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 狱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自入狱中,容璇便断了同外间的消息。 只有那日被押入大牢时,一路见到过两位熟人。皆为首辅门生,官阶与她相仿。 牢门清静,七品以上官员都被单独羁押候审。 显而易见,他们不过是帝王清算首辅一党的开始。 容璇靠在杂乱的草垛旁,望月光一点一点映入小窗。 她疲惫地合上眼眸,不知何时沉入梦乡。 …… 在狱中的日子,怀月和秀娘轮番为她送衣物吃食。 不过天牢重地,她们不得擅入,总得使了银子托狱卒带进来。 仁宗宽和,在位时三次下旨清整刑狱,免去狱中不少刑罚,也允准罪犯家中逢年过节来送些东西。 容璇尚是戴罪之身,又有官职,狱吏对他们这些官老爷还算客气。保不齐哪天出去,还能提携狱中一二。 既非重刑犯,官位又无足轻重,狱吏乐得私下收几笔银钱,捎进些东西。 容璇拢着棉被,怀月费尽心力递进话,府中人尚且安好,令她不必忧心。 零星片语,聊以慰藉。 狱中的日子过得很慢,除过日升日落,全然辨不清时辰。 偏偏这几天又是阴霾天,连阳光都吝于露面。 入狱不知几日,容璇见到的第一位熟人是谢明霁。 刑部侍郎亲自引了这位世子殿下探视,谢明霁一点头:“有劳。” “世子说的哪里话。” 刑部侍郎寻机客套几句,甚至命人搬了把木椅,尔后才领人退开。 天牢寂静,容璇拢了拢身上厚被,隔一道牢门同谢明霁对望。 二人甚至无需寒喧,容璇道:“我都被定了哪些罪啊?” “渎职行贿,结党谋私,还有一条忘了。” 谢明霁近日一直在城外奔忙,初回京才得知此事。 他方才与刑部侍郎攀谈几句,听闻容璇在狱中安分得很,讯问什么便照答什么,省了刑部不少功夫,自己也少受罪。 “就这些?” 谢明霁挑眉:“你还想有别的?” “没有。”容璇面不改色。 她盘算着身上几条罪状,谢明霁道:“不用想了,死刑是轮不上的。” 就算陛下重责首辅旧党,杀一儆百,容长瑾也至多就是革职流放。 容璇心下更安稳些,谢明霁笑了:“这样吧,我府上正好缺个书吏。念在过去一点交情,我去向陛下求个人情,你到国公府随侍如何?” 看似漫不经心的语气,却绝非信口开河。 容璇知道谢明霁军功在身,他既然许诺,必定是有几分把握的。 “好啊,那便多谢世子殿下。” 流放地千里之外,清苦难挨。倘若谢明霁愿意出手保她,莫说做小厮,做他外室都成。 如此坦诚,反倒叫谢明霁没了逗弄心思。 “还有一事,”容璇抬眸,“容府的人在外头,你替我告诉她一声,让她把退婚书和半块玉玦送回陈家。” “怎么,不指望你那恩师保你?” “随缘吧。陈家四娘子云英未嫁,别让她受我连累。” 她在陈府本就过得艰难,此刻不知又听了多少奚落。 北风灌入窗子,小小一盏烛火随风摇曳。 灯火映照下,狱中的小郎君墨发披拂,面庞精致如玉,眉眼间无一处不动人。 “还没瞧够?”容璇没好气。 自己不就落魄了些,谢明霁至于看这么久。 清悦的声音响起,世子殿下堪堪回神。 他惊觉自己的失态,顿了顿,道:“你自己保重些。” “嗯。时候差不多了,你走吧。” 容璇点头,若有机会,她当然会好生爱护自己。 谢明霁走出刑部牢狱,当差的官吏陪笑迎上前:“不知世子殿下还有何吩咐?” 谢明霁解了腰间锦袋,随手掷与为首之人:“里头那间牢房,多备些炭火。他畏寒。” “世子殿下尽管放心,下官等省得。” 宣国公世子交托的事物,无需人监看,自有人办得妥妥当当。 天欲雨,谢明霁立于刑部阶前,吩咐了容府的人几句。 怀月作了男子装束,深深对宣国公世子一揖。 谢明霁还要入宫,没有在刑部多停留,大步离去。 …… 御书房内,谢明霁拱手一礼:“陛下。” 帝王未问他从宣平府归来先去了何处,君臣二人心照不宣。 卷宗已送到帝王案头,祁涵批复。 科举行贿一案牵连甚广,大有法不责众之意。 谢明霁自顺隆衣铺始,先后清查怡棠楼、天宝当铺等多处据点。 会试考生贿赂主考官,明目繁多。 譬如入当铺,以低价典当珍宝,此为定银。中举后再以高价赎回,一来一回,流水般的银子就神不知鬼不觉进了当铺。又或者,天宝当铺摆出种种赝品,士子当珍品来赎,分三六九等。贿银多少,名次便能大致落在多少。 寻枪手代考亦可。有专人做策应,牵线找到考生中有意旁门左道者,于声色之地洽谈。怡棠楼中,若是点海棠或是桃珠几位姑娘,其实找的便是背后的枪手。 士子间口口相传,盘根错节,彼此又拿捏住舞弊的把柄,无需担心泄密。 如此隐晦行事,得利不知凡几。 枪替夹带于乡试中最甚,多少人借此谋得举人功名。 到了会试之时,且看贿赂主考官的神通。 这十余年先帝厚待文臣,数次开恩科。作奸犯科者除非十恶不赦,量刑一律从宽。如此仁君,却纵容出朝中一帮奸佞,大胆染指科举。心怀不正的读书人上行下效,与之沆瀣一气。试问他们中第之后,如何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朝廷取士乃国之根本,断不能容奸邪为祸朝堂,断天下读书人之后路。 新帝御极,正是锐不可当之时,必要一举铲除此祸患。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谢明霁次日便要动身往宣平府,彻查元和三十年乡试。 离去之际,他倒还有一处不明。 祁涵知道他心中所虑,淡淡道:“想问便问罢。” “是,多谢陛下。”谢明霁开门见山,“不知陛下预备如何处置容长瑾?” 从江南水患后,平心而论,他再未将容长瑾与首辅奸党一概而论。 那时江南暴雨倾盆,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朝廷拨粮,层层盘剥。江南官商勾结,哄抬粮价,灾民深受其苦,饿死者不计其数。 赈灾队伍中尚有陈党官员掣肘,官官相护,又刻意引灾民暴乱,令他们初到江南举步维艰。 是容长瑾三天三夜清查知府账目,再由他带着禁军挨家踢开账上富商粮仓,总归解了燃眉之急。 危难临头,最是能看清人。谢明霁不知容璇为何愿意反水帮他们,总之不会是首辅授意。 赈灾江南,抚恤百姓。如此功绩,外人看来太子殿下借此彻底在朝中站稳脚跟。但赈灾的凶险多变,百姓的无声血泪,又有几人能知? 容长瑾的确有犯律法,但她从未贪污、鱼肉百姓。依谢明霁之见,功过相抵,可从轻发落。 “朕自然不会要她性命。” 纵是震慑陈党,也断不会拿她作例。 如此,谢明霁施礼告退。 御书房中归于宁静,祁涵望书架上几处涉案的乡试答卷。从元和十五年至三十年,分列置于其中,有些因地方保存不当,业已泛黄。 在见她之前,他尚有一事未明。 …… 陈府外,怀月被门房拦了许久,从午后直到日暮。 她再三禀明来意,方才求得门房通传。陈府开了一扇角门,容她入内。 退婚大事,论理合该长辈郑重前来。容璇身在狱中,怀月更是从未听她提起过双亲。事急从权,只能她代郎君前往。 恭敬呈了退婚书,陈家夫人总算给了她一分好脸,像是在赞许郎君的识时务。 怀月心中酸楚,牢记郎君的嘱托,务必要将定亲的玉玦亲自交还四姑娘手中。 总归首辅大人还念一点与郎君的师生情意,允了她一刻钟。 陈沁知道怀月,她与容郎定亲时,府中有何人容郎是与她交代清楚的。陈家四姑娘也不是不容人的性子。 自从郎君入狱,她便被禁足在了院中,无计可施。眼下好不容易见到容府之人,几乎就要落下泪来。 怀月无法久留,将呈玉玦的锦匣交予陈沁。匣中半块玉玦,与她腰间所系另半块正是一对。 “容郎,他……” 锦匣第二层另有玄机,两枚银锭,数十张小额的银票,总共约有一百两。 “还有一百两存在明和银号中。郎君说,这些银两请姑娘留着傍身。” 陛下不会将陈府连根拔起,贬斥也好,流放也好,总要有些银钱。 “郎君还道,请四姑娘不必为他伤心,今后另觅良配。一别两宽,各自珍重。” 陈沁握着那玉玦的穗子,强忍了许久的泪花,终是在这一刻如断了线的珠子,泣不成声。 …… 容府被封,怀月回了临时的住处。 早在出事之前,郎君已折卖了一间铺子,将银钱划归她名下。 要紧的家私,郎君早便安置在了此处。 其中一只红木匣,郎君珍而重之,从未叫人打开过。 怀月拿银钱遣散了容府众人,自己是早已下定决心,无论山高水远,都要跟随。 …… 今夜没有月光,一片黯然。 几份乡试答卷单独置于帝王案头,考生姓名不一。 祁涵指腹落于其中一字,淡淡道:“车驾可备好了?” 秦让毕恭毕敬:“回陛下,已安排妥当。” 夜深天寒,帝王披一件玉白织金大氅,身形于夜色中挺拔清晰。 一乘马车星夜出宫,禁军随行。 最终去往的,是刑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