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从1997开始奋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爆火大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终于,史东明找到了。 有磁带,也有光盘。 “多少钱?”史东明问道。 “磁带5块,光盘8块。”工作人员说道。 史东明犹豫了一下,最终挑选了磁带,拿着磁带往收银台走去。 “这歌好听吗?”音像大世界的老板看着史东明,好奇问道。 他是狂热的发烧友,店里有很多他的私人收藏。 对于音乐,他是认真的,也是虔诚的。 他曾经想当过歌手,只是几年失败让他意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 在羊城闯荡几年,赚到第一桶金,然后他回到京城开了这一家音像店。 这几年音像店他做的挺好的,从一开始的小店,到现在已经成了两千平方的大店。 现在的西单音像大世界,可以说是京城最大最全的音像店了。 “好听!”史东明狠狠点了下头:“真好听,昨晚收听京城广播电台,我就喜欢上这首歌,早上课间时间学校广播也播了这首歌,我们同学都很爱听。” 就在这时候,又有好几个学生过来,全部是买《两只蝴蝶》。 刚到了一点的时候,店里面的《两只蝴蝶》已经全部卖光了。 老板都傻眼了,他碍于人情,可是拿了四百多张,这一下子就全部卖光了。 甚至于,连一百多张CD也都卖光了。 老板立马联系,让人发货。 ...... 京城平安里路东南角再往东走点有一家福声音像店。 福声音像店号称只卖正版磁带、正版CD,这里的正版磁带、正版CD,国内国外都有,吸引着有追求的人来这里买磁带、CD。 至于是不是真正的正版,这个估计是只有老板才知道。 但是这里的口碑,却是出了名的高。 此时正逢放学的时候,来了两个女孩,只是看一下便能猜测她们是初中生。 少女总是花一般的年龄,她们互相挽着手,有说有笑的,青春靓丽,充满着活力,不自觉地吸引了一些大叔欣赏的目光。 “老板,你们这有《两只蝴蝶》吗?”一个少女问道。 “有有有。”老板连忙点头道。 老板快速地翻找出《两只蝴蝶》的磁带和CD。 两个女孩双眼直直地看着封面的李沫照片。 “哇,这歌手长得好帅啊。” “像黎明一样帅。” 老板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着。 这两个女孩子到底是来买磁带的,还是来看歌手照片? 歌手不是演员,大家在意的只是歌手唱的歌好不好听,从不在意歌手长得好不好看,歌手长得一般但是唱歌唱得很好、也火的又不是没有。 不过两个女孩的话也提醒他了,这有帅哥加成的唱片,往往可以卖得比较好,回头得找"牡丹唱片"要张海报,贴在门外吸引人,特别是吸引少女们。 两个女孩各买了一张磁带、一张CD光盘,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离开。 甚至在刚离开店门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磁带,放进自己的随身听播放起来。 老板想了想,将《两只蝴蝶》的磁带和光盘摆放到比较显眼的位置。 他拿出一张光盘,然后放进CD机,播放后仔仔细细听了一遍。 作为开音像店的老板,他的音乐鉴赏能力可比一般人要强得多了,什么歌是好歌,什么歌好卖,他还是有几分职业嗅觉的。 听完了一遍《两只蝴蝶》,老板决定多进一些《两只蝴蝶》的磁带、光盘。 每卖出一张磁带,他就可以赚1.5块钱;每卖出一张光盘,他可以赚2块钱。 可以说,这里面的利润,还是很大的。 这也是寄卖模式让利给音像店,换做是大中型唱片公司,往往是给音像店20%的利润。 等到晚上的时候,老板发现《两只蝴蝶》的磁带和光盘都卖光了,连忙电话联系。 ...... 大晚上的。 李沫来到秦曼华的四合院,却是来打探《两只蝴蝶》歌曲卖得怎么样。 这种事李沫是了解不到的,只有秦曼华才了解得到。 这几天时间,李沫都是忙着录制第五首歌曲,今天才录制完,便迫不及待地来找秦曼华。 秦曼华穿着休闲的家居服,这四合院既是她办公的地方,也是她住的地方。 一头长长的秀发披肩,一看就是刚洗完澡洗完头发,颇有一种出水芙蓉的感觉。 李沫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终于有些明白,为何人人恨曹贼,却每个人都想当曹贼。 原来每个男人的心中深处,都住着一个曹贼。 秦曼华没有注意到李沫的眼神,而是一脸懊悔和自责。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两只蝴蝶》会这么火,更没有想到的,会火得这么快。 她才安排上京城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京城电视台,央视可还没有安排上呢。 结果《两只蝴蝶》就爆火了,点播率飙升。 短短几天时间,事先准备的40000张磁带、10000张CD光盘都见底了。 她第三天就连忙联系工厂加班加点刻录新的磁带光盘,但仍旧供不应求。 搞得她手底下两个员工不断跟她抱怨着。 秦曼华现在是既痛苦又快乐,她下海创业,过去一年都是小打小闹,亏倒是没亏,仅仅是帮忙运作宣传歌曲,就有得赚,不可能亏。 但是要说赚,那也没赚多少,也就比在单位上班好一些,然后图个自由。 可是现在短短几天,她看着哗啦啦的钱流进来,就这么几天功夫,进账就有20万,扣除成本,扣除给李沫的分成,她起码可以赚超过10万。 她在单位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才千把块钱。 这让她很是快乐,感受到赚钱的快乐。 可是让她痛苦的是,她原本可以赚得更多。 现在因为自己经验不够,少赚了很多。 “卖得很好,我已经联系工厂让他们加班加点刻录20万张磁带和4万张光盘,我会随时关注市场的情况......”秦曼华说道。 现在两人是利益共同体,磁带、光盘卖得越多,他们赚得就越多。 秦曼华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暴富。 她有些明白了,为何以前的小伙伴们,一个个赚钱那么容易。 该她赚钱的时候,真的是大把大把的赚钱。 就这几天功夫,她赚到的钱,按照以前工作,她得不吃不喝工作十年才能赚到那么多钱。 现在她看李沫,就像看到一座金山,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