗? 早都不在长安。 怪不得本主身体对他没有记忆。 李泰认真回忆: 在大唐帝国贞观朝,除了文德长孙皇后之外,就只有李孝恭觐见皇帝的时候,不用行叩拜之礼。 李孝恭虽然在大唐帝国贞观朝中,名声不显。 身份实际大有来头! 李孝恭和李世民是堂兄弟。 ‌‌‌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哥。 因为李孝恭是高祖‌李渊的侄子,而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曾祖父‌李虎。 李孝恭比李世民大,比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小两岁。 在‌唐朝的历史中,李孝恭因其对唐朝的贡献而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二,显示出他在李世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算上皇帝李世民,长孙无忌,是大唐帝国妥妥的三号人物。 后面因为宰相魏征在朝野抛头露面多,身为宗正卿皇族中人的李孝恭很少露面,经常不在长安。 这样的情况下,让很多人误以为宰相魏征是大唐帝国的三号人物,实则不然。 魏征最多只能算是从第三,不是真正的正三号人物。 真正的大唐帝国,皇帝李世民,自然是一号人物,排在第一门阀外戚长孙无忌者大唐帝国二号人物后面的,正是李世民的堂哥,三号人物李孝恭。‌ 李孝恭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祏,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显著。 李孝恭在历史上可能没有魏征、房玄龄、李靖等人那样出名,他的地位和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在凌烟阁功臣中的排名仅次于‌长孙无忌,显示了李世民对他的尊重和认可。 他懂得如何避嫌,功成身退,玄武门之变,也不站队,生活过得潇洒自如,甚至不在乎自己大唐帝国真正第三号人物的身份,被宰相魏征取代。 李孝恭担任的宗正卿,汉、魏、两晋为宗正尊称。 南朝梁、陈置。 掌皇族外戚属籍,由宗室充任。 隋代置为宗正寺长官。 历代沿置,亦称宗正寺卿。 唐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宗正卿、司属卿,寻各复旧。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 元丰改制后,始置为职事官。 因别有大宗正司管理皇族,本寺仅掌纂修谱系属籍,职权较轻,故不专用宗姓。 辽代置为南面官,无具体职掌。 李孝恭(591年—640年),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隋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 李孝恭少时沉敏。有胆识。 隋义宁元年(617年),封左光禄大夫、山南道招慰大使,为李唐招降巴蜀三十余州。 击败朱粲。唐武德三年(620年),封夔州总管,进爵赵郡王,训练士兵水战。 同年,败于叛军首领冉肇则。 武德四年(621年),攻灭萧铣。 随后,在荆州大力开置屯田,创设铜冶,造福当地百姓。 武德六年(623年),出任襄州道行台、尚书左仆射,招降岭南四十九州。 同年,出任行军元帅,奉命征讨辅公祏。 武德七年(624年),攻灭辅公祏,拜扬州大都督,统摄江淮及岭南诸州。 武德九年(626年),拜宗正卿,封一千二百户。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 贞观初年(627年),迁礼部尚书、观州刺史,改封为河间郡王。 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在饮酒时突发疾病去世,时年五十岁。 朝廷追赠李孝恭为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元”,配享唐高祖李渊的庙庭。 李泰在脑海中迅速回忆完李孝恭的一生,他觉得李孝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站队。 这让便宜老爹李世民,已经觉得足够。 李唐宗室里面,非常不待见依靠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李世民。 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不是惧怕李世民的庞大实力,他们也不服李世民。 李孝恭,是李唐宗室里面少有的真正中立派。 所以,李世民让他当了宗正卿。 李泰不敢小看这个职位,这个职位对于朝野的影响非常巨大! 基于李孝恭是便宜老爹堂哥的身份,他对于立储的事情,影响远比宰相魏征和长孙无忌这种外戚大得多。 立储,是皇帝的家事,要先于国事。 很快,李泰便听到,皇帝李世民坐在御阶龙椅上。 看着两人,说道: “今天,这里没有外人! 我们李家三人,今天说点心里话。” 李孝恭回道: “好!那老臣也不废话了。” 李泰则没有回应,他必须非常小心。 两名本主身体的长辈在这里,自己还是不要随便说话得好。 “堂哥,刚才对于西域蛮夷松赞干布之事,你可了解?”皇帝李世民从龙椅上面起身,缓步从白玉台阶上面走下来。 不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他走到李泰的身边,李泰立即明白,起身让位。 然后恭敬的站在一旁。 皇帝李世民看了李泰一眼,没有说话。 自己将凳子搬到堂哥李孝恭的对面,非常认真的看着李孝恭,说道: “堂哥,今天没有外人,你还是叫我世民吧。 我们一起长大,知道你的性格,不会怪罪你。” “世民,既然这样,今天不论君臣,只论家人。 如果我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任你处置!”李孝恭看着李世民说道。 身穿黑色绣金龙袍的李世民,摆摆手,回道: “我说过! 今天任何事,都是家事!” “行!”已经再次确认的李孝恭点头道。 李世民也点点头,确认。 他知道,如果不是说几次,李孝恭的性格,只会和他说客套话。 就像自己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堂哥李孝恭,从来不站队李世民亲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这边一样。 当然,李孝恭也不站在自己一边,只是中立。 或者也可以说,是李孝恭明哲保身的一种: 中立、客套、遮掩的心态。 李孝恭至始至终,都不愿意参与是三个堂弟: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夺嫡之争中。 最后的结果也证明,李世民获胜,另外两个堂弟,李建成,李元吉身死,族灭! 自己的明哲保身非常重要! 皇位夺嫡的残酷,远远不是,至亲相互残杀这么简单! 天家无情!至尊唯一! 八个字,道尽一切! “堂哥身在局中,岂能继续抽身事外?!”李世民看着李孝恭说道。 李孝恭摇摇头,“哎!”的一声出口叹完,回道: “世民,你知道我闲云野鹤,实际上是不想管这些破事的。 当时,建成和元吉找过我,让我帮助他们对付你。 我拒绝了! 这其实就是我的态度。 世民,你虽然没有找我帮忙,但我也知道,你是想我在玄武门之变中,站在你一边的。 可是,你想过没有?! 你,世民。 建成,元吉。 都是我的堂弟! 当年玄武门之变发生,我其实也非常的心痛。 但我了解你,被逼迫所致。 你和建成和元吉,对于我不同。 他们是和高祖李渊在太原一起长大的。 你却是和我,在我父亲李安长安府邸中长大的。 所以,你和我比较亲,建成和元吉比较亲。” 李世民看着堂哥李孝恭,很多事情历历在目。 他点头,回道: “这些事情,的确困扰了我很久。 现在,一样的事情,也许是老天爷的报应! 真是现世报! 玄武门之变的伤痕,还没有在李唐宗室身上过去。 你看看旁边这个臭小子,青雀李泰。 不久前就敢公开夺嫡!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年仅九岁的李治,竟然有乐游原这么大的事情。 年入8000万两白银,这个妖孽,做的事情,绝对不止于此。 更何况,之前在彻查乐游园事件时,那三千之数黑衣人,竟可和牵牛卫抗衡这么久! 可见来历不简单! 堂哥,你明白我的意思!“ 李孝恭看了一眼旁边不敢接口的李泰,缓缓回道: “世民!我知道你不想玄武门之变的事情,在你身上再发生一次! 今天你找我来,无非就是对于立储的意见。 这些事情,本来不是我该说的事情。 不过,世民你既然不以皇帝身份怪罪,以我堂弟的身份问。 那我舍命说几句。 太子承乾,本来是很好的储君。 其十二岁之后,因脚疾,残疾后性格大变! 不休法度,宠幸男伶,抵触君父,违背伦理! 残害良家,百般折磨,视人命如草芥。 不说其他,去年我一外甥女,花季年龄,被其残害后丢在乱葬岗,最后收尸都难,此为商纣暴行! 据我所知,承乾自十二岁贞观四年开始,至今贞观十年,六年其间,残害宗室外戚,勋贵大臣,在野良家足足每年几十之数,且非全部。 这几百条枉死性命,足见其妖异之心。 大唐律法严谨,承乾为太子,带头蔑视。 我认为,承乾以不具备储君的资格。 李治,年方九岁,乐游原如不是李泰,此事甚难见天日。 我事后调查,年入8000万两白银的乐游原,乃人间地狱!其为太子承乾捕获良家,枉死之人不计其数。 最可怕的,就是大唐盛世,朗朗乾坤。 在堂弟世民你的治国下,竟然在皇都长安,潜伏着足以比肩玄甲军老兵精英实力的三千多黑衣死士! 我问过李靖,这些黑衣死士,如果骑马,身着盔甲,手持长矛,不见得输给牵牛卫! 世民,你我都是战场出身。 训练,拥有,养护这样一支三千人死士,一年耗费何止千万两黄金?! 这么大的开支,在如今的大唐帝国,在世民的眼下,在长孙无忌的飞鹰卫眼皮下,谁能做到完全隐瞒?! 这个答案,为兄不知。 不过,肯定是朝堂之中大能所为。 李治的嫌疑很大,因为他就是乐游园的东主。 乐游原的毁灭,他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那些黑衣人,李靖说明显都是老兵,杀伐果断! 来自谁的部下,这个还需要详查! 所以,世民,李泰是你最好的选择! 我看到以前的他,那些吃酒斗狗,流连花丛,可能只是自保的表现。 但最近一个月左右时间的表现,特别是搞那个新能源的事情,世民,你知道这意味着我们大唐的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如果真的做成! 李泰之功,之表现! 足以立储传位!” 皇帝李世民听完,沉默了。 李泰,则径直起身。 来到宗正卿李孝恭的面前,恭敬匍匐跪地,朗声说道: “小子李泰! 跪谢堂伯孝恭在上,以李唐宗正卿身份,在父皇面前,为小子李泰仗义执言! 小子李泰,定不负父皇,不负孝恭堂伯希我李唐,千秋万代之愿!” 李孝恭没有出声。 他看到皇帝李世民不说话,面无表情的起身。 然后径直离开的立政殿。 搞得跪在地上的李泰,都直接懵了。 一会过后。 宗正卿李孝恭,这位大唐帝国真正的三号人物,非常认真的对李泰说道: “青雀!起来吧!恭喜你!” “恭喜我?!什么意思?”李泰缓缓起身说道。 他觉得,刚才便宜老爹没有表示什么啊,连话都没有一句。 李孝恭摇摇头,缓声说道: “你以后就会明白,我很了解李世民,你的父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