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沙特神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雇佣兵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堆积如山的黑金。 比他们在船企辛苦打工,要赚得多得多得多。 不心动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早已失去信仰。 包括乌克兰的火箭发动机技术,与俄罗斯一样传承的都是前苏联。 还有那大名鼎鼎的“马达西奇公司”。 曾生产世界上最大的军用运输机“安-225”、以及最大的直升机“米-26”。 他们的航天航空技术,领先世界整整一代。 想要大张旗鼓的收购,在美西方眼皮底下购买产业。那简直比载人登月还难。 与其把这些都摊在明面上。 不如找到“关键人”,然后把钱往他们脸上砸。 不怕对方贪心,就怕对方无欲无求。 只要“关键人”松口,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技术、产线、人才、数据……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流向幕后大佬手中。 至于是什么方式。 可以是复制图纸,以照片形式传输传递。 也可以是生产线故障,原有设备无法使用,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又可以是人才失踪,秘密转移到某个隐秘的角落。 反正方法多种多样。 只要钱到位,所有的一切都会在阴暗下潜行,不会引起太多人注意。……………… 除了重工产业与技术人才之外。 乌克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那就是他们的士兵。 通过前世种种迹象,能看得出来。 乌克兰人他是真敢跟老毛子干呀。 千万别小看乌克兰士兵。 当初在二战时期,第一支冲入柏林。并且在国会大厦上插旗的,就是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相比那什么美西方联军,吹嘘二战史上最杰出的登陆战,诺曼底登陆。 彻底粉碎纳粹德国,拯救世界于水火之中。 诺曼底登陆,总兵力达到恐怖的288万人。 其中陆军有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 就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 愣是跟德国的二流军队,打的有来有回。 诺曼底登陆,盟军在战术欺骗德军,让其未能全力防守海岸线的情况下。愣是伤亡12.2万人。 反观德军二流队伍,伤亡和被俘人数11.4万人。 好家伙,真的好家伙。 德军主力都是人家苏联人消灭的。攻占柏林的也是人家苏联。 最后电影也好,宣传也罢,全都是吹的美西方。 包括那什么《敦刻尔克大撤退》,被称为二战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场战役。 说白了就是德军先头装甲部队,穿过阿登森林,绕到马奇诺防线后方。对着几十万英法联军砍瓜切菜般追杀。 最后一路追到敦刻尔克,德军先头部队由于弹药、燃油、人数方面紧缺,没法正面硬闯。只能等后续部队赶到。 所以才让英法这两孙子给跑了。 最后英国佬还大言不惭地说,敦刻尔克战役为粉碎纳粹,保留下了至关重要的火种…… 可见这帮家伙,是真的能吹,地面战也是真的拉…………………… 默赫安排白手套,在乌克兰招募“雇佣军”。 招募条件,不用太深入的军队背景。但要通过审核,精挑细选,寻找那些可造之才。 通过军事专家、心理专家、背景调查等多方筛选。挑出精兵强将。 不单单乌克兰兵源,如果其他国家也有好苗子。届时都可以吸纳进来。 那些被选中的青年男女们,会被送到某专业学校秘密特训。 学校开设在哪儿……保密。 学校教官、基层骨干是谁……保密。 唯一能知道的是这所学校,非常专业非常严格。 但凡有任何一点瑕疵,特别是性格上、品格上的瑕疵。 不忠诚、不团结、遇到危险只顾自己惜命的那种,统统无法毕业。 要的是能听从命令的“执行机器”。 只要能展现出绝对的忠诚。 那他们的亲人、父母、子女,都能得到好的照顾。不用在泥潭里挣扎。 除了雇佣军以外。 乌克兰的军火装备,也是出了名的便宜。 AK-47堆积如山,子弹按吨批发。折合才几分钱,就能买上一颗。 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停在仓库里吃灰。 喀秋莎火箭弹,量大管饱,给钱就卖。 苏-27战斗机,可以挂弹体验,有地面目标可以实施攻击。只要给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斯拉夫民族的彪悍,非常符合默赫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 默赫和好兄弟莫桑,来到乌克兰超大型靶场。 这里有T-64主战坦克,T-34主战坦克,BTR-4轮式装甲步兵车,等多款车型选择。 默赫与莫桑,打开坦克盖,坐入T-64内。 顿时一股机油味,融合着浓浓的柴油,扑鼻而来。 坦克车组可容纳4人,余下两名都是开坦克的能手。 T-64那黑洞洞的125毫米滑膛炮口,在默赫等人的操控下,缓缓转动。 没过一会儿,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瞄准远处一栋砖墙小屋。 这栋小屋,是专门用来摧毁的。 它距离T-64坦克百米左右。 “老板,已经瞄准好了。” “现在发射吗?” 坦克老兵恭敬地问道。 “嗯,发射。” 默赫戴着耳罩一声令下。 重达56吨的T-64坦克内部,传来一连串装填弹药的机械声。 没过一会儿。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 坦克车厢明显震动了一下。 125毫米爆破弹,带着巨大的火光冲出炮管。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弧线。 最后准确无误地击中远处的小屋。 又是一阵爆炸声传来。 只见那砖墙小屋,在爆破弹的摧残下,瞬间崩塌。产生一圈肉眼可见的尘雾,在冲击波中四散开来。 爆破弹的火焰,夹杂着极速而恐怖的劲风,将整栋小屋瞬间吞噬。 相比华丽的好莱坞爆炸镜头。 显然真实的战场,更具有摄人心魄的震撼。 不管是坦克车内的硝烟味、机油味、柴油味,还是爆破弹击中小屋的冲击波。地面传来的震动感。 这些真实而骇然的细节,是电影特效无法比拟的。……………… 除了主战坦克以外,苏-27三代战机,也是必须体验的。 默赫穿戴航空飞行服,登上战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