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回华娱:逐梦200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拍摄日常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2003年一月一日。 《疯狂的石头》默默无闻的在山城开始了正式拍摄。 “Action!” “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感觉到城市是一个母亲......” “咔!” “梅静,你的表现不要太浮夸,不用太表现厌恶,重点是轻视、不屑感。” “好的,导演,我准备好了!” “再来一遍!” “我就强烈感觉到城市是一个母亲,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他的子宫里......啊!” “ok,过!” 当孙梅静高跟鞋跟踩在谢小盟的脚尖,让他痛苦的尖叫时,苏牧也实时的喊“咔”。 “恭喜,梅静,你杀青了,多谢客串!” “呵呵,苏导客气了,还得谢谢您给我这个荧幕首秀的机会呢。” “梅静先别走哈,山城的火锅最有名了,上午拍完我请大家吃火锅,就当梅静的杀青宴了。” “好!” “苏导大气!” 孙梅静倒是有些哭笑不得,就几个场景,第一天开机第一天杀青,还办什么杀青宴。 虽然是第一次执导,但是因为剧组是田老师常用的剧组,对于苏牧的要求十分配合; 剧组里的副导演,也都是北电高年级的学长们,在拍摄过程中帮助颇多。 再加上苏牧梦里也有混迹剧组的经验,使得苏牧的第一次执导非但不显生涩,上手之后甚至还显得颇为熟练。 1.31日,华夏除夕,万家欢乐团圆。 《石头》剧组也在山城放了半天假,准备大吃大喝庆祝一下。 对于演员们来说,一旦进组基本就没有假期概念了。 毕竟这么多设备、群演、车船等等诸多费用,剧组停滞一天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今天除夕,明天就是新年了,因为我让大家不能回家团聚,我敬大家一杯!”苏牧端起酒杯便干了一杯。 “苏导客气了,”徐争一旁笑道:“都是吃这碗饭的,还讲究什么过年。” “没错,没错,有戏拍就不错了!”王保强也凑过来说道。 “要是有戏拍,别说过年了,结婚我都能请假!” 黄博一番话,顿时引起了众人哈哈大笑。 见这边聊的火热,剧组的成员都围了过来。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大家对苏牧这位没什么架子的小导演也十分的熟络,纷纷端起酒杯,朝着苏牧敬了起来。 苏牧自然来者不拒,老爸能做药企的销售总监,靠的就是遗传的千杯不醉,苏牧自然也遗传了这个技能。 不过大概喝了七八两之后,苏牧还是开始装醉了。 尽管老苏家身体对于酒精分解比较快,但是饮酒伤身,梦醒重来,苏牧当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日后才能跟媳妇长命百岁,弥补梦中的不足! 散场之后,苏牧也接到了许女士的电话。 对于苏牧不能回家过年,许女士怨念颇深。 不过对于苏牧说的难得可以在剧组找个实习的工作,她也唯有表示理解,然后跟老苏去三亚过上了二人世界。 羊年春晚还是蛮好玩的,内地四大天王解小冬的颜值正当打,不过跟真正的郭天王同台竞技,似乎还是差点意思。 黄虹的小品还是不错的,洗脚煽情也比日后的“大家一起包饺子”要感动的多。 “咚!” “咚!咚!”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苏牧的手机上就响起了诸多新年问候的消息。 挑一些相熟的人回了过去,苏牧就打开了一个刘一菲的号码。 “新年快乐!” 编辑完发过去后,也不管对方看没看见,苏牧便直接关灯睡觉了。 二月十四日,赶在元宵节前,《疯狂的石头》终于杀青。 杀青倒是比开机热闹一些,新浪、搜狐、网易、山城晚报等媒体也赶过来采访。 ——都是苏牧花真金白银,由中影出面请过来的,也是电影宣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导,请问您对外界对您年纪轻轻便执导拍摄电影的批评有何看法?” “苏导苏导,外界都传言您是富二代出来体验生活......” 听着这些媒体的提问,苏牧都怀疑自己的钱是不是被中影宣传部门给吞了? 都花了钱,提问还不关心电影本身? 尽管如此,有梦中二十年混迹娱乐圈的经验,苏牧面对着长枪短炮倒也不慌。 “成为一名伟大的导演(划掉,资本家)是我的梦想,攀登梦想的路途总是艰辛漫长的,我想早点出发,或许可以更早的靠近目标吧。” “苏导,作为您的处女作,请问您觉得电影的票房能达到多少呢?” “票房就交给观众吧,就我个人而言,一千万不嫌少,两千万不嫌多,多多益善了!哈哈哈。” ... 虽然请这些记者过来已经花了一笔车船费,在采访结束以后,苏牧还是每人塞了个小红包当做润笔费。 看着记者们眉开眼笑的离开,苏牧也稍微松了口气。 拿人手短,总不至于在网站上胡咧咧了吧。 应付完记者,苏牧也请《石头》剧组的成员们聚了个餐,庆祝电影的杀青。 一个多月来,大家相处的也都很愉快,郭滔、徐争等人还热情的向苏牧表示,他们档期很松,有需要随叫随到! 酒宴散罢,众人散去,苏牧与黄博一同回了京城。 黄博要趁着新年群演回家的机会,再去影视城看看有露面的机会。 这也是绝大多数演员,寻找上镜机会的大众路线。 苏牧则直接拧着两瓶好酒,去了一趟田老师家拜了个晚年后,便直奔学校,准备借助学校的设备,开始电影的剪辑。 自家公司还只是个空架子,设备虽然已经采购了,但是还没有到货,估计要等年后了。 在《疯狂的石头》上映之前,公司也要开始各种招聘了。 起码该有的框架要搭建起来,然后还有摄影、美术、剧务等等。 每个导演都要有自己使用熟练的一班人马,这样才能使用的得心应手。 一直借田老师的也不像话。 《石头》剪辑完成之后,自己也该继续第二部的创作了。 是继续《疯狂的赛车》,还是试试其他的呢? 还是换一个吧,不能逮着一个人死薅,要是把宁昊薅秃了,中國就平白少了一个好导演。 国外虽然也有不少好电影,但因为社会制度、文化的不同,除开那些特效大片之外,其余的在国内往往也并不吃香。 等自己去了国外再薅。 国内的话,嗯...换个人薅。 一人薅一部,博爱每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