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天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立政殿。 退朝之后,冯智彧和长孙无忌、房玄龄以及杜如晦一同被留下来了。 “今天表现的不错。”看着冯智彧,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教给承乾的言辞虽然还有瑕疵,但考虑到你初入朝堂,很多事情还不够了解,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陛下,您误会了。”冯智彧闻言,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变化,语气也极为平淡地说道。 “今天太子殿下的话,微臣只是交代了一个开头,也就是让微臣二哥打掩护那件事,至于其他的……” 说着,冯智彧抬起了头,眼神有些微妙:“都是太子殿下自己想的,微臣听了一遍,并未做任何更改。” …… 李世民的双眼慢慢睁大。 老话说知子莫若父,但这也只是大部分的情况,而李世民和李承乾显然是属于那一小部分。 对于李承乾这个儿子,李世民这个当爹的可以说是很了解,但也并不了解。 说他了解,指的是李世民了解李承乾所表现出来的那部分。 说他不了解,是因为有很多地方李承乾还没有表现出来。 而李承乾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不是他不想,而是李世民没给他机会。 就比如今天,以前的李承乾何时有过参加早朝的机会?又何时有过在朝堂发言的机会? 更别说插手到如此重要的事情中了。 …… “陛下。”冯智彧表情虽然平淡,但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些许的……不客气。 “您需要足够了解太子殿下,也需要更加肯定太子殿下。” “您方才的一句话,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微臣教导太子殿下这样说的,一方面暴露出您并不了解太子殿下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您并不信任太子殿下。”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大臂助,有时候其实孩子足够出色,做父母的往往只需要给孩子一点鼓励,一点信任。” “孩子的成长,可能就会超出您的想象。” …… “少师。”李世民低头陷入了沉思,但长孙无忌却开了口。 “陛下只是忙于国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 “齐国公!”冯智彧眉头微皱,开口打断了长孙无忌。 “天子之家无私事,陛下作为皇帝,与其相关的一切都与大唐息息相关。” “陛下忙于国事,这一点下官也赞同,但问题在于,陛下作为皇帝,原本的一些私事也随之变成了公事,比如太子殿下。” “如果是平常人家,哪怕是国公之家,孩子教导的成功与否也只是私事,但如今咱们说的是太子殿下,是大唐未来的皇帝!” “太子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大唐未来几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兴衰。” “这,便不是私事了。” “辅机。”长孙无忌还欲张口,但却再次被打断,而这次打断他的却是李世民。 “子游说得对。” “承乾作为太子,对其的教育本就可以算作是公事,与我大唐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此事是朕错了。” 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转向了冯智彧:“你说得对,日后朕会注意的。” “陛下圣明。”冯智彧微微欠身。 “是朕忽视了承乾。”李世民闻言一叹,但转瞬间,脸上又浮现出了自豪的神色。 “不过,初次上朝,初次处事,承乾就能有这种表现,朕心甚慰啊。” “虽然还有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不错,不错!” “这也是微臣在听了太子殿下的想法之后没有做任何更改的原因。”冯智彧接着李世民的话说道。 “太子殿下初次上朝,初次处理事务,有不圆满的地方是很正常的,若是太过圆满反倒是会显得不正常,引起他人怀疑。” “唉……”李世民闻言,脸上的表情也是瞬间变了。 “只怕啊,就算是这样,有些人也不会眼看着这英烈祠顺利建起来的。” “陛下不必忧心。”冯智彧闻言嘴角翘起,脸上露出了一副早有办法的自信。 “虽然那些人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英烈祠建起来,但他们想要使绊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哦?”李世民闻言双眼一亮。 “说说看!” “毫无疑问,英烈祠是一件好事儿,于国于民来说都是好事儿。”冯智彧点点头,开始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所以,明面上阻止这种好事儿是不明智的,这会让那些人失去民心的支持,因此他们不能也不敢明着反对,只能从别的地方做文章。” “比如,建造英烈祠需要用到的木材和石料,或者是工匠等等。” “工匠好说。”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 “工部尚书段纶是朕四姐高密公主的夫婿,因此不必担心工部会在暗地里帮助他们,民夫就更不成问题了。” “那……”听李世民这么说,冯智彧最后一点顾虑都没有了。 “就没有问题了。” “木材和石料呢?”长孙无忌开口问道。 “很简单,赈粜。”冯智彧解释道。 “今日早朝,民部尚书不是上奏绵、始、利三州旱情持续吗?” “三个州的灾情并不算是严重,即便是严重也相对较好控制,赈灾前期的赈济很快就能转到赈粜阶段,届时就以此三州百姓的赈粜来为英烈祠的建造准备木材和石料便可。” “有理。”李世民点头,显然是颇为认同。 “太史局的观测虽然偶有出入,但整体来说还是可以信任的。” “而且绵、始、利三州地处巴蜀,段纶也是巴蜀人,想来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 “另外……”冯智彧再次开口,引得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原本微臣是想让太子殿下负责此次英烈祠的建造,哪怕只是挂个名也是对太子殿下有好处的,但是经过今日早朝,微臣觉得可以改变一下。” “哦?”李世民脸上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英烈祠这种聚拢人心的东西有多重要,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因此他也知道监督建造英烈祠本身就是一个很得民心的差事。 但现在,冯智彧却说原本想让李承乾挂名,现在又不需要了…… 那证明冯智彧还有更好的想法,且收益比原来的更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