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90年代,成就建筑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83章 分工(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之后刘凤也找来了,咨询王安能不能再招一些人。 这个王安肯定同意。 之前项目的资料能做的过来,纯粹是王安一直在帮忙,并且还在教着刘凤做。 王安把工作分好,自然需要许多资料员。 地产公司的资料相比建筑、劳务,还要更多。 “这是十几份邀标文件,你们先看看。” “劳务的就由劳务公司的人去处理。” “总承包的就由建筑公司的去处理。” “另外,刘凤,之后每两个月,公司都要进行一次资质申请,这个月优先申请,钢结构与市政工程,之前业绩足够的资质,就进行升级。” “好的。”刘凤还兼着抄写会议纪要。 其他工地上的众人也是互相传递。 “杨工,王安这里项目比我们原来企业都不会少。” 李毅恒侧过头道。 “怪不得刚刚我建议说,辞退一些工人,王安不同意,这些项目都能接下来,好好做完的话,一两年的产值都能超过不少市企、省企。”杨勇亢奋道。 他年纪相比李毅恒小一些,本来就是六建作为骨干培养。 肯定是希望能走得更高更远。 刚开始加入王安这里一方面是感恩,一方面他一家都在星城,小孩也不算太大,相比下海,能留在星城对他来说,肯定更好。 现在这么些项目量,他和李毅恒,还有那些工程师,都能看到公司的前景。 “下面我要说的是公司法人代表的问题。” “安信建筑,由李毅恒担任法人。” “安信劳务,由彭丽丽担任法人。” “丽丽姐,以后你就是我们领导了。”李飞带头鼓掌道。 自从年前,他把阿婆接到星城来。 他的房子也开始盖起来。 整个人慢慢的也变得活泼起来。 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人都是需要陪伴。 “什么领导,我们公司没有领导,只有老板。”彭丽丽笑着拍马屁道。 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高兴。 包括李毅恒也一样乐呵呵的。 像国企的法人代表,一般都是由厂长或者总经理担任。 虽说是私人企业,但能做法人代表,出门在外,印的名片都有面子一些。 “法人代表的任务可非常重,以后你们建筑与劳务两家公司,明面上的项目我都不会出面,都由你们去主管经营,尤其是招标这一块。” “当然,作为法人代表,你们的工资补足会稍微多一些。” “其他人也不要羡慕,接下来就是分红的问题。” “公司项目合格完成,各个小组管理人员,包括工人、参与到项目的公司人员一起,利润的百分之1.5的分红奖励。” “做到优良,可以申报奖项的项目,利润的百分之2.5。” “至于能做到鲁班奖业绩的,那就恭喜,将成为公司骨干,获得每年的定期分红。” “同样,假如项目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的,甚至是造成工人人员伤亡的,公司与个人分别承担责任,我相信你们应该不会出这种事。” “另外,定期安排技工考核,能够达到中级或者高级技工的,在工资上都会提高。” “同样,不合格的工人,给予统一培训的机会,如果还不能合格,只能调岗或者开除。” “将来公司的人员会越来越多,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和公司一起进步。” 王安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都公布出来。 在分红这一块,听着没有感觉。 但拿高速公路的项目做比较的话,能够合格做完。 项目部的人员,可以分到十几万到二十万的的奖励。 再细分下去的一些事情,就交给刘凤了。 “王安,这个股份问题?”办公室内杨柳问道。 “安信投资在安信地产占股百分之95,地产的法人代表,我到时候想想交给谁,股份你和我一起持有百分之5。” “安信建筑与安信劳务,将李飞和王伟的股份分在两家公司,每个人持有百分之2.5,然后两家你分别为持有百分之5,安信投资占百分之92.5。”王安道。 “我还能占股呢。”杨柳阴阳怪气道。 “你怎么能一样,占不占股,结婚了都有你一半。”王安哄道。 “那要是分手了怎么办?” “没有分手,只有丧偶。” 王安脑中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呸呸呸。” 叮铃铃。 “那我先去忙。”杨柳见办公室电话响了,道。 王安点了点头接起电话。 “师傅,我已经问清楚了,我们要一起办公司的话,你可得来美国一趟。” “那就过段时间再说,你什么时候回来?” “明天就飞,大后天应该能到星城。” “路上注意安全。” ....... 隔天王安就来到了西城政府。 房产公司成立了,自然要买地。 两个项目第一笔工程节点的费用年前已经下来。 高速公路这边除开人工工资等等之后,有414万利润。 麦瑞医疗是38万的利润。 除开花掉56万在魔都购置了办公用地。 82万用在安信大楼装修及宿舍楼的建设上。 公司还剩314万。 每家分公司账上留了20万,其余的全部转到了安信投资上去。 “亮哥,给我看看黄埔地产的地买在哪儿?” “西城买了4块,你准备买几块?”李亮翻出规划图道。 “它们准备买几块,我就建几块,不过没那么多资金同时开工,靠近大学的它们买了几块?” “湘楚师范大学和湘楚大学都有。” “那我得好好琢磨琢磨。”王安不得不佩服香江公司的眼光。 除了香江公司,大部分内地地产企业,大部分都选择中心城区。 瞄准小、初、高或者商业区。 王安还记得,当年最早发展起来的反而是百货商场附近。 这会购买这些位置的地是最划不来的。 聚集的市民多,拆迁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但真正有眼光有魄力购买郊区的还是少数。 这时候土地并不是招标、挂牌、拍卖的性质,而是行政审批。 地产企业进行申请,并且住宅用地还不太需要通过规划,愿意盖哪儿都可以。 将设计交上去之后,行政审批通过。 地产公司先进行建造,等建造完成之后审批机关再进行验收。 验收通过之后再进行登记办证。 同样土地出让金,只要不涉及拆迁,都可以推迟到登记之前交。 不像后世。 所有手续都办在前面,将所有手续办理完成之后。 土地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土地使用证》作为实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也正是因为可以在之后才缴纳土地出让金,第一次大量的烂尾楼在这几年内频出。 直到96年,及时出台了房产证土地证两证合一,第一次规范地产行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