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都日月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87章 视察少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二天,李泰让苏定方,苏定城两兄弟,协助窦德素管理少府,暂时还让这两兄弟待在少府,以待任命。 苏定方和苏定城领命。 今天三人一起陪同李泰视察少府,王然率领两百名绣衣卫和千名皇家禁军随行护卫。 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始在上百里方圆的少府所在地,看着目前大唐帝国的少府情况。 李泰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说法,他没有过多的深究窦德素之前的贪腐行为,只是警告他不要再继续这样做,否则必灭之! 窦德素也非常感激李泰饶他一命,这种事上告皇帝也没有用,他身份和李泰相比,天地之别,想想都知道皇帝会怎么收拾他。 投靠太子李承乾,皇子李治? 窦德素不敢,因为他不能确定这两个,就一定比魏王殿下好。 李治今年才九岁,怎么样,窦德素不知道。 十八岁的太子李承乾的妖异大名,早已传遍整个大唐,和这种喜欢男伶的人效忠,窦德素想想都觉得自己身体某花一阵揪心的疼痛。 窦德素觉得自己是小人,贪官,却还是有些底线。 祸害良家,宠幸男伶的太子,自然不是明主,这点他还是明确的。 魏王李泰已经十七岁,只比太子李承乾小一岁,如今玉树临风的模样,才是名主。 窦德素还想到: 皇帝李世民不是也说过“青雀类己!”的话。 想到这里,窦德素觉得自己此时投靠李泰虽然早了一点,风险极大,不过他也没有任何的选择。 昨天敢说一个不字,估计今天早上的太阳,他已看不到。 看着缓缓升起的早晨太阳,窦德素生死走一遭的心态,让他感慨道: “今天的太阳真不错!” 旁边的李泰听到,也看着早晨的太阳,回道: “今天的太阳的确不错!你先领路介绍一下少府吧!” 少府少卿窦德素立即回道: “臣下领命! 我大唐承袭前隋制,其中工部就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 工部尚书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当然,魏王殿下的岳父工部尚书阎立本大人,实际上只处理朝廷的问题。 少府监是宗正卿李孝恭大人掌管,我这个少府少卿协理。 其中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麾下独立的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独立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各少府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制。 我少府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其类型又相当多,大唐中央政事主要门类: 有织染、冶炼、造船、制盐、军器、铸钱、瓷器、造纸、造酒、制糖等。” 李泰点点头。 此时他们一行人,来到蜿蜒穿过少府区域的那条小河边,一个繁忙的大型码头上面,几条二十米左右的小船,正在上下卸货。 李泰看着这些龙舟楼船,长度约二十至二十五米,上下两层,一层船体,上面还有一层船舱。舱顶有护栏,可供士兵战斗。 楼船身体修长,类似龙舟。船首撞角上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龙头,正怒目看着前方。船体通身为木质结构,一看就是上好的木材建造。 从船头到船尾,有三个桅杆,顶部是一处可容纳一名士兵的瞭望塔,想来是观景号旗指挥使用。下面是用特殊处理过的红色牛皮筋,穿透捆绑拼接而成的巨大绿色帆布,看来是提供船只辅助动力的风帆。 在船身上面,距离水面约一丈三米左右的位置,有十三个打开的舱口,里面伸出木铁混合制作而成的人力水桨,成年男子手臂般粗,被几根染成红色起码拇指粗的牛筋,挂在舱口铁环上部,显然是防止力巴划船的时候,水桨掉落。 而且这船使用木头的颜色,明显灰暗一些,和李泰在长安西市看到那些木色新亮的花船,有非常大的区别。 “这个船的木头,都是经过处理的?!”李泰头也不回的问道。 “是的!我们少府制作的龙舟楼船,和市面上的船不一样。”窦德素恭敬回道。 “有何不同?细细道来。”李泰继续问道。 窦德素指着小河上熙熙攘攘往来交替的龙舟楼船,认真的说道: “殿下!这些船身灰黄色的龙舟楼船,主要用途都是内河战船。 可战可船运。 使用的木材,都是秦岭的松木,和巴蜀之地关中地区的其他松木,柏木品种不同。 是一种秦岭独有的铁松木。 这些铁松木,经过砍、切、削、刨等工序,加工成所需部件后,再泡入碱水之中,起码三月之期后,拿出暴晒半年,雨收日晒,方可成为合格的零件。 铆合部位,用生石膏贴合,遇水变热融化,起到阻水作用,最后用铁铆钉和铁皮内部铆合。刷上桐油,内外反复三遍,加强防水,得此船身。 此船强度很高,寿命很长,下水起码有十年的寿命。甚至被东海卫拿出近海使用过,捕鱼打鸟,不在话下,只是,在海中,船只受到海水的腐蚀,寿命最多三年。” 李泰听完,对于大唐时代的繁荣鼎盛,因何所致,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 八河绕长安,大唐时期的长安城,远比汉朝时期的长安城要大几倍。 几百万人居住,每天的衣食住行,花销非常巨大。 没有强大运输能力,说白了就是没有物流通路,大唐帝国的皇都长安,是不会有贞观之治这样的繁盛的。 唐直道当然是非常优秀的陆地高速道路,然其太小,不过十丈约三十米的宽度,且非常难以建造,成本巨大。 这条在大唐帝国唯一的高速路,实际上是在秦直道,还有后世历代王朝,为了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寇边情况,不遗余力持续建造和维护的。 这不是大唐帝国一家之功,而是自秦朝开始几代王朝努力所致。 以大唐帝国目前的国力,再想建造一条唐直道规模的道路,也是非常困难的。 此时大唐帝国,不像秦国统一时期,有另外六国那么多的降兵奴隶。 光是人力资源,目前大唐帝国就很难获取大量奴隶进行大型工程的建造。皇帝李世民非常反感过重的徭役,禁止数量众多的苛捐杂税,因为隋朝的暴政灭亡,就如同秦二世一般,惊人的相似,也是二世而亡。 皇帝李世民汲取了前朝的经验,采用汉朝的无为而治,开放商业,一切都是钱说了算,这才在短短十年,让大唐的国力几何式增长,变成了这个世界最强商业国力的国家。 庞大的商业,巨大的税收,造就了非常强大的唐军。 这就是良性循坏所致。 李泰非常明白,水路,才是大唐帝国真正的商业军事命脉! 大唐帝国优秀的造船业,就是大唐帝国工业上的明珠! 他点点头,对着旁边的苏定方说道: “带本王去看看你打造唐仪刀的地方。” “遵命!”苏定方恭敬的回道。 于是,李泰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的前往。 他们一行人的来到,起初没有丝毫引起少府的混乱。 大唐魏王殿下视察少府的事情,少府少卿都窦德素,今天早上已经派人在少府四处宣告。 随着消息的散开,很多人都想来看看魏王殿下的英姿,他上打太子,脚踢李治的大瓜,已经成为大唐贞观年间最大的大瓜,没有之一。 大唐民风彪悍! 没有臣民喜欢太子李承乾那种宠幸男伶,残害良家的主子。 有些事情,不是想遮掩就可以轻易遮掩的。 由于太子李承乾荤素不忌,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家中的良家,都不放过! 且太子李承乾仗着大唐帝国储君的身份,对付虐待致死的良家,无金无银安抚,更是派宦官扔到长安城外的乱葬岗了事。 整天这么搞,大唐帝国平民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 敢怒不敢言! 就是大唐帝国贞观年代,对于太子李承乾暴行的最好一句话。 魏王李泰的横空出世,如同大唐帝国漆黑长夜中一颗明亮耀眼的巨星!点亮了无数人,特别是平民心中的热血! 他们都希望,自己将来的皇帝,是陛下李世民说的: “青雀类己!”的话,得以实现。 此时在少府,随着李泰视察少府的消息逐渐扩散。 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向李泰的车马队靠拢。 这件事情,让一早安排好护卫的少府少卿窦德素非常困扰。 之前少量的平民,还因为惧怕皇家护卫,不敢上前。 现在人却越来越多。 少府所在地域,方圆上百里。 几十万的人在这里生存,做工,或者作为流动人口。 这是非常庞大的基数。 李泰身边的绣衣卫和皇家禁军,已经拔出了手中的唐刀,在三千少府普通卫兵的保护下,也仅仅为四千多的数量。 而聚集在李泰身边,想观看魏王殿下英姿的人流,起码聚集起了大几万之数。 人流还在增加! 绣衣卫副指挥使王然,急忙跑到李泰的身边,瞪了一下心虚的少府少卿窦德素之后,朝李泰恭敬禀道: “魏王殿下! 如今平民太多,唯恐不测! 臣下让少府兵抵御,率领绣衣卫和皇家禁军,护卫殿下杀出一条血路!” 他的话刚刚落下! “啪!”的一声脸抽手掌的声音响起。 绣衣卫副指挥使王然惊恐的看着李泰,他不明白自己尽忠职守,为何却落得被李泰抽一巴掌的回应。 还没有等他发脾气,王然就看到李泰冷漠的看着他,冷声道: “这些都是我大唐帝国的子民,他们只是想过来看看本王。 你就要率领绣衣卫和皇家禁军杀出一条血路! 如此行事,让本王将来如何自处?! 如何面对天下子民? 光是这句话,我可以要你性命!” 李泰的话,让王然浑身颤抖,冷汗直冒! 他知道,这巴掌挨得不冤。 如果真出了这种屠杀平民的事情,哪怕他带魏王殿下安全回到长安。 皇帝陛下为了安抚民众,肯定将他公开斩首示众,诛灭他的九族! “那那那!我们该怎么办?!”绣衣卫副指挥使王然惊恐道。 李泰看着这个废材,冷声道: “前面有个船运卸货仓库,看模样有三层。 让少府兵和绣衣卫,还有皇家禁军,缩小保护圈,留出不超过百丈的缓冲距离即可,冲进圈子里杀无赦!” “遵命!”王然不敢耽搁,马上去办。 李泰看到王然离去之后,对着少府少卿窦德素说道: “拿最薄那种铁皮来! 需要长度超过半丈,宽度三尺。 顺便拿把锋利的剪刀来!” “做什么用?!”窦德素呆呆的说道。 李泰没有回话,直接瞪了他一眼。 窦德素只能灰溜溜的去办。 李泰看着眼前黑压压过来的人群,心中,有了一些奇怪,却不好的预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