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93,开局上海寻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千字三百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卫华主编,快看看,我发现一篇特别好的稿子。看了之后,我可太喜欢了。” 林卫华刚送走了一位作家,正烦神的捏了捏眼眉头。 这几天他正心烦呢,儿子在学校和别人打架受伤了。 让他根本无心工作。 “什么稿子,能让你这样激动。” 林卫华连拿起稿子看一遍的欲望都没有。 欧阳志把稿子放到他面前,“主编,你看看吧。我觉得很不错。” “看到这篇稿子,我就想到了以前做知青的生活。才过去十几年,太有回忆感了。我相信,一旦出版,肯定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林卫华却没跟他谈知青生活,而是问起了一个无关的问题。 “欧阳,前两天也有一个原来下过乡的老知青,投了一篇稿子给我。被我收了。 他上面写的故事也是关于那边的。你也是经历过的人。 如果,那群孩子找上门来了,对现在的家庭来说怎么办?” 说到这,他想起了自己。 欧阳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这个作者就是以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的视角来写的。” “哦?”林卫华这才好奇的拿起来看了一遍。 林卫华手里点着烟 “确实挺好的,文笔上也比我之前看过的那篇好上一些。” 随后把稿子递给欧阳志,“你自己拿主意吧,我给你这个权利。” “你还在为孩子的事儿伤神呢?” 提到孩子,林卫华就倒苦水,“可不是嘛。你说孩子才这么小点,在学校和人打架不是很正常的。我们上学的时候,还不是天天和同学打架。上一秒打架,下一秒和好。结果,孩子他妈,娅玲非要跟别人家孩子家长闹。” “伤的严重吗?”欧阳关心道。 “还好,就是脸上擦破点皮。缝了几针。” “……” 欧阳志心想:“你心可真大,都打成缝针了,还没多大事。” 在他们小时候,这也是比较严重的伤势。 医疗条件不好,感染了还可能死人。 也就现在,有点小毛病就往跑医院。 “我先出去回复那个作者了,中午一起吃个饭吧?我请客。” “行啊,刚好心情不好,喝两杯。难得欧阳能请客,我可得好好宰你一顿。” 欧阳从林卫华这拿到权限,就能和李康这样的年轻作家好好谈谈了。 他很看好这个看起来应该是大学生的新人作家。 而且对方的身世也让他动了恻隐之心。 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他就有了培养的心思。 什么培养的方式最好呢?那自然是给稿费了。 但为了避免新人因为第一本书的成绩影响后续。 欧阳叫李康过来谈的时候,刻意压住了情绪。 “麻油先生(李康的笔名叫麻油杜甫),您的这本书我拿去给主编看过了。给出了两个字的评价。” 欧阳编辑故意吊李康胃口。 李康也很上道,追问道:“哪两个字?”,心里猜测,“还行?” “他说,你这篇稿子,不错!” “真的?那太好了。”李康也只是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没有像别人一样,被收稿后,激动得跳起来。 欧阳看在眼里,“这小子的定力还不错,心态也好。” “你还是新人,第一篇稿子,就被咱们杂志社收了,应该感到很荣幸吧。” 李康有点搞不清对方什么意思,顺着说道:“《收获》在文学界这么有名,当然挺荣幸的。” 欧阳主动递上一支中华,“少抽点烟。” “……让我少抽点,还给我塞烟呢。” 接着欧阳志又给了一个打火机,“我稿费能按国家标准,给你的是千字一百。” 李康听到千字一百,终于是有些动容了。 欧阳志看到李康的反应,很是高兴,心想:“这么年轻,就拿到这么高的稿费,肯定乐坏了。” 谁知,李康竟是起身要离开。 “哎~!你怎么突然要走了。” “抱歉,我觉得咱们的合作应该就到这了。” “为什么啊?你说清楚啊?” 欧阳志以为凭老经验,对这个新人作者稍微敲打一下,应该没问题的。 新人作者,不打压,哪来的后劲。 他见过太多有天资的作者,因为早期太顺。 后继乏力,被后来的作者超越。 “你给我千字一百?我听说别人过稿都是至少千字两百。我看,还是投别家吧。你们《收获》,我高攀不起。” “别,别!有话好好谈。” 欧阳志起身,把李康按在座位上,不让他走。 这么有潜力的新人,要是从他这里跑出去。 以后同行指不定会怎么笑话他呢。 “你还年轻,目前千字一百的稿费,对你来说已经不低了。” “等你打出名声后,下一笔稿费,一定会翻好几倍。相信我。”欧阳志拍了拍他的肩膀。 可李康不吃这一套啊,“搁这给他画饼呢。” 前世各种大饼,他已经吃够了。 来你这,还要给我画饼。 滚一边去吧。 “你没诚意。” “我不缺你这三瓜两枣。你们也不缺我这部作品”李康耸耸肩。 那么多家有名气的杂志社,又不缺投稿的地方。 实在不济,投给青年文摘总行了吧。 李康下定决心要走,欧阳志真急了。 “哎哎~!年青人就是急躁。我没说不能谈啊。”欧阳编辑滑跪的速度有些快。 看呆了后面排队的人。 在这个时代,欧阳编辑这样的人可以说比大熊猫还少了。拉得下面子。 不看身份,只看实力。 “千字三百。这是我能给你的最高价格。本来是想这次压一压你,下次再给你补偿的。” 李康暗自白眼,“要是他起飞失败了,就没下次了。还不如一次把钱捞到。至于会不会从此心浮气躁,无法安心创作。” 李康自认为不会。写作千字三百,十几万字才几个钱啊。 当然不包括后续出实体书的版面费。 写得好,可能像余华那样,一本书卖个几千万册,挣几千万,上亿。 以后两人就是同门师兄弟了。 李康也没那个信心跟人家余华比。 小卖个小几百万本就满足了。 当然也非常难。 卖这么多册,读者肯定会拿放大镜来看。 在正式出版前,不知道要修改多少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