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尔等可是害苦了朕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 开棺验尸,对决紫禁之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太极宫。 这是北魏皇宫最重要的一座宫殿,大抵等同于故宫的太和殿。 原本只在大朝会才开放的"金銮殿"中,此刻却站满了大大小小元姓诸王、宗亲公侯。 元恪坐在丹陛上,面无表情。 高阳王元雍喋喋不休的说着诸如"亲情啦","宗族羁绊啊"之类的慷慨陈词,话里话外都向元恪透露出一个意思。 元景隆无罪。 元恪眼神中露出鄙夷神色。 作为一口气读完了两卷《柯南道尔传》的男人,他对侦探破案也有了几分心得,自然知道《鹦鹉案》中元景隆的结案陈述漏洞百出,十有八九是错断命案,杀了无辜之人! 另一边的清河王元怿就隐晦了许多。 他只是在向元恪讲述崔吉乃清河崔氏之人,然后就是满脸"懂得都懂"、"听懂掌声"之类的神情。 元恪一脸懵。 元怿不得已之下,只能直言不讳。 嗯,其实不完全是直言不讳。 在他的讲述之中,崔吉是清河崔氏的一枚棋子,是崔氏对"国史案"的反攻倒算,意图用献祭崔吉的方式报复元姓之人! 而执意重审冤案的高欢则是受到了蒙蔽,只看到事件表面而没有看到事件深层,仅仅是单纯想要平反冤狱,澄清玉宇的大魏纯臣。 元恪对此很满意。 嗯,主要是元怿对高欢的评价。 毕竟他爱屋及乌,因着舅舅高肇,以及他娘文昭皇后高照容,他媳妇高皇后高英的缘故,已经完全动起了将高欢纳入"托孤大臣"名单的念头…… 至于汉人士族的反攻倒算…… 元恪嘴角微扬,望向元怿的目光中满是"这些话你自己信吗"的神色。 元怿哑火。 元雍还在喋喋不休的为元恪讲着历史。 比如曹魏。 曹丕父子不信任曹氏宗亲,最终落得个天下被司马氏窃取,神器更迭的下场! 元恪抿抿嘴没有说话。 毕竟高肇也时常在他面前讲历史。 八王之乱! 所以对于元姓宗室,他是重用,但也防备。 元景隆做事一意孤行,断案之时听不进他人建议,不愿意亲自排查线索,这才错断冤案屈杀无辜,和此前的京兆王元愉一个毛病! 所以,元恪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但元雍等人依旧在喋喋不休,这让他心中很是厌烦。 突然,元恪眼前一亮:“尔等既然说元景隆没有错断冤案,那就让他和三郎明日带着各自的证据、证人,来太极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辩论一番!” “佛家有辨经,经越辩越明。” “法也应如此!” 元恪说完,一脸即将吃到现场瓜的喜悦。 元雍、元怿等人面面相觑,但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期盼元景隆能通过诡辩之术战胜高欢了…… 应该能……吧。……………… 清晨。 皇宫千门次第开。 高欢站在人群之中,看了看对面和他划清界限,怒目而视的元景隆,脑子里莫名浮现《九品芝麻官》的画面。 然后,他抢在元景隆之前踏上玉阶,以始终领先元景隆一步的姿态进入太极宫。 元景隆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元恪面带微笑,望向神情呆滞的高肇:“没想到三郎也有如此顽皮之时……” 高肇附和着笑了笑。 高欢上前行礼。 元恪颔首,微笑说道:“可以开始了。” 元景隆讲述了他掌握的证词,大抵还是鹦鹉如果不是崔吉偷的,崔吉为何要招供那套说辞…… 一众文武官员满脸智商受到侮辱的样子。 毕竟这世上有个词。 屈打成招。 等到元景隆说完,心虚的擦着冷汗之时,高欢开始了他的讲述。 “此案说起来不算离奇,也不算复杂,但牵扯极广……” 高欢手指战战兢兢的赵老五:“案发当日,此贼偷入沈校书郎家中盗走鹦鹉,只因沈父发现其行踪,故而将之杀害,斩下头颅放在里中大觉寺塔林之中。” “数日后,赵老五将鹦鹉拜托四通市掮客杨老虎代为售卖,崔吉以黄金二十两的价格从杨老虎手中买到鹦鹉,随后托人敬献给了陛下……” 元恪轻轻颔首:“确实有这么回事,但后来盂兰盆节时,朕将鹦鹉布施给了白马寺。” 高欢很是拍了一番马屁。 比如说元恪此举功德无量,佛祖必然保佑大魏千秋万代…… 当然了,这一切都需要先忽略掉几十年前的灭佛毁寺。 嗯,当年劝太武帝拓跋焘改信天师道的人,貌似就是后来卷入国史案被灭族的崔浩…… 在元恪的笑容满面中,高欢继续讲述起了案子。 大体就是沈浩在白马寺见到自家鹦鹉,痛哭引来元景隆,随后崔吉下狱,屈打成招判了死刑,而沈浩出价悬赏沈生头颅,最终结案。 元景隆质疑道:“所以呢,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人不是崔吉所杀,什么赵老五、杨老虎的,不过也是一面之词罢了!” “证据这种东西,我不仅有,还很多呢!“ 高欢冷冷说完,手指向身后一个托盘:“这是我在大觉寺塔林之中,找到的真正的沈生头颅,此前悬赏所获人头,乃是他人贪利冒领!” 说完,一名黄门侍郎举起托盘,掀开黑布,露出一颗白森森的骷髅头。 嘶! 殿中满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元景隆满脸不屑:“一颗死人头罢了,谁能证明这是沈生头颅?” “我能证明!” 朝臣最后面,慢慢走出一个腰间缠着白布的男子,双目通红,涕泗横流。 此人正是校书郎沈浩。 沈浩上前行礼,然后痴痴望着托盘上的骷髅头:“家父身有顽疾,发病之时口齿紧闭,某次发病时家人担忧他咬到舌头,撬牙之时曾折断一颗门牙……” 众人随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果然见到骷髅头缺少了一颗门牙。 “果然。” “还真是!” “看来那赵老五就是真凶!” “你们都被骗了!” 元景隆怒气冲冲走到沈浩面前,抓住衣襟大声呵斥:“那颗你悬赏找到的人头呢?难道那颗人头也缺了半颗牙齿?难道那时候你就忘了自己亲爹的人头长什么样了?分明是被人买通,故意陷害本官!” 沈浩被他晃得东倒西歪,说不出话。 其实他也有一肚子的委屈。 当时人头送来之时,腐烂不堪让人不忍直视,所以就没有看的很仔细…… 毕竟谁能想到会有人拿着一颗头颅,冒充别人的头颅? 高欢冷冷看向元景隆:“难道你不知道,民间医馆有"补牙"这种技艺?当时那颗头颅虽然腐烂,后来补上的牙齿却未必会脱落,况且那种情况下,谁会去仔细勘验?” “如若不信,开棺一看便知真假!” 嗯,补牙这种技术早就有了,比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就提到过修补牙齿的办法,当年曹老板被魏延干掉门牙,大概率也找人补过牙。 听到高欢的话,沈浩人都麻了。 高欢要刨他爹的坟! 沈浩噗通一声面朝元恪跪下,声泪俱下:“陛下,开不得啊……” 元恪沉默一下,弱弱说道:“三郎……” 高欢说道:“陛下不必为难,开棺之事臣只是随口说说!臣有办法,可令元少卿心服口服!” 元景隆怒哼一声。 元恪笑道:“快讲、快讲!” 高欢伸手指向跪在另一边的两个男人:“是你们自己说,还是本官说?” 那俩人都是寻常百姓,这时候早就被吓傻了,连连摇头。 高欢面向元恪说道:“此二人父亲名曰王老实,当日校书郎发布悬赏之时,他恰巧路过,心中顿生一个大胆的念头。” “王老实返回家中,叫来二子商议,让他们砍掉自己的头,丢入水塘,等到头颅腐烂再送到沈家换钱!” “此二人照做,半月之后将人头送到官府,官府缺少勘验手段,又因人头腐烂懒得多事,于是通知校书郎前来认领……” 高欢说完,满堂哗然。 但其实大家也理解。 毕竟从那两人的衣着打扮判断,他们并非富贵之家,甚至连中产也算不上。 故此老爹选择献祭自己,给两个儿子挣一份家业。 只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国法却难容! 高欢满脸感叹:“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呀……” 元恪眼前一亮,问道:“吔?三郎也读过《娄武明诗集》?这篇《游子吟》虽然讲的是母爱,但却道尽父母慈爱之心呐!” 高欢:“???” 娄武明,还诗集?你到底文抄了多少啊……高欢强忍着吐槽的欲望,岔开话题:“校书郎不愿开棺验尸,王大宝、王小宝却愿意配合官府,王老实无头尸身就在宫外,足以作证此二人供词真实不虚!” 元景隆突然瘫倒在地。 元雍、元怿等人也是一副无话可说的样子。 元恪沉默片刻,挥挥手:“元景隆留下,其余人都散了吧!” ps:最早的补牙技术出自公元659年出版的《新修本草》,真正的镶牙技术在宋代出现,本书提前魔改不少,勿深究。 pps:虽然拓跋焘灭佛,但云冈石窟里有一尊拓跋焘塑像,身上披着千佛袈裟,手势是扪心自问的姿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