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窖里的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父亲,算了算了。” 朱标看到朱元璋又红温,连忙把他拉出屋内,劝慰道:“云峰也是无心之失。” “哼!” 朱元璋反而倒也没立即发作,只是冷哼一声,扭头就走了。 朱标回过头看了眼燕王宅邸,便也摇摇头,苦笑着跟着朱元璋离开。 朱元璋虎步龙行,走得很快,朱标不得不一路小跑跟来。 正是寒冬腊月,应天府并没有下雪,却冷风吹拂,吹得朱元璋父子衣袍翻飞,猎猎作响。 朱标跟在朱元璋身后没有说话。 朱元璋则放缓了脚步,片刻后叹道:“标儿,你是否觉得为父太过放纵你那些兄弟了?” “父亲也是为大明江山忧虑.......只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还是要约束一二才是。” 朱标摇摇头。 他历史上帮朱樉和朱棡都说过好话,但不是现在。 而是后来朱元璋对他们的行为忍无可忍,于是让人把他们召回京城责问一番。 朱标担心朱元璋盛怒之下把他们杀了,这才出言相劝。 毕竟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虽然朱标仁爱,但古人的价值观与后世价值观差别太大。 朱标不会为了那几百几千个从未见过面的死难百姓而责罚自己的亲弟弟。 何况朱标自己也清楚,朱元璋并不想杀他的那些兄弟们,只是需要一个台阶,那他就得给这个台阶。 所以很多时候即便身为太子,而且是历史上地位最稳的太子,也有很多无奈的事情。 而对于朱元璋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于洪武二十年自己写的《御制纪非录》就把他那些儿子的所作所为都记了上去。 但有什么用呢? 他自己很清楚他那些儿子在封地做了什么,却就是不处罚。 所以朱云峰即便骂他那些儿子是畜生,要说多生气倒也不至于,因为他自己也骂朱樉是个禽兽不如的东西。 朱元璋真正不高兴的是朱云峰体会不到他的难处,只知道谩骂他儿子是一群畜生。 却不知道他也是没有办法。 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们是群畜生吗? 可不让他们出去就藩,镇守边境,谁来维护他大明江山? 北边蒙元虎视眈眈。 大明内部也是风起云涌。 那些在边疆手握重兵的大将随时可能造反。 除了让自己血脉骨肉这些自己能信任的人去驻守,还有谁能去呢? “唉。”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抬起头看向夜空,眼中满是哀伤。 明明是自己子孙后人,能体会到了他爹的不容易,却体会不到自己这个老祖宗有多不容易。 终究是令人有些难过。 此刻。 寒风中,朱元璋单薄的身躯满是萧瑟。 然而朱云峰显然不知道他与朱棣酒后的醉言被朱元璋听到了,也不知道朱元璋心中悲凉。 但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多体谅到朱元璋的难处,只会冷眼旁观。 因为这是古今价值观差异的体现。 总有人觉得自己去了古代就是人上人,可以为所欲为,其余人在自己眼里就是草芥。 却不知道你若是某天去了古代,成为被朱元璋那些儿子残忍杀害的无辜百姓会是什么样的感想? 或者成为南京城里一个普通小民,忽然有一天他们说你跟胡惟庸勾结在一起,要被杀头的时候,又是什么感想? 归根到底,无非立场不同。 有人站在朱元璋这些帝王将相的立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视百姓如猪狗。 而朱云峰生在红旗下,站的是百姓的立场,他不认为朱元璋维护自己的统治有什么错,但维护统治不代表就非得滥杀无辜。 处理勋贵和贪官污吏,把涉案人员处死就行,跟那些无辜的百姓,甚至就只是住在那些勋贵和贪官污吏家附近,连面都没怎么见过的人有什么关联? 藩王镇守边疆也没问题,但放纵他们肆意妄为就是子不教父之过了。 所以朱元璋为维护统治可以理解。 然而肆意扩大株连,放纵儿子残暴,以及活人殉葬,把百姓以种姓制度对待的户籍世袭,都是洗不掉的污点。 同样是马上打天下的皇帝,李世民与朱元璋形成天壤之别。 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皇帝。 功是功,过是过。 不能因为他在位期间杀戮过多而否认他驱逐胡虏,再造中华,恢复汉人江山的功绩。 只是对于朱云峰来说,正因为清楚朱元璋的性格,所以才格外小心翼翼的同时,也要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自主性。 毕竟老朱性格太霸道,说一不二。 如果自己态度不强硬一点,恐怕未来的日子就只能是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 朱云峰在朱棣那喝得醉醺醺的,在王府当中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晨就让黄俨叫醒朱棣回去了。 两个人从王府出来,又来到了乾清宫外的大广场上,寒风吹拂,给他们打了个寒颤,连昨夜的宿醉都清醒了不少。 广场上没有人,地宫不许人靠近,只有很远的地方有士兵守卫和巡逻。 朱云峰掏出没有信号的手机看了眼,现在是早上6点多钟,天色还灰蒙蒙的,乾清宫点燃了蜡烛,照得通明。 “冷死了。” 朱棣环抱着双臂摩擦取暖。 他穿的还是朱云峰的冬装,尚峰山那边比这儿更冷,但架不住这边风大。 “我皮狗呢?还有金子去哪拿?” 朱云峰问。 “大哥说待会他会过来,皮皮和金子也一并给你搞过去。” 朱棣抖脚催促道:“我们先过去吧。” “行吧。” 朱云峰点点头,随即下了地宫。 地宫周围没有人敢靠近。 这里已经被划为禁区,擅入者死。 而且别人也不知道这里面的玄机,更不知道石碑的作用。 因此看似无人把守,让人觉得有被发现的风险,实际上这一点根本无需担忧。 朱云峰和朱棣熟门熟路地从地宫里出来。 刚从地窖爬出去后,朱云峰的手机就发出几十条“叮叮叮”的声音。 他站在杂物间里拿出来扫了眼,都是未接来电短信。 从昨晚上开始,一个广东地区的号码就一直在打,打到晚上11点多钟,其中还有几个老爸的电话。 想了想朱云峰就给老爸先回拨了过去,但无法接通,便拨了一下那个广东号码。 “喂。” 电话居然接通得很快,那边传来一个广东腔的中年男子声音。 朱云峰问道:“你是哪位?” “是朱云峰吗?我是你老爸的朋友,我叫刘东,你叫我东叔就行,你现在在家里吗?” “您好东叔,我在家呢。” “好的,我现在还在广州,早上7点的高铁,预计11点到你们县高铁站。” “那我来接您。” “不用,你在家里等我就好,我先挂了。” “好的。” 挂断了电话,朱云峰想了想就先给老爸发了个微信。 估计老爸那边要么是有事,要么是还没起来,或者其它什么原因。 但黄金是大事,还是得确定一下对方身份再说。 不过老爸那边还没回消息,朱云峰就先去了厨房,看了下冰箱剩菜,热了热弄个早餐吃。 朱棣回到客厅,蛋蛋猫正趴在客厅的沙发上,看到他也不避人,朱棣就乐呵呵地上去rua了rua猫猫,躺在沙发上等吃的。 朱云峰把昨天的炖鸡热了热,然后拿家里的挂面下了碗鸡汤面,还煎了两个鸡蛋,给他的祖宗朱棣端上去。 “鸡汤面来咯。” “好香。” 朱棣一下子精神起来,坐在了桌子前等着用餐。 朱云峰把鸡汤面放上去笑道:“反正你跟了我,皇帝不一定能当上,但好吃的肯定少不了。” “嘻嘻嘻。” 朱棣笑容满面,随即开吃。 吃完早餐,朱云峰打发朱棣上楼看电视剧了,他看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八点,就给季赫打了个电话。 没过多久季赫那边接了,他说道:“喂,赤桑,怎么样了?” “什么怎么样了?” “农业公司的事你帮我问了没有。” “问了,好搞的很,我们县多的是农业公司想卖,你直接买一个就行。” “这玩意儿门槛这么低吗?” “那肯定的啊,搞这行的开奔驰进去,自行车出来。就算有国家补贴也容易苦茶子都给你赔没了,有人接盘他们笑嘻嘻。” “好咯,你给我整一个,多少钱你直接说,我转你卡里。” “行,我下去再去问问。” 季赫那边就挂了电话。 他回县里一是要去辞职,二也是打听一下农业公司的事。 朱云峰计划是先搞农业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合法经营种子、化肥以及相关技术。 这样大量购买种子跟化肥就不会引起人怀疑。 之后等农业公司走上正轨,通过把农产品往大明输入,再以网售的形式卖到外地去,只要报税了,后面的运输、终端国家就不会查。 就跟快递一样,你在网上买的东西,发快递过去了国家还没那么闲到每个快递的产出和终端都会查一遍。 而朱云峰则是网上虚构了快递单,实际发货是发到了大明去。 当然。 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是会发一部分订单走,确保他的公司确实是在往外地运输农产品,从而掩护公司的主营业务。 等把农产品往大明输入,从大明赚了黄金,再换成钱,然后开始投入工业。 工业方式更简单,开工厂就行。 各类金属加工厂,他们县是采矿大县,不仅有丰富的铁矿、锑矿、锰矿、石墨矿、铜矿、煤矿、铅矿等等,甚至还有金矿。 只是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厂子关闭了不少,很多工人下岗失业。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县的产业工人非常丰富,想要招募到足够的金属加工厂工人绝对轻轻松松。 毕竟众所周知,一个县的人才足够开国了,像刘邦、朱元璋的那些功臣就是典型代表。 而他们县人口达一百二十万,凑几个金属加工厂绰绰有余。 有了工人,精密车床,现代仪器,别说手搓现代枪械,就算是手搓高射炮都是小意思。 因为有两个下岗工人就试过了。 唯一担心的就是在手搓枪械的过程当中,会被派出所一网打尽....... 所以朱云峰就知道想别的办法,至于具体什么办法,他也只能当时候再想,总不能真让工人们手搓枪械吧。 不过那大抵是比较远的事情了,朱云峰还是想着先把农业公司搞起来,往大明输送种子和化肥以及相关技术,完成他给大明制定的第一步规划再说。 上午辰时末,也就是9点钟的样子,朱云峰在二楼用电脑在逼乎上查资料,就听到楼下有人喊道:“云峰,四弟,你们在吗?” “汪汪汪。” 皮皮狗的叫声传来。 片刻后皮皮撒丫子飞奔上楼,跑到朱云峰身边猛蹭。 朱云峰不轻不重地拍了它脑袋一下,笑骂道:“狗东西,有了骨头忘了老子。” “云峰,四弟。” 朱标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走上来,四下扫视,看到朱云峰和朱棣都在电脑前,跟俩网瘾少年一样。 “太伯爷你来了,吃了早饭没?” 朱云峰问。 他家离乾清宫太近了,朱元璋和朱标过来跟串门没什么区别。 朱标说道:“吃了,你们下来帮忙搬一下东西。” “搬什么?”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金子了。” “金子?” 朱云峰一下子精神起来,他倒忘了这事。 倒不是忘了金子,而是忘了两千两金子到底有多重。 按明代的计算,一斤等于十六两,2000两就等于明代的125斤。 而明代一斤约为596克,如此换算成现代重量单位则是149斤,差不多等于75公斤,朱标根本拿不动。 当下朱云峰就兴冲冲地拉着还在看电视剧的朱标下楼。 很快他们来到地窖,东西是朱标让人先送到地宫门口,等遣散了人之后,再由朱标拖进地宫,按石碑过来。 但进了地窖他就拖不动了。 此刻地窖石碑边有一个很大的麻袋,朱云峰爬下地窖,打开电灯,随后走到麻袋边打开一看。 就看到里面黄灿灿全是不规则的金块。 明代有金锭,但洪武早期国库空虚,存金不多,因此并没有铸造。 直到洪武后期才开始铸造金锭,后世出土的最早洪武金锭是洪武二十三年,由晋王朱棡于山西太原让王府长吏司监所造。 所以早期洪武年近的金子都是这样不规则的形状。 可即便如此,看着那一大袋的金子,朱云峰的心就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目光在那黄灿灿的金块上挪不开眼。 他现在也算是平地一声雷,陡然暴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