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类丧失生育能力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类生物特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等了片刻,在另一处会议室,周诚与刘玉两人看到了一名戴着眼镜,身体干瘦的老者。 “两位好,我是工业工程部的一名工程负责人,受第一决策者委派,前来和你们商谈后续工程事宜。嗯,我叫赵云山,你们叫我老赵就行。” 握手之后,周诚道:“赵工,是这样的,我们想为每一个摇篮增加一些监控摄像头,收集每一个人的行动轨迹数据。” 赵云山没有问周诚这样做是什么原因,而是聚焦到了工程本身上。 “这工程可不小啊……咱们现存还有几万个摇篮,最小的摇篮都有几平方公里,这得要多少摄像头?” 刘玉小心翼翼道:“咱们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么?” “没有没有。” 赵云山摇着头:“要实现仅仅是公共区域的监控,恐怕就得几千万个摄像头的投入。且不说更加麻烦的安装与维护,单单是前期制造,咱们就造不出这么多。” 这是一个周诚之前未曾想到过的障碍。 面对着陷入思考的两人,赵云山问道:“只需要收集每一个人的行动轨迹数据就行吗?” 周诚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不,不行,还要加上身份匹配。不需要太过详细,只需要知晓这个人的职业、健康状况、身高体重之类表面的数据即可。” 想要区分不同功能性的“个人”,首先必须为这个人打上粗略的“标签”,如此,在后续进行整体数据分析之时,才能将他们归类。 赵云山轻轻一拍大腿:“只要这些数据的话,何必那么麻烦,用不着摄像头,很简单就能实现。” “哦?” 周诚与刘玉两人同时振奋:“赵工,您说怎么做?” 赵云山道:“其实可以定位每一个人行动轨迹的设备,原本每一个人就有啊。” 刘玉猛然反应了过来:“您是说,手机?” “对。不仅能定位行动轨迹,还包含有每一个人的粗略个人信息。不过要实现你说的较为精准的定位的话,现有设备还不太够。” 赵云山沉吟着:“我估计,至少还得再给每一个摇篮添加至少三个通讯中转设备。这样一来,多个通讯中转站便能通过测量和每一个通讯终端的连接时间,来确定某个时间段下这台通讯终端的位置。 确定了通讯终端的位置,便大概可以确认持有人的位置。 但这个数据不会太精确。毕竟咱们没法排除有人不拿手机,或者换着手机用的情况。” 周诚立刻道:“这些误差可以接受。” “那就好。以现有的摇篮数量……我估计总计需要再多安装十万个左右。” 十万这个数量,相比起之前的几千万,毫无疑问缩小了许多许多。但,周诚仍旧不确定现阶段的人类文明是否能承担起这些工程量。 面对着周诚有些探询的目光,赵云山笑了:“十万这个数字虽然不小,但咱们还是能承担得起的。 最主要的是这种通讯中转设备安装简单,只要接通线路,随便挂起来就能用。后续维护也简单,因为这玩意儿基本上不会坏。 最难的制造环节……嗯,现阶段我们也是在持续制造的,且还有许多空余产能。只要把产能拉满,用不了多久就能造好。” 周诚轻轻松了口气,缓缓点头:“那就好。麻烦您了赵工,后续的事情还需要您安排人去做。” “放心吧。” 确定好这件事情,两人又找到了另一位负责人。 除了数据收集的工作之外,还有另外一项同样至关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数据分析。 就算在人类暮年,人口数量极度减少的现在,数以亿计的人类个体的行动轨迹数据仍旧如山如海。 必须要借助计算机的力量才能对这些数据展开分析,将有可能存在的,可以展现出宏观意义上“巨人”的行为特征分析出来。 这位负责人,便是之前在杨家沟工程之中,使用AI学习算法来破译古文字的团队的负责人。 “这一次又有什么任务?” 他微笑着看着两人,看不出任何情绪低落的地方,与之前的赵云山一样。 或许……自我阉割计划的失败,真的没有攻破这些饱受打击,早就有了抗性的老人们的心防。 又或许,这打击呈现在了其余方面,只是让这些老人们摒弃了内心最后一点希望,转而彻底的绝望,彻底的疯狂。 就像是第一决策者所说的那样,双输,总好过单输。 “是这样的……” 听完周诚的要求,这位负责人默默思考片刻,道:“从本质上来看,你们所要求的仍旧是一个数据破译程序。 用于破译的样本是众多人类个体的出行数据,破译的标准是类生物特征。” “对。” “可是有一个难点,什么特征才叫类生物特征?程序如何分辨?” “规律性,联动性,自主性。” 他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好。” 时间慢慢流逝着,转眼间便是半个月过去。 在这一天,周诚接到了赵云山的电话。 “第一批设备造好啦,第一批安装人员也集结完毕,准备出发了。” “你们在哪儿?” “通讯产业园大门口。” 周诚两人匆匆赶到,于是便看到这里已经集结了上百辆厢货车,且仍旧有工作人员在将一个个的纸箱子搬运进去。 那纸箱子长度仅有一米,宽度半米,厚度二十厘米左右,重量也不过才十几千克,就算是老人都能轻松搬动。 一台厢货便能拉一百多台这种设备。 赵云山看着周诚道:“这一次要安装的都是小型摇篮,平均一个摇篮只安装三个就行。现在有110辆货车,就是大约1.5万台设备,能满足5000个摇篮的安装需求了。” “赵工,货物都装好了。” 赵云山点了点头,拿起了对讲机:“伙计们,话就不用我多说了,都加点小心,路上碰到了野兽,该开枪就开枪,别心疼子弹!现在,出发!” 在周诚的注视之下,一百多辆货车轰鸣着,各自载着两名驾驶员兼安装员,向着不同的城市出口行去。 目送人们离开,赵云山再次看向周诚:“现在的产能已经达到一天一万台啦。驾驶员和安装员也在陆续赶来,估计两个月时间就能干的差不多了。” 拍了拍周诚的肩膀,赵云山认真道:“加油干,让狗日的月神也付出代价。” 之后,他转身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