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从1997开始奋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奶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嘶嘶嘶~~” 第二天,悠悠醒来时,李沫只觉得头疼。 感受到身边有人,李沫情不自禁地手游走着。 可是这手一动,李沫就感到不对劲。 手感完全不同。 低头一看,果然,不是自己想的那个人。 刘偌英! 李沫很快认出这个女人,这是以后名声大噪的明星。 李沫意识到,自己着了滚石的道。 昨晚滚石举行庆祝会,李沫不知不觉中多喝了酒,到后面就有些记不清了。 甚至怎么到酒店,李沫都不记得。 打量了一下,李沫都意识到,这不是他的酒店房间。 轻轻起床,搜找了一下,果然发现了两个摄像头。 捏碎摄像头,然后将卡销毁掉。 洗了个澡,喝了两瓶矿泉水,李沫裹着浴巾,心情很不好。 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着道了。 再看看床上的情况,以及刘偌英的熟睡,显然昨晚被他折腾的不轻。 对于自己的战斗力,李沫心中有数。 皱了皱眉头,犹豫了一下,李沫没有离去。 这个女人,也只是可怜人罢了,面对公司安排,又能翻起什么浪? 别看刘偌英出了三张唱片,但是对于这种新人,根本就拿不到多少钱。 就算拿到代言,可是经过公司剥削,分到新人手中的也没多少。 这也是李沫当独立歌手,而不签约唱片公司的原因。 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是能够拿到的就少了。 甚至连版权,都会是属于唱片公司的。 一旦离开唱片公司,无法演唱自己的歌曲,都是很大概率。 这种事,在行业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叹了口气,李沫没有当拔枪无情的人。 虽然理智上告诉他,此时离开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才是最有利的。 可是心中的良心,让他留着。 “玛德,该死的滚石,就是要找也找个大美女。”李沫心中暗骂着。 刘偌英,根本不算大美人,甚至连美女都勉强。 要安排,也应该是陈德蓉这样的美人。 更何况,刘偌英好像比他大了好几岁,他被老牛吃嫩草了。 不过想想,这时候台省女歌手,好像也没有太多美女。 滚石,更是如此。 没给他安排彭佳惠之类的,已经算不错了。 李沫再看了一下床单,没有梅花盛开,心中暗自有些失望。 不过也正常。 这样他心里也就没有负担了。 在酒店房间找到纸和笔,李沫想了想,写下《听说》。 刷刷刷~~ 便写好了歌词、谱好曲。 “太亏了!”李沫将纸和笔放在床头边,有了做亏本生意的感觉。 看了看床上的刘偌英,李沫再次躲进被窝里面。 既然觉得亏,那就再爱一次! ...... 吃早餐的时候。 赵雪眼眶红红的,就在刚刚,她被李沫狠狠地骂了一顿。 赵雪觉得挺委屈的,你们几个大男人喝酒、唱歌。 又是你让我先回酒店,到头来怪我? 可是她是李沫的经纪人,被骂也只能自己承受。 经纪人,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李沫心情则是不错,骂赵雪这是应该的,作为他的经纪人,在他喝了酒后,无论如何都得跟在他身边,将他安全带回酒店房间。 可是赵雪在他喝多之后,竟然听了他的话,乖乖自己一个人回酒店,将他留下。 这要是在香江,估计照片都被拍了,被用枪指着脑袋,拍摄爱情动作片了。 骂赵雪,是为了她进步。 吃完早餐后,化了一下妆,然后接受台省这边媒体的采访。 当被问到喜欢的台省歌手时候,李沫提到周华建、任先齐等一大票著名歌手,有男歌手,也有女歌手,毫不掩饰对他们的喜欢、敬仰。 然后对于台省的唱片业,李沫也高度评价着。 港台在这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内地,内地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要学。 台省一隅之地,人口不到2200万人,但是台省唱片业非常的发达,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唱片市场,更是华语音乐创作重镇。 根据台省权威榜单,从陈淑华《梦醒时分》在台省首次销量破百万后,这近十年涌现了一张张销量破百万的专辑。 当然,李沫知道,台省流行音乐自1950年代起,飞速成长50年,在去年也就是1997年达到顶峰,接下来就走下坡路,任先齐即将发行的专辑《爱像太平洋》成为台省最后一张专辑破百万的专辑。 音乐产品最容易被数字化,随着技术精进,盗版、侵权规模会从个体户变成集团作业,这将会严重威胁台省唱片业生存。 现在内地面临的盗版问题,台省也无法避免。 同样的,香江的唱片业也在急速衰落。 在90年代,香江唱片业处于黄金时期,香江唱片的本地销售额在25亿港元,其中65%~70%都是本土出品,出口销售额在10亿港元。唱片店遍布香江,包括四海冲印唱片店、亨利唱片公司、伟伦唱片公司等等。 但是到1995年,香江唱片业就急速衰落,香江唱片的本地销售额在1995年下降至16.8亿港元,到了今年恐怕也就10亿港元出头。 而这里面,同样也是因为盗版以及mp3非法下载。 内地唱片业,同样面临着盗版的巨大伤害,为了打击盗版,文化部联合粤省文化厅,在羊城机场路新建了一座音像城,把全国各地的音像出版社都召集过来,做正版发行。 现在很多人看好这种举措,可是李沫却不乐观,因为这难以扭转盗版的危害,盗版的利润太大了,足以让人疯狂。 几乎没有风险,只要抓紧时间盗版出来,便能大赚一笔,不需要给唱片公司利润,也不需要给歌手分成,扣除成本赚的都是自己的。 音像店对外宣传卖正版,可实际上卖盗版,或者正版卖盗版也卖。 大的唱片制作厂,私底下在干盗版生意。 不然的话,十年前就可以动不动卖出上百万专辑销量,甚至几百万专辑销量,也不至于到现在,一年要出现上百万销量都困难。 要是没有盗版,李沫都不需要这么辛苦地搞正版签售会,躺着数钱就可以。 如果没有盗版,全部是正版,那么稍微出名的歌手,轻轻松松就能卖出上百万张销量,甚至卖上千万张销量。 而且李沫知道,现在其实是属于尾巴,如果说盗版是破坏唱片市场的害虫,那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免费下载将是抽走中国唱片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毁灭了中国唱片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