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太子的教育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世民在杜府没有呆多久就以不打扰杜如晦休息为由离开了。 只不过,在离开的时候他还带上了冯智彧。 长安城外,万年县。 冯智彧看着庄子外明晃晃的“长孙家”的招牌,跟着李世民走了进去。 “今天早朝,父皇过去了。”李世民在玄甲军搬来的垫子上坐下,同时示意冯智彧也坐。 “此前对于嗣昌的事情其实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但是仍旧有人不死心,这下子父皇出面,那些人总算是安生了。” “这多亏你。” “陛下过誉了。”冯智彧随着李世民的示意坐了下来,同时开口说道。 “毕竟是为了平阳昭公主,太上皇陛下终究还是愿意出来的,不然的话光凭着臣去未央宫那一趟可起不到什么作用。” 此前冯智彧去过一次未央宫,是李世民给的令牌,为的就是让李渊出面,解决柴绍私杀颉利的事情。 其实,对于五姓七望来说,李渊这个太上皇也没有什么威慑力,但是当李世民这个皇帝和李渊这个太上皇统一了阵线之后,谁都得给几分面子。 五姓七望也是如此,除非他们想掀桌子。 当然了,这个法子也不能总用,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五姓七望? “此次出征,你觉得承乾他……”对于冯智彧的自谦,李世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换了个话题。 “太子殿下肯定是学到了东西,但是学到了多少,这个谁都不敢说。”冯智彧看了看面前五颜六色的茶汤,皱了皱眉头。 “其实,以微臣愚见,陛下可以早早的放一些权给太子殿下。” “为何?”李世民的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 “自然是为了教育太子殿下。”冯智彧自然看到了李世民的反应,但是并没有太在意。 冯智彧很清楚,皇帝的权力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大禁忌,不能轻易触碰,这个禁忌来自于玄武门之变。 简单来说,如果当初的李世民是如今的李泰,说破大天玄武门之变也不会成功。 “微臣斗胆,问陛下一个问题。”见李世民不说话,冯智彧笑着开口,丝毫没有压力。 “若是有朝一日,陛下年老体衰,是否会传位于太子?” “如果太子足以胜任,自然是会!”李世民回答的很是坚决。 “既然如此,陛下又何必忧心太多?”冯智彧闻言立刻反问道。 “太子殿下终究是要成长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年赵括纸上谈兵,致使数十万将士被秦军坑杀,说明从书中看来的道理毕竟只是看来的,不如亲身经历一番更能让人记住,也更能让人成长。” “民间有句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虽然陛下您正值壮年,但您的经历之丰富,哪怕是耄耋老人也不敢说能比您做的更好。” “对于太子殿下来说,您就是家中一宝。” “早早地让太子殿下接触政务,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比如太子殿下十七八或者二十左右岁的时候,代您处理政务。” “届时您仍是壮年,殿下若是有什么做错的地方,您也是一道保险,能保证殿下的错误不会危及大唐社稷。” “若是殿下一直读书,等到您百年之后才亲自上手处理这些事情,犯了错误又当如何?” “是让齐国公为其兜底吗?还是让臣这个老师为其兜底?” “且先不说齐国公或者臣能不能兜得住,就算是能,太子殿下的颜面呢?以后太子殿下说话还能有分量吗?” “可若是您让太子殿下处理政务,犯了错,太子殿下也只是太子殿下,是孩子,犯错是应该的,毕竟没有孩子不犯错。” “而您是皇帝,是父亲,教导孩子是应该的,太子殿下也不会不听从您的教导。” “既能让太子殿下成长的更好,也能保全太子殿下,更是保全您的颜面,不至于让人说您教子无方。” “最重要的是……此举能让太子殿下明白您是真的重视他,对太子殿下的心态有正面作用,也能让某些人收收心。” 冯智彧说完,看着陷入沉思的李世民,不再开口。 其实他还有很多话可以说的,比如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继位的,下一任皇帝必须是李承乾这个嫡长子继位,不然的话唐朝皇室以后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是,冯智彧光是说这些就已经很逾越了,不能更深入了。 在某些时候,逾越可以说是犯颜直谏,可以留下美名。 但有些时候,逾越就是取死有道了。 同样的,逾越也得分人。 比如说,一只蝴蝶停留在你的肩头,会惹人赞叹,但若是一只蚊子,那便只会惹人生厌。 也不知道是不是李世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致使其沉默了很久。 不过冯智彧倒是不着急。 对于冯智彧来说,他能说这些,也只能说这些了,而且就连说这些还是建立在年前李世民允许李承乾前往战场历练的基础上。 若是年前北征的时候,李世民不允许冯智彧带着李承乾前往战场,那今日冯智彧说什么都不会说这些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沉默良久之后,李世民喟然一叹。 “子游你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这方面,朕远不及你。” “陛下言重了。”冯智彧闻言只是微微一笑。 “陛下只是当局者迷罢了,臣是局外人,看的能更加清楚。” “而且,臣其实就是个普通人,自幼被父亲和兄长宠着,只是觉得父子关系不应该像陛下和太子殿下那般,所以才会有此想法。” “若是说什么真知灼见,那真是陛下谬赞了。” “这么说吧。”说到这里的时候,冯智彧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微妙的笑容。 “父亲的亲口承认,对于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陛下您应该是知道的。” 简单的一句话,让李世民再次陷入了沉默当中。 父亲的亲口承认?对于男孩子来说,这无异于最高等级的褒奖,无论这个男孩子多大年龄,父亲的承认都是最高的赞誉,没有之一。 哪怕是现在,李世民也在等待着李渊的承认。 或许,事到如今,李渊的承认早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但是对于李世民这个当儿子的来说…… 李渊的承认,更多的是一种释怀,是一颗定心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