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90年代,成就建筑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57章 坐飞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91年的星城机场。 从外看就是像一个大型的乡镇汽车站,塔台也不高。 航站楼内部倒是有两个左上右下的电梯。 这年头坐飞机,还是需要介绍信,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登机。 王安打电话给建筑协会申请之后,不仅由已经入会的国企给送来了介绍信,机票也帮王安给安排了。 星城飞燕京的机票价格不仅贵,而且航班次数也是每周一、三、五的早晚才有。 这会没有打折机票,但也无机建燃油费用,只有一个税费。 登机非常方便,和上火车差不多,行李箱检查一遍就行。 登机牌也很简单,一般是手写为主,再盖上一个戳记。 只有极少数的飞机场才有磁条登机牌,打印机太昂贵并不是每个机场都会办理。 等王安上飞机之后。 飞机上会发了一包5根包装的中华烟,还有红头火柴、口香糖。 到吃饭的时候,有面包、红肠、冰激凌。 成年人还有五星啤酒、茅台酒和中国红葡萄酒喝。 那时候啥电子设备都没有,一直在放邓丽君的歌。 中途还有很多“经停航班”,不是转机,而是只要有人上飞机或下飞机,航空公司就乐于踩一脚。 候机楼跟个县城汽车站似的只有一层,门大开着,门口就是机坪,还可以站门口抽烟。 等下飞机,还有小包装的礼品和零食,打上了航空公司的印记送给乘客。 王安也是不得不佩服这会的服务质量,整趟航班也就20来个人,他坐在那儿闭目养神都有空姐过来问他需不需要毯子。 大早7点多的飞机,到燕京下飞机,已经过了午饭,他在飞机上已经吃过了。 燕京机场已经极具现代化气息。 T1航站楼坐落在朝阳区的繁华地带,周边环境知名,出站口十分大气,十道关卡,过完关卡之后下电梯就可以离开机场。 行李没有托运的要求,自行拿取。 王安刚从电梯下来,就见到年轻男子,身材瘦瘦的,正举着牌,上面是他的名字,迎了上去,道:“同志你好,你要接的是星城的王安吗?” “你是?” “王安。” “对,哎呀,没想到你这么年轻,你好你好,我叫郭威。”郭威忙用左手将牌子夹在身侧,抽出右手和王安握在一起。 郭威毕业于五道口工程技术大学,在学校名列前茅,毕业后也是直接加入华建集团,也是单位里最年轻的建筑工程师。 “幸会。”王安随着郭威出了机场。 燕京这会已经有许多"出租车",被称为面的,是一种微型面包车,客货两用,已经风靡起来。 同时,夏利、富康、捷达、红旗也也加入其中。 起步价10块,面的1块钱1公里,而"豪车"2块钱1公里。 两人坐在车上聊着。 郭威像见了鬼一样,不确定的再问了一遍。 “你还是公司老板?” “是啊,刚好最近有空,又听说有交流会,就趁着这个时间赶过来,协会邀请我加入,再拖拖那我岂不是不知好歹。” 刚刚上车,郭威就表明了华建的意思,作为协会的创会企业,又是国企,自然想招揽人才。 有王安有技术,没有让郭威多吃惊,民间大神一直存在。 但能做上老板,这年纪也太小了,郭威也是认真打量王安一番,道:“让我们单位领导知道的话,肯定大吃一惊,还想把你拉过来建设燕京的立交桥,环线,你那套城市道路建设的理论,当时我们就进行了模型的验证,一致都是赞美。” “真让我来建设,我在燕京设个分公司,与你们合作。”王安调侃道。 他可不觉得华建会缺少队伍,许多困难的项目都是由他们领头克服的,他只要能加入协会就不错了。 许多行业都有协会,都有行业标杆都是由协会成员商讨决定,建筑同样如此。 鲁班奖、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企业、人才、高级工程师等等评选都是由建筑协会领头。 而整个国家的大型项目入库,第一个条件就必须得是协会认证企业。 这时候还不叫建筑协会,而是叫建筑业联合会。 王安的目的就是个人先加入,看能不能评选一个中级工程师。 “哈哈哈,你要真这么说,等我的项目有难题了,真就打电话给你。”郭威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王安笑笑,却没有放在心上。 建筑行业有一个怪现象。 相识的人,甭管关系好坏,认识时间长不长久不久,他只要说半个月内,这几天,带人不用带资,有项目谈。 大概率就是真的。 开口就是下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用词,百分之九九都是忽悠人的。 真碰到有人说,项目造价多少多少,项目多大多大,让出点中间费。 恭喜,就算那人不是骗子,介绍的项目也不挣钱。 “王安,那就明天上午见,我到时候来接你。” 郭威把王安安排在协会附近的招待所。 “不用,我以前来过,还算认路,你来回跑一趟也麻烦。” “那成,八点半,不少协会企业都派人过来学习。” “放心,准时到。” 燕京大部分招待所的规格都比较高,全国大部分的招待所都已经开放,但燕京只有小部分开放。 当时就是以接待外宾的标准来建设的,条件那没得说。 挂机空调,彩色电视机,地毯,淋浴间应有尽有。 王安也是怀念了一把,这条件除了魔都、鹏城,可以说有钱也住不到。 招待所的餐馆也是难得有机会品尝。 这些厨师大多数都是老燕京的厨师,都是燕京名厨手上学过艺才有水平到招待所来掌勺。 北京烤鸭、芫爆肚丝、溜肝尖。 点多了王安也吃不完,尝了尝他爱吃的几个菜。 要说熟,王安住过十几二十年了。 只是变化太快,现在的燕京他从招待所走到马路上就是两眼一黑。 哪儿是哪儿分不清。 问个路,想要去以前住的位置看看。 结果王安说的地名和老燕京人还对不上。 “得,回去码土质处理工艺去。” 结果躺下想休息几分钟,就睡着了。 睡习惯了硬木板床,突然换成软床,王安入睡非常快。 睡得早也起得早。 隔日太阳还没起,4点出头,王安就醒了。 辗转反侧了一小会,没了睡意,干脆爬起床,洗把脸出门去。 打个夜班面的,来到广场,行着注目礼。 朝阳升,巨龙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