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从陕北知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出来快,被教育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丐帮7人在紧张又激动的气氛跟道别,分别时相约到时候四九城再聚。 陕西的高考时间是12月9日、10日。 回到了知青点,大家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当中。 由于有帮主代志平的帮助,大家比别人提前了整整5个月的时间,这给他们增加了一点信心。 代志平他们就彻底脱产,全心全意备考。 在紧张的复习中,期待已久的高考来了。 SX省的都市时间为12月9日、10日两天。 天气很冷,凌冽的寒风席卷着黄沙带着刀子刮过脸庞。 来到考场,把代志平吓一跳。 高考他是见过,可没有见到这么多人。 不管是考生还是送考的队伍,人山人海。 考场外面,家长、朋友、同事,前来送考的队伍把考场外面围得水泄不通。 还有民兵手持半自动步枪在巡逻。 “记住了,不要紧张,拿到试卷不要急着做,先快速看一遍试卷,做到心里有数,先做会的,再做难的。” “你们要清楚,我们比其他人多了五个月的复习时间,你不会的,他们肯定不会,难的大家都难,要先保证会的分拿到手。” “不会的就不去管他,不用花时间在不懂的上面,做完后再复核一遍。” 临别时代志平叮嘱着大家。 代志平参加过高考,当时老师传授过许多高考秘笈,代志平临别时说了出来。 “谢谢帮主。”谢茂带看着代志平,像个大哥一样照顾自己,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考,用成绩给帮主一个满意的答卷。 进了考场的教室候考,代志平心里慢慢平复下来。 上一次高考还是21世纪,这一次来到了七十年代末,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代志平扫视一圈,有些人紧张得手开始发抖,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冻的。 把笔拿了出来,摆在桌面上。 很快,一个五六十岁的男人站在讲台上,微笑着看着大家准备东西,然后走了下来,检查一下有没有人夹带东西的。 很快,工作人员,把考卷箱送到了教室。 看得出监考老师们非常兴奋和激动,仿佛也是他们期待已久的时刻。 老师一边拿出密封袋一边对着大家说道:“同学们,看好了,省招办的密封条,完好。我们监考很有经验的,大家一定要独立完成。”老师语气平和地说道。 什么叫很有经验? 那就是警告大家,不要作弊。 伸头必被抓。 老师用最软的话,表达自己最强硬的态度,同时又不影响大家的考试心情。 老师说话很有分寸也非常讲究。 代志平估计应该是个语文老师。 第一场是数学。 代志平看了一下试卷。 题目不多,共十道题,最后一道是附加题。 难度还是不低,还好复习充分,不然真不会做。 第一道是指数。 第二题是个三角函数求值,第三题是化简绝对值函数,第四题是对数函数解不等式…… 看了一遍下来,心里有数。 先从会的开始下手。 从9点到11点,两个小时,就10道题。 代志平先从会的开始着手。 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做完了,剩下最后一道附加题,有些难度,花了代志平二十分钟的时间。 再检查一遍,发现还没有到时间,又再检查一遍。 问了一下老师,可能还有半个小时。 检查一下,姓名都写好没有漏的,就交卷了。 代志平第一个交卷,可以感觉到教室内一阵轻微的躁动,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这跟自己没有关系了。 第一个走出了考场。 村支书看到代志平第一个走出来,迎了上来,用责怪的口吻说道:“你怎么这么快交卷,不检查一下。” 感受到村支书满满的关爱,代志平笑着回答说道:“村支书,放心吧,我都做完了,检查了三遍,放心,肯定拿满分,咱们村肯定有一位大学生。” “你呀,交卷这么快,人家都没有交,咱们吃亏呀。”村支书担心地说道,接着一个劲地抽着旱烟。 代志平知道不管自己说什么,反正在村支书眼里,交快就是吃亏,特别是这种高考,关系到前途命运的重大时刻,快一分钟在他眼里就好像身上会掉一块肉似的。 看到代志平第一个走出考场,许多家长们都围了上来,打听考试内容。 “同志,今天的数学难不?” “做完了没有,题目多不多,难不难?” 家长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道。 “题目不难,连我都做完了,大家都想差不大,也应该能做完。”代志平看着大家的热切的眼神,不想打击他们,于是往好的说,“我都十几年不接触数学了,两个月前才临时抱佛脚学了一点,我们知青的情况都一样。” 听到代志平这么一说,不少人点点头。 “也对,知青都下农村多少年不接触书本了,两个月能学到什么,特别是数学,可不是你背得出来的。” “数学是不懂真的不懂,你想到头破血流也想不出来,这位同志都能做这么快,我们的再差也差不到哪去,起码应该能做完。” “有道理。”一个大娘一听点点头很肯定地说道,“他们知青离开学校多少年了,都考得这么好,我家那孩子还是应届生,应该比他强。” 代志平听到了也笑了笑,没有生气,可以理解。 不理会大家,回到村支书的驴车上吃了点东西。 过了半个小时,铃声响起,大家交头接耳地走了过来。 等到其他4个人到齐了。 “帮主,你最后一道” “大家考过了就不要想了,不想也不问,无法改变的事情,知道对自己没有好处,平白影响下午的考试。”没等秦芳说道,代志平制止地说道,接着一招手,说道,“走,我请大家吃顿好的。” 自己稿费一直没有花。 代志平也要犒劳犒劳自己,同时也带上大家。 代志平身上有一百多块钱,还有十几斤全国粮票。 找了一家国营面馆,点了每人三两汤面,一毛二块钱跟三两粮票。 6个人,七毛二。 村支书说生产队出,可是代志平哪里肯让,自己有稿费,不再让村里生产队出。 大家都不容易。 村支书知道代志平写稿有钱,代志平不肯,最后也只能同意。 几人吃了午饭,村支书经常来县里也熟悉,找了一个挡风的地方,几个人开始休息,下午接着考。 考试在下午一点半钟开始,两个小时。 村支书不到一点就叫大家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