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窖里的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老登爆金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皮皮!” 朱元璋坐在书桌后面,看到天使般微笑的金毛狗,顿时喜爱之情溢出言表,双手环抱。 朱云峰解开皮皮的牵引绳,皮皮冲到朱元璋身边,可劲地摇晃尾巴。 “王东!” 朱元璋抚摸着皮皮的脑袋,笑得合不拢嘴,随后对外面喊了一句。 内使监总管王东走进来低眉顺目道:“陛下。” “让尚膳监煮两块肉骨头过来。” “是,陛下。” “哈哈哈哈。” 朱元璋开怀大笑,随后问道:“云峰,怎么忽然过来了。” 朱标也笑着说道:“父亲刚正让我给你录入宗室,说你是我二伯遗失在外的子嗣呢。” “啊?” 朱云峰听了先是一愣,随后乐道:“那我这辈分可就上去了,这合适吗?” 说话间他把身上的大包小包礼物也放了下来。 朱元璋笑道:“无妨,本就是为了方便你在大明行走的权宜之计,何况你既然为我大明奔走,又是我朱家苗裔,我自也不会亏待于你。” “多谢老祖宗,给您带了点礼物,现在手头上有点钱了,不过买的贵重礼物还在路上没有送过来,就只能从家里拿了点,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朱云峰把大包小包的礼物拿出来放在桌上一一介绍道:“这些是调味品,用来改善菜肴味道的。这些是常备的家庭药品,一般感冒发烧都能治,这是把复合弓。” 说着他拿起那复合弓袋放在书桌上道:“现代复合弓都是炭纤维或者铝合金做的,非常轻便,射程和动能也大,就几斤重,威力堪比几十斤重的硬弓。” 这个是他在买复合弓时候查过的,古代弓都很重,往往都几十斤,清代甚至还出现过上百斤的大弓,普通人根本拉不开,至少武状元水平。 而现代复合弓就不同了,重量也就几斤重,而不管是省力程度、射速、射程、动能都远超古代弓。 网上有说现代高精密制造的四五斤复合弓威力超过古代六七十斤弓两三倍,具体多少朱云峰不知道。但他知道只要朱元璋试过之后,一定会爱不释手。 “嗯,你有心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 虽然听到这把弓的介绍很心动,但还是得喜怒不形于色才行。 朱云峰继续道:“今天过来主要是想告诉您,钱的事有办法解决了。” “哦?如何解决的?” “用黄金换,我找到了黄金销售渠道可以避免被人发现。” 朱云峰说着从另一个背包里把那尊唐三彩拿出来,苦笑道:“疏忽了,忘了年代问题,不然不需要这么麻烦。” “无妨,能解决钱的问题就行。” 朱元璋倒是没在意。 对于皇帝来说,想要黄金并不算难事,他赏赐功臣每个人都是二三百两黄金起步。 目前国库还有数万两黄金,这还只是刚建国不久,加之大量赏赐功臣以及其余国库开销,导致储备不多。 但若是专注于搜集黄金的话,别说数万两,即便是数万斤,他也能在短时间内弄到,因此并不需要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朱云峰说道:“多谢老祖宗体谅,只要黄金足够的话,计划保证顺利完成就是。” “既然来了,就坐坐吧。” 朱标邀请他道。 “行,刚好我正有个计划要跟你们说说。” 朱云峰把那唐三彩放在了书架上,然后坐到了朱标旁边,朱元璋的书桌对面。 “什么计划?” 朱元璋问。 “是关于农业公司的。” 朱云峰坐直了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打算在我们镇里搞农业发展,一是种植业,包括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土豆之类。二是畜牧养殖业,包括牛、羊、猪、鸡等常规家畜,我算了一下,到时候需要的资金可能不止一千万,至少得三四千万,而且这可能还只是前期启动资金,想要做大做强花费得更多。” “当然了。” 他怕朱元璋觉得他是来要钱的,就也立马说道:“走上正轨之后,需要的花费就会少很多,这么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大明能够积攒足够的农业技术。” “哦?” 朱元璋来了兴趣道:“详细说说。” 朱云峰见他果然被勾起兴趣,心中顿时大喜。 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作为创业者,找到了一个好项目,在开始用PPT找投资人了。 那么怎么拿这份PPT吹得天花乱坠,就是他的本事。 朱云峰没干过互联网,没这方面的经验,但并不妨碍他见过猪跑,因此也是信手拈来道:“很简单。” 他笑道:“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有一句话叫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光凭我从现代给你们带东西,先不说石碑有能源要求,携带的次数和数量都很有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电力进行充电。单就是完全只靠现代供应,你们自己没有产业链,一旦某天石碑出现意外,那这一切都将成为梦幻泡影。” “唔.......” 朱元璋沉吟片刻,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旁边朱标也是轻点下颌。 这是老成之见。 “所以大明自己发展出技术很关键,但你们是从零开始,就算我把技术资料带过来,你们怕是连看都看不懂。” 朱云峰就说道:“那不如实际操作,我把农业公司开起来,到时候我会再想办法弄个皮包公司,把产出的农产品在网上售卖,由皮包公司下单,但实际产出都送到了大明来,用于为大明提供物资,而大明则用黄金支付。” “并且我在大明也会开一家公司,专门用于农业生产,比如大明皇庄,自己开辟一片土地,可以耕作和畜牧。” “接着招来一群有你们本土农业知识丰富的人员前往现代,在现代农业公司开设的过程当中,我肯定会招募技术人员做这方面的技术工作。” “现代的种植和畜牧都是非常科学的方法,比如什么时候播种,温度多少,间隔多少,母猪的产后护理等等,都是学问。” “但不管是设备还是种子、种猪、种牛、花费等生产资料,我都可以直接帮你们运到大明来,大明需要的就是学会这些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专业人员。” “之后等他们留学归来,一传十十传百,加上我会从现代带来大量的常规和杂交种子,各种高产水稻、小麦、蔬菜,慢慢减少杂交品种的比例,估计要不了两年时间,大明就能迅速把高产作物推广全国,并且相关技术人员也能推广出去,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让粮食产量,以及肉蛋奶产量爆发性增长。” “而且我开公司也有很多好处,会有很多政策上的倾斜,政府那边也会帮忙,基本上我想要什么他们都会尽量帮忙弄过来。” “以后如果我手底下能够为我们县开创几百个几千个工作岗位,县长都得哄着我,以公司的名义向山区捐献物资,比如书籍、药品、衣物等等,我捐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送到大明来,也不会有人去查。” “这样在初期我就能够为大明提供农业和教育上的支持,等走上正轨,那么以后大明在农业方面,现代就只需要为大明输出化肥了。教育方面,直接就能招收学生开始现代化教育。” 最后朱云峰十分自信地说道:“并且之后的工业建设也是这个道理,等农业公司这条路确定可行之后,我再开设工厂,搞工业建设,你们依旧可以派人员来学习,相关设备我来提供,大明就能直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发展会非常迅猛。” 不得不说,朱云峰的这个计划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有点像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熊老大哥援建我们一样,出人出设备,然后让我们的人员进行学习,等相关产业链成熟之后,我们就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了。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毛熊与我们毕竟是同一个时代。而大明和现代是两个时代,朱云峰又怎么保证派出去的人不会暴露呢? 朱元璋是坚定的守密党,石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他害怕现代国家发现后灭了大明。 所以他决不容忍石碑的事情暴露出去。 而既然如此在乎这一点,那他自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立即不悦道:“派人过去?岂不是节外生枝?让人察觉可如何是好?” “不会!” 朱云峰摇摇头道:“老祖宗想想,你担心的是大明人暴露吗?不现实,他们有认知差距,随意编个幌子,说是仙境之类,之后再永久居住在封闭的皇庄里,只负责教授农业知识,怎么可能传达出去?即便他们敢,老祖宗还不会杀人灭口吗?” “嗯,但我担忧的是现代!” 朱元璋摇摇头道。 在大明他一手遮天,完全不用担心暴露的问题。但派人去现代,若是被现代人发现端倪,上报过去,那才叫遭殃。 他没有能力制衡现代,又惧怕现代力量颠覆他的江山,那就只能躲躲藏藏,把自己隐匿下来。 “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只派一批人过去就行,十个,最多二十个,由二祖带队。” 朱云峰说道:“不许他们说话,由人监视,接触也只接触一名现代老师,提问就交由二祖,封闭式管理,只让他们迅速学成归来,再把知识传播出去,而且还有我从旁协助,老祖宗大可放心!” 这方面的担忧肯定会有,但白天去学习,晚上就必须回大明,所有行动都在监控范围内。 到现代换现代衣服,剪现代头发,全都不许说话,而且只面对一个讲解知识的老师,想瞒天过海并不难。 就像晚清派出留样的学生一样,只要有第一批学生归来,就马上在皇庄进行验证和授课,如此关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基础知识就能迅速传播。 毕竟农业知识很多其实都是经验知识,对于文化要求不是特别高。 很多农业知识都是印刷成科普小册子发给农民,如《农业基础知识》《农田管理与保护》《母猪的产后护理》等。 只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大明农民来说,要求还是高了点,连字都不认识,就别说从看不懂的科普小册子上学到东西了,因此需要他们来实操动手学习。 只要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学会,回到大明就足够当一个现代农民,知道该怎么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来增加产量了。 之后再继续延续这种方式,培养熟练的工人,那基础工业也能打好。 预计两年内大明完成农业革命,五年内进行工业革命,在依托现代知识和科技下,完成当年毛熊老大哥援助的工业建设任务,并不困难。 听到朱云峰的话,朱元璋就看向朱棣道:“老四,你能干好这差事?” 朱棣一时面露难色。 他最近沉迷玩电脑,现在玩心特别大,让他把大部分时间拿去种地肯定不愿意。 只是也仅仅这么一丝的犹豫,便马上道:“请父亲放心。” “哼。” 然而知子莫若父,那抹犹豫还是让朱元璋看了出来,冷哼道:“老四,别忘了你的身份,后世再是繁华,亦也只是后世,与你何干?你的根在大明,你是大明的皇子不是后世的子民。若整日只知道骄奢淫逸,不想着为大明江山怒力,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是是是。” 朱棣唯唯诺诺,不敢反抗。 朱云峰看着祖宗窝囊的模样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之前被打也是。 现在被骂也是。 你咋不敢跟老登干一架呢? 然而还未等他发作,就听到朱元璋又沉吟片刻,说道:“云峰。” “老祖宗。” 朱云峰低眉顺目道。 朱元璋就道:“只要保证我大明不被你们后世察觉,你可以按你的方法去做,但我必须告诉你的是,一旦被察觉,我会立即移动石碑,不让后世的人能来到我大明,覆我大明江山!” “行。” 朱云峰说道:“这一点您放心,石碑是机密当中的机密,我到时候有钱了,会把周围的地买下来,重新推翻修建,确保万无一失。” “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朱元璋赞赏道。 “放心吧老祖宗,搞农产品最怕的是销路,现在有大明做整个市场,我的公司会迅速壮大,然后带动大明全面提升。” 朱云峰拍着胸脯保证。 有了老爸那边的渠道,他就可以放心地把黄金出手,换取资金。 如此就能够与大明形成一个完整的贸易链。 他这边开农业公司,大量收购种子化肥,一边自己搞,一边弄到大明去。 通过农业公司也可以掩盖收购种子化肥的问题。 产出的农产品也销售到大明,比如在尚峰山做一个销售基地,名义上是电商销售,实际上都运到大明来。 让朱元璋那边派人过来取就行。 交易的话,大明那边用金子购买大量农产品,朱云峰通过渠道把金子换成钱,再用皮包公司把钱打入公司账号,完美地变成合法收入。 整个过程在业界有另外一个称呼——洗钱。 当然。 朱云峰的经营肯定合法合规,并且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只是客户不是现代人而已。 因此完全谈不上在犯罪,只是通过合理的手段规避了一下黄金销售的风险罢了。 所以这不仅仅是双赢的局面,还是三赢。 也即大明,朱云峰,以及现代我国三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满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把大明理解成国外的某个家里有矿,且政治较为平稳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通过外贸对他进行技术和物资出口,而输入的不是美钞这种时刻在通胀的钞票,而是黄金这样的珍贵矿产。 这样一理解就能直观清晰明白这个模式。 可以说秦始皇疯狂摸电门——大家都赢麻了。 听完了朱云峰的保证,朱元璋便说道:“我记得100两等于150万,2000两就等于3000万了吧。” “是的。” 朱云峰脸不红心不跳的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在国库再支取一些金,2000两够了吗?” 朱元璋问道。 “够了够了,谢谢老祖宗。” 朱云峰忙不迭说道。 他心里非常激动。 虽然不知道老爸那边的渠道收货价是多少。 但如今那些某大福、某凤祥之类的金店销售价格大概是800一克。 国际金价是621一克,网上回收价则在420-580之间。 而镇上黑心金店回收价是540块一克。 老爸介绍的渠道总不能比镇上的黑心金店还要低吧? 即便只按镇上黑心金店的回收价来算,差不多就是3982万,他也能在中间捞将近一千万了。 果然。 做生活这行当,还是当中间商赚差价来钱得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