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十二月七日。
大唐帝国,长安。
京大内,太极宫。
立政殿。
身穿黑色绣金龙袍的李世民,今天很高兴。
先是朝会上,宰相魏征代表中书省,将大唐帝国与西域吐蕃遣唐使团。签订的十万匹优质战马交换沼气新能源的国书,递交皇帝确认。
这妥妥一大笔收入,还是拖垮西域十六国的明局,让最近一直称病未上朝的魏王李泰,声名鹊起。
很多得到利益的大唐帝国吃瓜群众,开始记起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松赞干布,也得到了大唐帝国会在后面几年,嫁与其一名大唐公主的承诺后,没有了寇边大唐的理由,暂且退去。
李世民的喜,在没有结束。
同样因为魏王李泰改革的新科举制度,这些都是李泰从后世明清时代的完善科举制度里面,拿出来的好东西,弥补了大唐帝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弊端。
让大唐帝国的科举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完善,贞观国力更加鼎盛!
在朝野中,大唐帝国各级人士,特别是寒门士子,都对“天可汗”李世民的圣治,深深的拜服。
对于魏王李泰,这个被皇帝李世民称为“青雀类己”的皇子,也深深的感激。
李世民非常高兴,新恩科中,给他带来了很多有用的人,充实了整个大唐帝国朝廷的发展,虽然包括状元、榜眼、探花在内的大部分新恩科士子,都是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的麾下。
皇帝李世民却认为,这是魏王李泰自己不行,怪不得别人。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也不傻,他们安排的麾下,都是真正的八股文大才,口齿伶俐,思维敏捷,一手好毛笔字,这些基础,让皇帝李世民在殿试中,挣足了面子。
朝会过后,李世民单独让长孙无忌前往立政殿向他汇报李泰最近的情况。
这个自己最宠爱儿子,已经消失在朝野三个多月的时间了。
如今年关将至,处理完很多国事的李世民,开始关注起这个“消失”很久的儿子。
在立政殿中,皇帝李世民没有坐在御阶上的黄金龙椅上,而是在御阶下再次摆了一桌下酒菜,和长孙无忌这个老兄弟,老哥们,过年前,今不论君臣,喝上一杯。
酒过三巡。
“无忌!你说那臭小子,在乌龟壳里面躲了几个月?是不是怕了三龙夺嫡的血色?”李世民说完,夹了一口卤牛肉,缓缓吃着,同时望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掌管着飞鹰卫,是李世民监管大唐帝国的“眼睛”。
听到皇帝的问话,长孙无忌也不急,喝了一口御酒之后,答非所问道:
“陛下着绵竹御酒,是前朝隋代的东西吧。杨广那家伙,真会享受!今天回去,赐给臣下几坛,算是褒奖臣下这一年的辛苦了。”
李世民一听,没好气,他知道长孙无忌这是邀宠。
放下了筷子,李世民将白玉杯中的御酒一饮而尽,看着长孙无忌道:
“你这老家伙,说人话!御酒没问题,不说几坛,就是十坛,也没有问题。”
长孙无忌这才回道:
“君无戏言!那就十坛!”说完,他贪杯再来一杯如同琼浆玉液的御酒后,缓缓说道:
“贞观十年,据臣下所知,飞鹰卫办事得力,大唐帝国监管情况很好。关于三龙夺嫡之事,臣却不好置喙太多。
陛下询问,臣下据实回禀。
魏王泰的确因为太子乾和晋王治的血色手段,折腾怕了。
他目前无力在陛下庇护之外的地方,如长安城外,有任何生存空间。
说到这里,陛下可能觉得臣下危言耸听。
然,陛下和臣下,是经历过玄武门之变之人,深知夺嫡之危险。
稍不留神,万劫不复。”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问道:
“青雀最近干什么?”
“躲在大唐皇家投资集团的新府邸,已经三个多月,其间甚少回魏王府。
上个月,臣下听说,他开了一个什么大唐长安烟花工坊,就在新府邸里面,还收购了长安和附近几个大型的烟花工坊,看模样,是想多找金银,垄断十里秦淮的烟花市场。”长孙无忌回道。
李世民一听,顿时无语。
他觉得,这青雀李泰,躲在乌龟壳里面就算了。
自己身为皇帝庇护青雀,这是必须的事情。但青雀不但没有发奋图强,还继续折腾什么烟花工坊的事情,赚再多的钱,没有自己的庇护,斗得多太子乾和晋王治吗?
长孙无忌看着目光闪烁的李世民,并没有说真话。
他知道,皇帝李世民,乃至整个大唐帝国各级吃瓜群众,都被西域吐蕃松赞干布,那十万匹好战马的天文数字合约,带来的巨大利益迷了双眼。
在上新恩科改革科举的成功,让皇帝李世民狠狠的刷了一把声望!
科举改革,皇帝李世民没有经过大朝会解决问题,而是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强行通过的。如果李泰这次对于科举改革的效果不好,新恩科失败。
李世民是要跟住丢脸的。这可是大事!
皇帝很在乎身后事和评价,这件事,不能不说李世民是将对自己爱子青雀的所有期望,化作了这次的支持。
李世民是孤家寡人,能做到这步已经非常不易。
新恩科成功了,预示着大唐帝国新科举的改革也成功。
皇帝李世民忙到了年底,这才想起了久不上朝的魏王李泰。
他想了想,对长孙无忌说道:
“无忌,派人去召回一些全国退役的玄甲军老人吧!给他们每人三个名额。”
长孙无忌放下了正要夹住肥嫩的清蒸渭河鲤鱼肚腩的筷子,转头看着李世民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增加绣衣卫的人手?”
“五千至六千!时局变换,加强实力。”李世民的话很简短。
长孙无忌点头,起身,给李世民倒满了酒,再给自己倒满,继续和李世民喝酒风月。
另外一边。
京大内,东宫。
太子李承乾正和宰相魏征谈话,他非常的生气。
“这李泰,真是无法无天了,孤知道,光是十里秦淮一天晚上烧掉的烟花,那就是百万两白银之数,整个长安,不可估量!”李承乾斜坐在地上的黄竹编制的榻上,他的怀中,一名幼龄的男伶,画着浓重的胭脂,偎依靠着李承乾。
宰相魏征看着眼前恶心的一幕,强忍着自己心中的不快,转身,眼不见为净后,说道:
“太子殿下所言极对!
如今年关,长安烟花所需数量极其庞大,臣麾下的水火司也增加了不少人手,就是为了防止大型火灾蔓延。
好在长安为八河绕城的天纵地域,水系很多,灭火不是大事。
然,烟花的收益,那是一本万利,我们不能给魏王李泰做大赚钱的机会!”
太子李承乾深感为然,他回道:
“你那好友侯君集不是刚刚投靠孤?
就怕他去收拢长安烟花市场吧,得抢在晋王李治的前面!
魏王李泰手下无人,那些贱民,敢不从我们之命?!”
同样的事情,也在晋王李治那里发生。
晋王李治和太子李承乾一样,都觉得哪怕是卖菜,凡是一切可以给魏王李泰带来利益的生意,他们都得搅合,更不用说烟花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了。
于是,晋王李治也做出了和太子李承乾一样的命令,派人搅局收拢长安生产烟花的整个产业链。
李泰哪里知道,自己搞烟花,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遮掩其需要大量硫磺,硝石,木炭制造黑火药的目的。
就这破事,让自己的好大哥太子李承乾,和幼弟晋王李治,目光都聚集到长安烟花市场的利益上面去了。
贞观十年,十二月十一日。
长安。
大唐皇家投资集团,东北方向,苏定方府邸旁边不远处,一处有砖石木质结构建造,占地月两亩的四边形楼梯中间,有个木质绿色帆布大棚。
“啾啾啾!”
什么二踢脚啊,龙吐珠啊,轰天雷啊之类的烟花,时不时发射上天。
光天化日之下,也是如此。
目前整个大唐皇家投资集团被赵无极和麾下的绣衣卫,管理得非常认真,不是确认身份之人,很难进入实验室等核心区域,就是外部,也是实行连坐查询制,就是为了防止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的人渗透。
赵无极虽不敢说万无一失,但在房玄龄的帮助下,那些“暗月楼”的高手,假借各种身份,倒是查出了不少的卧底。
其中一人甚至是李淳风的发小,投靠了李治,已被赵无极送下渭河喂鱼。
没办法,水泄不通的李泰新府邸,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的人,不能轻易渗透,只能派人在外围全天观察。
里面整天发明各种新式烟花的事情,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自然是知道的。
这下子,让他们更加的恼火!
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查,让李承乾和李治惊讶的发现,长安城的烟花市场,每天的损耗,竟然超过三百万两白银的巨资,这是烧到的巨资啊!
特别是十里秦淮的花船,每天晚上的烟花消耗,起码放五、六个时辰,从傍晚就开始,直至天明。
李泰这家伙,发明那么多新式烟花,这是要夺取长安烟花的财路。
真是叔叔阿姨可以忍,他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不能忍。
还二踢脚,龙吐珠?
李承乾和李治不约而同派人开始瞎搞长安的烟花市场。
他们是不可能让李泰在烟花市场痛快赚钱,然后对付自己的。
李泰嘛?心思压根不在烟花上面。
在实验室里面的一处层层由绣衣卫保护的房间中,赵无极带着麾下心腹精锐绣衣卫,让人看门,来到了李泰的身边。
旁边,正是少府科技总监,李淳风。
他们面前的一张木桌上面,放着一个奇怪的黑铁金属物体。
赵无极第一次看到这个奇怪的带管子的东西。
而旁边的李淳风,则一脸兴奋的看着李泰。
李泰的心中,此事非常的平静。
这个东西正式,他和李淳风最近搞出来的好东西。
“柯尔特m1847仿制品,终于成功了!”李泰在心中压抑着自己的兴奋,缓缓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