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限高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苏晏的妈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苏晏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他长跑不疲的奥秘,也一样让他在学习上如虎添翼。 跑的时候,将自身的注意力转移,散到身边的风景当中。 注意力不在身上,身体的耐力就会变得极为持久。 这是苏晏对妈妈“逛街”的这一个行为迷惑之后,生出的疑问。又经过观察,思考,想清楚了这里面的道理。 “逛街”不累、持久的奥秘,就是在人的注意力上。 他自己还做过一个实验: 在自己家的附近,选择了一条十公里的路线。 第一次,正常走路。大概是走出三公里左右,小腿就有酸胀感,很难受。 第二次,低头玩儿手机,注意力都在手机上。十公里走完,并无酸胀感。 当时,他八岁,正上小学三年级。 这样一个寻常的如尘埃一般,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却给小小的苏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人的心意,竟然如此的神奇。 于是苏晏就在心意上下功夫,一直琢磨,多年积累下来,便有了现在的这种“耐力”。 他的身体素质并不强于旁人,但就是这种心意上的功夫,让他能将注意力分散、收敛、转移。 所以才有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耐力”。 而也正因为,需将注意力转移、或分散、或专注于别处。 所以,他这一份“耐力”是没法运用于实战的。 但,这一份心意上的功夫,却可以很好的适用于学习,苏晏是可以主动让自己专注的。 专注到可以只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只看黑板,余者充耳不闻,视之不见的地步。 这一份专注,带来的结果,就是实实在在的成绩—— 数、物、化、生、天文、地理、历史,满分。 只有语文偶尔会扣一些分。 这种语文之外皆满分的成绩在学校里可谓一骑绝尘,和别的学生拉开了断崖式的差距。 胖墩能有苏晏这样的朋友,胖墩妈妈感觉叶家的祖坟都在冒青烟。 和这种级别的好学生做朋友。 熏也能熏出一点儿味吧? 别说刚才老爹是扛着胖墩跑了。 就算是老爹刚才骑着胖墩跑。 胖墩妈妈也不会有意见。 老爹说:“是……今天这事儿还真对不住。一会儿一起吃个饭怎么样?” 胖墩的爸爸、妈妈对视一眼,是颇有些心动的。 苏晏是好学生。 苏晏的爸爸请客,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让两家关系更进一步的机会。 这种能在父母层面上,让苏晏这个好学生和自己家的胖墩关系更加扎实的机会,可太难得了。 “苏晏爸爸你太客气了,咱们两家人,这是缘分…… “苏晏妈妈呢?不如把嫂子一起叫来,咱们一块儿聚一聚。” 又即转头,和丈夫说: “华子,你问问"同福聚"还开着没?咱们去那儿,你先订。” 却是反客为主,三言两语就给定下来了。 叶凯的父亲叶景华也是行事利落。 叶凯妈妈刚说完,叶景华就掏出手机联系了“同福聚”,将包厢定好了。 老爹:…… 这一套“反客为主”“先斩后奏”这么熟练的吗? 又看一眼自家儿子—— 还是小看了“好学生”三个字的含金量了。 以后是不是该对这小子再好点儿。 叶景华说:“苏晏爸爸,你们什么时候下课?” 老爹说:“这就准备下了。” 一转身,就和一众补习班的学生说:“今天的补习,就到这里了。你们的基础差——从一开始的明筋,就没弄明白,后面的整劲,自然也是稀里糊涂。 “晏子教给你们的寻筋法,回去一定要坚持练,能补多少是多少。 “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硬功夫。 “武学之始,明筋第一。要用它,就要知道它,将你身上的筋骨、劲路都找到。 “课上,我们主要讲一些技巧、讨巧的东西。但这个根本的东西,得你们私底下去练。” 老爹这会儿的语气倒是和善了起来,很是语重心长。 最后,一拍手: “下课。” 打发了学生,老爹就让苏晏、叶凯和叶凯父母等一下,去和姚佳佳说了一声。 老爹说:“我儿子同学的家长,要请我吃饭。一会儿笔录过不去了。” 姚佳佳倒是好说话,“那你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 “那我可真没时间……” “明天上午!” 姚佳佳一挑眉,直接敲定了时间。 老爹一脸无语。 “行,你是官儿,你说了算。” 老爹踱步回来,和几人说:“行了,说好了。” 叶凯妈妈问:“那个是你夫人?看着可真年轻。怎么不让她一块儿过来?” 心里却是忍不住激动、纳罕:怪不得苏晏这么优秀,原来妈妈是武协的人。 那摩托、那皮衣,却是一眼就能认出来。 老爹忙解释,“不是……你们误会了。那不是晏子妈。” “不好意思,我还以为……” “没事,我通知下晏子妈。” 老爹便拿出手机,发了消息过去,随后就听“叮”的一声。 一个颇为软糯的声音传过来。 “嗯,知道了,我自己打车过去。” 这声音…… 叶凯父母一脸惊讶,禁不住在老爹的脸上看来看去。 胖墩则是往苏晏脸上看。 老爹一脸的娇羞,“嗯,我媳妇儿。” 叶凯父母也回了神,颇不好意思。刚才这样,确实是有些过于不礼貌了。 叶景华说:“我来叫车。” 便叫了一辆七座的车过来,一并上车,去了同福聚。 同福聚的门面是一个左右立柱雕花,门楣横陈,金字蓝扁,金柱金沿的造型。 每一处都暗藏了小灯,将门面照的一片通明,金灿灿的。 下车。 胖墩就问苏晏,“晏子,你看这个门。要是周围是黑漆漆的一片的话,就它一个,看起来像不像是阴曹地府的入口?” 苏晏想了一下,“嗯,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像吧?”胖墩得意,又用眼睛搜寻了一下,“晏子,你妈呢?” 苏晏手指往玻璃门内一指。 一个靠门的餐桌,正对门的座位上,坐着一个女人。 身上一件宽松、长大的嫩黄色T恤裙,右腿架在左腿上,将一节小腿伸出了桌子。 腿上一条灰白色的紧身七分裤,脚上是一双白色的缎面的高跟鞋。 头发是简单的一挽,又用一个大夹子抓住了。 一撮巴掌长的头发就歪在一旁。 两鬓也很随意的留下了一些发丝。 她正低着头,玩弄自己的手机。 苏晏说:“诺,我妈。” 胖墩瞪大了眼睛,“你妈这么漂亮?这么年轻?”又说,“你别骗我……这是你姐吧?” “真是我妈,不骗你。”说完,他就走过去,推开门,“妈。” 女人从座位上站起来,“你们过来了?” “嗯。” 女人随手就把手机塞进苏晏手中。 “我这一关死活过不去,乖宝儿,帮妈妈过一下……” 苏晏接了手机,拿在手里,“一会儿的。” 这会儿人家胖墩父母请客,大家一起来吃饭,却不适合帮她通关。 “那一言为定嗷!” “包嗷的。” “阿、阿姨好。”胖墩有些拘谨。 这“阿姨”二字,真的是有些难以启齿。 苏晏的妈妈看起来真的太年轻,也太漂亮了。 年轻到和苏晏站在一起,像是一对姐弟。 漂亮的让人能明显感觉到一种令人局促的气场。 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很让人局促、紧张。 “你就是我家晏子常说的胖墩吧?局促个什么劲儿……” 又见老爹、叶凯的父母后脚进门。 便自来熟的和叶凯父母打招呼。 “叶凯爸爸、叶凯妈妈,你们好。 “我是苏晏妈妈,安逸曦。” “我叫杨凤娥,我丈夫,叶景华。” “苏晏妈妈,咱们去包厢坐吧。” 杨凤娥态度热情,拉着安逸曦的手便往二楼走,安逸曦则是一伸手,拽住了苏晏,拉上了苏晏。 胖墩也忙在三人后面跟上,紧走了两步,一起上楼。 老爹、叶景华两个爸爸却是走在了最后。 叶景华掏出一盒烟,抽出两支,递了老爹一支。 又取出一个金属打火机。 “啪!” 手在一面的卡扣上一推。 打火机的帽子就陡然掀开,一束蓝汪汪的,一寸来长的锥形火焰就窜出来。 叶景华将打火机凑近给老爹。 老爹就就着火,点了烟。 然后,叶景华才将自己嘴里的点上。 “水星……味儿还不错。” 老爹颇是享受。 “我常抽这个,口感柔和,感觉劲儿不大,可后劲儿却足。” 叶景华深吸一口,应和了一句。 二人缀在后面,一边走,一边抽。 上了楼梯,快到包房的时候,就将一根烟抽完了。 捻灭了烟屁,随手就丢进了垃圾桶。 杨凤娥拉着安逸曦坐下,安逸曦就将苏晏拉着,挨着自己的右边坐。 老爹则是挨了苏晏坐下来。 叶景华则是挨了胖墩坐下来。 两家人,正好形成了妈妈对妈妈、儿子对儿子、爸爸对爸爸的一一对应。 颇有一种双边会谈的架势。 杨凤娥拿起桌上的电子菜单,顺手递给了安逸曦。 “来,点菜。你们点。” “你们点吧。” “别推了,你们是客人,你们点……” 简单客套了两句,安逸曦便翻着菜单,简单点了个酸辣鱼片、爆炒牛腩。 又翻了几页,要了个玉米南瓜汤、豆腐蛋花汤。 然后,就问老爹、苏晏二人,“你俩吃哪个?” 老爹没意见,“随便点几个就行了。” 他不挑食。 苏晏看了一下菜单,“妈,这个葱爆土豆丝要一个吧,别的我没意见。” 安逸曦就又将葱爆土豆丝加上,然后就将菜单递给了杨凤娥。 杨凤娥看了一下菜单。 “也太客气了,才点了这么几个菜。” 于是,就又翻来覆去,在菜单上点了五道菜,余下的主食就先选了松软的枣糕。 又问:“你们主食吃什么?有糖饼、有煎饺、煎包、烧麦……” “就烧麦吧。” 老爹心里琢磨了一下,就选了烧麦。 也只一会儿的功夫,服务员便开始上菜。 先送上来的是几盘凉菜,是附送的。 有等一会儿,热菜才陆续上来。 最后,是主食。 六人边吃边说话,两家人的话题自然就在苏晏、胖墩的身上。 主要是在苏晏的身上。 “你家苏晏听说文化课都是满分……” “嗯,还行吧。” “他武学现在什么境界?” “武学啊……也还好吧,高中阶段,不都是柔劲嘛。也在慢慢琢磨,这个都大差不差。” 安逸曦的语气轻松,满不在乎。 有苏晏这么一个省心、省力的儿子,她也确实不用在乎。 杨凤娥说:“都高二了,还是要重视的。” “嗯嗯。” 安逸曦随口附和。 只是,这些话却并未放在心上,只是单纯的客套。 “你家苏晏怎么学的?肯定有好方法吧?” 安逸曦起身,将酸辣鱼盛了一小碗,交给苏晏,才回答: “嗯,这孩子,你教育的时候,得严厉一些。我家晏子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就要开始练功,六点半吃饭,吃完饭去学校。晚上的时候,我都要检查他功课的……” 安逸曦一脸认真,说的信誓旦旦…… 老爹、苏晏父子俩却是埋头吃饭。 老爹:自家媳妇又在忽悠人了。 苏晏:救命,我妈这瞎话说的和真的一样。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竟然这么努力。 不过,这样的“答案”也的确更能让人信服。 安逸曦很明白这个道理—— 当有人询问你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标准的答案。 你的回答,只有符合这个预期,他们才会相信。 如果不符合这个预期,那么,他们就会当你在敷衍他们。 真话、假话。 不重要。 说的内容,要符合提问的人的预期。 这才是重点。 人都是一厢情愿的: 好学生一定比别的同学更努力。 你看着好学生轻松,是因为他们在偷偷的努力。 好学生只是假装不努力,其实比谁都卷。 这,就是普遍认知。 所以—— 不要和他们说“我家晏子啊,其实我从来没怎么管过。”“晏子学习也就那样,上课听讲听懂不就行了?”“也没什么辛苦的。”“我家晏子每天十点多就睡了,六点半起。”之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