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尔等可是害苦了朕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征北大将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秒记住【。3。】, 皇宫。 铛铛铛铛的钟声响起。 几十上百文臣武将匆匆而来。 远处一骑飞来。 这是高欢。 他这些天在家休暑假不上班,但却被高阳王元雍直接传召而来。 走入皇宫,一路上他和相熟的大臣交头接耳,商量着等下散会了去何处喝花酒,观听歌舞。 欢声笑语。 直到他看到站在前面的于忠,顿时露出了一副吃了死苍蝇的表情。 于忠也差不多是这样。 只是他很莫名的向高欢挑了挑眉,然后转身走入太极殿西柏堂。 今日主持会议的是尚书令、任城王元澄。 在元澄身边,则分别坐着太傅、领太尉高阳王元雍,司徒、清河王元怿,以及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物。 广平王元怀。 这货不是应该被拘禁起来吗?怎么出来了……高欢皱眉。 元澄见官员到齐,轻轻咳嗽了一声:“今日召集诸位前来,只说两件事,其一是陛下下诏,封广平王元怀为骠骑大将军,领司空!” 刹那间,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大家对元怀加官进爵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元怀是元恪同父同母的弟弟,是当今天子元诩血脉最亲的叔父。 再者,骠骑大将军只是个空头衔。 无兵也无将。 仅仅只是身份尊崇罢了。 让大家不能理解的是,元怀凭什么做司空? 要知道,司空、司徒、太尉可是三公! 不知道多少人惦记着这个职位呢! 高欢默不作声,心中觉得那些人吵吵嚷嚷如同菜市场大妈,而且西柏堂通风不好,只是坐一会就觉得很是闷热,他迫切想要等散会后去勾栏听曲。 元澄摆摆手,压下众人议论,接着说道:“第二件事,就是僧人法庆作乱……” 不等他说完,下方议论又起。 “什么?这么多天了还没有平定吗?” “平定什么呀,听说渤海郡都被人打下来了!整个河北乱成了一锅粥!” “萧宝夤无能至极!” “我就说这些南边的蛮子靠不住吧……” …… 元澄气的跳脚。 但这就是北魏时期,乃至于宋元之前的风气。 皇帝或者丞相在上面演讲,百官在下面唠嗑,整个朝堂乱糟糟就像是菜市场,要不然宋朝官员的帽翅也不会那么老长,这样官员交头接耳的动作就格外明显,方便"班主任"抓一两个典型…… 过了一会。 议论声渐渐停歇。 元雍咳嗽两声,继续着刚才的话题:“法庆之乱需要尽早平息,哪位将军愿领军出战啊?” 这一次,西柏堂内鸦雀无声。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 尤其是那些鲜卑武人。 他们也听说过法庆的教义,虽然他们对新佛降世的理论不甚苟同,但不妨碍他们觉得法庆在河北之地杀的好,杀的妙,杀的汉人人头满地滚! 一钱汉,随之死! 元雍气的牙都快咬碎了。一秒记住【。3。】, 这时,于忠慢悠悠站了起来,先是诡异朝高欢一笑,然后大声说道:“下官举荐右光禄大夫元遥领兵出战!” 元怿轻轻颔首。 元遥虽然官位不高,但资历很老,曾经跟随高祖孝文帝南征,后来因生母去世而丁忧在家。 如今正好启用! 元姓宗亲,需要多多掌握兵权! 他和元雍交换了一个眼神,正要拍板。 这时,高欢站了出来:“下官乃渤海郡人,眼见贼众肆虐家乡而无能为力,内心如焚,既然冀州刺史萧宝夤讨贼不力,下官愿领兵出征,斩妖僧法庆传首天下!” 于忠笑道:“杀鸡焉用牛刀,车骑大将军天纵之才,征讨区区法庆岂非大材小用?” 说着,他向元怿、元雍使了个眼色。 元雍也劝说道:“高公家有幼子,妻子再度有孕在身,此时我等若允诺高公领兵出征,实属不近人情……” 元怿点点头:“高阳王所言甚是……若右光禄大夫征讨贼寇不利,再劳烦高公不迟!” 高欢的态度很坚决。 “渤海郡乃下官祖宗之地,先祖埋骨之地遭受贼人践踏,若此时下官安坐后方,列祖列宗在天有灵,只怕会降罪妻小……” …… 他拉拉喳喳说了一大堆。 总之,此战舍他其谁! 这不是他人菜瘾大。 高欢完全吸取了历史上的贺六浑留下的经验教训。 这一世,他能不领兵就不领兵出战,即便是领兵,也是挂个空名,将军队交给有能力的将领指挥。 毕竟历史上,有好几次高欢能直接K.O宇文泰,但最终因为个人能力而无功而返…… 当然了,宇文泰和高欢是一对实力相当的对手。 当年要不是潘乐被"下了降头",相信了宇文泰说的什么"狡兔死走狗烹",否则宇文泰早就扑街了…… 嗯,还有侯景。 所以,还是尽早刷出高洋,让高洋欺负宇文泰好了……高欢暗暗点头决定不让娄昭君有喘息之机,旋即态度坚决:“此战用我,用我必胜!” 于忠频频示意元雍和元澄。 毕竟北魏军制分为中军、州郡兵和镇兵。 镇兵如今只有北方六镇才有。 萧宝夤用于平叛法庆的军队只有州郡兵,这些平日为民,战时为兵的人战力拉跨,这才连法庆这种菜鸡都打不过。 因此,元遥挂帅出征,调动的自然是最为精锐的北魏中军。 于忠是领军将军,掌握的是禁军,这些军队基本只会跟随皇帝御驾亲征,因此跟随元遥一同出战的北魏中军,必然是高欢统领的东、西、南、北四中郎将掌握的卫戍兵! 这样,变相削弱了高欢的实力。 高欢岂能答应? 此刻见高欢态度坚持,元雍、元怿等人怎会不知高欢已经知道了于忠的诡计? 他们担忧逼迫高欢,高欢会直接掀桌子。 于是,元澄无奈叹气:“既然高公如此坚持,那就拜托高公领兵平定北方叛乱……” 元雍长叹:“本王当奏请陛下,封高公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北征诸军事……” 元怿满脸无奈。 但他心中也有几分轻松。 如今高欢和于忠呈水火不容之势,他这几个月睡觉都睁着眼睛,唯恐那俩家伙一言不合就开打…… 现在好了。 高欢领兵去了南边。 洛阳城至少可获得半年清静…… 先帝啊先帝,这就是你留给后继之君的两个大忠臣啊……元怿以手扶额长吁短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