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这秦二世的位子我坐定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1章 五年后,赢北埕北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晃五年过去。

    二五计划彻底结束,相比于中原,瀛州行在下辖各地,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瀛州行在。

    “监国,奉天六郡,彻底与辽东北地道接壤,奉天六郡,总人口达到了七百万,耕地进一步扩充,奉天与北地化为粮仓。”

    萧何眼中带着激动,朝着嬴北埕,道:“除了奉天大营之外,我们在奉天,有六万骑兵,三万步卒,五万海军。”

    “与此同时,咸阳瀛州道,瀛州南海道打通,除此之外,还有瀛州之外的郡县各道,都已经全面打通。”

    “同时经过决议,将兰纳郡,一分为二,化为兰纳,南秦两郡,将高棉郡,一分为二,新设长安郡。”

    “现如今,我们瀛州,下辖六郡之地,人口突破了一百五十万。”

    “耕地也进一步开拓,一年三熟的稻种培育出来,正在推广。”

    “现如今,邸报制度推行,政宣省工作很有效果。”

    “.......”

    萧何说完,巴清也是开口,道:“在二五计划期间,我们打通了瀛州到中原的商路,同时进一步打通了前往西方的商路。”

    “海上商路也进一步打通......”

    “如今瀛州的商税,已经不下于农税.......”

    当巴清说完,尉青摇也是笑着开口,道:“除了奉天六郡之外,琼崖,夷州,瀛州六郡,南海五郡,也都设立了大学,学宫,以及学室。”

    “在三五计划之中,瞽宗省的目标是,凡是适龄孺子,都需要进入学室。”

    “在二五计划之中,在政宣省的配合下,我们推行了扫盲运动,优先从军中开始,一直推广于民间。”

    “秦法已经深入人心,移风易俗彻底的完成。”

    “嗯!”

    这一刻,嬴北埕看向了范增,相比于文事,他现阶段,更看重武事。

    “禀监国,现如今,瀛州行在,有常备陆军三十万,海军十五万,国卫军,加上水师十五万。”

    范增神色凌厉,语气肃然,道:“与此同时,预备制制度推行,若是战争需要,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征召二十万预备役。”

    “嗯!”

    听闻此话,嬴北辰很是满意。

    只有如此,才证明二五计划的成功,但是,二五计划下来,迁徙人口依旧是有些少了。

    “各省的动作很不错,二五计划完成的超出预期,唯一的缺点便是,移民实边一事,有些拖沓。”

    “一百五十万人口,这意味着,除去新生,以及瀛州原本的人口,五年之内,我们从中原,只迁徙了不到六十万人口。”

    “这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

    “在计划中,二五计划结束,瀛州人口将会达到六百万之众。”

    说到这里,嬴北埕喝了一口茶水,意味深长,道:“上书咸阳,移民实边一事必须要加快。”

    “在三五计划中,将人口一事列为重点。”

    “三五计划结束,瀛州人口至少也需要达到一千万,除此之外,从奉天六郡,迁徙两百万人口南下瀛州。”

    “诺!”

    点头答应一声,众人脸色微变,他们都意识到了嬴北埕语气之中的紧迫,很显然,一千万人口,只是瀛州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许久,嬴北埕开口,道:“青摇,巴清,带着嬴封,嬴长乐,我们回咸阳一趟。”

    “诺!”

    .......

    咸阳。

    章台宫中,始皇帝有些老了。

    曾经挺直的腰杆,也变得有些佝偻,五年过去了,如今的始皇帝已经四十三岁了。

    这些年,大秦帝国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这让始皇帝很是欣慰。

    只是这些年来,东胡与匈奴,更为的蠢蠢欲动。

    他的上将军也已经上了四十岁。

    “陛下,驰道全部打通,我们与瀛州南海道也接壤了。”郑国更为苍老,但,眼神之中的光芒,依旧是灼热。

    “嗯!”

    始皇帝点了点头,朝着王绾等人,道:“这些年,帝国的变化,寡人是看在眼中的。”

    “就如老六说的那样,大秦已经走向了治世。”

    “但是,能不能完成盛世,还需要诸卿操劳!”

    此话一出,群臣朝着始皇帝表态,道:“为了大秦,为了陛下,臣等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陛下,瀛州等地发展很是不错,就是人口少了一些。”王绾神色复杂,朝着始皇帝,道:“一年三熟的稻种已经培育出来,正在推广,但是,瀛州六郡,目下是有一百五十万人口。”

    “这五年以来,帝国的移民戍边,成果不佳。”

    “如今帝国的人口,突破了八千万,臣以为当迁徒千万人口南下瀛州,我们要大力开发南方。”

    “这五年,监国在南方厉兵秣马,不到两百万人口,这是远远不够的.......”

    “嗯!”

    点了点头,始皇帝将目光看向了王翦,道:“如今瀛州行在下辖的兵力,有多少?”

    “禀陛下,瀛州下辖的兵力,陆军三十万,海军十五万,国卫军加上水师十五万。”

    王翦眼中掠过一抹精光,语气肃然,道:“按照预备役制度,在战争时期,监国可以在短时间内拉起二十万的新军。”

    此话一出,群臣都沉默了。

    这样强大的兵力,已经占到了大秦帝国总兵力的四成,而且,经过战争,一些青年武将成长了起来。

    “下诏,召老六回咸阳!”

    “诺!”

    始皇帝心里清楚,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必须要提前册封太子,要不然,嬴北埕远在瀛州,一旦出事,大秦帝国必将会分裂。

    .......

    半个月后。

    嬴北埕抵达咸阳。

    他没有去府上,而是带着尉青摇以及巴清,以及孩子,来到了章台宫中。

    “儿臣嬴北埕拜见父皇,皇帝陛下万年无极!”嬴北埕走进章台宫,朝着始皇帝行礼。

    “儿臣尉青摇,巴清,拜见父皇......”

    始皇帝放下案头的文书,看向了嬴北埕,下一刻,目光便落在了嬴封与嬴长乐的身上。

    “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如此生疏,起身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