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从1997开始奋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拼命三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羊城。 这里是改革的前沿,同时也领导中国流行音乐潮流。 内地唱片就是在羊城迎来"黄金十年"和"94新生代"。 当年"金童玉女"毛柠、杨玉莹就是在羊城崛起的,然后迅速火遍全国。 1993年,一首《涛声依旧》将毛柠送上春晚,从此爆红全国,凭借着这首歌,毛柠获得了1994年“中国十大歌手奖”。 毛柠的走红,除了长相和歌好外,最重要的是"包装"。 羊城是中国最早实行签约歌手制度的地区,羊城借鉴港台的包装模式,根据歌手的特点量身定制歌曲,通过精心的策划后再推向市场。 1994年,毛柠玉杨玉莹组成"金童玉女"组合,火遍全国,被全国所熟知。 不过论包装,李沫可是比现在内地公司要强得多。 买通稿等等,着实狠狠地将自己"包装"了一下。 这段时间,已经坐实了李沫是内地新生代歌手代表,是要抗衡台省新生代歌手代表任先齐。 不说所有的内地媒体都支持他,但是可以说大部分媒体是支持他的。 刚到羊城,李沫便接受《羊城晚报》的采访。 这一次来羊城,自然要进行专辑签售会。 此时羊城的唱片市场,可是在京城之上。 这也成了,李沫在京城之外的第二站。 这时候的羊城、鹏城、魔都是出了名的有钱,是最先富起来的。 李沫打扮得很帅气,显得彬彬有礼。 这让《羊城晚报》的记者杨莹新生好感。 帅哥总是受女人喜欢,杨莹也不例外。 她采访过的歌手,李沫最帅了。 甚至比毛柠还帅。 李沫的新专辑杨莹买了,也停了不止一遍,她对于李沫很佩服。 词、曲、编曲、制作、唱都是李沫一手包办,这简直是强得一塌糊涂。 而且更让杨莹很好奇的是,李沫的歌很有特色,和现在内地流行音乐有很多不同,反而是跟港台的国语歌很像。 所以在采访的时候,杨莹就问到这个问题:“现在有很多歌迷反应,《情歌》这张专辑制作水准很高,和港台歌手的专辑很像。” “港台乐坛的水平在内地乐坛之上,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我是学习港台的同行,打造《情歌》这张专辑。”李沫笑道。 现在他打造的人设就是天才少年、音乐天才。 天才,总是善于学习的。 同样很多不可思议的事,都可以归集到"天才"二字。 随后杨莹又采访了几个问题,李沫都一一回答。 “对于现在大家都在说"东任西李",对此你怎么看?”杨莹问到现在争议很大的"东任西李"的话题上面。 现在关于"东任西李"、"南任北利"的争论尘嚣四起,话题炒的很热。 媒体就是这样,很喜欢塑造对立面,喜欢造神。 随着李沫的《情歌》专辑、任先齐的《很受伤》专辑大卖,不分伯仲,歌曲在各大音乐排行榜上厮杀得难解难分,就更让这个话题往上升。 李沫谦虚地道:“这都是大家的抬爱,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负大家期望。” “大家都是华语乐坛音乐人,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推动华语乐坛的发展......”李沫的话挑不出一点毛病。 杨莹听到李沫的回答,不由得对李沫刮目相看,难怪高考成绩那么高。 这智商绝对不低。 等到采访完,李沫请了杨莹等人吃了一下夜宵,吃完夜宵亲自送她们离开,这才回到酒店。 “晚上有三场商演,老板能不能吃得消?”赵雪有些担心着。 李沫打趣道:“吃得消,吃不消也得吃得消,我得努力赚钱,才有钱给你们发工资。” 赵雪露出好笑之色,她们才几个人,满打满算就五个人,给她们五个人发工资简直不要太轻松。 对于李沫的做法,说实在的赵雪有些看不懂。 公司分明,需要走公司公账的,那么毫不犹豫选择走公众。 现金支付的,那都进入李沫自己的口袋。 明明很多钱了,这段时间李沫赚的钱,比她钱老板估计一辈子赚的钱还多,可李沫还非常认真赚钱。 签售会结束,大晚上的,只要有人请演出,李沫便会去,哪怕忙到3点。 刚来到羊城,便丝毫不停歇。 接受完采访也不休息,而是要参加商演。 看了看时间,李沫他们打了辆车,前往羊城最大的酒吧。 晚上三场商演,全部是酒吧献唱。 两首歌,再加上互动,十来分钟,六万块钱到手。 没有什么比这更好赚了。 他们将在羊城待两天,白天和晚上签售会,深夜则是去酒吧商演。 李沫和赵雪到了酒吧,等待了一会儿。 在等待的时候,感受着羊城酒吧与京城酒吧的不同,不得不说这里更先进,在商业气氛更好。 这家酒吧不愧是羊城最大最好的酒吧,面积足足达到3000平米、层高12米,全场升降灯光,采用了进口的英国玛田音响,现场的灯光跟随着音乐的律动和曲风不停切换,把现场的氛围直接拉满。 为了更好的商演,特别是酒吧这等夜场场所,李沫特意搞出了《两只蝴蝶》、《信仰》DJ版,在商演的时候效果拉满。 当到了11点的时候,主持人上台,欢迎着神秘嘉宾。 等到《两只蝴蝶》DJ响起的时候,全场都在欢呼着,跟随着旋律扭动身躯。 舞台上的辣妹,同样在舞动着。 整个酒吧的气氛,被推动了起来,欢呼着,扭动着身躯,拿起酒喝着。 还有客人打赏着。 有的阔绰的,甚至往台上扔金戒指、金项链。 李沫暗暗惊叹着,羊城人还真是有钱,出手真是阔绰。 这里的酒吧,人均消费可比京城要高出不少。 恐怕人均消费可以达到三四百块钱。 等到十一点半,演唱完《信仰》DJ版后,去给大佬敬酒后,过了会时间,便离开了,前往第二家酒吧。 第二家酒吧场地小一些,大概两千平方大小,但是装修却更加豪华。 此时处于中场最高峰,由李沫出场。 这一次并非是分开,而是连在一块,不过中间有互动,前后加起来二十分钟。 李沫拿着酒跟全场敬酒,一瓶一口闷干,引起众人叫好,不知道多少人一下子将手中的酒给喝掉了。 酒吧老板露出赞赏之色,这么懂事的歌手,可不是那么多,特别是新人歌手。 这钱,花得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