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3章:北境之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盛知婉忽然侧头看向身后的吴澎:“吴侍卫轻功如何?” 吴澎怔了一下:“尚可。” “那就劳烦吴侍卫将方才说话之人给揪出来。” 吴澎颔首下了城楼。 盛知婉这才朝着下方人群望去,她原本是想用自己如今在临州的人心,再加上宋太医的威望,以及瘟疫的特性暂时将百姓们安抚住。 可千料万料,竟没想到宋太医染了瘟疫的事情会传出去。 看着下头越来越激愤的百姓,她闭了闭眼。 如今,也只有先处置几个带头鼓动之人才能将事情压下。 “老夫……有话说!” 颤微微带着嘶哑的声音隐约传来,盛知婉起先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直到猛然睁开眼,看到被人搀扶着,出现在百姓后头的人—— “宋太医!?”她眉头猛然蹙了一下。 而下头,宋太医身子靠在搀扶自己的大夫身上,狠狠喘了两口气,才继续道:“老夫,宋鹤年,有话要说。” 这一句,终于开始有百姓稀稀拉拉往后回过头。 “他就是宋太医……我记得,我见过他!”有个百姓大喊起来。 众人反应过来,看到他眼角唇角上的红肿,忍不住后退。 “他、他真的染病了!” “完了,这下可怎么办?连宋太医都染病了,这瘟疫是不是根本就治不了?” 人群骚乱。 宋太医却在听到这句后,嘶哑喊道:“不会的!只要有公主在,临州便有救。” “什么?” “什么意思?” “公主是公主,即便她在,难道瘟疫还能躲着她?” “是啊,公主又不会医术……” 城楼上,盛知婉心头狠跳了一下。 宋太医想做什么? 她心中隐约有猜测,但这怎么能行?一旦事情说出来,等待宋家的便是灭顶之灾! 欺君之罪,宋家担不起的…… 她朝着宋太医摇头,但宋太医此时目光根本没朝高台望来,他只是定定看着面前质疑的百姓。 心中,五味杂陈。 他何尝不知道,只要自己不说,那件事公主怕是一辈子都不会说出来。 更知道,那件事带给宋家的名誉,让所有人,将他宋鹤年的名字记住,而不是仅仅知道,他是老宋太医的儿子…… 可,他凭什么? 那本就是公主的功劳,他宋鹤年占用太久,不该心安理得的继续占下去! 甚至公主这些年从不暴露自己的医术,也可能是为了宋家。 如今,临州百姓正需要这样一颗定心丸,没有什么是比这件事,更能让人信服的。 哪怕陛下因此治罪他,哪怕宋家因此声名狼藉…… 宋太医一咬牙,嘶声道:“谁说公主不会医术?公主不仅会医术,而且,医术极好!甚至,在老夫之上!” 他话刚落,喧闹的百姓猛然一静。 宋太医在说什么? 公主,会医术?而且,医术比宋太医还要好? 怎么可能! 以前可从未听说过公主是会医术的,即便会,那也只是看了几本医书而已…… 为了哄骗他们,宋太医连这样的话都能说出来? 寂静之后,百姓们的声音却是更大,乱七八糟的质疑和不满一股脑砸来。 就连,宋太医身边扶着他的大夫,都满目愕然:“宋太医,您、您说什么呢?” 宋太医不会是病糊涂了,才乱说的吧? 如此显而易见便能戳穿的谎言,怎么可能会有人相信! 早知道自己真不该扶着他来。 这不是纯添乱吗?! 然,宋太医却是笑了一下,他嗓子生疼,每说一句话就像是生吞刀片,可即便如此,他也竭力让自己的声音足够大、足够清晰,让更多的人听见—— “诸位……可记得五年前,北境十万大军被染了瘟疫之事?” 百姓们一愣,随即便有知道此事的人告知给身边之人。 四年前,毗邻晟国西北的北襄小国曾爆发过一场史无前例的瘟疫,从牛羊牲畜开始,逐渐感染至人身上。 整个北缅国,生灵涂炭、不事生产。 为了活下去,不少北缅国人试图突破边关,冲入晟国境内,但一次次被当时的北境大军严密拦下。 后来北缅国居然想出一个阴损的招数,用妇孺作饵,利用北境军的同情心,将瘟疫传染到了北境大军内部…… 整个北境大军,在短短数日之内便被感染。 上吐下泻、面色萎黄,战斗力丧失大半。 而北缅人趁此机会,劫走北境军粮草,不仅如此,还潜入晟国境内,掳掠妇孺…… 那时晟国邑州极为混乱。 直至有一个人出现,解了当时瘟疫,北境军重新杀入北缅国内,解救了被掳走的晟国子民,逼迫北缅皇室,归还被劫走的粮草。 还签定了未来十年的附属国条约,赔偿白银和矿石总数达七百万两,以及十年上供,换取了解决瘟疫的方子。 而那个解决瘟疫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眼前的宋太医。 这些事,发生在最西北的邑州,而临州处于晟国最东南,与邑州遥遥相望,许多埋头过日子的老百姓们,根本不关心这些国家大事…… 但现在听到周围人说起,他们似乎也能感受到当时邑州百姓和北境大军的混乱。 可那时是那时,此时是此时! 那时的瘟疫宋太医能解,临州的瘟疫,他却迟迟解不了! 不仅解不了,还将自己都搭进去了…… 人群中传来小声的啜泣。 “宋太医说这些有什么意思?是想让我们称赞您的大功?您是救了北境,也救了十万大军,但我们也只是想要活下去啊……” “是啊!我的女儿才刚出生,公主!各位大人,她肯定是没有生病的,能不能……能不能让民妇把她送出去?”虚弱的母亲跪在地上。 越来越多的人跪在地上。 宋太医苦笑一下:“老夫既然提了北境之事,是因为……老夫要承认一件事。” “北境大军的疫病,并非老夫的功劳!” “而是庆宁公主,是她,救了北境大军,救了邑州百姓,也是她,让北缅小国俯首称臣。” 什、什么?! 搀扶宋太医的大夫错愕之下松开了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