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尔等可是害苦了朕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大军班师,皇帝犒军结束后,高欢"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北征诸军事"的头衔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抚军大将军这种空头衔。 因此,门前的兵器架、旌旗这样代表开府建牙的仪仗没了。 当然了,东、南、西、北四中郎将依旧归高欢节制。 否则他就清君侧了…… 高欢每天去廷尉府摸鱼一上午,下午或去勾栏听曲、洗脚按摩,或去军中看角抵格斗解闷,等到傍晚天黑了才会无视宵禁回家。 法律规定禁止却去做的是黑道,法律规定可以但被禁止去做或无法享受到的是平民,法律规定可以就真的可以去做的是白道。 而高欢勉强算得上是制定规则的人。 因此,他不仅无视宵禁规则,每次遇到巡夜的左右卫士兵,都是让对方在前面开路! 就这样。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就在高欢人在廷尉府快乐摸鱼等着去洗脚的时候,蔡儁从外面匆匆跑来,凑到耳边:“那谁要生了!” 高欢一下子坐了起来:“咱老百姓啊今儿真高兴呀……” 边唱歌,边往外跑。 蔡儁:“???” 他和端着一摞卷宗的高隆之面面相觑。 高隆之疑惑问道:“难道高公现在也喜欢服用五石散了?” 蔡儁满脸茫然。……………… 修业里。 高欢府邸。 一路快马而回的高欢望着空荡荡的府门,沉默一秒,继续向内冲。 后宅。 因为高英的身份与众不同,因此她单独住了一个小院。 这里草木茂盛,鸟雀欢呼,那种勃勃生机,将深秋时节该有的萧索一扫而空。 花园尽头,就是高英待产的房间。 娄昭君对高英很好。 今日前来接生的医生和婆子都是她专门为自己准备。 甚至她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要在洛阳城专门开一间给妇人看病的诊所,这样医生的治病经验就会飞速提升,将来她有需要的时候也不至于碰到的全是"蒙古大夫"…… 嗯,就这么办……娄昭君抓住马冬梅小声嘀咕。 马冬梅一溜烟向外跑。 直到她看见匆匆而来的高欢,眼睛都直了。 高欢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后,不说话时神色间满是威严,偏偏搭配上那张英俊非凡的脸,让他在威严中又满满贵介公子的清冷和高雅。 马冬梅刷的一下脸红了。 站在路边。 喘着粗气。 两只肥硕的兔兔上蹿下跳。 高欢目光微凝。 E。 绝对是E! 小小年纪就如此了得,重点培养又该是何等惊艳……高欢轻轻颔首,问道:"做什么去?" 马冬梅小声回答:“娘子说要在洛阳城开一家女子医馆,专为女儿家看病、接生,让我去将大市的地图拿来,看看哪里适合开店……” 投资医疗利人利己,这是好事……高欢满脸赞叹,接着说道:“既然要开医馆那就多开几家,比如治疗跌打扭伤、皮肤疾病的医馆。” 后者是他为高洋准备的。 书上写,高洋"黑色,大颊兑下,鳞身重踝"。 用现在的话说,大抵就是长得黑还有鱼鳞病或银屑病之类的皮肤病。 尤其是书上还说,高澄带兵从颍川回到邺城,皇甫玉却在一旁对其他人说,大将军福薄,做不了皇帝,当皇帝的应该是跟在后面那个流着鼻涕的人。 鼻涕邋遢的人,正是高洋…… 所以,长得黑还丑,莫不是那疯娘们儿把我绿了……高欢满脸思忖的走了。 马冬梅:“……” 高欢走到产房边,犹豫一下还是站在了高娄斤身边。 娄昭君:“???” 高娄斤皱眉:“高英都这样了,你不在家待着,还瞎跑什么?” 高欢满脸委屈:“谁瞎跑了?我是廷尉卿,去廷尉府是本职工作好吧!” 高娄斤只是瞪了瞪眼没说话。 产房内。 高英一声不吭。 她只是在心中默默祈祷。 这个孩子的到来并不受祝福,而且也算得上是不够光彩,可她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孩子平安降世! 很快。 她的许愿落空。 一声婴孩的啼哭声打破凝重的气氛。 只是声音有点小。 像是猫叫。 不过母子平安。 高英挣扎着直起身子:“孩子、我的孩子……” 产婆笑容满面:“夫人放心,小公子很好,只是有些瘦弱,声音小,养一养就好了……” 高英这才放下心来。 孩子瘦弱应该是她的原因。 毕竟怀孩子的时候,她终日念经祈福,基本上不茹荤腥,若非后来搬到了高府,被娄昭君灌输了所谓的"营养学",她才开始吃肉蛋奶,否则生下来的孩子会更加瘦弱…… 院子里。 高欢等人同样知道了这个消息。 高娄斤笑的合不拢嘴。 她们高家,终于开始人丁兴旺了! 毕竟娄昭君肚子里还有一个。 高欢很快会有三个孩子。 追平高树生! 重要的是高欢很年轻,而且无论是高英还是娄昭君,一看就是那种能生养的体格,将来她会有一长串的侄子侄女! 高娄斤拍了拍高欢肩膀:“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吗?” 高欢望向娄昭君:“要不你来?” 毕竟娄昭君算是嫡母。 嗯,其实古人远不如嫡庶神教的现代人封建。 古代除了长子继承爵位和父亲的身份地位外,遗产均分诸子,到了后来甚至连出嫁的女儿也能继承部分遗产。 关键问题是,株连九族的时候庶子也要跟着死。 凭啥荣华富贵的不带上人家? 因此,娄昭君也没有摆出"大婆"的样子替"庶子"做主,而是笑了笑:“这件事情还是郎君做主比较好!” 高欢想了想,嘴角微扬:“既然高澄的"澄"是"氵"字边,那么干脆所有的孩子都以"氵"字为辈分好了!” 娄昭君:“……” 编,我就静静的看着你编……娄昭君斜着眼,满脸鄙视。 高欢继续道:“那么这个孩子,就叫高淞好了,三点水,松树的淞!传说南方有水名曰"淞江",此子以"淞"为名,表明我踏平金陵擒老僧之志!” 高娄斤鼓掌。 她的弟弟连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都惦记着家国天下,真不愧北魏忠臣! 虽然,孩子是和前太后生的…… 摇篮里的高澄皱皱眉头。 高淞? 他怎么不记得他有这么个兄弟? 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擒老僧的不是高欢,而是侯景。 所以,侯瘸子在哪呢……高澄左顾右看的时候,犹记得紧握拨浪鼓练习举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